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恩格斯:成吉思汗在中世紀踏碎了歐洲人的心靈。
2.孫中山:亞洲早期最強大的民族之中元朝蒙古人居首位。元朝時期幾乎整個歐洲被元朝所佔領,遠比中國最強盛的時期更強大了
3.毛澤東:毛澤東同志將成吉思汗親切地稱為「一代天驕」,將他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劉邦、朱元璋相提並論,在評點二十四史時寫道:「可不要看不起老粗,一些老粗能辦大事,成吉思汗、劉邦、朱元璋。
4.拿破崙: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個虎子都爭著為其效力,我無這種好運。
5.美國《華盛頓郵報》評成吉思汗為「千年風雲第一人」。
6.美國《時代》周刊:世界影響最大的人物。
7.美國《紐約時報》:千年風雲人物成吉思汗。
8.美國總統柯林頓1998年訪華時:中國曾經有過輝煌,中國有過讓歐洲和西方膽寒的時候,就是成吉思汗時代,從14世紀以來,中國開始落後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中華民族衰落了,在那些年代中,中國是三等地位國家,中國人自然變成了三等民族,中國失去了主權,中國人失去了尊嚴……
9.歐洲人稱其為「世界之鞭」……其實他是名副其實的「人類之王」。世界秩序因他而改變。人類的世界觀因他而升華。
——華盛頓郵報
10.起於災難而終於卓越,除了耶穌,恐怕再的評價難有人與成吉思汗匹敵。 ——哈珀斯雜誌
11.日本學者太田三郎在《成吉思汗》一書中稱成吉思汗為「世界古今蓋世之英雄」
12.成吉思汗的成就是現代企業成功的典範,他把企業追求卓越與員工的忠誠有效地結合起來,因此受到企業家和普通員工的青睞。
—一華盛頓郵報
13.成吉恩汗及其子孫幾乎將亞洲全部聯合起來,開闢了洲際的通道,便利了中國和波斯的接觸,以及基督教和遠東的接觸。……馬可波羅得到了釋迦牟尼,北京有了天主教總主教。
——法國東方史學家格魯塞
14.成吉思汗把東西交通大道上的此疆彼界掃除了,把阻礙經濟文化交流的堡壘削平了,於是東西方的交往開始頻繁,距離開始縮短了。
——著名元史專家韓儒林
15.由於有了蒙古人,人類才第一次擁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倔強不拔、勇猛無敵的精神和機智敏捷的性格塑造出了偉大的成吉思汗……網絡還未出現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打通了世界各國的關係,建立了國際關係新秩序。 ——韓國前總統金大中
16.伊兒汗國的重臣、伊朗著名史學家志費尼在《世界徵服者史》一書中說:「倘若那善於運籌帷幄、料敵如神的亞歷山大活在成吉思汗時代,他會在使用計策方面當成吉思汗的學生,而且,在攻略城池的種種妙策中,他會發現,最好莫如盲目地跟成吉思汗走。」甚至拿破崙本人也說:「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個虎子都爭為其父效力,我無這種好運。」
17.馬克思說:「成吉思汗戎馬倥傯,徵戰終生,統一了蒙古,為中國統一而戰,祖孫三代鏖戰六七十年,其後徵服民族多至720部。」
18.印度前總理尼赫魯說:「蒙古人在戰場上取得如此偉大的勝利,這並不靠兵馬之眾多,而靠得是嚴謹的紀律、制度和可行的組織。也可以說,那些輝煌的成就來自於成吉思汗的指揮藝術。」「成吉思汗即使不是世界上惟一的、最偉大的統帥,無疑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統帥之一。」
19.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在給陸軍部長的一份報告中說:「如果有關戰爭的記載都從歷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戰鬥情況的詳細記載,且被保存得很好,那麼軍人將仍然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從那些記載中,軍人可以獲得有用的知識,塑造一支用於未來戰爭的軍隊。那位令人驚異的領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歷史上大多數指揮官的成就黯然失色。」
20.俄國軍事家柯列金說:「通觀世界歷史,用很少兵力(拉施德丁說12萬,小林高四郎說20萬),在很短時間內(公元1207年到1227年共20年),攻略廣大土地(歐亞兩洲的大部),統治眾多人口(中小路彰說6億人口,我認為有些誇大),除成吉思汗時代的韃靼人和帖木兒時代的中亞細亞人之外,開天闢地以來從未有過。」
21.英國史學家道森:「成吉思汗親自規定,一切宗教都應受到尊重,不得偏愛,對於各種教士都應恭敬對待,把它作為法令的一部分。他在東方和西方的所有後裔歷代都忠實地遵守了這項原則。」他分析了這一政策產生的原因,認為「蒙古和土耳其斯坦是世界上各種宗教會合的地方,蒙古人自己作為新來者發現,佛教、基督教、摩尼教和伊斯蘭教已經在一些民族中間紮下了根,而他們是從這些民族獲得初步文明的。」
22.美國傳記名家哈羅蘭姆將:「雖然當初的成吉思汗從未接受過物質文明的薰染,竟能為50多個民族建立了切實可行的典章,維持大半個世界的和平與秩序」;「信使可以縱橫50個經度,一個少女懷一袋金子,可以安心遨遊這個廣大的帝國。」使得東西交流為之暢通,歐亞文化為之交流,「這是人類之間最廣大而開放的一次握手。」
23.英國學者萊穆在《全人類帝王成吉思汗》一書中說:「成吉思汗是比歐洲歷史舞臺上所有的優秀人物更大規模的徵服者。他不是通常尺度能夠衡量的人物。他所統帥的軍隊的足跡不能以裡數來計量,實際上只能以經緯度來衡量。」「拿破崙在軍事天才之點土,確實在歐洲上空,曾被稱作光輝的明星。」
24.中國學者劉樂土先生在其「中國大皇帝書系」《成吉思汗》一書中說:「成吉思汗是後人難以比肩的戰爭奇才。他逢敵必戰,戰必勝的神奇將人類的軍事天賦窮盡到了極點。」「他麾下的鐵騎,勢如破竹,硝煙漫捲到了俄羅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廣袤的歐亞大陸,成吉思汗已經成了戰無不勝的神,對手無不聞風喪膽,屈服於腳下。…什麼人才能稱得上戰神?惟有成吉思汗!」
25.中國學者楊紹猷先生曾說:「成吉思汗並不把自己信仰的薩滿教強加於被徵服的民族,也不消滅他們的宗教,而是利用各種宗教為自己的軍隊擴張服務,容許各種宗教存在。」「他雖然大量屠殺那些敢於抵抗的民族,但並不消滅他們的宗教,而是『宣布信仰宗教自由』。」「成吉思汗命其後裔切勿偏重何種宗教,應對各教之人待遇平等。」「成吉思汗在宗教為我所用的宗旨下,一是容許各種宗教的存在,二是允許各族包括本民族有信教自由,三是對宗教職業者進行優待,豁免其賦稅。」
26.中國學者德山先生在《元代交通史》中曾說:「國際陸路交通是成吉思汗祖孫三代三次西徵的產物。」
27.加拿大史學家斯塔夫裡·阿塔斯說:「由於蒙古帝國的興起,陸上貿易發生了一場大變革,歷史上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一個政權橫跨歐亞大陸,即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西伯利亞到波斯灣。」『往來於這條大道的商人們說,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在塔那到中國的路上行走,是絕對安全的。」
28.美國傳記名家哈羅蘭姆將成吉思汗稱為「人類帝王」,他在其著作中說:「雖然當初的成吉思汗從未接受過物質文明的薰染,競能為50多個民族建立了切實可行的典章,維持大半個世界的和平與秩序」; 「信使可以縱橫50個經度一個少女懷一袋金子,可以安心遨遊這個廣大的帝國。」使得東西交流為之暢通,歐亞文化為之交流,「這是人類之間最廣大而開放的一次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