文|Ms格蕾絲
克里斯多福·斯科特·凱爾,前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隊長,退役位階為海軍三級軍士長。在服役期間,凱爾曾派駐伊拉克10年,非官方記錄他在此期間射殺255名敵軍,由五角大樓提供的確定的官方記錄是160人,凱爾被認為是美國軍事史上「最致命的狙擊手」。
然而,這樣一名神槍手卻在退役後,慘死在一名同樣參加過伊戰、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退役士兵的槍口之下,凱爾去世時距離他的39歲生日還差兩個月。凱爾在伊拉克戰場曾多次負傷,但他每一次都能死裡逃生,不過這一次卻沒能躲過昔日戰友從背後射來的冷槍。
德州牛仔從軍記
凱爾1974年出生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德州民風剽悍,幾乎沒有不會使槍的男人。父親在凱爾幼年時就開始教授他用來福槍打獵,但那時凱爾得天獨厚的射擊天賦尚未顯山露水,高中畢業後的凱爾成為了一名牛仔,同時也是一名專業的騎野牛選手。
大多數男人心中都有一個從軍夢,凱爾也不例外。凱爾申請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但因他以前一隻胳膊受過傷而被拒之門外。
不過,凱爾自小狩獵的特殊經歷以及多年的射擊經驗卻引起了某位招聘官的注意,不久之後,凱爾被招入海軍海豹突擊隊的一所基礎學校接受培訓,他於1999年正式加入了美國海軍。
伊拉克戰場的傳奇狙擊手
9.11事件後,30歲的凱爾加入了海豹突擊隊,對於一名狙擊手來說,這個年紀算得上是高齡,但憑藉著過人的天賦和勤學苦練的射擊技巧,凱爾很快便成為了伊拉克戰場上的傳奇人物。
赴伊拉克四次服役期間,非官方記錄是凱爾在此期間射殺了255名敵軍,由五角大樓提供的確定的官方記錄是160人,這一成績超越了在越戰期間服役的阿岱伯特·渥頓創下的記錄(93人),凱爾被認為是美國軍事史上「最致命的狙擊手」。
凱爾最為傳奇的一次狙擊經歷發生在2008年,在伊拉克薩德爾城外,相隔2100碼(約1920米)之遠,凱爾射殺了一名當地的武裝分子,創下了他成功狙擊的最遠記錄。
敵軍對凱爾是聞風喪膽,同時也是恨之入骨,在伊拉克中部城市拉馬迪,當地的武裝分子將凱爾稱為「拉馬迪惡魔」。伊拉克軍方懸賞2萬美元要凱爾的項上人頭,後來賞金又增加至8萬美元。
不過,凱爾的經歷雖然堪稱傳奇,但他並非刀槍不入之身,凱爾曾兩次中槍,還逃過了六次炸彈爆炸,美軍士兵將他稱為「不死的神話」。
英雄的退役生活
凱爾在參軍後不久認識了妻子塔雅,他們迅速相戀並結婚,凱爾婚後不久便出徵伊拉克戰場,而塔雅多次接到丈夫"戰死沙場"的噩耗,整日裡提心弔膽,長期聚少離多也使他們的婚姻產生了一些矛盾。2009年,凱爾為了挽救婚姻,從美國海軍退役了。
退役之後,凱爾和妻子以及兩個孩子搬到德州中洛錫安居住,他開了一家軍事技能培訓公司,為軍隊、警察、企業、個人提供武器培訓,生意十分紅火。凱爾與他人合著的兩本書《美國狙擊手》和《美國槍枝——從10件武器看美國歷史》都大受歡迎,尤其是前者連續37周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凱爾是個熱心腸的人,他經常幫助那些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退役軍人,不過令人無比痛心的是好人沒有好報,他最終死在了一名昔日戰友的槍口之下。2013年2月2日下午,凱爾被埃迪·勞思從背後射擊5槍而當場死亡,同時被殺害的還有凱爾的一位男性朋友。
25歲的勞思是海軍陸戰退役隊員,也曾在伊拉克戰場服役,他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退役後長期失業,處於精神分裂的狀態。
勞思行兇後駕駛凱爾的皮卡車逃走,幾小時後被警方抓獲,至於殺人的動機,他告訴警方懷疑凱爾二人要殺害自己,所以先下手為強。2015年2月24日,經過長達9天的法庭審理,埃迪·勞思被裁定謀殺罪名成立,判處其無期徒刑並不得假釋。
寫在最後
克里斯多福·斯科特·凱爾因在戰場上表現英勇,獲得過2枚銀星勳章、5枚銅星勳章以及2枚海軍及陸戰隊勳章,這位傳奇狙擊手躲過了數不清的槍林彈雨,但卻在毫無防備的狀態下慘死在昔日戰友的冷槍之下,如此慘劇令人無比唏噓,同時也感到無比諷刺。
《集結號》裡的穀子地說:頭皮上飛槍子,褲襠裡跑手榴彈。話雖糙但理不糙,生動地把戰爭的殘酷之處描繪了出來。即使是那些從戰場毫髮無傷歸來的人,他們的內心可能早已百孔千瘡。
創傷後應激障礙目前是一種在醫學上尚無法徹底治癒的疾病,患者易怒、失眠、容易受到驚嚇,精神極易高度緊張。
根據美國最大的綜合軍事研究機構蘭德公司2013年的研究報告顯示,美軍230萬參加過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士兵中,至少有20%的人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蘭德公司的另一項調查結果還顯示,因難以忍受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折磨,平均每年約有5000名退役老兵自殺。
凱爾雖然沒有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但他卻不幸死在了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退役士兵手上,凱爾既是戰爭中的英雄,同時也成為了戰爭的間接受害者。
英雄在戰場上流血犧牲,在和平年代也要流血犧牲,這不得不令人反思,戰爭究竟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什麼。至少,我從凱爾的故事裡領悟到無論勝敗,沒有人是戰爭的贏家。
凱爾的傳奇經歷在2014年被改編成了電影《美國狙擊手》,由美國男星布萊德利·庫珀出演男主角,他不僅為了貼近原型人物增重40磅,更難得的是演出了凱爾在戰爭中的痛苦與掙扎。
該片用了大量篇幅來展示凱爾在伊戰中的傳奇經歷,令我印象最深的情節是凱爾在街頭射殺了一個攜帶肩扛式飛彈的伊拉克中年男人,但這個男人剛倒下,一個七八歲的伊拉克小男孩從巷子裡跑了出來,緊接著他使盡全身力氣把肩扛式飛彈扛在了肩上,凱爾不得不在高處瞄準了這個男孩,可他卻不忍心扣動扳機,嘴裡不停念叨著「小兔崽子,快把它扔掉」。
觀看這個片段時,我的感觸特別深,一面是道德的拷問,一面是戰爭的現實,任何一個有良知的成年人面對這樣的選擇時,恐怕都會如凱爾一般陷入兩難的境地吧。好在男孩很快扔掉武器跑掉了,否則這必是整部電影最殘忍的一幕。
2012年接受美國《時代》雜誌採訪時,凱爾說:在那裡我不把他們看作人。我不會想他們有沒有家人,我只想確保戰友安全。我開槍打死他們,他們就無法安放簡易爆炸裝置。那時,你不會猶豫。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