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前公告:
公眾號首頁的「海淘直通」已有商品更新,其中包括只要1400+人民幣的Air Jordan 1 × SB High以及國內不市售配色的Jumpman Hustle等,感興趣的讀者歡迎前去一看。
adidas Ultra Boost是一個極為成功的系列,也是近五年來在運動鞋市場上最火熱的系列之一。我在這裡所說的並不是某一代或某一配色的Ultra Boost,而是Ultra Boost全系列。保守估計,屏幕前超過一半的讀者都擁有或多多少少聽說過Ultra Boost,而「舒適度」這個最大的優勢讓這款鞋始終暢銷。不過,似乎越來越多人開始只將Ultra Boost作為休閒鞋看待,忘記了它原本被adidas自冠「最強跑鞋」之名,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最強」之名見仁見智,但近些年來,我確實越來越少看見有人分享Ultra Boost的跑步心得了。於是,我決定自己來探索並獲得答案。跑步用鞋是Ultra Boost 2.0 ATR的Sample版本,外觀與市售版本略有不同,但也僅此而已了。我僅僅是晚間慢跑,偶爾快跑,每次根據當天狀態跑3.8~4.1公裡不等,配速一般在6~7之間,跑步環境是家門口的馬路。
先從包裹來說吧,畢竟舒適的包裹是所有出色運動鞋必須擁有的重要屬性。Ultra Boost到底偏不偏碼?這個問題讀者們問過我,網上也經常有人提問。就我穿過的Ultra 2.0和3.0來看,我的答案是:不偏碼。Ultra Boost的內長很標準,並且採用了延展性非常強的Primeknit鞋面,買大很可能導致鞋在運動時不夠跟腳(純粹當休閒鞋穿的話可無視這一點)。不過,如果你腳背比較高,你可能不得不買大半碼。我曾經為爸爸買過一雙他常穿尺碼的Ultra Boost 3.0,其他都不錯,就是腳背有些壓得不舒服。除卻這種情況,我認為你如果以入手運動為目的購買這雙鞋,都不該買大半碼。
Primeknit鞋面、鞋口與鞋舌處適當的填充、後跟的外置穩定器,這些都讓這雙鞋保持了非常高的舒適度和貼合度。就我的個人情況來說,我只認真調整過一次鞋帶,從那之後都是直接穿脫。在跑步過程中,後跟並不會感覺要滑出來,這是填充物以及穩定器的功勞。Ultra Boost 2.0 ATR的一點獨特之處是鞋側一周薄薄的熱熔材料,這種材料在上腳時沒有任何僵硬感,與Nike籃球鞋上那種熱熔塑料並不相同,它從理論上強化了鞋子的耐久以及在不同環境下使用的能力。有用嗎?其實我也不知道,因為我不在雨天跑步,鞋子也經常換著穿,不過有備總無患。
這雙鞋的外底使用了馬牌橡膠,與絕大多數Ultra Boost一樣。與籃球不同,跑步幾乎是一項純縱向的運動。至今依然有人對馬牌橡膠存在理解誤區,它的特點是「抓地強勁」而不是「耐磨」,不過這雙鞋的耐磨就目前來看(截止至撰寫本文共使用27.27公裡)還是挺不錯的。值得一提的是,我只將這雙鞋用以跑步,日常生活基本不穿,這也是大家使用運動鞋需要考慮的因素。就抓地效果來說,慢跑時完全沒有問題,快跑時也從未遇到過滑倒的情況,抓地力堪稱卓絕。
Boost是一項革命性的緩震科技,在我看來,它是真正挑戰並撼動Nike Zoom的一門技術。Boost的不同密度調教以及用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鞋的使用體驗:在絕大多數使用Boost的adidas籃球鞋中,Boost往往不是那麼柔軟,這是為了整體響應性和穩定性考慮;在例如EQT Support 93/17這樣的純休閒鞋中,巨大的Boost用量使之成為市面上最軟的鞋之一(或許沒有之一);而在以實戰型跑鞋為初衷的Ultra Boost中,Boost算是達到了一個感官體驗和實戰效能相對平衡的境界。
如果你穿慣了板鞋,或者說你不常穿運動鞋,我相信你第一次穿入Ultra Boost的時候都會被這種腳感震驚到。Ultra Boost並非一味追求讓人如痴如醉的柔軟腳感,作為一雙跑鞋,它必須兼具優質的響應性。市面上一些鞋是專為快跑設計的,也有一些鞋是專為慢跑設計的,相對來說,我認為Ultra Boost更傾向於慢跑鞋一些。在此之前,我跑步的主要用鞋是Nike Zoom Fly SP——一雙典型的競速鞋。Lunarlon搭配碳纖維尼龍板雖然在快跑時反應極其出色,且有一種推著你向前衝的感覺,但在慢跑時便會由於緩震性能整體中庸以及中底形變能力有限而讓小腿負擔較重。自從換成Ultra Boost後,慢跑過程中的腿部疲勞感出現時間明顯延後,且恢復速率也比我穿Zoom Fly SP跑時高了不少,連續4~5天跑步也不會覺得腿部酸痛難當。不過,Ultra Boost在快跑中雖不至於拖泥帶水,但遠沒有Zoom Fly SP帶來的那種推動感爽快。因此,就我這樣一個一次跑四公裡左右的業餘跑步者來說,Ultra Boost更適合慢跑而非快跑。
聊了這麼多使用體驗,並沒有提到什麼真正意義上的缺點。事實就是如此,我很難從Ultra Boost上找到明顯的缺點。或許一些人會吐槽它的耐磨,會吐槽它的壓腳背,但對我來說,這就是一雙近乎無暇的鞋,運動如是,休閒如是。每當有讀者問我要給自己或父母買舒服的鞋有何推薦時,Ultra Boost永遠是我提供的選項之一。現如今,很多配色都已經能在500+、400+、甚至300+的價位買到,這對於原價過千且幾年前一鞋難求的Ultra Boost來說是入手的黃金時機。如果你沒有Ultra Boost,那你就真的沒有Ultra Boost。
「四維鞋評」每一篇評測都是評測人實戰後的真實心得,
希望能為鞋友們提供客觀和有價值的參考。
了解更多球鞋資訊,歡迎關注「四維鞋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