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必須改革,棋軟的出現說明改革的時機已經到來!

2020-08-28 奇襲象棋is未來象棋

象棋作為傳統文化,象棋文化的發展必定和其他事物一樣,遵循事物最一般最普遍的發展規律,即質量互變規律。

一,棋——「質」的所在

研究認為,象棋本身是象棋化質的所在,棋本身對象棋文化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象棋文化要實現飛躍式的發展,必須以象棋的變革為前提。

二,因象棋產生的一切—— 是量的所在

在象棋的基礎上產生的內容,諸如棋藝、人才、著作、以及一切古往今來的與象棋有關的文化活動等等,是「量」的表現。就是說,自從象棋北宋定型以來,在「質」沒有變化的情況下,「量」的積累已經有了上千年。在這種狀態下,「質」的停滯不能給「量」的發展提供更多空間,「量」對「質」更多要求不能實現,造成其發展原地打轉。

三,前進必須兩條腿走路

「質」和「量」很象人的兩條腿,要順利前行一定是兩條腿交替邁進。對於象棋來講,「質」的這條腿可以說千年不動了,而「量」這條腿則足足邁進了上千年。如今不論是從象棋文化的發展現狀講,還是從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講,極有可能是到了主動促進「質」的飛躍發展的時期。就是到了「邁進質的這條腿」的時候。

四,象棋的現狀

(一),象棋的發展已經觸及頂峰

象棋號稱是愛好者最多的智力運動項目,估算在兩個億左右,但是,到上世紀90年代前後發展進入瓶頸,表現為報導少、贊助少、獎金少、精彩的棋局少、愛好者新生力量少,社會關注度下降、在幾個大棋中的地位不斷向後移,現在已經排在了西洋棋的後面;與之相反,賽事曇花一現的多、棋手轉行的多、平庸的棋多、和棋過多、象棋改革的呼聲多。

我們的象棋大師水平非常高,過去都有過非凡的戰績,下盲棋也可以戰二十多人而不出敗績,震驚世人。但是多年來,我們的大師們在賽事中,卻很難下出一盤精彩的令人叫絕的好棋來。

西洋棋的地位提升,與它的國際化關係密切,除此之外它和象棋各有千秋,也沒有高低貴賤、先進落後之分。象棋目前之所表現為不如人意,主要原因象棋發展到了相當的高度,而西洋棋在國內的發展程度還沒有到象棋的水平。

象棋以上的表現,實際上是象棋高度發展的表現。我們的象棋大師就像優秀的登山家,他們都是登頂珠穆朗瑪峰的高手!但是,在地球上,讓他們之間再比高下就難得多了。

(二) 所有的棋類都出現了危機

不只是象棋,所有的棋類都面臨著生存發展的危機,這種危機在前些年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從去2016年3月,人工智慧戰勝世界圍棋冠軍,2017年初又橫掃圍棋世界頂尖高手60人,以及剛剛結束的烏鎮圍棋峰會阿爾法狗圍棋三勝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充分的顯現出來這一問題—— 棋類軟體的出現將使如今的棋類走向末路。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世界範圍內的幾大棋種,包括國際跳棋、西洋棋、中國象棋、日本的將棋、到今天的圍棋,棋軟先後完勝人類棋手,讓人類驚呼尊嚴不再。

對於這一現象,棋界、人工智慧界的認識都有失偏頗。多數人認為,機器真的強過了人類的智慧,對機器感到無奈甚至恐懼。人們甚至對這方面的探索失去了信心。

面對當前情況,眾多的人們都在「棋」之外尋找起因和根源,沒有人對棋本身進行思考。幾乎沒有人意識到,「棋」這一人類古老的玩具到了應該變革的時候,到了應該質發生飛躍的時候。

如今機器對各種棋的表現,就是證明,正在從反面證明,棋類需要一場革命。由於我們的慣性性思維,對這一切熟視無睹。

(三) 人工智慧反證棋類應該革命

1棋與棋軟

棋一直認為是人類智慧體操,能下棋是人類智慧的表現,所以在計算機軟體發展初期,人們就開始了棋軟的研究,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棋軟得到了飛速發展,直到今天打敗所有人類棋手。目前,有人認為「棋軟的發展撼動了象棋生存的根基」。其實,棋軟對於其他棋類也有同樣影響。

棋軟可以幫助我們在棋藝上進行更深更廣的探索和學習,這是正面的影響。另一面,今後是網絡的世界,棋在網絡上的生存發展佔很大比重,然而,棋軟會很容易的植入所有的應用終端,純人、棋軟下棋越來越難以分辨,最終造成對網絡愛好者群體的摧毀。

現在最先進的計算機仍然沒有被認為擁有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包括阿爾法狗在內。那麼,為什麼棋手會敗給機器? 原因就是,下棋只能運用人的一小部分智慧而已,也就是說下棋並不能讓人的智慧充分發揮。

2人的智慧與棋

人類智慧的特徵就是具有創造性,這應該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創造性是什麼呢?就是用已知去判斷可能性的未知,用有限條件,實現可能性的更高的未來。

人類所處的世界,並非都是信息確定,也並非都是信息可知,在創造性的活動過程中,思維既要面對確定性,也要面對不確定性的內容,要綜合多方面的判斷,整合所有的概率數據,最後形成決策。就是說,人類的智慧所應付的是不確定性的、概率性的環境,人類的智慧來自對失敗和成功經驗的不斷總結積累。是一種向自然界的學習過程。

目前幾乎所有的棋種都是「完全信息博弈」類遊戲,就是說,下棋時的所有信息都是對等且透明的,利益明晰、得失明確,所涉及的信息都具有確定性。

相關焦點

  • 象棋必須改革,棋軟的出現說明改革的時機已經到來!(續)
    3,對棋軟的認識處理確定性的信息只需要「記憶」和「運算(用算法選擇)」而計算機正是記憶和運算高手。如今有了計算機,有了棋軟,實際上我們發現了棋類變化的相對簡單,因為我們用一個機器,再做個軟體就把棋給搞定了。但是,我們人類卻不這樣想,反倒是對人類自身的智慧產生了懷疑,把棋的變化內涵等同了人類的智慧內涵。
  • 有棋軟不能用,未來下什麼樣的象棋?
    棋軟是什麼?大裡講它是科學技術、是象棋文化、是棋藝的一部分,小了說它就是一種工具,下棋用的工具。目前,棋軟的水平已經有相當的高度,事實上講已經可以破解象棋、西洋棋、日本將棋這些類似棋種,這件事情只是沒有人做具體操作而已。可能是為了給人類棋手,留下一些空間或者神秘吧。這一點很多人可能不認可。
  • 象棋大師不如象棋主播,中國棋壇的奇葩現象,象棋改革任重道遠
    隨著象棋軟體時代的來臨,有了象棋軟體的輔助,學棋效率大大提高,現代象棋職業棋手的水平也在突飛猛進。可以說,現代職業棋手相比於胡榮華、楊官璘那個時代的棋手,象棋整體水平是高出一大截的。目前,國內象棋職業棋手對局的觀賞性,遠不如從前,以代表全國最高象棋水平的象棋甲級聯賽為例,2020年象棋甲級聯賽第7輪,比賽中一共下了24盤棋,竟走出23盤和棋,如果是激戰成和我想棋迷們也能接受,但現實是和棋中大多數都是走和譜,對局的棋手不到10分鐘就結束戰鬥,更有甚者幾盤棋的全盤的招法都一模一樣,這樣的棋簡直毫無觀賞性可言。
  • 用數字解讀五子棋的發展及改革方向
    象棋是以消滅對手(吃子)為手段和目的(擒王),圍棋消滅對手(提子)只是手段之一,而佔領地盤才是目的,五子棋是和平前提下的競爭,不以消滅對手為手段和目標,因此,先行方子數上的優勢是棋種本身無法彌補的。如何透過限制先行方的子力來彌補子數上的優劣逐漸成為五子棋的研究課題。  在中國,當這種原始五子棋仍處於在民間哄小孩子啟蒙的階段時,在日本,五子棋的地位已經得到提升,並有人開始研究了。
  • 淺談棋軟———人類棋手如何擺脫棋軟的碾壓?
    棋類軟體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最早的好像是跳棋的,而最為著名的是西洋棋的「深藍」和圍棋的「阿爾法狗」、「阿爾法圓」。國內的中國象棋的棋軟,也有很多如「名手」、「旋風」等等,圍棋的有「絕藝」等等。如今,提到棋軟已經沒有多少的震撼感、新鮮感,更多的是疑惑和無奈,人們已經堅定的確認自己是棋軟的手下敗將
  • 象棋為什麼出現這樣多的「和棋」』
    正在進行的2020象甲聯賽已經進入到第八輪, 賽事不能說有何精彩多是平淡,讓人比較印象深刻的是大量的和棋出現。在這八輪的比賽中多數是一半的和棋,但是第七輪24盤棋有21盤是和棋,只有3盤分出勝負。這就出現正在頂級的象棋賽「五羊杯」上,這已經是1996年的事情。 和棋的根源在哪裡? 這裡直接說出它的原因:「意圖過於暴露」!我們 看下象棋,任何的一招一式都展現在棋盤之上,對手的意圖全部在棋盤上呈現出來,雖然有的計算比較深遠,但是利益目標會暴露了一切。
  • 大家關注的「象棋軟體招法」其實目前並不存在!
    象棋,國內最為普及的棋類遊戲,最近這些年「棋軟」發展極其迅速,很多人認為象棋軟體已經「泛濫成災」,一部分棋迷開始對棋軟有牴觸態度。有人甚至認為「棋軟」撼動了象棋的生存根基,阻礙象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棋軟」經常成為焦點,「棋軟招法」經常被嗤之以鼻。然而,對於象棋(中國象棋)來講,目前並不存在「軟體招法」。
  • 2019年象棋軟體總決賽:56核電腦的無敵飛刀
    我還注意到本次比賽飛相、過宮炮、挺兵、跳馬等散手棋在101盤棋佔的比例7成左右,有2成是中炮類開局,還有1類是炮二退一、炮二平七、飛邊相的極其冷門開局,這與目前職業棋手最熱門的開局就是散手棋是一致的,原因很簡單,散手棋還有很多新的棋譜來挖掘,容易分勝負,而中炮類老的開局,強機強軟對決基本都是和棋
  • 王天一先勝胡榮華的一句棋,人民日報為象棋發聲
    王天一先勝胡榮華的一句棋,人民日報為象棋發聲 一方棋盤 代代傳承 人民日報專訪胡榮華、王天一
  • 世界在翻篇,象棋改改又當如何?翻翻棋子有何不可?
    世界在迅速的變化,我們已經仿佛沒有時間發出驚嘆機會,放眼世界,滿滿的目不暇接。象棋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上千年的定型不變,古老的身影似乎呈現出疲乏腳步。整個對局只增加了兩三次的翻子動作,其餘看上去和原象棋無異。那個時候之所以有這個想法,只是覺得象棋應該具有隱蔽都功能。沒有想到的是,象棋隨後出現了下列狀況。象棋愛好者老齡化嚴重。雖然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遊戲的多樣化,象棋愛好者的中的孩童、年輕人越來越少是必然,但是,做為象棋這樣的,過去「是男人都會走兩步」的象棋來講,並不正常。
  • 象棋翻翻棋
    象棋翻翻棋 休閒益智 大小: 3.02M 版本: 1.4.5
  • 解放思想改變對象棋的固化認識
    象棋民族文化一顆燦爛瑰寶,幾千年來無數人為之傾倒。在中國文化對世界影響越來越重大的今天,如何傳承弘揚和發展象棋這一獨特的文化,應該是很多人思考的問題,尤其是象棋愛好者們。如何看待象棋的今天?這個其實很簡單,就是你對下棋、對棋賽、對棋手的感受和看法、想法。
  • 揭棋是什麼棋?揭棋和象棋有什麼區別呢?
    在下了很多棋後,我開始思考,有沒有其他一些特別有新意的玩法呢。一開始,筆者還想學習西洋棋,在學習了一陣子後,筆者覺得真的不入門,就放棄了。後來偶然在天天象棋上接觸了揭棋,突然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那麼什麼是揭棋呢?揭棋是對象棋的一種新開拓,他是對象棋趣味性延伸出的新玩法。而這種玩法目前在東南亞一些國家,比如越南、寮國等國家很是流行。
  • AlphaGO與棋和路
    這不,索菲亞言語裡已經有啦嘲笑的味道! 嘲笑也不得不聽,現實就在我們面前。中國象棋雖然沒有與阿爾法狗沾過邊,但是早在2006年國內的象棋程序「天梭」的水平早已在所有頂級大師之上,自從那以後,棋軟與大師們很少在接觸,因為已經再無懸念。
  • 體育在改革中砥礪前行
    當然,體育管理體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續用力,攻堅克難,久久為功。如近年來足球改革雖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聯賽影響力大幅提升,以2018賽季的數據為例,中超聯賽場均2.4萬的現場觀賽人數已經位列世界第六位,但總體而言,中國足球依然是體育強國建設的一個短板。
  • 轉發微光故事:奇襲象棋、揭棋與人工智慧的相關思考
    在完全信息的狀態下,從一開局直至終局,人工智慧早已洞察全局,而人類則難以做到這一點,就算是這個世界最優秀的棋手已經不可能戰勝最優秀的人工智慧。人類棋手的最佳結局最多只能是和棋。如果兩臺世界上最優秀的人工智慧相互對弈,它們之間比拼的是記憶與運算,如果它們的能力無限接近,最後將勢均力敵,其結果只能是和棋。(這包括所有完全信息搏弈類的棋)所以棋的正解是和棋。
  • 有趣的民間遊戲:鼎棋、多面手象棋、暗棋、半壁象棋、鼎棋
    有趣的民間遊戲:鼎棋、多面手象棋、翻子象棋、暗棋、半壁象棋本文屬鳳姐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導語:鼎棋、多面手象棋、翻子象棋、暗棋、半壁象棋鼎棋:鼎棋,原名三人中國象棋,被譽為「思想體操」「攀登人類智慧高峰的階梯",流傳於全國各地
  • 象棋泰鬥楊官璘給業餘棋手學棋的建議
    楊官璘馳騁棋壇五十餘年,曾任廣東省七屆人大常委、中國象棋協會副主席、廣東省象棋隊主教練、廣州《象棋》雜誌主編。培養出呂欽、許銀川、莊玉庭等象棋國手;著有《弈林新編》、《棋國爭雄錄》、《象棋春秋》等書。 2008年1月4日晚18時30分,因患結腸癌醫治無效,於廣州市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逝世,享年83歲。
  • 萬億公共資源「一網交易」,上海要素市場化改革走出先手棋
    不設事業單位 公共資源「一網交易」改革是深化要素市場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也是推動城市數位化轉型和實現城市數字治理的重要載體。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改革」,是名詞更是動詞
    「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抓改革的關鍵,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來抓」。中央深改組在春節後召開的第一個會議,就把改革落實放在重要位置,釋放出明確信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撲下身子,狠抓落實」,為各級領導幹部親自抓改革提出明確要求,也為我們時代的改革行動者描繪出集體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