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打開「心靈密碼」的「金鑰匙」
■解放軍報記者 陳典宏 特約通訊員 鄭 燁
作為基層心理骨幹,第74集團軍某旅指揮通信連排長肖敏(右三)相信,只要主動靠前,心裡裝著戰友,就一定能夠及時驅散戰友們的心靈陰霾。圖為訓練間隙,肖敏和戰友們聊天。韋尚德攝
「排長,和您聊完,我心裡敞亮了!」
第74集團軍某旅女子飛彈連營區內,花香四溢。一名女兵和排長蔡屾聊完天,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蔡屾清楚記得,去年,排裡一名戰士考學失利,性格從此變得敏感。剛開始,她試圖從思想層面說服引導,但效果並不明顯。後來,經過旅裡心理諮詢師的心理疏導,這名戰士的心情日漸好轉。
「如果連隊心理骨幹能及時靠上去疏導,問題可能會更快解決。」從那時起,連隊急需心理骨幹這件事,被蔡屾記在心上,也成為她沉下心來學習心理學知識的初衷。
沒過多久,旅裡開始籌備打造專業心理骨幹隊伍,蔡屾順利搭上了心理服務的「順風車」。
「像我這樣的心理骨幹,在全旅還有很多。」蔡屾說,每名心理骨幹上崗前,都需要經過嚴格考核培訓,評定合格後才能為官兵進行心理服務。
如今,在第74集團軍某旅,像蔡屾一樣,一個個心理骨幹逐漸成為掌握官兵心理情況的「信息員」、宣傳心理知識的「輔導員」、發現心理症狀的「觀察員」、解決心理問題的「疏導員」。他們活躍在基層,像春天的陽光溫暖著戰友們的「心田」。
讀懂每名戰友的「心世界」,下好心理預防的「先手棋」,是開展心理服務工作的「金鑰匙」
「真是神了,畫一棵樹就能讀懂我的心!」剛剛做完心理「體檢」後,一名戰士發出這樣的讚嘆。
作為第74集團軍某旅心理諮詢師,張洪波一直鑽研心理學專業知識,深受官兵歡迎。
「這名戰士的心理狀況需要及時關注。」心靈驛站內,張洪波首先通過繪畫投射的方式為10多名官兵進行了心理測評。
測試結果出來後,張洪波將心理波動較大的人員進行標記,然後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疏導。
「這些檔案記錄了每名官兵的心理健康狀況,是開展心理疏導的資料庫。」張洪波說,為了及時準確掌握官兵的心理特點和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心理服務,旅裡結合實際建立起心理健康服務機制,制訂服務規範,為每名官兵建立了專屬心理健康檔案,並進行動態跟蹤評估。
高大的檔案櫃內,根據不同時段、不同崗位、不同心理狀況進行區分的心理健康檔案擺放得整整齊齊。記者了解到,每一份心理健康檔案涵蓋了官兵基本信息、心理健康評估、能力傾向測驗、諮詢記錄等項目。
張洪波至今還記得心理健康檔案盒裡的一份檔案。
在面臨留隊還是退伍的選擇時,上士王達決定繼續留隊。因為沒有和妻子充分溝通,妻子時常和王達鬧彆扭,一度成為他的「心病」。
對王達進行心理測試,儘管量表測試都處在正常範圍,但張洪波根據他的行為舉動,判斷他的心事很重。後來,張洪波一次次找他聊天談心疏導,一步步打開了他的心結。
「有些官兵對傳統的量表測試存在防禦心理,遇到問題時怕引來別人異樣的目光,導致測試結果不準確。」張洪波說。
「怎樣才能儘快打開像王達這類官兵的『心世界』?」張洪波和心理骨幹們研究出來一個管用的小妙招——和官兵一起「玩遊戲」,順便「聊聊天」或者「畫幅畫」。
通過這種方式,張洪波和心理骨幹們讓許多戰友卸下了心理包袱,建立起一份份真實的心理健康檔案,他們也成了官兵打心底敬佩的「心靈導師」。
「說得再多,不如懂我。」張洪波給全旅心理骨幹輔導時說,作為和戰友們一起摸爬滾打的基層心理骨幹,既要善於通過「飯堂看飯量、床上看睡相、工作看幹勁、處事看態度」等方式接收官兵的「心靈電波」,更要真心融入他們的「心世界」。
「讀懂每名戰友的『心世界』,下好心理預防的『先手棋』,是開展心理服務工作的『金鑰匙』。」張洪波說,生活中,每個人心理都可能出現一些心理波動,只要及時化解,就不會演變為心理問題。
在不少帶兵人眼裡,藉助這份沉甸甸的官兵心理健康檔案,還可以了解到每名官兵的優點和缺點,結合他們的日常表現,準確把握每名官兵的思想脈搏,讓心理服務更好地向戰鬥力聚焦。
「這名新兵雖然訓練成績突出,但受心理影響,一到實彈射擊就緊張,導致頻頻發揮失常,暫時不適合分配到核心戰鬥崗位。」在決定新兵專業崗位去向會上,張洪波應邀參與新兵崗位分配,他根據新兵心理健康檔案,為每名新兵定崗提出合理化意見建議。
「藉助心理健康檔案,為每名官兵找準符合其心理特徵的崗位,有利於進一步釋放他們在練兵備戰上的潛能。」該旅人力資源科科長劉紀偉說。
心理骨幹猶如一棵幼苗,需要不斷施肥和澆水,才能長成給戰友乘涼的大樹
「面對心理危機時,人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反應,一個好的傾聽者需要學會共情……」
一個陽光燦爛的上午,心理輔導員鍾林飛和基層心理骨幹們討論著工作中轉換視角、換位思考的重要性。
課堂上,官兵們發言踴躍,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走出課室,鍾林飛同心理骨幹們一起做「同舟共濟」「四人三足」等團體性心理遊戲,大家的歡聲笑語為培訓增添了無限活力。
「像這樣的心理骨幹集訓,旅裡定期組織,與其說是培訓班,不如說是一個互相探討交流、共同成長進步的課堂。」鍾林飛說,這些來自基層營連的心理骨幹,學歷層次參差不齊,但他們個個都是閃閃發光的「金子」。
「他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和疑點,都是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鍾林飛說,面對心理骨幹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他都會認真詳細地解答,「等下次再遇到同樣的問題,他們就會有的放矢。」
四級軍士長張廣訓是該旅數一數二的軍事訓練尖子,連續12年擔任班長,他帶過的兵個個生龍活虎、素質過硬。為了更好地履行班長職務,做戰士的「貼心人」,他主動報名參加心理骨幹培訓。
經過兩周學習,張廣訓深有感觸地說:「心理服務不僅僅是和戰友談談心、聊聊天,自己以前對專業的心理工作方法一無所知,這次真的受益匪淺。」
「心理骨幹猶如一棵幼苗,需要不斷施肥和澆水,才能長成給戰友乘涼的大樹。」負責培訓的該旅宣傳科幹事陳思煥說,這種互動式的心理培訓,不僅讓基層心理骨幹們學到了更多知識,更能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真正把心理服務工作做到官兵心裡去。
鍾林飛同樣也是培訓的受益者。由於部隊駐地分散,過去他了解基層官兵的心理狀況,大多只能通過電話或者網絡,很多情況不能及時掌握,無法「一對一」「面對面」對官兵進行心理疏導。如今,依託遍布全旅的心理骨幹,心理服務工作覆蓋到了每一名官兵。
心靈驛站內,心理骨幹盧錦濤一邊學習心靈沙盤、心理測試儀、仿真式宣洩人等心理工作器材設備的使用技巧,一邊翻閱健康宣教書籍,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和常見心理問題的處理方法。
盧錦濤說,旅裡不僅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還健全了心理骨幹培訓選拔機制,並根據考評結果進行等級劃分。如今,該旅已形成梯次配備、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心理服務工作網絡——旅有專業心理諮詢師、營連有心理骨幹。他說:「我就是經過營連推薦、集中培訓、考核評審選拔出來的心理骨幹,幹不好說不過去。」
「開展心理服務工作既需要積極的工作態度,更需要系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班長李泉說,前段時間,旅裡組織心理骨幹專項能力評估,他被評定為不合格。後來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李泉熟練掌握了基本功,最終重返崗位。
選派優秀心理骨幹到院校和駐地醫院進修代培,定期組織心理骨幹集訓,邀請心理專家來隊授課,建立獎懲機制……
官兵們相信,隨著旅裡這些舉措的落地,心理骨幹們將發揮更好的作用。
官兵在哪裡,心理服務就延伸到哪裡,「心」工作源源不斷迸發「心」能量
「『知心姐姐』來啦!」再次看到心理服務小分隊隊員譚暢到來後,上等兵付曉寧開心地說。
「大家訓練辛苦啦,我們做一個心理遊戲放鬆一下……」訓練間隙,官兵們圍坐一圈,被譽為「知心姐姐」的譚暢,見縫插針地組織官兵開展「坐地起身」「驛站傳書」等心理遊戲,為大家放鬆身心,緩解訓練疲勞。
「旅裡定期開展心理服務下基層活動,自己很榮幸能夠參與其中。」譚暢說,為了更好地幫助戰友們調適身心、疏導情緒,旅裡經過嚴格考評篩選出10餘名心理骨幹,組建心理服務小分隊,深入基層營連巡迴宣講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團體心理疏導、組織心理行為訓練。
「生活中並不缺少快樂因子,我們要學會隨時清理心靈垃圾,給陽光留出更大空間。」某連教室內,心理服務小分隊隊員黃濤為10餘名戰士開展團體心理疏導,鼓勵大家用微笑展現自信、用笑容感染他人。
「你們準備好了嗎?我要上了!」「準備好了,我們支持你!」心理行為訓練場上,心理服務小分隊隊員張俊現場示範,耐心指導大家開展「凌空跨越」「信任背摔」「合理衝擊」等多種心理行為訓練課目,鍛鍊官兵們的意志膽量,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和自信心。
在旅創破紀錄比武場上,下士範思遠由於緊張出現心悸等症狀。休息間隙,心理諮詢師張洪波立即對他進行心理疏導幹預,讓他緩解緊張情緒。範思遠很快重返比武場,比武取得佳績。
「官兵在哪裡,心理服務就延伸到哪裡,『心』工作源源不斷迸發『心』能量。」該旅領導說,要讓心理服務工作跟進訓練場,讓心理骨幹成為守護官兵心理健康的「知心戰友」。
營區內,「心靈對對碰」活動如火如荼,基層連隊幹部、心理骨幹與戰士「結對子」,官兵間的溝通交流變成了「拉家常」;機關彙編製作的《官兵心理常識普及圖冊》,成為官兵們的「心靈寶典」;心理服務板報上設置的「勵志牆」「笑臉譜」,讓官兵們爭相展現出最美的笑臉;心理骨幹們傳授的心理調適簡易方法,成為呵護官兵們心理健康、驅除壞情緒的「過濾器」。
今年野外駐訓期間,該旅機關適時播放優秀戰鬥影視片、優秀戰鬥歌曲、組織文藝小分隊匯演,為官兵們思想減壓;心理骨幹們穿梭演訓場,為官兵們心靈「除霾」,讓官兵們始終鬥志昂揚。
心理骨幹李月婷說,為了讓大家始終保持旺盛的戰鬥意志,旅隊總結的正向心理暗示、負面情緒宣洩、跳心理健康操等自我調適八法,有效舒緩了官兵們因長期高強度訓練帶來的緊張情緒。
指揮保障一連網絡學習室內,連隊心理骨幹彭瑞中點開「心靈港灣」專題網頁,引來戰友圍觀。
彭瑞中介紹,網頁設有心理諮詢、心理測試、心理案例、心理論壇、心理信箱等10多個專欄,通過視頻、漫畫、圖片等形式進行解讀,戰友們可以在自助學習中把握心理健康標準,了解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學會自我心理調適技巧。
「我最近在上級組織的比賽中沒發揮好,影響了團隊成績,感覺大家對我的態度和以前不太一樣,我很鬱悶……」一天下午,戰士趙有惠撥通旅裡心理諮詢熱線,向值班心理醫師王冠宇求助。王冠宇運用「理性情緒療法」,引導他走出心理陰影。
「旅裡面向全旅官兵開通心理諮詢熱線,為不願『露面』的官兵,開闢了守護心理健康的『綠色通道』。」王冠宇說,一系列舉措相互銜接、相互促進,讓旅裡的心理服務工作真正成為戰鬥力提升的倍增器。
(文中部分人名為化名)
心理服務連著戰鬥力
■陳典宏 鄭 燁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試行)》明確:各級應當嚴格執行軍人健康保護相關規定,加強軍人健康管理,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健康檢查、疾病防護、心理衛生服務等活動,增強官兵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各級應當重視心理衛生服務工作,軍級單位每年、師(旅、團)級單位每季度、營(連)級單位每月開展1次心理衛生服務活動,做好心理教育、心理測評、心理諮詢和心理疏導等,確保官兵心理健康。
官兵心理健康影響著部隊戰鬥力水平,部隊心理服務工作是一項經常性工作。這就要求各級既要在保證心理服務工作經常化上下功夫,又要積極探索適合基層特點的工作方法和途徑,不斷推動基層心理服務工作科學有效落實。
找準著力點,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堅持從實際出發,將心理常識普及工作納入理論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科學文化學習計劃中,並與經常性思想工作、形勢任務、主題教育等相結合,把握新兵入伍後、老兵退伍前、高強度訓練演習、士兵考學、骨幹選配、評功評獎等時機,注重在提高官兵自我疏導和自我調適能力上下功夫。
找準支撐點,提高骨幹工作能力。堅持把加強基層心理骨幹隊伍建設作為開展心理服務工作的基礎工作來抓,建立完善心理骨幹培養選拔、考評任用和獎懲機制,採取個人自學、專家宣講、討論交流等形式抓好心理骨幹經常性學習,通過理論授課、實操帶教、案例教學等方式抓好心理骨幹學習培訓,幫助他們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理清工作思路,並適時選派優秀心理骨幹到院校、駐地醫院進修代培,提高心理骨幹服務水平。
找準切入點,增強心理服務實效。堅持把心理疏導與日常工作相結合,利用各種載體、心理諮詢熱線、心理信箱等方式,摸準官兵心理脈搏;建立官兵心理健康檔案,開展個性化心理疏導;利用訓練間隙組織心理遊戲,放鬆官兵身心;與時俱進更新硬體設施,完善心理診治空間,為官兵提供良好心理諮詢平臺;做好心理問題篩查,把心理健康納入部隊官兵年度體檢範疇,把心理健康服務貫穿到各種任務始終,全面提升官兵心理健康水平。
「激人之心,勵士之氣。」基層部隊心理服務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需要各級不斷探索、常抓不懈,不斷推動心理服務工作往實裡走、往心裡走,讓心理服務真正服務到每名官兵心裡。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作者:陳典宏 鄭 燁
責任編輯:唐詩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