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文明祭祀念故親

2021-01-08 瀟湘晨報

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是緬懷逝者、追思故人的傳統節日。為弘揚優良傳統,進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倡導綠色、文明、低碳的現代祭祀新風,連日來,濱海新區各開發區、街鎮、村居積極行動起來,向轄區居民發放文明祭祀倡議書,勸阻隨意燒紙等行為,引導和鼓勵居民以鮮花祭祀、網上祭祀、家庭追思等綠色文明的方式寄託哀思。

寒衣節期間,漢沽街市場監管所聯合屬地民政部門對轄區內殯葬用品市場開展專項檢查。本次專項檢查重點對轄區內殯葬用品經營單位進行摸排清理,對殯葬用品經營戶是否存在無照經營、超範圍經營等行為,是否存在生產、銷售各類封建迷信祭祀用品的行為進行拉網式檢查。一是全面排查,嚴格執法。加強與轄區民政部門的溝通協作,形成打擊製造、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違法行為的強大合力。採取拉網式反覆排查與不定時飛行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殯葬用品店和集貿市場、批發市場等價籤設置不規範、不完善的現場進行指導,督促整改到位。同時,建立殯葬用品經營戶監管臺帳,對其定期進行複查,形成長效機制,防止問題反彈。二是多措指導,強化宣傳。通過入戶巡查、發放告知書、與經營者籤訂承諾書等多種形式,引導轄區經營者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踐行文明祭祀,摒棄陳規陋習,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三是暢通渠道,鞏固成效。依託投訴舉報平臺進行線索收集,設專人對收到的投訴舉報件內容進行嚴格梳理,嚴厲打擊整治違法行為,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維護轄區殯葬市場秩序。記者韓松濤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倡導科學文明的祭祀方式,2020年11月11日至15日,太平鎮開展寒衣節文明祭祀志願服務活動。

各村根據統一部署,積極組織黨員及志願者參與,兩人一組在重點路口和重點點位通過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勸阻不文明焚燒行為,引導群眾文明祭祀,摒棄殯葬、祭祀陋習,樹立時代新風。據統計,各村共有300餘名志願者參與此次志願服務活動,發放宣傳材料1500餘份,懸掛橫幅10餘幅,成功勸阻4名違規焚燒者。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消除火災隱患,樹立文明新風,營造文明祭祀的良好氛圍。

「您好,寒衣節快到了,這是文明祭祀倡議書。請您和家人、朋友一起摒棄陋習、移風易俗,感謝您的支持與理解!」11月13日晚上,由生態城管委會工作人員、各社區工作者、在職黨員、志願者及執法人員組成的文明勸導隊走上街頭,在區域主要路口值守巡視,倡導文明祭祀新風尚,勸阻不文明祭祀行為。

晚上7點整,志願者們佩戴好口罩和袖標,身穿紅、綠馬甲,準時上崗,形成一道特別的城市「風景線」。志願者的文明號召得到市民的普遍支持。除了走上街頭,志願者還走進轄區各超市店鋪,開展入店宣傳,杜絕售賣冥紙等行為發生,從源頭上杜絕不文明祭祀行為。生態城各社區還充分發揮微信群、宣傳欄等作用,向居民發出文明祭祀倡議。

「市民們都很支持文明祭祀活動,也都很配合我們的工作,這讓我們感覺很欣慰。」志願者陳女士告訴記者,希望大家團結起來維護市容環境,踐行文明祭祀,自覺抵制陋習,努力在生態城營造文明祭祀新風尚,保護我們生活的家園。

為做好寒衣節期間的社區環境治理工作,建設清潔社區、美麗社區,倡導文明祭祀新風,連日來,北塘街泰達御海社區多舉措加強寒衣節期間巡查勸導工作。

社區工作人員通過LED電子屏、微信公眾號發布文明祭祀通知,在四個小區張貼宣傳海報,在社區商鋪、小廣場、健身廣場等人流密集地向轄區居民發放宣傳單,同時向居民發出倡議,告訴大家今年新區創文取得了極大成效,榮譽來之不易,大家仍需努力。每一個文明城市(區)的背後,都不僅是文明,更是全員參與的熱情和驕傲。踐行文明祭祀對推進創文後續工作有著積極作用,居民們應自覺抵制落後的祭祀風俗。在開展宣傳活動的同時,這兩天,社區志願者每晚都在轄區內各重點焚燒區域進行巡查,為社區平安建設出一份力,同時為轄區居民撐起安全網。

下一步,泰達御海社區將繼續宣傳文明祭祀理念,引導公眾增強對傳統文化的理解,用綠色文明的方式祭奠故去的親人。

來源:濱海時報

【來源:天津濱海新區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寒衣節:觀落陰為先人送寒衣,度亡親給家人添福壽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寒衣節。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卻又溫暖的日子。「十月一,送寒衣。」寒衣節,俗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起源於周代,流行於北方,北方將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合稱為中國「三大鬼節」,在這一天燒紙衣祭親,謂之送寒衣。
  • 十月初一寒衣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十月初一寒衣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亦是道教五臘日之民歲臘,是我國傳統地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 十月初一寒衣節|利益亡者的祭祀方法
    農曆十月初一, 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寒衣節」, 也是一個孝親報恩、傳遞溫暖的節日! 佛教揭秘,真正利益亡者的最佳祭祀方法!
  • 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卻又溫暖的日子.
    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卻又溫暖的日子。寒衣節,俗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起源於周代,流行於北方,北方將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合稱為中國「三大鬼節」,在這一天祭掃,紀念親人,謂之,送寒衣。但是如今的人們,知清明、中元者甚多,知寒衣節的卻寥寥。
  •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2018年寒衣節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寒衣節為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 寒衣節| 您為祖先準備寒衣了嗎?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寒衣節是一個傳統祭祀節日,從周代開始就已經有了,所以寒衣節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寒衣節有很多傳統習俗,祭拜祖先就是寒衣節的習俗之一
  • 十月初一寒衣節,「鬼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附:如何遙祭祖先)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亦是道教五臘日之「民歲臘」,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
  • 今日寒衣節:願天上親人,安息珍重;願世上人間,平安團圓!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寒衣節。寒衣節,俗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起源於周代,流行於北方,北方將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合稱為中國「三大鬼節」,在這一天祭掃,紀念親人,謂之,送寒衣。但是如今的人們,知清明、中元者甚多,知寒衣節的卻寥寥。
  • 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願天上親人,安息珍重;願世上人間,平安團圓!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寒衣節。寒衣節,俗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起源於周代,流行於北方,北方將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合稱為中國「三大鬼節」,在這一天祭掃,紀念親人,謂之,送寒衣。但是如今的人們,知清明、中元者甚多,知寒衣節的卻寥寥。
  • 今寒衣節:願天上親人,清靜安息;願煙火人間,平安吉祥!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寒衣節。寒衣節,俗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起源於周代,流行於北方,北方將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合稱為中國「三大鬼節」,在這一天祭掃,紀念親人,謂之,送寒衣。但是如今的人們,知清明、中元者甚多,知寒衣節的卻寥寥。
  • 寒衣節|| 敦煌賓館與您共同養生.
    星期日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亦是道教五臘日之「民歲臘」,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寒衣節作為寒冬的第一天,除了緬懷逝人之外,也意味著天氣寒冷要做好禦寒措施,要注意健康養生!那如何來做呢?
  • 十月初一寒衣節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道教宮觀一般會在這一天舉行攝招安靈超度法會,超度過往孤魂。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 今天寒衣節,這些禁忌你必須知道!趕緊看!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
  • 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說一說道教的「三元五臘」
    每一年的農曆十月初一為我國的傳統節日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等,這一天有「送寒衣」之說,意思是為了給逝去的先人在寒冷的日子送去保暖的寒衣。寒衣節與清明節、中元節一起被民間合稱為三大「冥節」或「鬼節」。
  • 寒衣節,一曲薩克斯《天邊》,懷念逝去的親人...
    今天11月15日農曆十月初一  星期天寒衣節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十月初一寒衣節不得不看的寒衣節禁忌
    在中國這個傳統節日祭祀祖先的日子裡,因為大家都要按照流傳下來的方法來祭祀先祖。那麼在寒衣節這一天有什麼禁忌的地方呢!本期不得不看的寒衣節禁忌。  送寒衣,為先人禦寒。  寒衣以自己親手疊的最好,修佛的人在疊紙的時候可以誦一些經咒,如《往生咒》、《消災吉祥神咒》、《七佛滅罪真言》、《幽冥咒》等。祈願先人早日離苦得樂。  材質可以選擇佛具店賣的疊金元寶的紙,也可以用黃表紙。
  • 倡導文明祭祀、弘揚文明新風
    清明節是我們祭祀逝者、緬懷先烈、感恩先人的傳統節日。2020年清明節即將來臨,保康縣倡導文明祭祀,弘揚文明新風。 3月23日,記者在保康街頭看到,五顏六色的清明節祭祀品已進入銷售旺期,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銷售的祭祀品材質都是以紙製品代替塑料製品。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十月寒衣,你知道授衣節與寒衣節的來歷嗎?
    此日之前後,常有人於野外墳頭或者街頭僻路,燃燒紙錢包袱,謂之燒寒衣,這是自清明,中元之後,又一個蔚然成風的祭祀先人的民俗節日,那麼它起源於什麼時候呢?在古代,衣服作為重要的人類文明,不單是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還在於衣服是生存之必須,在秋冬尤其重要,以抵禦自然風霜的必要的生存用具。在稍有勞動結餘之後,提前預備秋冬衣裳,從有人類社會就是一種自發加智慧的行為,貯存樹葉以及動物皮毛。
  • 與文明同行|中元節,讓我們文明祭祀!
    近年來,曲靖市麒麟區在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中,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開展了大量的系列活動,尤其是「清明節和中元節」期間,全區大力開展推進移風易俗,樹立祭祀新風,在線上線下進行大力宣傳,禁止在公共場合焚燒祭祀用品,並且組織網格管理員在社區、機關、企業、農村、學校和公共場所進行宣傳和巡查,對焚燒冥幣等不文明祭祀行為及時進行勸導,切實做好文明祭祀宣傳工作,全力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 清明文明祭祀倡議書
    為切實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營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諧的清明祭祀氛圍,特發出如下倡議:  一、帶頭做文明祭祀的倡導者。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的作用,積極引導黨員、群眾移風易俗、文明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