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狙擊手——白色死神紀實

2021-01-20 兵器一點通


大家可能知道歷史上世界排名第一的狙擊手是芬蘭人,那我們就來講講這位芬蘭民族英雄——「白色死神」的傳奇經歷吧。

(如今的朋友們在看電影玩遊戲時,會見到很多甩狙,跳狙,盲狙等等花樣動作。這些自然是藝術誇張。至於為了吃雞搶奪八倍鏡也是最近常有的事。而這位世界第一狙擊手,根本不需要瞄準鏡......)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東歐大國波蘭被德國和蘇聯軍隊非常迅速的瓜分完畢。

兩個月後,也就是11月26日,蘇軍聲稱己方邊境上的曼尼拉村遭到芬蘭軍隊的炮擊,開始了武力解決「邊界問題」的行動。

11月30日凌晨,蘇聯單方面撕毀7年前籤訂的《蘇芬互不侵犯條約》,對芬蘭展開入侵。

蘇軍超過45萬人、火炮1,880門、戰車2,385輛和飛機670架越過了邊境線,對芬蘭各防禦陣地開始了鋪天蓋地的炮擊,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也遭到蘇軍飛機轟炸。這就是歷史上的「冬季戰爭」。

芬蘭當時是一個弱小的國家,全國軍隊僅有3萬3千餘人。然而,芬軍並沒有對強大的蘇軍跪地求饒,他們召集民兵群眾和外國志願兵,利用曼納海姆防線和其他各處要地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其中,一位身高一米六的農民席摩·海赫(芬蘭語:Simo Häyhä)展露了頭角,留下了至今也難以打破的世界第一狙擊擊殺記錄——505人(戰果由官方確認)

出生農家獵戶的「死神」。

席摩·海赫出生於芬蘭南部,他既是一位農夫也是一位獵人,與生俱來的敏銳感官和艱苦生活的鍛鍊給他打下了堅實基礎,只是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時機。

在他20歲時,加入了芬蘭自願民兵組織「白色衛隊」,受到了基礎的軍事訓練。這個看似普通的小個子芬蘭人此時已經顯露出非同凡響的射擊能力,他在省裡的體育射擊比賽裡屢屢奪魁,神槍手獎盃堆滿了家裡的柜子。

蘇軍入侵之後,芬蘭民眾積極參加抵抗。很多專業的獵人加入軍隊,像席摩·海赫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常年生活在白雪覆蓋的山林中,熟悉地理環境,槍法更令人膽寒。這些人被芬軍組成滑雪部隊,滑著雪橇在大雪封路的荒山野嶺自由穿行。

(一臉憨厚笑容的海赫,足以吊打各路王牌狙擊手)對大批入侵的蘇軍來說,這可不是好消息。

這些蘇聯人很多來自溫暖的烏克蘭,面對零下30,40度的極寒低溫難以忍受,更要命的是他們還穿著顯眼的夏季橄欖色軍裝。一片片走在雪地裡簡直如同活靶子。

蘇軍在進軍途中,神出鬼沒的芬蘭滑雪部隊仿佛噩夢隨行,槍響之後,只有一團混亂,蒙頭蒙腦的蘇軍根本找不到狙擊手在哪裡。

而芬蘭人很快又消失不見,悄然轉移到下一個蘇軍的必經之地埋伏去了。

席摩·海赫除了滑雪板,還帶著他在民兵時期就用順手的莫辛納甘步槍。這是俄羅斯帝國時代的步槍,芬蘭已經把它國產化(M/28-30型),並且長度會短上一些,正好配合了海赫的身高。

這種看似普通的步槍在海赫手裡,可以取走700米外蘇軍的性命。

在芬蘭東南部邊境上,柯拉戰役爆發(Battle of Kollaa)。海赫在這裡一戰成名,4個月時間裡他創下了505人的確認有效擊殺記錄。

跟後來的大家熟知的狙擊手不同,海赫並不使用光學瞄準鏡。也就是說他是根本不帶鏡的狙擊手!

對海赫來說,只是莫辛納甘步槍上自帶的鐵製照門和準星就夠了。這樣避免了因為反射太陽光而暴露位置的可能,縮小了身體目標,也大大提高了瞄準和射擊的速度。

原因在於瞄準鏡雖然可以提高射擊精度,但射手瞄準時需要抬高几公分身體,多了被敵人偵查到的機率。

並且二戰時期還沒有出現現代先進的瞄準鏡遮光罩,當陽光和強光照射到物鏡上時,反射光很容易暴露狙擊手的位置。

當然,除了常年獵殺野鹿野豬的老練獵人,極少有人能做到不依靠瞄準鏡這個程度。

在普通狙擊手依靠同行的觀測員尋找目標的時候,海赫會已經瞄準了敵人。在普通狙擊手開始定位測算距離,用數倍瞄準鏡抖動著鎖定敵人之時,海赫的槍已經響了。

這種差距導致他的擊殺迅速而致命,在戰役的一百多天裡,平均每天有五名以上的蘇軍被海赫擊殺,在蘇軍陣線裡引起了極大恐慌,完全動搖了侵略者的意志。

海赫很習慣自己的老步槍,不願去撿拾蘇聯的新型號。他經常圍在自己的位置面前堆起密密麻麻的積雪,為自己做好隱蔽。

他不僅身披白色披風(雪地偽裝服),射擊時臉上有時也會蒙上白布面罩,口中含著雪以掩飾呼出的熱氣。

這樣的偽裝幾乎和冰天雪地融為一體,真的成了「白色死神」(俄語:Белая Смерть;芬蘭語:Valkoinen kuolema)。

而蘇軍對此採取了各種反狙擊手段,甚至包括集中炮火轟擊,都未能奏效。

(還是一臉憨厚笑容的海赫)

下面附上芬蘭軍方統計的狙擊擊殺原始總數據:(總共815名蘇軍被狙殺,包含海赫和其他芬軍狙擊手的戰績)

1939年12月22日:138次狙擊殺死;

1940年1月26日:199次狙擊殺死;

1940年2月17日:219名狙擊殺死;

1940年3月7日:259名狙擊殺死。

跟其他狙擊手不同,海赫還是個近戰突擊隊員。

人們的印象中,狙擊手總是儘可能遠離敵軍,在非常隱秘的地方「放黑槍」。但海赫不是這樣,仿佛他的出生就是為了用各種方式滅殺敵人。

他是個遊擊戰突擊高手,在柯拉戰役雙方的攻防中,他經常帶隊突襲蘇軍的陣地,對蘇軍百般侵襲。

據記載,他用芬蘭自產的KP-31索米衝鋒鎗(Suomi)消滅了超過200名蘇軍(219人)。這個近戰記錄和他的狙擊擊殺記錄一起,同樣由海赫的師長斯文森(Svensson)確認,並且授予他勳章。

當時芬蘭軍隊的狙擊擊殺不僅需要狙擊手自己計算,還需要他的同伴予以確認。只有那些真正能被確認的擊殺才會被計入統計數據。並且由隊長擊殺的敵人不計算在內。

所以整個狙擊擊殺數量的水分很低。但近戰擊殺記錄因為現場往往爭奪混亂,難以百分百確認,準確度就相對較低。

當然,要真正確認所有被擊殺的敵人確實是不可能的,畢竟這些受害者都在蘇軍一方。

(使用索米衝鋒鎗的芬蘭士兵)

作戰受傷到戰爭結束。

1940年3月6日,海赫再次參加了一次對蘇軍的近距離突擊。這次激戰中,一發蘇軍的爆炸性子彈打中了他,終結了他大殺特殺的傳奇故事。

這枚子彈從他右邊下巴射入,彈頭打碎了他的右下顎骨後,在他的口腔裡翻轉,又從左邊臉頰飛了出去。

槍擊帶來了非常嚴重的撕裂傷,粉碎性骨折,導致海赫當場大量失血,昏迷了整整8天才甦醒過來,面部被大半毀容。

命運女神終究沒有放棄這位保家衛國的英雄。(大家明白為什麼一般狙擊手不願意參加近距離戰鬥了吧)

這時,戰爭已經在13日當天宣告結束。蘇聯終於慘勝芬蘭,《莫斯科和平協定》籤署。蘇聯獲得了整個卡累利阿地峽以及拉多加湖以北的大片土地。這樣的代價是37萬蘇軍的傷亡,還有5600人被芬蘭俘虜。

二戰後的海赫。

戰役結束後,芬蘭實際領導人曼納海姆元帥親自將海赫從一個下士直接晉升為少尉。可謂芬蘭建國以後最神速的提拔,也是對這位世界第一狙擊手的肯定。芬蘭國內人民更是熱烈歡迎這位勇士,把他稱為民族英雄。

二戰後,海赫離開了軍隊,變作了很成功的駝鹿獵人和育犬專家。(駝鹿紛紛表示你這樣太過分了!怎麼跑的掉!)

1998年,海赫接受外界採訪時,別人問他怎麼成為這麼厲害的射手和偉大的戰士,

他只是淡淡的說:「多練習。」

("Practice.")

別人又問:「你殺了這麼多人,心裡會不會有遺憾或者內疚?」

他還是平靜的回答:「我不過只是做了我被交代要做的事,並且盡我所能。」

("I only did what I was told to do, as well as I could.")

(圖為年邁的海赫)


2002年,海赫在老兵之家去世,享年96歲。

儘管存在部分爭議,但現代絕大多數人都已經認可了席摩·海赫作為世界第一狙擊手的地位。他的事跡,早就成為了芬蘭這個國家抵抗外侮的一部分。




(後面內容更精彩喲,歡迎關注後隨時閱讀)


日本投降後,13萬鬼軍依然潛伏在中國地下,這個農民發現了他們!

他隨便開了一槍,沒想到將剿匪英雄楊子榮殺害,自責21年後自首

MH370失蹤兩天,為什麼能打通失蹤者的電話?

發射火炮都是拉繩子, 為什麼還要用這種原始的方法



沒有看過癮?好看的歷史公眾號在這裡

                                                   ▼


兵器一點通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盤點世界十大狙擊手,我國有狙擊手入圍,第一被稱為「白色死神」
    狙擊手在戰場對於敵軍來說就像「死神」,因為你不知道他在哪裡,當他的槍口對準你時,你的生命就不再屬於自己了。自狙擊手出現在戰爭中後,就湧現出大量優秀的狙擊手,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世界十大狙擊手。
  • 世界十大狙擊手排名,白色死神當之無愧第一,國人榜上有名
    狙擊手,是一種在世界各國特種部隊中接受過相應的專業訓練,並擔負特殊任務,藏匿於隱蔽且開闊場所使用精準的輕武器對特殊目標或者重要人物進行遠距離摧毀和暗殺的一種職業。脫離使用者再好的武器也是一堆廢鐵,所以狙擊手的訓練和技巧融入狙擊槍,兩者成為一對致命組合,狙擊是"伺人不備,突然襲擊"之意。
  • 世界狙擊之王,被稱作白色死神的狙擊手,頭部中彈還能奇蹟生還
    ,因為狙擊手的射擊準確度極高,倘若能將敵方的將領或指揮者直接擊斃的話,對方軍隊將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國際上曾對世界排名進行過一場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狙擊手是西蒙·海耶,他是芬蘭的一名軍人,曾被譽為「白色死神」。  就是這樣一位享有極高名譽的戰神,堪稱是世界上第一狙擊手、狙擊之王,射殺了542名敵人,卻在後來被打掉半邊腦袋,但他的生命力卻十分頑強,直到97歲的時候才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 蘇聯紅軍聞風喪膽,最冷酷的歪臉狙擊手—「白色死神」西蒙·海耶
    「白色死神」——西蒙·海耶是芬蘭(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牛逼、最著名的狙擊手。他在1939-1940年的蘇聯-芬蘭戰爭期間,一共殺死了大約500到542名蘇聯紅軍,名震全球,獲稱「白色死神」。「白色死神」——西蒙·海耶蘇聯-芬蘭戰爭1939年8月23日蘇聯與納粹德國籤訂友好條約之後悍然入侵芬蘭,當時戰略形勢對芬蘭來說十分嚴峻,內憂外患。
  • 芬蘭的頭號狙擊手西蒙·海耶為什麼會被蘇軍稱為「白色死神」?
    李三萬 摘要:在蘇芬戰爭中,芬蘭戰績最高的頭號狙擊手西蒙·海耶為什麼會被蘇軍稱為「白色死神」? 在蘇芬戰爭中,芬蘭戰績最高的頭號狙擊手西蒙·海耶為什麼會被蘇軍稱為「白色死神」?
  • 超神狙擊手一擊必殺!比「白色死神」更可怕,3450米之外精準命中目標
    狙擊手是一種特殊的兵種。有些在我們看來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他們卻能做到。 狙擊手的出現,對戰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有句古話叫「擒賊先擒王」,狙擊手的作用,就在於迅速解決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目標。中國古代常有神射手,專門用來射殺敵方將領,擾亂對方軍心,方便我方取得勝利。
  • 全球排名前五的頂尖狙擊手,一位被稱作白色死神,一位來自中國
    在二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許多狙擊手都是踏著敵人的屍體,成就自己的一世美名。下面我們來介紹的是全球最優秀的5位狙擊手,其中中國有一位上榜。那麼他們分別是誰呢?第1位是西蒙.海耶,他是芬蘭軍人,著名的狙擊手。他在作戰中因身穿白色的衣服,後來也被稱作白色死神。
  • 曾被蘇軍稱作「白色死神」的芬蘭狙擊手西蒙,最終結局如何
    (西蒙·海耶)「柴堆」戰術需要狙擊手四處埋伏,並不時發動突然襲擊。整個敵軍部隊往往會被切割開,芬蘭軍隊再群起而圍之。儘管此戰術效果不錯,但雙方的實力差距,終究不是戰術可以彌補的。雖然輸掉了「冬戰」,但芬蘭卻湧現出了一批非常優秀的狙擊手。其中最為突出的西蒙·海耶,更是被蘇軍士兵稱為「白色死神」。1905年,西蒙·海耶出生在芬蘭一個小鎮上。作為獵戶家庭的孩子,西蒙從小就擅長打獵。自1925年加入軍隊後,西蒙並沒有得到什麼立功的機會。到1939年蘇芬戰爭打響為止,他也只是一名一等兵。
  • 人類史上最強狙擊手,獨自擊斃蘇軍705人,號稱「白色死神」
    世界十大狙擊手排行榜,前蘇聯、美國、德國都有選手在榜上,但其中有一個是芬蘭人,毫不起眼,卻以驕人的成績榮登世界狙擊手排行榜榜首,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地位至今無人超越。
  • 世界上第一狙擊手:射殺542名敵人,失去半邊腦袋還能活到97歲
    除了《金剛川》,陸續又有幾部有關這段歷史的電影上映,其中就提到了抗美援朝戰場上,中國狙神張桃芳的故事,張桃芳也是中國唯一被世界認可的狙擊手。張桃芳拿著最差的裝備,卻幹掉了儘可能多的人,這也側面展現了中國軍人的素質,同時也印證了狙擊手的強大。既然提到狙擊手,就有人會問了:世界排名第一的狙擊手能達到什麼水平呢?
  • 滑雪與狙擊的融合——世界第一大狙擊手西蒙·海耶
    現代冬季兩項步入近代之後,由於世界各地戰爭頻發,對於北方高緯度國家而言,更為艱難的冬季作戰逐漸成為戰爭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各國開始在戰爭中融入類似冬季兩項的變形作戰方式,組建雪上軍隊,以滑雪板作為行軍工具,培養雪上狙擊手,他們的目標從動物變成了敵人。
  • 西蒙·海耶 白色死神
    在1939年—1940年的蘇芬戰爭中,西蒙·海耶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裡,就用芬蘭版莫辛納甘步槍射殺了542名蘇軍(一生中,總共射殺705人),一舉成為世界上殺敵最多的狙擊手。用蘇聯研發的槍殺了五百多個蘇聯士兵,有點諷刺哈。
  • 世界公認的五大狙擊手,中國人榜上有名,第一名遙遙領先
    ——科林伍德(英)文章類型|歷史文化文章字數|1155字,閱讀約3分鐘狙擊手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這個名字源於1773年駐紮在印度的英國士兵玩的一個遊戲。當地有一種敏捷的鳥叫沙錐鳥。因為很難瞄準,戰士們就把槍法好的叫狙擊手,後來這也成了狙擊手的職業名稱。狙擊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原本是真實存在的。當時,德軍挑選優秀士兵組建自由狙擊手。
  • 二戰狙擊之王,被人稱作「白色死神」,頭部中彈居然奇蹟生還
    而一旦爆發戰爭,在戰場上狙擊手的作用絕對是相當巨大的,要知道狙擊手都擁有很高的射擊技術,可以直接擊殺敵方的重要人員,讓敵方處於混亂之中。那麼你知道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狙擊手是誰嗎?據相關資料顯示,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狙擊手名字叫做西蒙·海耶,西蒙是芬蘭人,素有「白色死神」的稱號,有不少人都覺得西蒙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狙擊之王。他憑藉一人之力消滅542個敵人,狙擊技術相當高超,而且其被打掉半邊腦袋仍活了近百歲。
  • 世界歷史上在實戰中頂尖的狙擊手到底有多可怕?那中國的狙擊手水平...
    要說起歷史上頂尖的狙擊手,首先要提的是號稱「白色死神"的芬蘭人西蒙.海耶 白色死神-西蒙海耶 根據統計,二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要大約25萬發子彈。到了越南戰爭時期,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要20萬發子彈。
  • 二戰中的白色死神:一人狙殺500+名蘇聯士兵!
    然而在二戰更早的蘇芬戰爭中,芬蘭的狙擊王「白色死神」西蒙·海耶, 就給蘇聯紅軍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芬蘭曾於1809年被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徵服。西蒙·海耶參加了芬蘭人組建的狙擊小分隊,他們穿著白色的外衣,腳踩著雪橇在冰天雪地之中行動。手持莫辛納甘步槍的西蒙·海耶無疑是蘇聯人的噩夢,作為狙擊手的他有一個十分獨特的習慣——不用瞄準鏡。
  • 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滑雪部隊中的世界狙擊之王「白色死神」
    2001年的一部電影《兵臨城下》深入人心,主角瓦西裡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他是蘇軍最知名的狙擊手之一,在二戰期間,瓦西裡共擊斃德軍的真實數據接近500名,經由他訓練的狙擊手共擊斃超過3000名敵人,然而讓瓦西裡名聲鵲起的是他戰勝了德軍最著名的王牌狙擊手Erwin Kónig。
  • 世界排名第一狙擊手,射殺542名敵人,失去半邊腦袋仍然活到97歲
    狙擊手是軍隊中最特殊的存在,他們往往能夠在戰場上發揮出奇效,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戰爭的走向。一戰時期的德國狙擊手,令整個歐洲各國都聞風喪膽,也是在這場戰爭結束之後,世界各國才開始重視狙擊手這個兵種。上世紀是全球最混亂的一個時代,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在進行混戰,而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戰役中,誕生了不少優秀的狙擊手。他們憑藉著手裡的狙擊槍,在戰場上成了收割機器,幫助自己國家贏得了一場場戰役的勝利。
  • 排名世界第一狙擊手,一人之力狙敵542人,被打掉半邊腦袋仍活到97歲
    狙擊手一出手,基本上能夠實現一擊必殺,在大多數作戰的時刻,狙擊手都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是軍隊的「王牌利器」。在歷代所有狙擊手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一個被稱為「白色死神」的人,他叫做西蒙海耶,是世界公認的第一狙擊手。西蒙海耶出生於芬蘭,上個世紀蘇聯入侵芬蘭的時候,西蒙海耶僅憑一人之力就狙擊了542名敵人,至今保持著單場戰爭殺敵最多的狙擊手紀錄。這位傳奇的狙擊手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 二戰中的白色死神:一人狙殺超500名敵方士兵!
    蘇德戰爭成就了雙方大批狙擊手,電影《兵臨城下》便以蘇聯傳奇狙擊手瓦西裡·扎伊採夫為原型來講述蘇聯神槍手的故事。然而在二戰更早的蘇芬戰爭中,芬蘭的狙擊王「白色死神」西蒙·海耶, 就給蘇聯紅軍造成了極大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