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圍繞著一臺小手機,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塑造了全新的社會生活形態,手機的各種App便捷和豐富程度令世界吃驚。與此同時,移動網際網路推廣市場也催生出一條巨大黑色產業鏈,某些推廣渠道對App的點擊、下載進行刷量,製造虛假數據,表面上看起來推廣效果不錯,真實的轉化率卻極低,使App開發者蒙受巨大損失。針對這類行業亂象,移動安全網專門邀請移動推廣反作弊領域的專家:數字聯盟的聯合創始人劉晶晶。讓他為大家解答,如何將推廣反作弊工作做到極致。
數字聯盟(以下簡稱「數盟」),是專注於移動終端有效識別的移動安全技術服務商,通過自主研發可信ID技術,能夠識別安卓和iOS系統下的作弊行為,為企業搭建第三方反作弊評估體系,已經成功拿下了優酷土豆、陌陌、映客、百合網、鳳凰新聞等大客戶。 如何發現移動推廣領域的反作弊需求?「三年前,我們注意到,一個有效的App從安裝到激活,渠道平均成本大概在2到3元,但絕大多數渠道給APP開發者的報價往往不到1元。」劉晶晶告訴記者,「當時渠道已經不處於最開始爭奪用戶的階段,不需通過燒錢來提升市場佔有率。沒有人願意長期做虧本買賣,很顯然這其中存在著通過造假降低成本情況。」當注意到這些之後,劉晶晶認為APP推廣反作弊會成為一種剛需,開發者需要了解真實的用戶數據,從而做出可靠的用戶行為分析、產品體驗改善、營銷投入等經營決策,投資人需要了解真實的用戶數據來評估風險、確定投資規模以及衡量投資回報率,優質渠道需要可信的第三方數據為自己的服務做背書,獲得合理的報酬。為此,劉晶晶和兩個朋友楊從安、張宇平決定創業,研發App推廣的反作弊技術,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可信ID」技術。
可信ID是數盟負責管理和維護的行動裝置標識ID,由88位數字、字母、符號本體碼組成,用於準確描述行動裝置,每個編碼對象獲得一個唯一的、不變的標識ID,就像人的身份證一樣。 普通的設備ID和數盟的可信ID究竟有什麼區別?劉晶晶指出,普通的設備ID通常被稱為顯性ID,從技術上來看是一種不完全ID,用分段的方式(比如首字母不同)分配給不同公司,所以無法識別每臺終端設備,而可信ID是針對於的每一臺設備。另外,普通的設備ID本身並不是為身份識別而設計的,很容易被篡改或偽造,而可信ID追求高對抗情況下的穩定,數盟用一套機制去保證它不被篡改,並且可以100%識別虛擬機。最關鍵的一點,普通的設備ID成批分發,而可信ID是單個分發,碰撞率小於千萬分之一,「只有高精度的ID才能發揮出價值。」 推廣可信ID,數盟有哪些獨到的秘訣?與其他To B企業從小客戶入手不同。可信ID自推向市場,首先著眼於行業超級大客戶。劉晶晶向移動安全網解釋,數盟做的是基礎ID的服務,ID能覆蓋到的範圍十分關鍵,如果能攻下超級大客戶,產品可以借其海量的用戶覆蓋到更多設備上。此外,被大客戶使用,也意味著產品的技術、安全性和隱私性都得到了強有力的背書。屆時小客戶再去使用,避免了出現「渠道方過於強勢,不認帳」的情況。以數盟的第一個客戶優酷土豆為例,他們通過調用數字聯盟可信ID模塊探測和確認用戶設備唯一性,甄別存量用戶、新增用戶質量;數字聯盟伺服器將判斷結果回傳至優酷數據後臺,與開發者大數據中心打通,可以及時核減虛假流量的費用。優酷土豆產品技術負責人王濤表示,「數盟幫助我們提升了渠道的質量評估與實際激活數據準確度兩方面的效能,並且節省了財務支出。」此外,劉晶晶還強調:能被眾多超級CP認可,關鍵在於可信ID不接觸用戶行為數據,只針對設備提供精確數據而非統計數據,「用戶隱私是App開發者非常在意的方面」。截至2017年3月底,數盟已覆蓋去重設備7.33億臺,監測推廣渠道2400餘家,覆蓋國內推廣渠道99%以上;客戶覆蓋視頻、社交、直播、出行等行業客戶。不過劉晶晶仍表示,數盟在技術層面還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保持產品的穩定性,這樣才能留住已有的大客戶、開拓新客戶。 如果想要做一件事,就要將其做到極致,這勝過把一萬件事做得平庸。「這也是我的人生信條。」劉晶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