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絕美「彩虹山」,為何常常被誤解成丹霞地貌?

2020-12-26 科技與生活視野

2020年7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屆會議傳來喜訊,我國提交申報的甘肅張掖地質公園和湖南湘西地質公園正式被批准為世界地質公園,從此之後,我們擁有的世界地質公園數量達到41個,位居世界第一位。

說起甘肅張掖地質公園,腦海中浮現出的那燦若晚霞的美景基本都是這樣的:

張掖的彩色丘陵 | 張掖地質公園官網)

在影視劇中,也經常看到它的身影: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長城》曾在張掖彩色丘陵取景

無論你是否到過這個地方,只要見到這樣的景色,基本上都能脫口而出——這是丹霞地貌。殊不知,大家都被帶歪了!

在這裡,我鄭重地提醒大家:這不是丹霞地貌,這是彩色丘陵!

尋找美麗的「彩虹山」

在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和肅南縣交界處,分布著一片起伏不平的山丘。當我們走進這裡,眼前呈現的山石五顏六色,紫、紅、黃、綠、褐,層層疊疊,對比鮮明,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仿佛一幅壯美的畫卷,又像是有人給山峰披了一件華麗的彩袍。

地質學家稱之為「彩色丘陵」,簡稱「彩丘」,還有人形象地稱之為「彩虹山」。

張掖的彩色丘陵 | 張掖地質公園官網

其實,這樣的景觀並非此地獨有,我國新疆北端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境內的五彩灘,以及南美洲秘魯的Vinicunca,也發現了相似的地質現象。

當縱貫南北的安第斯山脈穿過秘魯境內時,在其南部的庫斯科省出現一座奇特的山峰,上面有紫色、紅色、黃色以及綠松石色的條紋,當地人稱之為Vinicunca,意思就是「彩虹山」或「七彩山」。這座山峰的海拔超過5000米,需要攀登兩個小時才能到達。

據當地的老人講,它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時間尚不足十年時間,因為這座山上原本覆蓋著厚厚的冰雪,近年來氣候逐漸變暖,雪線不斷上升,冰雪融化之後,才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秘魯的彩虹山 |

古老的「前世」

顧名思義,彩色丘陵就是一種彩色的丘陵地貌。所謂的丘陵,指的是頂部渾圓,坡度平緩,坡腳線不明顯的低矮山丘,相對高度小於200米。這是一種按照形態劃分的地貌單元,與平原、山地、高原、盆地等並列。

丘陵地貌是長期受侵蝕、剝蝕等各種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的,常與山地相連,比如張掖的彩色丘陵就是位於祁連山北麓的山前丘陵。也有一些丘陵是準平原化階段的產物,是山地向平原的過渡,比如山東南部、江蘇北部一帶的丘陵就是準平原面上殘留的基巖丘陵。

如果從巖性角度看,張掖的彩色丘陵是典型的粉砂巖和泥巖,是沉積作用的產物,形成年代距今約1.35-0.96億年。地質學家研究發現,早在中生代白堊紀時期,張掖彩色丘陵所在地是一片廣袤的湖泊,歷經數百萬年的漫長時期,湖泊沉積了一層又一層厚厚的泥沙。隨著氣候變化和地質變遷,湖水乾涸,湖底的泥沙經過壓實、脫水和固結成巖作用,於是就變成了層理清晰的沉積巖。

而現在我們之所以看到的張掖彩色丘陵並非水平的巖層,而是呈傾斜狀態,原因在於,巖層在沉積之初呈水平或近乎水平狀態,後來隨著地殼運動出現了彎彎曲曲的褶皺,如同被擠壓的書本中間有些地方拱起而有些地方凹陷一樣。

所以,在外部的風吹、日曬、雨淋等風化和侵蝕作用下形成的高低不平的山丘,才能像畫布一樣將每一層巖層完美地展現在它的脊背上。

還有另外一個最關鍵的問題:這裡的丘陵為什麼會呈現不同色彩呢?

這與巖層中所含的礦物成分有關,主要取決於沉積巖形成時的氣候乾濕條件。如果當時處於乾旱環境,就會以氧化作用為主,含鐵礦物形成紅色的赤鐵礦(含鐵離子Fe3+)為主;如果處於潮溼環境,就會以還原作用為主,含鐵礦物則形成針鐵礦(含離子Fe2+)。所以,巖石的不同顏色恰恰反映了成巖時期的地質環境。

脆弱的「今生」

張掖彩色丘陵堪稱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瑰寶,但它歷經滄桑保存至今,巖體表層非常酥軟,像一位身體虛弱、風燭殘年的老人,默默地向我們訴說著它背後的故事。令人痛心的是,遊客的破壞行為時有發生。

2018年8月28日,有一段遊客踩踏張掖彩色丘陵的短視頻在網絡熱傳,視頻中有兩名男子和一名女子行走在巖體表面,其中一名男子光著腳踩在巖面上,另外一名錄製視頻的男子光腳一邊踢起巖體表面的沙土,一邊炫耀「我破壞了六千年的(原始地貌)。」此後,涉事人員受到嚴肅處理。

遊客踩踏破壞張掖彩色丘陵 | 梨視頻

秘魯的彩虹山面臨著同樣的困惑。它原本掩蓋在人跡罕至的高山冰雪之下,只是偶有成群的羊駝漫步在山坡上,而今它聲名鵲起,遊客日益增多,平均每天多達上千人踏上彩虹山的山脊。面對這種情況,有學者憂心忡忡地指出,遊客的大量湧入將加速對自然景觀的侵蝕和破壞。

秘魯彩虹山上漫步的羊駝 |

「彩丘」與「丹霞」之爭

既然張掖最美的是彩色丘陵,那為什麼總是被說成丹霞地貌呢?

這裡面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張掖確實有丹霞地貌,而且這裡的丹霞地貌在地質學家的眼中獨具特色,主要包括冰溝丹霞、大肋巴溝丹霞。冰溝丹霞以丹崖絕壁、堡狀孤山等奇巖怪石景觀為主,大肋巴溝丹霞則以其立面酷似窗欞、整體結構如宮殿的砂巖窗欞宮殿構造而聞名,所以專家稱這裡是「中國北方乾旱地區發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及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

但是,很多遊客到張掖之後,並沒有去看丹霞地貌,而是直接去了彩色丘陵,卻誤以為眼前看到的就是丹霞地貌,人云亦云,在朋友圈發幾張彩色丘陵的照片配的卻是對丹霞地貌讚美的文字。

張掖的丹霞地貌 | 張掖地質公園官網

其次,關於彩色丘陵和丹霞地貌,學術界也曾長期爭論,媒體的宣傳也有誤導的傾向。對丹霞地貌的定義,多達20餘種,《地質大詞典》《地理學名詞》《旅遊地學大詞典》等不同的文獻給出的定義互不相同,不同的學者意見不完全統一,結果導致丹霞地貌名稱的「擴大化」。

2017年,北京大學崔海亭、黃潤華教授在學術期刊《中國科技術語》刊文《丹霞地貌名稱的濫觴與泛化》,對濫用「丹霞地貌」術語的現象進行了深入剖析,文中指出:「近年來,主要是由於旅遊業的迅猛發展,出於宣傳的需要,有些人望文生義,濫用丹霞的名稱,把有顏色鮮豔地層構成的山丘(彩丘)乃至谷地(丹霞是山不是谷)都稱為丹霞,形成全國各地『丹霞』泛濫的現象,有損術語的嚴肅性。

在這種情況下,「全國各地紛紛打出丹霞地貌的旗號,一時間東西南北出現650 處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的概念產生了混亂。」

「彩丘」與「丹霞」的異同

張掖彩色丘陵景區與冰溝丹霞景區僅僅相距10千米,由同一套地層組成(地質學家稱之為「紅層」),為何形成明顯不同的地貌景觀?

丹霞地貌(圖上)與彩色丘陵(圖下)的比較

我們著名的地理學家彭華認為,發育在地質時期內陸盆地的河流或湖泊環境中的紅層,其巖石的組成具有明顯的規律:盆地邊緣以巨厚的洪積相混雜泥礫為主,往盆地中心則漸變為洪、衝積礫巖,砂礫巖,砂巖與河、湖積細砂,粉砂巖或泥質巖。

所以,從盆地邊緣往中心,所形成沉積巖的硬度會越來越小。相比之下,相對堅硬的巖層容易發育成為丹霞地貌,而相對軟弱的巖層則容易形成紅層丘陵,由於它沒有赤壁丹崖,所以一般不認為是丹霞地貌。

因此,彩色丘陵與丹霞地貌最突出的區別在於:彩色丘陵是以巖石色彩鮮豔為突出特點;而丹霞地貌則是以巖石形態怪異併兼具色彩鮮豔為突出特點。

比如,對於張掖的南臺彩色丘陵和冰溝丹霞地貌的區別,我國著名旅遊地質學家李忠東教授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說南臺以色彩斑斕著稱,向我們展示了砂巖地貌的色彩之美,那麼冰溝則在色彩美的基礎上又疊加了砂巖地貌的形態美。」

相關焦點

  • 「刀崖劍壁指蒼穹,巖石染成杜鵑紅」——中國彩虹山·張掖七彩丹霞...
    「刀崖劍壁指蒼穹,巖石染成杜鵑紅」——中國彩虹山·張掖七彩丹霞亮相全球螢屏 2020-09-17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假日去張掖丹霞地質公園遊玩,欣賞彩虹山地質美景!
    秋日時節天氣逐漸轉涼,如果想去甘肅旅遊的話,我想當地人往往會告訴你,一定要去張掖看看。因為那裡實在有太多太多的美景了。那裡有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它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哦!張掖七彩丹霞這裡的山有著鮮豔的色彩,陽光下更是斑斕,氣勢磅礴。
  • 不用去土耳其,江山如此多嬌,看甘肅熱氣球飛躍張掖七彩丹霞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個夏天,張掖七彩丹霞就成功"牽手"了熱氣球!近日,首屆中國張掖七彩丹霞熱氣球節在甘肅舉行了,場面可謂是非常壯觀。全國100名來自各地的熱氣球運動員相聚於此,分別從七彩丹霞的3處起降點同時起飛,與七彩丹霞來了個唯美邂逅,100具五彩斑斕的熱氣球飛向空中,飛躍了整個景區,同時還表演了亮球項目和噴火巡遊。
  • 中國最美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張掖丹霞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張掖在中國第二大內陸河流黑河的潤澤之下,孕育了廣闊的綠洲,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張掖丹霞的地形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古時為河西四郡之一的張掖郡,意為「斷了匈奴的胳膊,夾在中國的腋下」,張掖境內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美麗的原生態城市溼地。
  • 最美彩虹山 七彩丹霞與您不見不散-第二屆中國·張掖七彩丹霞熱...
    熱氣球節由張掖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張掖丹霞大景區管理委員會、臨澤縣人民政府、肅南縣人民政府、張掖丹霞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甘肅絲綢之路航空運動俱樂部有限公司、江西飛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承辦;甘肅省航空運動協會、張掖市體育局、臨澤縣、肅南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協辦,為期12天,是以打造七彩丹霞多元化IP主題,推動文化、體育、生態、旅遊深度融合,加快推進七彩丹霞旅遊業轉型升級,助力張掖旅遊復工復業為目的
  • 張掖丹霞地貌奇觀,彩色丘陵色彩之繽紛、面積之大冠絕全國
    張掖丹霞地貌奇觀形成於200萬年前,位於張掖市臨澤、肅南縣境內,面積約510多平方千米,僅次於中國最大的赤水丹霞。張掖丹霞地貌是中國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特別是窗欞式、宮殿式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彩色丘陵色彩之繽紛、面積之大冠絕全國。
  • 《一個都不能少》央視熱播,取景地甘肅的張掖,冰溝丹霞又火了!
    3月16日21時08分,隨著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在CCTV-1熱播,張掖丹霞以色彩繽紛、五彩斑斕、美輪美奐的視覺衝擊強勢登陸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張掖丹霞美景再次驚豔世界。該劇全程在甘肅張掖拍攝創作完成,先後在七彩丹霞、冰溝丹霞、平山湖大峽谷等景區景點取景,在臨澤縣倪家營鎮梨園新村等地還原生產生活場景。關於七彩丹霞,我們之前有文章:《揭露秘魯彩虹山的騙局,其實想看彩虹山,中國張掖是個更好的選擇》專門介紹過,大家可以關注優智旅遊後查看,而冰溝丹霞和七彩丹霞完全不一樣,冰溝丹霞的造型更多,大自然風蝕的結果,頗為壯觀,也非常值得一看。
  • 《那山那水我代言》張掖外星谷星際主題地質公園--不一樣的丹霞奇觀
    《那山那水我代言》張掖外星谷星際主題地質公園--不一樣的丹霞奇觀 2020-12-01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掖七彩丹霞:熱氣球唯美邂逅「彩虹山」
    連日來,為期12天的第二屆中國·張掖七彩丹霞(國際)熱氣球節在七彩丹霞景區舉行。100具熱氣球從七彩丹霞景區4處起降點同時起飛,穿越整個景區,上演了一場熱氣球與七彩丹霞的唯美邂逅。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潤強,副市長於永梅出席開幕儀式。
  • 【五分鐘常識打卡】 丹霞地貌
    即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是由產狀水平或平緩的層狀鐵鈣質混合不均勻膠結而成的紅色碎屑巖,受垂直或高角度節理切割,並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蝕、風力侵蝕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狀、寶塔狀、針狀、柱狀、棒狀、方山狀或峰林狀的地形。
  • 這是一篇全面介紹張掖七彩丹霞的用心之作
    因其遠通西域的悠久歷史,燦爛秀美的自然風光,將張掖勾勒成一幅獨具西部特色的絢麗畫卷。冠絕全國的七彩丹霞、歷史悠久的馬蹄寺、碧草連天的山丹馬場,無不令人心動......張掖擁有"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6處奇異地貌"之一;"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全球最刻骨銘心22處風景"之一;被稱為"中國的彩虹山";"全球25個夢幻旅行地"之一的殊榮,極具地質科考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 彩色丘陵中國第一,燦若雲霞的張掖七彩丹霞,美麗遠在丹霞山之上
    在張掖眾多的名勝古蹟中,張掖的七彩丹霞卻橫空出世,後來居上,殺出重圍,如今儼然已成為張掖的旅遊名片。儘管張掖獨特的彩色丘陵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幾百萬年,但它真正走入大眾的視野卻是在本世紀初,至今也不到20年的時間,沉睡了千百萬年的張掖丹霞,終於揭開了她的神秘面紗,以其獨特的魅力驚豔於世人。
  • 中國最美的丹霞地貌,五彩繽紛的顏色,宛如一幅世界名畫
    各種各樣的地貌營造出了不同的旅遊環境,無論你是想躺在海灘上曬太陽,還是想在雪山上滑雪,又或是在溫泉裡泡澡,都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而丹霞地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貌之一,色彩豔麗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世界上擁有丹霞地貌的國家有很多,但每當人們提起丹霞地貌的時候,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中國。
  • 中國獨一無二的丹霞地貌,還有多彩的丘陵景觀,這裡是一顆遺珠
    張掖丹霞是中國獨一無二的丹霞地貌和豐富多彩的丘陵景觀複合區。景觀區主要包括冰溝丹霞景區和七彩丹霞景區景觀區,間距約12km。七彩丹霞位於張掖臨澤縣倪家營鄉。據信,大多數來河西走廊的遊客會選擇華美丹霞作為他們的旅遊目的地,華美丹霞是大多數在線旅遊策略的主要旅遊目的地。
  • 張掖丹霞 我國北方乾旱區的地質奇觀
    據《甘肅張掖丹霞地貌暨彩色丘陵省級地質公園綜合考察報告》,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發育的地層為白堊系中下統碎屑巖地層。在這種山麓地帶大強度的降水產生的水蝕作用和河西走廊強勁的風蝕作用以及崩塌共同為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外動力條件。 張掖丹霞地貌,主要由三部分不同的景觀群和彩色丘陵組成。
  • 張掖丹霞:《美國國家地理》眼中的「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
    位於張掖市臨澤縣、肅南縣境內的丹霞地貌,是我國發育最大最好、造型最豐富的丹霞地貌之—,也是我國彩色丹霞和窗欞狀宮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其色彩繽紛、造型奇特,冠絕全國。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林文欽 攝  丹霞的形成,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它是漫長歷史時期地殼運動的產物,丹霞地質構造是由巖石堆積形成的,是紅色砂巖經過長期的風化剝離、流水侵蝕、加之特殊的地質構造、氣候變化的影響,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主要發育於侏羅紀第三紀晚期的水平或緩傾的紅色地層中。
  • 絲路行丨天兵林立冰溝丹霞,調色盤灑七彩丹霞
    張掖丹霞地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張掖市境內,形成於距今約2億年前。丹霞是指紅砂礫石經長期風化剝蝕、水蝕而形成的孤峰陡巖。其中,冰溝丹霞以其雄偉神奇而聞名,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七彩丹霞則以五彩繽紛的山形而聞名。
  • 秘魯有座彩虹山,像被大自然染色的山峰,因氣候變暖才顯露被發現
    大自然中彩虹現象,是因為陽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主要呈現紅、橙、黃、綠、藍、靛、紫 七種顏色。
  • 奇險靈秀美如畫——鏡頭下的張掖丹霞彩色丘陵
    張掖丹霞地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以色彩繽紛、美輪美奐的形象和震撼人心的視覺衝擊力吸引了眾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往遊覽和觀賞。張掖祁連山丹霞地貌奇觀形成於200萬年前,位於張掖市臨澤、肅南縣境內,面積約510多平方千米,主要由紅色礫石、砂巖和泥巖組成,有明顯的乾旱、半乾旱氣候的印跡,以交錯層理、四壁陡峭、垂直節理、色彩斑斕而示奇,它是一個以自然風光為主的自然風景區,集廣東丹霞山的雄、險、奇、幽、美於一身,攬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斕為一體。
  • 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火了張掖,火了丹霞(平山湖丹霞篇)
    該劇由甘肅省委宣傳部、張掖市委市政府聯合相關單位出品。劇中搶眼的景觀和高頻的「丹霞、焉支、扁都口、平山湖、培黎、速展、葡萄酒莊」等都能在張掖市攝影家的圖片中一一對應。張掖平山湖大峽谷景區近期推出:至2020年3月31日,甘肅籍遊客持身份證到平山湖大峽谷門票免費,省外遊客半價優惠。平山湖景區全年對全國醫務工作者免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