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白駒過隙,催著節氣交替。今天已是公曆2020年的11月28日,再有不到9天的時間,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就要開啟自己的時間了。
大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每年公曆的12月6——8日,當太陽黃經到達255°,鬥指「癸」位時,大雪節氣會與它之前的小雪進行節氣交替。2020年,大雪與小雪正式交節的時間,是公曆的12月7日,農曆十月二十三,午夜的0時9分21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儘管說今年大雪節氣到來的農曆時間與這一說法稍微有些出入,但這卻並不妨礙大雪節氣按規律行進的日程。
用相對嚴謹的說法來講,大雪應該有兩種含義。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只是一個氣象概念,大雪與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而根據氣象學上的規定,在天氣預報中所稱的大雪,則是指24小時降水量在5毫米以上的雪。從氣溫方面體驗大雪的意思,明顯是比之前的小雪時天氣更冷。受冷空氣侵襲的影響,在大雪節氣裡,出現降雪的可能性也會比小雪節氣時更大。
在物候學上,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鶡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大概的意思是說,節氣進入大雪之後,由於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會再鳴叫了;此時正是陰氣最盛的時候。但所謂盛極而衰,陽氣也同樣會在此時有所萌動。因此,老虎會在這一時間內,開始出現求偶行為;蘭草中的「荔挺」,因為已經感受到了陽氣的萌動,同樣會慢慢地抽出自己的新芽。
農諺說,「大雪冬至後,籃裝水不漏」。時間到了大雪節氣,在氣候正常的年份,我國除華南和雲南南部相對較少的無冬區外,多數地方大都會披上冬日的盛裝。其中,東北和西北地區的平均氣溫往往會下降到零下10℃左右,華北地區及黃河流域的氣溫也會穩定在0℃以下。正常情況下,黃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也都已經會有降雪出現過。大雪節氣之後,連江南大部分地區也會進入隆冬時節,各地氣溫同樣會顯著下降,冰凍現象也時常會出現。
農諺說,「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如果大雪節氣下雪了,也就相當於給嚴冬裡的小麥蓋上了保證其安全越冬的被子,這對冬小麥的生長是非常有益的。寒冬下的麥田積雪能阻擋外界的寒氣,減少麥田土壤熱量的輻射外傳,為保證小麥安全越冬提供天然屏障。同時有研究表明,每一升的雪溶水中,還含有氮化物7.5克左右,當積雪融化的雪水滲入麥田後,也便相當於給小麥施了一次促其翌年春天早發生長的氮肥,對提高小麥產量非常有好處。除此之外,大雪節氣本就是應該寒冷的季節,此時降下該降的大雪,也會凍死很多農田蟲害,對來年的各種農作物生長都是極其有利的。
農諺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節氣外界氣溫很低,空氣乾燥,萬物潛藏。有鑑於此,民眾在起居生活上也要順應這種自然規律,應當在「藏」字上下功夫。晚上宜早睡,早上宜早起,以此收斂神氣。晚上睡眠時要多加衣被,保證四肢暖和,血氣流暢。白天衣著上,也要隨時根據當地氣溫下降的實際程度,及時增添衣物,注意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洩汗出,以免損失陽氣。應當科學地預防感冒、支氣管炎、腦血栓、支氣管哮喘等病害的發生。我國民間有在大雪節氣後進補羊肉,驅寒滋補,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的習慣。據說,冬天吃羊肉還可以增加消化酶,幫助消化。補食羊肉時,可以和山藥、枸杞等「混搭」。「混搭」的羊肉,其營養也會在「混搭」的基礎上變得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