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盟聯合創始人劉晶晶專注一件事並做到極致

2021-01-07 易晁國際

近五年,圍繞著一臺小手機,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塑造了全新的社會生活形態,手機的各種App便捷和豐富程度令世界吃驚。與此同時,移動網際網路推廣市場也催生出一條巨大黑色產業鏈,某些推廣渠道對App的點擊、下載進行刷量,製造虛假數據,表面上看起來推廣效果不錯,真實的轉化率卻極低,使App開發者蒙受巨大損失。針對這類行業亂象,移動安全網專門邀請移動推廣反作弊領域的專家:數字聯盟的聯合創始人劉晶晶。讓他為大家解答,如何將推廣反作弊工作做到極致。

數字聯盟(以下簡稱「數盟」),是專注於移動終端有效識別的移動安全技術服務商,通過自主研發可信ID技術,能夠識別安卓和iOS系統下的作弊行為,為企業搭建第三方反作弊評估體系,已經成功拿下了優酷土豆、陌陌、映客、百合網、鳳凰新聞等大客戶。 如何發現移動推廣領域的反作弊需求?「三年前,我們注意到,一個有效的App從安裝到激活,渠道平均成本大概在2到3元,但絕大多數渠道給APP開發者的報價往往不到1元。」劉晶晶告訴記者,「當時渠道已經不處於最開始爭奪用戶的階段,不需通過燒錢來提升市場佔有率。沒有人願意長期做虧本買賣,很顯然這其中存在著通過造假降低成本情況。」當注意到這些之後,劉晶晶認為APP推廣反作弊會成為一種剛需,開發者需要了解真實的用戶數據,從而做出可靠的用戶行為分析、產品體驗改善、營銷投入等經營決策,投資人需要了解真實的用戶數據來評估風險、確定投資規模以及衡量投資回報率,優質渠道需要可信的第三方數據為自己的服務做背書,獲得合理的報酬。為此,劉晶晶和兩個朋友楊從安、張宇平決定創業,研發App推廣的反作弊技術,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可信ID」技術。

可信ID是數盟負責管理和維護的行動裝置標識ID,由88位數字、字母、符號本體碼組成,用於準確描述行動裝置,每個編碼對象獲得一個唯一的、不變的標識ID,就像人的身份證一樣。 普通的設備ID和數盟的可信ID究竟有什麼區別?劉晶晶指出,普通的設備ID通常被稱為顯性ID,從技術上來看是一種不完全ID,用分段的方式(比如首字母不同)分配給不同公司,所以無法識別每臺終端設備,而可信ID是針對於的每一臺設備。另外,普通的設備ID本身並不是為身份識別而設計的,很容易被篡改或偽造,而可信ID追求高對抗情況下的穩定,數盟用一套機制去保證它不被篡改,並且可以100%識別虛擬機。最關鍵的一點,普通的設備ID成批分發,而可信ID是單個分發,碰撞率小於千萬分之一,「只有高精度的ID才能發揮出價值。」 推廣可信ID,數盟有哪些獨到的秘訣?與其他To B企業從小客戶入手不同。可信ID自推向市場,首先著眼於行業超級大客戶。劉晶晶向移動安全網解釋,數盟做的是基礎ID的服務,ID能覆蓋到的範圍十分關鍵,如果能攻下超級大客戶,產品可以借其海量的用戶覆蓋到更多設備上。此外,被大客戶使用,也意味著產品的技術、安全性和隱私性都得到了強有力的背書。屆時小客戶再去使用,避免了出現「渠道方過於強勢,不認帳」的情況。以數盟的第一個客戶優酷土豆為例,他們通過調用數字聯盟可信ID模塊探測和確認用戶設備唯一性,甄別存量用戶、新增用戶質量;數字聯盟伺服器將判斷結果回傳至優酷數據後臺,與開發者大數據中心打通,可以及時核減虛假流量的費用。優酷土豆產品技術負責人王濤表示,「數盟幫助我們提升了渠道的質量評估與實際激活數據準確度兩方面的效能,並且節省了財務支出。」此外,劉晶晶還強調:能被眾多超級CP認可,關鍵在於可信ID不接觸用戶行為數據,只針對設備提供精確數據而非統計數據,「用戶隱私是App開發者非常在意的方面」。截至2017年3月底,數盟已覆蓋去重設備7.33億臺,監測推廣渠道2400餘家,覆蓋國內推廣渠道99%以上;客戶覆蓋視頻、社交、直播、出行等行業客戶。不過劉晶晶仍表示,數盟在技術層面還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保持產品的穩定性,這樣才能留住已有的大客戶、開拓新客戶。 如果想要做一件事,就要將其做到極致,這勝過把一萬件事做得平庸。「這也是我的人生信條。」劉晶晶說。

相關焦點

  • 一心一意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所謂的偉大,其實很簡單:就是用一生去把一件事情做到盡善盡美!對事情專心,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情,並非不求上進,也非懶惰。它是一種契而不舍、全神貫注的追求。不但需要魄力,更要有定力,擺脫外物的誘惑,不為一切名利權位兒中途改道。
  • 巴菲特:一生專注做好一件事,是成為高手的秘笈
    1真正的高手,一生專注做好一件事。我們這一生,時間和精力都有限,我們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裡,把所有的事都做好,但一定能把一件事做好,乃至做到極致。如果你也想成為一名真正的高手,你就要培養自己專注的能力,專注於一事,用一生去做好它。專注一事,不斷重複,做到極致,奇蹟就會發生。就像丁磊在《相信熱愛的力量》裡說的:「像個傻瓜一樣,為一件事堅持,為一個念頭瘋狂,總有一天我們會找到想要的答案。」
  • 《壽司之神》: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體驗
    小野二郎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的?在紀錄片《壽司之神》中,我們發現了答案,那就是專注,極致和小野二郎對壽司的熱愛。這篇文章我們就帶大家一起去探索小野二郎如此成功的四大秘訣。一、 一切皆為客戶的完美體驗每天小野二郎早早到店,他會親口試吃所有食材,不美味的食材絕不能上市。
  • 89歲袁隆平英文致辭走紅:真正厲害的人,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周潤發在電影《無雙》中說:任何事,做到極致就是藝術。這個世界上,一百萬人中只有一個主角,而這個主角,必定是把事情做到極致的人。01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前兩天,一段視頻走紅網絡,獲贊數百萬。視頻的主人公不是網紅,不是明星,而是89歲的袁隆平,那個曾多次出現在教科書裡的老人。
  • 內蒙古理科狀元劉晶晶:性格好靜思想成熟
    劉晶晶各科成績為語文114分、數學145分、英語146分、理科綜合285分。   劉晶晶:想報北大或南開  昨日上午,記者在北重三中走廊裡見到劉晶晶時,她說得知成績後的第一反應就是興奮。  媽媽是語文老師,爸爸是數學老師,可劉晶晶說,她的學習很少受益於父母。「爸媽都是老師,平日的工作是很辛苦的,很少有時間去關心我的學習,我更多還是受益於老師們。」  在校辦公室,班主任黃玉珍很開心,她說:「晶晶能夠取得這樣的好成績與她的踏實認學有很大的關係」。  黃老師說,劉晶晶是個非常明事理的孩子。
  • 專注於做好吸塵器這一件事 順造成為清潔產品專家
    對「理想主義者」來說,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極致,對細節的要求和把控甚至達到近乎偏執的地步。正是因為有「偏執」的人,堅持做理想主義的事,才讓各行各業具備了活力和創新精神。當理想主義者遇到一個「偏執狂」,往往能擦出火花。
  • > 劉晶晶
    旅遊行業屬於第三產業服務業,比較特殊,劉晶晶進入旅遊行業快十個年頭,所有的節假日、公休日全部在崗,帶頭值班,尤其是每年的春節燈會前一個月到整個燈會結束,每天14小時在崗,幾乎長達兩個月時間不休息。年三十、大年初一這種舉家團圓的日子,包括整個正月期間,她都在景區和同事們一起戰鬥,堅持不懈的努力工作,讓劉晶晶獲得了「南京市勞動模範」的光榮稱號。
  • 《請停止道歉》:一生只做一件事,從極簡做到極致!
    從古到今,多少偉人不是一生只做一件事?王羲之、錢學森、袁隆平……一生只做一件事,從極簡做到極致!藉口二:我沒時間,做這一件事情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而自己,沒時間。其實不管你的人生處於哪一個階段,你的時間都會處於不夠用的情況。
  • 劉晶晶:從上海跑到雅典,書寫青春
    不僅如此,劉晶晶甚至給記者拿出了一份人生計劃書:「我要趁著現在還沒有結婚、生孩子,多跑幾年馬拉松。」性格直爽的劉晶晶說。上周末,按照與記者約定的時間,劉晶晶準時出現了。站在記者眼前的她,穿著一件運動風衣,挎著水袋包,足蹬一雙運動跑鞋,容光煥發地出現在我們面前。
  • 有束光|花嶼鹿創始人程新宗:開花店的確是一件幸福的事
    用美的風景打動人,對於與花相伴20年的花嶼鹿創始人程新宗而言,這只是他的日常。20年來,從與花結緣的那天起,他求學兩國,兩城發展,學員遍布全國各地。對自己喜歡的事情,程新宗會堅持做到完美,「我是一個幸福的人,因為我把愛好做成了事業。」▲花嶼鹿外景大多數從事創作的人,都對工作環境有特殊要求。
  • 喜家德:一生做好水餃一件事
    萬事開頭難,高建峰介紹說,這家起步於2002年的公司曾在創辦的前五年虧損500多萬元,但創始人高德福一直致力於「讓人們看到水餃就想到中國」的理念,就像看到奔馳就會想到德國,看到三星就會想到韓國一樣。有志者事竟成,高德福堅持不懈,只做手工水餃一件事,專注於水餃的研發。如今已成為手工水餃行業中的翹楚。
  • 專業,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任何一個領域想脫穎而出,都不是舒舒服服就能做到的事兒,一定是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下了很多功夫。我認識一個武術師父,他已經是形意拳第七代掌門人,可還是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練基本功,扎馬步,站樁,錘沙袋。這是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太多,知識迭代更新也太快,只聽見車水馬龍,高跟鞋快速地敲打著水泥地面,缺少的,可能就是靜下心來,認認真真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所以,什麼都是「速成,快餐」。還是問問自己的內心吧,你要的是什麼,怎麼才能達到目標,確定了正確的方向,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走下去。
  • 《徒手攀巖》解讀:極致的專注,才是成功之道
    他極簡的生活方式,對攀巖極致的專注。給筆者留下深深的印象。埃裡克斯的極致專注,體現在這兩方面。領域的專注生活起居,埃裡克斯簡單極致。專注於興趣,做到極致。愛好就會變成所長,給你帶來名利。這才是人生的意義。一生做好一件事,這樣的例子很多。
  • 想要做成一件事,牢記「專注」與「堅持」
    想要做成一件事,除了有興趣,有行動,夠勇敢,還需牢記專注與堅持,方才能更加快速的見到成效。後來,她放棄了個人平臺,專注於小說創作,畢竟她最喜歡,也最擅長的是寫故事。這樣寫了一年多,她得了兩個獎,還有一部作品被其它有聲平臺選中,製作成了在聲書售賣,收入有了很大提升。想要做成一件事,三心二意是大忌,唯有專注一個領域,精耕細作,才能事半功倍,儘早實現既定的目標。
  • 交易高手:堅持,重複,把一個方法做到極致
    很多人喜歡看體育,這些專業運動員就是將一件項目做到極致,做到舉世無雙並成為世界冠軍。在我們交易中很多人沒有明白這個道理,那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一、沒有認識到交易難度炒股幾乎可以全民參與,沒有什麼門檻,只要你願意就可以開戶。
  • 如何長期專注一件事?
    1 無法專注做一件事專注做事的前提:這件事情對你重要。拿我來說:寫作和刷抖音,我覺得寫作更重要。於是,我在做事前,會想清楚,寫作對我的好處,以及,不寫作的壞處。詳細步驟看這裡《如何持續並快樂的做一件難事?》想清楚這點,我就願意花更多時間去寫作,而不是去刷抖音。
  • 蔡志忠:人生要把最喜歡做的事做到極致
    今天分享一個他的採訪,「人生要把最喜歡做的事做到極致」。01小孩子都被大人教壞了每個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媽媽不知道。我很幸運,從小媽媽就知道我是天才。我們通常都誤會了一件事,以為智商是來自於父母,其實來自於父母的只是形體。就像買電腦,1萬部蘋果電腦擺在這,但做的工作內容不一樣,結果還是不一樣。
  • 北京大學劉晶晶:始終相信用心堅持的力量
    在剛剛進入北京大學時,家境貧寒的劉晶晶就通過學校學生資助中心申請了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並得到了國家助學金的資助。足額的資金保障免除了她的後顧之憂,解決了她的學費、生活費,讓她可以全心投入學習。    入學之初,劉晶晶的學業壓力很大:一方面是學科基礎薄弱,另一方面是課程艱深繁重。
  • lady boss柳婉琴做了一件不簡單的簡單事
    羨慕她的人生如此精彩,敬佩她堅持在做一件不簡單的事情,卻輕描淡寫告訴大家這並不困難。所有成功的背後,都是常人吃不了的苦現在提起柳婉琴,在很多心中她有無數個稱號:Lady Boss創始人、優秀女性創業者、女性產業優秀代表、《超級演說家》冠軍......但有沒有人想過,她是怎麼從一個普通的女學生,成長為引導女性創業的精神支柱?
  • 精銳張熙:高端輔導就像茅臺,做到極致,市場比想像大太多
    會上,演員陸毅鮑蕾夫婦、演員陳小春應採兒夫婦、哈佛教育學院教授保羅•雷維爾、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系主任丁延慶、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等,現場與精銳高端輔導創始人、CEO張熙共同探討中國教育改革背景下孩子的升學輔導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