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最初的寧靜——讀周國平《願生命從容》有感

2020-12-27 青禾Penny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讀周國平先生的散文,都能從中領悟到不一樣的道理。高中的時候,將周先生的散文句子抄在摘抄本上,覺得這是很有哲理的話,並嘗試著在作文中應用。如今看來,不過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這一本堪稱迄今為止最全面、最經典、最值得收藏的周國平散文精選集——《願生命從容》,收集了周國平不同時期的經典之作,從中不難看出作者在人生各個階段的所思所想。真正印證了周先生自己所說的那句話,「我寫作從來不是為了影響世界,而只是為了安頓自己。」然而,對於我這樣的讀者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為了安頓自己,回到最初的寧靜,才是讀這本書最真切的感受。

自我大學畢業進入社會以後,因為工作和雜事佔據了大部分時間,往往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卻也最終沒有幹出什麼大事,這大概就是一個平凡人的每天吧!這時候反倒能夠理解,為什麼周國平先生的散文能夠經久不衰,這麼多年依然能夠擁有一批忠實的粉絲,大概,這世上終究是平凡人佔多數吧!現在讀這本《願生命從容》時,其實裡面收錄的許多散文篇章,我在很多年前就已經熟讀了,再讀時,卻依然能夠讓心情感到寧靜,翻開書,浸入其中,有一種「從喧囂的鬧市,飛到若禪若道的平靜世界,從煩惱叢生的惆悵,回到無根無欲的無邪時代」的心境。或許是真的「老了」,就像現在寫出來的文字一樣,總是不自覺地用到「很多年前」、「年少時」這樣的詞,「老了」的心境,總是希望回到年少,回到最初。三十歲的時候,擁有這樣「老了」的心境,的確不是一種幸事,但值得正視。

一本心靈的書,不宜一次讀完,而應細細品味。周國平先生是一位人生的哲學家,他偏向於以散文而非學術論文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生命感悟,透過他這一篇篇簡短的隨筆,我看到了周先生的人生哲學,關於生命、關於幸福、關於孤獨、關於愛情、關於親情……或許,他的思考、他的理解,我並不完全贊同,但是這字裡行間最真摯、最淳樸的情感,總能在那一瞬間打動我。我一直覺得,閱讀散文,不是為了讀完或是學會,也不是為了知曉作者的故事,而是為了平靜內心。也許我讀完了整本書,過了很久,卻不記得作者到底寫了什麼,但我會始終記得它曾感動我,在那一瞬間。我們每一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去做,繁雜瑣碎,我們的時間被瑣事切割成碎片,我們不是天生的哲學家,但也在生活中學會了思考人生,所以我們能夠理解作者篇章裡那種心境。

當一個人體會過極好和極壞的境況,感受過極殘酷和極溫柔的世界之後,仍能欣賞一切平凡的事物,這大概就是「從容」吧!生活的磨難誰都多多少少經歷過,純淨的心靈許多人嚮往著,但並非誰都能夠注意到公司門前的小草今天又長了一對新葉,城中老街的瓦房頂上長滿好看的瓦松,輕慢了自己的專櫃導購小姐有一對淺淺的酒窩,天天「關心」自己婚事的姨媽眼睛裡總是閃亮有光,周圍看似平庸的同事、朋友也各有各的有趣之處。閱讀一本散文,得讓心情安靜下來;領悟生活,得讓節奏慢下來。只有讓自己的心,回到最初的寧靜,才能領悟生活,進而從容地面對生活的挫折、面對工作的磨礪。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站在高處,才能俯察低處。強者,才會體恤弱者。思想上的洞悉深刻,才對萬物有情。閱歷的增加,就會越深感一個人的見識見解難以跳出他的層次和立場。不可否認,一個人所提出的問題和追尋的答案往往是自私的。因而,若想俯下身做事,必須先站在高處。這裡的「高處」是指相對於自身過往而言,更進一步的狀態或境況,也許,可以稱之為「曾經滄海難為水」。上學時,因為考試名次不好,被父母責怪,覺得自己是世上最不被理解的人;25歲後,因為沒有結婚,被親戚朋友到處介紹相親,內心覺得這是件最為無奈和無辜的事;工作後,因為比自己更差勁的人,先得到了提拔,覺得自己遭遇了不公平待遇……然而,過去以後,回首往事,卻也能一笑處之。

最後,引用周國平先生文章裡的一句話作為結尾,「世界再嘈雜,願你我都能抱有一顆安靜的心,在一個安靜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熱鬧,去看這熱鬧背後的無限廣袤。」

相關焦點

  • 《願你慢慢長大》: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
    談到周國平,我覺得大部分女性都應該比較熟悉。雖然他讀的專業是哲學方面的,但寫的東西大部分都是談論婚姻、愛情和孩子。所以他的書有眾多的女性讀者。曾流傳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作為學者,周國平研究的是哲學,而這同時也是他的職業。哲學家的理性和冷智,讓周國平的學術成就為學界矚目。而在此之外,他也是一個幸福的男人。先後有3個女人,都用她們一生中最好的時間陪伴了他。
  • 周國平:好的孤獨潛藏著巨大的生命能量,能使人生更加豐富
    其實在周國平看來,真正的快樂與物質欲望完全無關,而是由生命本身帶來的。真正的物質幸福不是金錢,從物質角度來看什麼是幸福,那也不是金錢,是什麼呢?他說對個人來說是健康,對人類來說是和平。通俗來講,就是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寧靜的靈魂,你就是快樂的,你就是一個幸福的人。那麼,由此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應該是快樂的人。人是自然之子,和自然交融,享受大自然,享受陽光、空氣,這些其實都給人以莫大的快樂,是在滿足生命本身所需。
  • 讀書筆記:周國平散文集《敢於孤獨的勇氣》
    本書是哲學家、散文家周國平的全新畢生精華散文集。全書分為六章,以幸福、自我、生命、靈魂、哲學、生活為主題,精心遴選了周國平的代表散文隨筆,涵蓋了他對於人生與哲學的感悟,展現了他獨到的人生智慧。我們在孤獨中積累下來的人生智慧和內心的豐盈,會指引我們,使自己看清什麼是最重要的,從而找到自己的價值,使自己生命更有意義。內心世界的豐富、敏感和活躍與否決定了一個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在此意義上,幸福是一種能力。人生最尊敬的兩種東西,一是抬頭仰望的星空,二是內心生活的自律。無論走到哪裡,天氣好壞一定帶上自己的陽光。
  • 人生是一塊試驗田——讀周國平《尼採:在世紀的轉折點上》有感
    文/康衛軍最近,斷斷續續利用碎片時間,讀完哲學大師周國平《尼採: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合上書,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周老師用樸素簡潔的語言,深刻細緻刻畫出尼採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光是那句:「上帝已死」。就足夠讓整個世界為之震撼。哲學是一門什麼學科?
  • 周國平經典語錄集錦,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極
    周國平30句經典語錄集錦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採的著名學者之一。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
  • 北島、劉慈欣、周國平……給孩子的可以讀一輩子的書
    如果是親子閱讀,父母讀給孩子聽,那八歲的孩子也能懂。 兒時讀過的好書能影響孩子一輩子。人文素養的培養更多是一種浸潤式影響,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可能十歲能看懂五分之一,過幾年看懂五分之三,之後就能看懂更多…… 相信一定是孩子們書架上的經典之作,是孩子們願意反覆看、反覆讀、常看常新的書。
  • 讀聖經有感(1)
    讀聖經有感(1)感謝神賜給我們寶貝聖經,聖經都是
  • 讀書|向跋涉的生命致敬——讀《這個世界無須仰視》有感
    讀書|向跋涉的生命致敬——讀《這個世界無須仰視》有感 2020-07-20 2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淡泊名利,寧靜致遠——讀《楊絳傳》
    人生必讀好書指南微信平臺讀好書類的領先訂閱號因為父親工作原因,他們舉家離開北京回到老家。喜歡就是興之所至,也就是適宜的。她認為與其在國外讀自己不喜歡的專業,還不如在國內較好的大學,讀自己喜歡的專業。她終於如願以償,考取了清華大學,攻讀她喜歡的文學,也就是在這所高等學府,她得以和相濡以沫一生的愛人錢鍾書遇見。
  • 第貳拾期||認識內心深處的自己——讀《皮囊》有感
    第貳拾期||認識內心深處的自己——讀《皮囊》有感 2020-03-12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國平:幸福的哲學
    二曰:靜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幸福,那就運用一下底線思維,想一下,什麼在你生命中,是不能失去的。所以,如果,你還擁有,那麼恭喜你你是幸福的。正如周國平老先生說的,正是平凡的生活組成了人類生命的永恆的核心和基礎。俗世煙火,就是最大的幸福。真正的幸福,就是在庸俗而平凡的日子裡,真切的活著。四曰:惜莫追悔,及時珍惜。
  • 陶淵明:讓生命回歸豐富的寧靜
    人生的煩惱,從來不因為你的出身、你的職業而有所不同,生活原本不易,煩惱無處不在。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這次是你真的決定離開,你終於回來了!他一口氣寫了五首《歸園田居》,來表達他重獲心靈自由的喜悅:歸園田居(其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 淡然,是一種心境,亦是生命的從容
    淡然,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恬淡高雅,是「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悠然閒逸,亦是「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瀟灑豪邁。淡然,是一種人生態度。淡然,是歷經滄桑之後的懂得,是鉛華洗盡的超脫。以一顆淡然的心,面對一切。漫漫人生,蔥蘢歲月,只要努力過,追求過,奮鬥過,便是無悔。
  • 【原創】陳瑛:讀《去年的樹》有感
    原創作者:陳 瑛 圖文編輯:阿拉善未來文化藝術傳媒 讀《去年的樹》有感 閒來無事,隨手拿起四年級的語文書,翻到了《去年的樹》這篇課文,再次讀起來。
  • 周國平:比成功更寶貴的是
    期待和夢想,是一個人生命中最美好、最寶貴的信仰、最持久的動力。有追求、有夢想、有期待的人生,才是真真切切的活著,哪怕是痛著、苦著、難著,也活的有滋味,活的有盼頭。所以,周國平老先生說:我寧願做一個未必成功的追求者,也不願意做一個不再追求的成功者。所以,有追求的人生,青春才不會謝幕,追求是比成功更寶貴的東西。追求讓一個人的心靈永遠年輕。
  • 溫暖的旅程⑥ | 讀《追夢的孩子》有感
    溫暖的旅程⑥ | 讀《追夢的孩子》有感 2020-07-01 0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民閱讀推進月】讀《皮囊》有感||作者:蔡小春
    【全民閱讀推進月】讀《皮囊》有感||作者:蔡小春 2020-05-18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國平:休閒時間在生活中佔的比重越來越高,是社會的趨勢
    ——周國平健康的生命狀態和高貴的精神追求本文是《南方都市報》對哲學家周國平的專訪,原載「周國平」微信公號。關於尼採:一個是根,一個是花南都:您翻譯的尼採著作近期再版。周國平:讀尼採本身就是對這樣一種物質浪漫的質疑。人光有物質浪漫行嗎?一個時代光是物質浪漫佔主流,這個對不對?青年人是天然的理想主義者,內心都有精神浪漫的渴望。很多人的這種渴望實際上是處於沉睡的、被壓抑的狀態。我想,讀那些哲學大師的著作,其實可以讓你沉睡的、被壓抑的精神浪漫的渴望甦醒過來。
  • 有人問周國平,你認為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麼?周國平回了5個字
    相信很多人在沒有讀周國平語錄前的回答會都不一樣,因為畢竟每個人所認為人生最幸福的事情,都會不一樣。有些人會認為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有很多花不完的錢,還找到了一生最愛。這樣就可以牽著自己心愛的人,開著自己的豪車,去全世界各地自駕遊,帶著她遊遍全世界每一處最美的風景。和她一起牽著狗並肩黃昏後,看朝陽和落日,欣賞夜晚最圓最美的月亮。
  • 周國平《妞妞》出20周年珍藏版
    周國平《妞妞》出20周年珍藏版 2017年01月18日 08:47:57  來源:北京日報   本報訊(記者 路豔霞)「平淡的每天發生的東西往往是最珍貴的,它構成了我們生命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