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漫談⑦|為什麼是「行政主導」?

2020-12-23 中國日報

作者:蕭平

XIAO PING

資深時事評論員

Why is an executive-led system

prescribed for HK?

香港的治理模式與內地不同,但畢竟是國家治理體系的一部分,其政治體制必須與國家政治體制相適應相銜接。為此,基本法規定了具有香港特色的行政主導體制。

The governance model of Hong Kong, though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is part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thus should be compatible with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nation. For this reason, an executive-led system is prescribed by the Basic Law for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政府有效管治是社會穩定與發展的保障,政治體制要能夠確保政府實施有效管治。基本法起草過程中,政治體制的設計最費周章,至少有兩點要考慮周全。從中央角度考慮,中央對港管治要有可靠的著力點,否則中央權力就會被架空,高度自治就成了變相的完全自治,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是最適合的著力點。從香港角度考慮,要保持回歸後的繁榮穩定,就要把以往行之有效的元素保留下來,而回歸前香港賴以成功的元素中,行政主導是重要的一條,可以經過改造後繼續沿用。

It is imperative for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to be designed in a way that is conducive to good governance, which is essential to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t was the most strenuous work to design a political structure for the HKSAR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drafting the Basic Law, which must take two aspects into consideration.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perspective,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must provide it with a mechanism to maintain its sovereign power over the HKSAR, or the proposed high degree of autonomy would become full autonomy; an executive-led system with the chief executive as the core provides the best of such mechanisms. From Hong Kong's perspective,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must be conducive to retaining what has made Hong Kong successful in the past to maintain the city’s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after the reunification; the executive-led arrangement is no doubt among the significant elements that have contributed to Hong Kong's past success, therefore it can be retained after some modifications.

按照基本法的設計,中央對特區行政、立法、司法三權的管轄方式與尺度是有差異的。司法是獨立的,立法會是本地選舉產生的,只有行政長官在本地選舉或協商產生後還須經中央政府任命,特區政府主要官員由行政長官提名後也須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長官還須執行中央政府發出的指令。行政長官既是特區的首長,代表特區,也是特區政府的首長,負責行政事務;既要對特區負責,也要對中央政府負責,每年都要向中央述職。這個「雙首長雙負責」的定位,在特區建制內是獨一無二的,凸顯了行政長官的權威地位和行政權的主導地位,也由此有了「特首」這個簡明而貼切的稱謂。

According to the Basic Law,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supervise the executive, legislature and judiciary in the HKSAR in different ways and dimensions. Hong Kong has an independent judiciary, and members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are elected by local electorates; whereas the locally elected CE must be appoin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Likewise, the HKSAR's principal officials are appoin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fter they are nominated by the chief executive, who must also carry out the directives issu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chief executive is the head and representative of the HKSAR, and is also the head of the HKSAR government who is in charge of the executive branch. The chief executive is accountable to both the HKSAR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is obligated to pay annual duty visits to Beijing. The design of 「dual function」 and 「dual accountability」 for the post of the chief executive is so unique in the SAR's establishment that it highlights the authority of the chief executive and the dominance of the executive authorities in the governance system.

不難看出,香港特區與中央政府最直接的紐帶就是行政,行政主導之於香港、之於「一國兩制」的重要意義就在於此。將來香港要實行雙普選,普選方案在特區內部產生。基本法規定,行政長官普選方案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立法會普選方案報人大常委會備案。一個批准,一個備案,都很重要,但中央顯然更看重行政。

Obviously, it is the executive branch that is the most direct interface between the HKSAR and central government. This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xecutive-led system to the HKSAR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Law, any proposal for the election of the chief executive via universal suffrage should be submitted to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for approval; any proposal for the election of members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via universal suffrage should be reported to the NPC Standing Committee for the record.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or the election of the chief executive and members of LegCo via universal suffrage indicate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ttaches more importance to the executive than the legislature.

基本法沒寫「行政主導」4個字,但第四章「政治體制」部分以行政長官、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區域組織、公務人員的順序排列,突出了行政權。這與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憲制性法律中立法在前、行政在後的排序不同,明確無誤地體現了行政主導的立法原意。

Although the Basic Law does not contain the term 「executive-led system」, Chapter 4, 「Political Structure」, highlights the dominance of the executive authorities by prescribing the functions of the chief executive, the executive authorities, the legislature, the judiciary, district organizations and public servants in that order. This arrangement is distinct from those of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whose constitutional documents put their legislature ahead of the executive branch. This deliberate distinction unmistakeably reflects the legislative intent of prescribing an executive-led system for the HKSAR.

中央管治香港的法律依據是基本法,主要依託是行政長官和其領導的特區政府。所以有一種說法,中央管香港,一靠基本法,二靠行政長官。想想不無道理。

The central government maintains its overall jurisdiction over Hong Kong based on the Basic Law, and mainly relies on the chief executive and the HKSAR government in doing so. The notion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lies on the Basic Law and the chief executive to govern Hong Kong is not without a reason.

基本法實施10周年和20周年的時候,兩任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和張德江都提及行政主導,稱這一特殊的設計,符合特區的法律地位,適應香港作為國際性工商業大都會對於政府效能的實際需要,保留了香港原有政制中行之有效的部分,「是最有利於香港發展的制度安排。」

On the 10th and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enactment of the Basic Law, then-NPC Standing Committee chairmen Wu Bangguo and Zhang Dejiang noted that the unique design of the executive-led system is compatible with the SAR's constitutional status. They said that such a design meets the needs of the city as a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center for good governance. The executive-led system, which retains what has worked well in the old system, 「is the best system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原文刊登於4月15日《中國日報香港版》

相關焦點

  • 「一國兩制」漫談①|回歸「一國兩制」的初心
    香港「一國兩制」遭遇種種衝突和挑戰,最根本的原因是對「一國兩制」的理解發生扭曲,偏離了它的初心。因此,尋根溯源,回歸初心,對於今日之香港很有必要。"A mission is accomplishable only if we remain committed to it」.
  • 「一國兩制」漫談|結束語:堅定「一國兩制」制度自信
    平心而論,沒有比「一國兩制」更高明的政治智慧了!「一國兩制」是一項開創性的制度,需要放在歷史與全局的大背景下考察。首先,要把制度與治理區分開。制度提供了社會運行的基本架構,但制度是否有效要靠治理。香港許多問題的根源,在於行政主導受到太多掣肘,社會治理失去效率。其次,要把制度與深層次矛盾區分開。房屋短缺、貧富差距等問題回歸前就存在,有些是香港這一制固有的矛盾,與「一國兩制」無關。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由其憲制地位所決定
    對於如何正確認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的特點,自上個世紀80年代香港基本法起草至今,中央有關部門權威人士和內地專家學者多有論述,明確指出香港政治體制無論在回歸前還是回歸後,都是「行政主導」,而非「三權分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可概括為:「三權分置、行政主導、司法獨立、行政長官代表特別行政區向中央總負責」。這些要素,構成了「一國兩制」下適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地方政權形式。
  • 香港中聯辦: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由其憲制地位決定
    對於如何正確認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的特點,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香港基本法起草至今,中央有關部門權威人士和內地專家學者多有論述,明確指出香港政治體制無論在回歸前還是回歸後,都是「行政主導」,而非「三權分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可概括為:「三權分置、行政主導、司法獨立、行政長官代表特別行政區向中央總負責」。這些要素,構成了「一國兩制」下適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地方政權形式。
  • 「一國兩制」漫談⑥|為什麼中央對港有全面管治權?
    為什麼是固有權力?晚清以後的中國政府始終沒有放棄對香港的主權,只是因為被英國強佔而無法管治香港,從而無法行使主權。中國政府收回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其實質就是收回治權。國家主席習近平說得明白,「香港從回歸之日起,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全面管治權是主權的體現,收回卻不能管治,收回就失去了意義。
  • 「一國兩制」漫談⑧|為什麼不是「三權分立」?
    香港回歸前由《英皇制誥》、《皇室訓令》規定的政治體制,回歸後由基本法確立的政治體制,都不是三權分立,而是行政主導。所不同的是,回歸前是行政集權,回歸後是行政主導,行政與立法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合。在香港,英皇任命港督,港督提名並經英國外交聯邦事務部同意委任行政、立法兩局議員和其他高級官員,港督集行政、立法大權於一身。在港英統治150多年的時間裡,經歷了一個由行政獨裁到行政集權,再到有限度開放選舉條件下行政主導的過程。
  • ...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不斷推進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在致辭中表示,新的一年,面對複雜多變的發展環境,澳門將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努力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不斷推進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當天上午,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綜合體內,洋溢著喜慶的節日氛圍。
  • 「一國兩制」漫談|怎樣理解「一國兩制」的巨大包容性?
    這就是「一國兩制」寬廣博大的追求。「一國兩制」是一種最大限度平衡國家利益與香港利益的制度設計,用哲學術語講,這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體。「兩制」之間既有對立的一面,又有統一的一面,中央與港人的共同責任是堅持最大公約數,這就是「愛國愛港」。有了這個共同的核心價值,就能揚長避短,畫出「兩制」最大的同心圓。
  • 寒竹:香港今日亂象,源於很多人對「一國兩制」的誤解
    但凡是比較激烈的抗爭遊行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這就是以抵制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某項法律或行政命令為由,歪曲「一國兩制」的內涵,把香港視為中國憲法不能涵蓋、中央政府無權管治的法外之地。近年來,香港一些極端反對派以香港社會問題為理由,直接攻擊中央政府的活動越來越激進。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這裡,我們先簡單梳理一下香港回歸以來發生的幾次大規模示威遊行。
  • 「一國兩制」與「兩個建設好」的現實意蘊
    這一重要論述對於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和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不斷推進『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兩個建設好」直接服務於「一國兩制」。中央政府對香港、澳門實行的各項方針政策,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而「兩個建設好」就直接服務於這一宗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國兩制」的提出首先就是為了實現和維護國家統一。
  • 專訪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一國兩制」是港深兩地最大的優勢互補
    中新社香港10月19日電 題:專訪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一國兩制」是港深兩地最大的優勢互補  中新社記者 劉辰瑤  「我坐在臺上聽習主席的講話,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個詞語,一個是堅持,一個是改革。」受邀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聽取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重要講話之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香港禮賓府會客室接受了中新社記者的專訪。
  • 守護「一國兩制」 守護國家安全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央駐香港特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駱惠寧先後發表視頻致辭,北京大學法學院陳端洪教授發表主題演講,多位法律界、學界人士參與線上交流。林鄭月娥表示,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區的憲制秩序,訂明香港特區的各種制度。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須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她強調,當前急切要做的事,是正本清源。
  • 林鄭月娥:兩個「始終」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新華社香港11月17日電(記者王茜)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7日表示,只有堅持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和「兩制」的關係,始終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才能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林鄭月娥表示,「一國兩制」的構想,是在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保持香港繁榮和穩定的前提下,考慮到香港的歷史和現實情況,最大程度地保留香港的特色和優勢,讓香港市民的原有生活方式維持不變。這個初心從來沒有改變,也是中央一直以來對香港特區各項方針政策的根本宗旨。
  • 香港基本法頒布30年:「一國兩制」是對香港最佳的制度安排
    大家普遍認為,基本法的實施,充分證明「一國兩制」是對香港最佳的制度安排。不少人士指出,去年6月延宕至今的修例風波充分暴露出一些人對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認識理解有較大偏差。而今,進入「五十年不變」的中期,香港將在基本法的保障下,繼續書寫好「一國兩制」新篇章。
  • 專家:香港選舉亂象悖離「一國兩制」初心使命
    有關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指出,所謂「初選」實屬非法,嚴重幹擾和破壞香港選舉制度及其公平公正,悖離「一國兩制」初心使命,威脅國家安全和香港繁榮穩定。專家認為,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選舉必須在「一國兩制」和香港基本法的軌道上依法進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田飛龍說,在激進的社會運動和外部勢力共同作用下,香港多場選舉充斥極端化主張、暴力以及顛覆性政治意圖。
  • 由行政長官指定法官審理國家安全案件「損害香港司法獨立」嗎?
    理由如下:首先,基本法規定的特區政治體制是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不是「三權分立」。所以說,香港的政治體制是中央政府領導下的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按照李前大法官的說法,如果行政長官僅是一個行政機關的首長,或許可以成立,可問題在於行政長官不只是行政機關的首長,更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所擔負的責任決定了行政長官是特區執行基本法的第一責任人,其被賦予的職權中就包括任命法官。
  • 澳門回歸21周年,賀一誠:不斷推進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
    澳門回歸21周年,賀一誠:不斷推進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 肖中仁/央視新聞 2020-12-20 14:57
  • 港區國安法是對「一國兩制」的堅決維護
    張弦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2020年6月3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港區國安法),再次宣告:香港,是中國的土地。6月18日港區國安法(草案)出臺後,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熱議。
  • 駐英大使向33個報社回應:香港國安法是「一國兩制」的重要裡程碑
    香港國安法通過後,大量外國媒體對有關問題發表了充斥誤讀、誤解甚至歪曲的報導和評論,在此情況下,有必要讓對外再次重申,香港國安法是「一國兩制」的重要裡程碑,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新黨主席呼籲推動「一國兩制」臺灣方案 國臺辦:正義之舉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海峽兩岸記者提問:針對新黨主席吳成典在出席海峽論壇時呼籲要一起推動「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臺陸委會對此宣稱,將啟動所謂「行政調查」,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馬曉光回答:新黨一貫追求國家統一、民族復興,主張兩岸和平統一。早在去年8月舉行的黨情大會上,新黨就公布了關於「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八點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