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副省長:正全力救治2200多名重症危重症患者

2020-12-16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3月19日訊(記者陳凌墨 陳倩 劉丁維)今天下午4時,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第50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新冠肺炎患者醫療救治進展和中醫藥參與醫療救治工作的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楊雲彥說,疫情形勢持續向好,蔓延擴散勢頭得到有效遏制。3月18日,全省無新增確診、疑似病例,全省仍有6600多住院,危重症多數合併基礎疾病,住院清零尚需時日,社區感染和院內感染風險依然存在,新增病例隱患沒有完全排除。抓好危重症患者救治,優化診療方案,推進中西醫結合,全力救治2200多例重症、危重症患者。守住輕症救治關口,逐步將新冠肺炎患者集中。小型定點向大型定點集中。加大基層醫務人員培訓和指導力度,防止輕症轉重症。高度重視出院患者康復,對康復隔離人員進行健康監測和隔離治療。引導患者做好自我康復。

「按中央安排,援鄂醫療隊正在分批撤離武漢。你們是最美逆行者,衷心感謝你們對湖北的馳援,向你們致以崇高敬意!」楊雲彥在發布會上表示。

相關焦點

  • 廣東省組建中醫藥救治危重症專家組,助力危重「新冠」患者救治
    ▲視頻來源:廣東衛視報導3月7日下午,廣東省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專家組集合全組專家力量,對深圳3例病情複雜、病程較長的高齡危重症患者進行遠程會診。現場精細討論,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據了解,為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優勢,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廣東省成立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專家組。專家組將加強與省內各定點救治醫院的聯繫,通過巡診指導病例會診等方式,指導各地開展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 中山一院集結10餘學科「最強大腦」 合力救治武漢危重症患者
    此次針對武漢前線危重症患者病例開展的全院多學科會診,中山一院集合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醫學科、心血管醫學部、體外循環科、消化內科、血液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放射診斷科、營養科等10多個專科的專家,其中謝燦茂、郭禹標、吳健鋒等多位專家是參加過抗擊非典的老將。
  • 市人民醫院院長蔡立民:東莞危重症救治能力達省級水平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作為東莞市重症定點收治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承擔著救治市內危重症患者的任務。而作為全市最大的公立醫院,疫情發生後對醫院的正常診療影響多大?普通手術還能不能做?東莞對危重症救治能力如何?近日,市人民醫院院長蔡立民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給出了答案。
  • 煙臺毓璜頂醫院多學科合力救治 危重症患者生死線上「返程」
    就在11月25日,他們合力將這名24歲、剛剛成為「媽媽」的危重症患者從生死線上拉回,在這場由「腹痛」引發的生死時速中拼盡了全力。驚險:重症入院,她多項指標危及生命呂麗(化名)究竟得了什麼病?「嚴重代謝性酸中毒並呼吸性鹼中毒失代償期,重度乳酸酸中毒,高鉀血症,多臟器功能不全(心臟、腎、肝臟、血液)……」這幾個讀起來拗口的專業名詞曾同時寫在她的病例中,記者從ICU副主任醫師李梅鳳的口中得知,單單拿出其中一個病症就已達到「危重症」級別,每一個都危及生命,而呂麗(化名)同時具備多個。病床上,呂麗(化名)的印象仍停留在腹痛的那一晚。
  • 核心訪談⑩蔡立華: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上,有信心「啃下硬骨頭」!
    隨著越來越多的患者治癒出院,東莞新冠肺炎的救治進入了攻堅階段。而其中「最難啃的骨頭」顯然是住在市人民醫院ICU內,24小時被嚴密監護的兩位危重型患者。他們現在是什麼狀況?能說話嗎?吃得下東西嗎?能坐起來嗎?救治工作現在開展得怎麼樣?救治的難點主要是什麼?這兩位患者還要經歷多少難關才能治癒出院?
  • 廣州武漢隔空會診,中山一院「最強大腦」合力救治危重症患者
    該院10多個專科的30多位專家通過視頻連線,為武漢疫區重症患者「把脈問診」。廣州與武漢隔空會診專家頭腦風暴制定危重症救治方案此次針對武漢前線危重症患者病例開展的全院多學科會診,中山一院集合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醫學科
  • 「院長說」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協和經驗」——專訪北京協和醫院...
    當時正值疫情蔓延速度最快、醫院床位最吃緊的階段,北京協和醫院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重症病房:在48小時內,將病房改造完畢;組建全新科室,定崗定責,逐步實現從無序到有序;按規律辦事,圍繞專業化、精細化、科學化展開救治……用張抒揚的話說,病人是在闖關,醫護人員也在闖關,在過去的60多天裡,醫療隊實現著一個又一個「不可能」。
  • 中山一院遠程會診武漢危重症患者
    圍繞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目標,中山一院建立疑難重症患者遠程病例多學科會診機制,在武漢協和醫院搭建高級生命支持單元,通過有創呼吸機支持、血液濾過技術以及俯臥位通氣技術,成功救治多位重症患者。 「抗非功臣」攻克重症救治難題 此次針對武漢前線危重症患者病例開展的全院多學科會診,中山一院集合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醫學科、心血管醫學部、體外循環科、消化內科、血液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放射診斷科、營養科等10多個專科的專家,其中謝燦茂、郭禹標、吳健鋒等多位專家是參加過抗擊非典的老將
  • 粵醫務人員「零感染」 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比例下降至10%
    廣東醫務人員「零感染」 蔡敏婕 攝(抗擊新冠肺炎)粵醫務人員「零感染」 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比例下降至10%中新網廣州2月29日電 (索有為 蔡敏婕)廣東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覃鐵和29日稱,該省確診新冠肺炎患者中,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從1月底的20%下降至當前的10%左右。
  • 湖北武漢·重症救治:北京協和醫院醫療隊負責的重症病區關閉
    央視網消息:湖北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包括重症病例的救治情況。4月10日,湖北省現有重症病例首次降至100例以下,到12日,重症病例的數量減至75例。4月12日,北京協和醫院醫療隊負責救治的危重症患者全部轉出ICU病房,重症病區正式關閉。
  • 協和心內科|「特種兵」中的「強心隊」,讓危重症救治更有把握
    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多器官功能損害的出現,使「新冠肺炎不只是肺炎」的認識日益明確。協和國家醫療隊救治的部分患者中出現棘手的心臟問題,為提高臨床救治率,加強心內專科力量迫在眉睫。2月19日,含4名心內科醫師的第三批「特種兵」馳援武漢,使整個「協和軍團」心內專業人員共計達12人。
  • 我市一危重症患者成功脫離ECMO
    3月2日凌晨1點,在株洲市新冠肺炎定點集中隔離救治醫院(以下簡稱「株洲定點救治醫院」),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鄧女士成功脫離ECMO(體外膜肺氧合)。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湖南首位ECMO順利脫機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命懸一線49歲的鄧女士來自邵陽,在株洲一家服裝廠當質檢員,有甲亢病史。1月28日確診新冠肺炎後,她被送到株洲定點救治醫院。
  • 國家衛健委:開展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國家級遠程會診
    ,充分發揮遠程會診在提升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治療效果中的作用,經研究,決定由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中日友好醫院,以下簡稱國家遠程中心)承擔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國家級遠程會診平臺任務。三、會診組織實施各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需要會診時,應當依據《國家遠程中心會診平臺操作流程》提出申請,包括會診專家專業需求,並提交相關資料。國家遠程中心根據申請醫院的需求,邀請相關專業專家開展會診,對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提出會診意見。
  • 河南省人民醫院連線北京專家救治危重症患者
    河南省人民醫院連線北京專家救治危重症患者本報訊 (記者馮金燦)2月20日,河南省人民醫院邀請解放軍總醫院、北京阜外醫院專家對該院隔離病區內幾位複雜、疑難且病情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會診。幾位危重症患者中,有一位87歲老人,幾天前從基層醫院轉到省人民醫院,除了確診新冠肺炎,還有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等諸多問題。由於基礎疾病多、身體條件差,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合併心衰,又出現了肺栓塞,情況緊急、病情危重。
  • 兩位危重症患者攜手闖關!挑戰醫學極限
    今天危重症患者又減少了,很快重症患者也能清零,超過預期想像。」朱同玉透露,目前還有120多名患者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治療,接下來不單要面對國內疫情,還要應對境外輸入型病例,「我們一定會守衛好上海的城市安全,讓市民生活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
  • 重症救治、血漿輸注、市民就醫……蔡立民一一解答!|核心訪談④
    蔡立民:到目前為止,累計已有10例危重症、重症患者在市人民醫院救治,現在還有9例在院。從救治情況看,有5例已由危重症轉為重症,1例由危重症轉為普通型,總體來說,是救治的希望越來越大了。記者:2月16日凌晨,市人民醫院首次嘗試為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輸注了治癒患者的恢復期血漿,現在,這名患者情況怎麼樣?有沒有好轉?蔡立民:給危重症患者用上康復者的血漿,這也是我們全力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一項重要措施。
  • 中山大學附屬三所醫院「最強天團」首次大會診 跨區域救治危重患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3月5日下午,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組成的20多名專家,齊聚中山一院高端遠程會診中心,為省內5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把脈問診」,討論和制定個性化的精準治療方案。
  • 武漢是否考慮向外省轉移患者?瑞德西韋有副作用嗎?湖北省發布會回應
    2月7日晚,湖北省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武漢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胡亞波;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市結核病防治所)院長彭鵬;省醫療救治組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趙建平等出席,通報湖北省疫情和防控工作最新情況。
  • 湖北省委副秘書長:有些地方存在救治不力、救治不早、救治無床現象
    據中新網客戶端消息,2月18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第27場新聞發布會,湖北省委副秘書長、省委研政室(省改革辦)主任錢遠坤、湖北省政府研究室主任覃道明解讀《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全力以赴打贏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意見》、《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強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通告
  • 重症救治有何良方?——科技部門權威回應新冠...
    在多輪篩選的基礎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聚焦到磷酸氯喹、瑞德西韋、法匹拉韋等一批藥物並開展臨床試驗。「目前部分藥物已初步顯示出臨床療效,部分臨床救治建議已經納入診療方案。」張新民說。  應對新冠肺炎的藥物研發還能再快一點嗎?  對於公眾的期盼,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周琪院士解釋說:我們都期待一個新藥的出現,但新藥出現有客觀限制,也有時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