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經濟重燃 「人間煙火」

2020-12-26 天津日報
  小店是市場經濟的毛細血管。街頭巷尾的特色小店,給人們帶來生活便利,帶動社會發展。它們背後是就業、消費、溫度和煙火氣。

  小店有苦也有樂。

  江灣路逸濤園內的小超市每到下班點都同樣熱鬧。80平米的小店儲量驚人,門口的陳列櫃區擺放著當天新到的香腸火腿,進門口擺放著新鮮蔬菜水果等食物,冰櫃裡有各種速凍水餃,進去一些,就看到有個小房間放著椅子和小床,方便衣架上掛滿了衣服,再裡面有一張簡易小桌子,桌上放著剛吃完還沒來得及收拾的碗筷,一個小女孩在旁邊看書。

  「下課回來就在這兒寫作業,一會兒她爸爸接回家。」超市店主李霞告訴新金融記者,這個小店是她白天的家,工作、吃飯。每天早上 4點半出門上貨,7點前到店,一直要忙碌到晚上10點才關店。

  這就是全國成千上萬個小店的樣子,它們背後是就業、消費、溫度和煙火氣。它們是市場經濟的毛細血管。

  2019年12月30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要以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發展『小店經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形成一批人氣旺、特色強、有文化底蘊的步行街。」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

  今年7月16日,商務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要通過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推動社區、批發市場、商圈、特色街等小店集聚區轉型升級。推進電商平臺、物流企業、商貿企業、中央廚房等「以大帶小」、賦能小店,加快發展「產品優、服務好、環境美、營銷廣」為標準的特色小店。

  至2025年 ,培育小店經濟試點城市(區)100個,賦能服務企業100家,形成人氣旺、煙火氣濃的小店集聚區1000個,全國達到「百城千區億店」目標。

  小店重啟 2億人就業

  在路口早點部買老豆腐,到樓下理髮店剪個頭髮,繞道街角花店買上一束玫瑰,回家路上再在街口便利店買份關東煮。街頭巷尾,琳琅滿目的小店已重啟,熟悉的煙火氣回來了。

  如今許多街區商圈,已重拾生機和活力,市場逐漸復甦,「毛細血管」在慢慢回溫。

  疫情發生後,小店經營受到不同程度衝擊。但走在津城,昔日的忙碌漸漸回來,復甦的小店正重新點亮街頭。

  近日,新金融記者在和平區赤峰道、成都道、先農大院等商圈走訪,粗略估算,街邊小店的開業率達95%以上。其中,小超市、24小時便利店、餐飲、房產中介、理髮店、服飾店等店鋪均已開業。鱗次櫛比的小店沿街開放,也讓津城有了往日模樣。

  「燒烤店、奶茶店、小餐館重回往日煙火。」 「再也不用自己上手當TONY老師。」許多網友這樣感嘆。疫情既讓小店的「溫度」倍增,也讓小店成為觀察市場復甦的一扇窗。

  放眼全國,萬千小店在頑強復甦中。小店的意義不僅在於這些生活小事,還在於吸收了大量靈活就業人員。許多小店也都是如李霞一樣的「夫妻檔」。中國目前有8000多萬戶註冊小店,其背後也是上億家庭的生計和2億人的就業。

  市場化街井味

  小店也有小店的難處。一方面,抗風險能力較弱,另一方面,能長期生存下來的小店無一不是「市場主導消費者選擇」的結果。

  位於昆明路北京銀行隔壁的賓果士麵包店60平米左右的小店,遠近聞名。低糖、無防腐劑、健康是麵包店老闆畢勝的初心,店內面包均使用日本麵粉製作,進口巧克力食材、無防腐劑添加劑,備受一眾津城消費者的好評。

  「畢老闆店內設計很有格調,約朋友下午坐會兒也舒服,而且適合拍照打卡,很多社交網站上都在推薦。」

  「店內很乾淨,麵包沒有添加劑,給孩子吃放心。」

  作為十幾年前老天津品牌的麵包店,去年經過重新裝修後重出江湖。

  畢勝在接受新金融記者採訪時表示,店裡售賣的食品均是當天新鮮製作,保證食材健康,無色素添加劑。「現在很多顧客都成了我的朋友,所以生意才越來越紅火。而且現在我們開通了外賣和電商平臺,可以全國配送。」

  在周圍店鋪或經營不善、或受疫情影響走馬燈似的變換的同時,年近六旬的李阿姨和老伴兒在和平區五大道的胡同裡經營的一家煎餅餜子店卻一直紅火。

  一位正帶著孩子買煎餅餜子的女士跟新金融記者表示,老兩口人特別好,小孩不吃蔥,每次李阿姨都多加一個雞蛋單獨攤一個皮,多放點啥少放點啥從不計較,每次還給單獨切好分裝,方便孩子吃。更重要的是,「門臉雖小,但感覺比推車小攤位更安全有保障」。

  市場主導的是什麼樣的店,消費者選擇的又是什麼樣的店呢?「品質好、服務好、講誠信」「產品優、服務好、環境美、營銷廣」是《通知》中提到的經營理念和特色小店標準。

  畢勝的賓果士這家店「小而精緻」,有格調、有口碑。之所以能開得如此長久,畢勝坦言,「我覺得做生意沒有秘訣,誠信最重要,只把顧客當自己。」

  畢勝表示,小店一路走來,這次重啟後增添了幾款新品,把主打產品做好,保質保量,留住老顧客,再讓新顧客成為回頭客。「有很多顧客都是在我們店吃了好些年了,這也許就是成功的秘訣吧,做到問心無愧。」

  李阿姨也表示,「煎餅餜子是天津文化遺產,綠豆麵糊、餜箅都是現做的,用的油也都是好油。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小店是有「溫度」的,承載了人情社會的價值觀與文化屬性。小店熟悉周圍的街坊鄰裡,懂得他們想要什麼;小店還是大家飯後聚集、閒聊消遣的地方,也承載了許多人的兒時記憶。

  稅收減免解決實際困難

  政策再次著眼於小店。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明確各類城市創優評先項目應帶動就業能力強的小店經濟。

  《通知》要求,地方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落實好現行扶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減稅降費、金融支持、優化營商環境等政策,真金白銀支持小店經濟發展。

  新金融記者從便利蜂連鎖便利店北京公關總部了解到,在商務部推動下,從去年開始全國各地相繼出臺了鼓勵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的相關規劃,便利店在社區服務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特別是在天津,深刻感受到了營商環境在持續優化,政府部門在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去年,在天津有140多家門店需要辦理證照資料變更,放在過去至少要跑200多次,最快也要半年才能完成。但從去年開始,和平區市場監管局打破了傳統模式,創新性地推出「團體化」審批服務,僅用半天時間就可以在該區的20多家門店辦理完畢,讓企業親身感受到「 天津效率」和「天津服務」帶來的便利。

  為了減輕疫情對小店經濟的影響,今年6月,阿里巴巴零售通又發起「小店經濟復甦計劃」,其中包括對符合條件的小店推出10萬元的零息貸款以及10萬元的免息賒購服務,用來支持小店店面改造、貨品升級、數位化升級,從而降低成本。

  不過在促進小店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有著不少實實在在的困難。畢竟,越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抗擊風險能力越弱,受到疫情衝擊越大,享受政策相對來說也越困難。比如金融方面,個體工商戶量大面廣,銀行對其信息的掌握相對不全面,資金支持較為緊張。

  便利店是小店經濟高光

  便利店不僅是城市最溫暖的角落,同時也讓城市的運轉更加便利和高效。在中國,便利店門店數量的一直在不斷年增長。

  近日,新金融記者來到環球置地中心羅森天津1號店,店長介紹,現在便利店運營已恢復到往日水平。很多羅森商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已經成為「網紅」食品,除了周邊居民、寫字樓公司白領是這裡常客,很多年輕人也會慕名遠道而來,專門「代購」,也包括一些直播博主,經常舉著手機進店直播「帶貨」。

  羅森天津市場地區負責人向新金融記者介紹,目前羅森在天津以特許加盟形式開設加盟店為主,各加盟店可獲得天津市政府各項減免優惠政策。現在加盟一家單店業務資金約70萬元,天津商品庫大概是3000單品數左右,店鋪可以在標準陳列的基礎上,根據商圈的特點,從商品庫中選用更適合自己店鋪的商品。而且每周都有近百種新商品上市,替換一些過季的、滯銷的商品。再加上專用的鮮食工廠強大的產品開發能力,羅森針對的客群正在不斷地擴大。未來預計天津市場會開到200—300家店鋪。

  今年,是羅森進駐天津的第二年,但已經得到了眾多消費者和加盟商認可和支持。很多商圈也主動邀請羅森進駐。羅森天津積極配合天津市以及各區政府工作,加速在各區的開店計劃。近期剛剛進駐濱海新區的MSD羅森店,首日就創下8萬元的銷售業績。

  數位化助力轉型

  萬千小店自身也在危中尋機,靈活求變。小店經濟的快速回暖,背後有數位化轉型的功勞。

  發展外賣,讓許多店主嘗到甜頭。

  1月下旬,隨著疫情的影響蔓延,很多藥店、生活用品店將生意重心轉移到線上平臺,在餓了麼平臺上架防疫和生活用品,訂單數量一下比以前增長了幾十倍。

  河東區錢記燒烤食府的錢總就意識到外賣的重要性。錢總也感受到,這個特殊時期,餓了麼外賣訂單上漲不少。錢總很早之前就開通了外賣配送功能,這次更堅定了發展信心。「防疫期間提倡居民減少外出,外賣幫了大忙!」

  阿里巴巴集團零售通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一年才1萬家小店開通餓了麼服務,這次防疫期間就新增了5萬。」近期,零售通聯合50家品牌,推出針對600多萬家街坊小超市的幫扶方案,其中就包括開闢線上到家渠道、提升數位化經營能力等方面。

  近年來,小店經濟快速發展,在擴大就業、方便群眾生活、繁榮市場經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焦點

  • 邕寧區:規範地攤釋放活力 重燃人間煙火氣息
    彼時,新興廣場和北部灣廣場的夜市已是熙熙攘攘,攤販在劃定的區域內擺攤經營,此起彼伏的吆喝叫賣聲吸引過路的人駐足攀談,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迷了眼,香氣四溢的烤串溫暖了食客的胃和心,這座重獲活力的城市重新燃起的煙火氣息讓人沉浸在其中。  邕寧區積極響應「地攤經濟」穩就業、促民生的號召,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助力經濟復甦,保障群眾收入。
  • 常州稅務「添薪」重燃「小店經濟」煙火氣
    近日,不少消費者發現,家門口的美容院做起了直播,巷子口的火鍋店提供烤肉串打包服務,小區裡的水果店推出送貨上門服務……大街小巷、街區商圈,各式玲瓏小店終於回歸紅火,熟悉的市井煙火氣更濃了。今年以來,常州市稅務局用好用足各項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將稅收支持送到街頭巷尾,以不斷檔、不打折、更貼心的服務讓小店強信心、活資金、渡難關,幫助小店「花式」重啟,疏通城市「毛細血管」。「今天預定了幾桌菜?有預定民宿客房的嗎?」配菜、查看廚房衛生、安排民宿房間……每天一大早,遊軍、王花夫妻倆就開始盤算當天的生意,幹勁十足。
  • 太原重燃夜經濟「煙火」
    打烊時間較晚的城市綜合體無疑是太原夜經濟的「典範」,記者發現,其中出現了以酒類超市為主題的各種新場景和沉浸式聚會場所。  「這種超市酒類價格消費的業態深受年輕人喜歡,成為聚會首選。我們還會引進一些夜宵類餐飲業態,把整個夜經濟業態的配比調整到消費者一站式夜經濟體驗新模式。」一位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 保小店,保民生 | 後疫情時代,誰在守護50,000,000人間煙火
    它們掩於鱗次櫛比的大廈間,散落在小城的每一處,是最撫凡心的人間煙火。2018年央行行長在陸家嘴論壇上提到:2017年中國有6000多萬個體工商戶,2000多萬的小微企業法人。這些小微企業佔市場主體總量的90%以上,貢獻了全國80%的就業,70%左右的專利發明權,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
  • 地攤經濟到底是人間煙火,還是「網際網路煙火」?
    地攤經濟的消失,確實讓很多大城市確實變得乾淨整潔,但是人間的煙火氣息卻幾乎消失,城市似乎變成了一座座冷冰冰的「鋼鐵叢林」。由於今年開年不利,百年不遇的疫情黑天鵝來襲,使得我國經濟遭受巨大損失,今年一季度的GDP首次出現了負增長。而且失業率也不斷上升。
  • 「人間煙火」從一碗鍋邊開始
    「人間煙火」從一碗鍋邊開始 2020-08-25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微盟直播APP上線個人直播小店 助小店主搶佔「小店經濟」風口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期,商務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的通知》讓小店經濟受到廣泛關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和技術服務公司也紛紛出招,從科技層面助力小店主搶佔「小店經濟」風口,為小店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 打卡長沙:城市悄然甦醒,老街重燃「煙火氣」
    紅網時刻4月16日訊(記者 何超)橘子洲的小火車嘟嘟嘟地響起,嶽麓山愛晚亭好多遊人在小憩,太平老街重燃「煙火氣」……4月15日,紅網時刻新聞記者打卡長沙熱門景區時看到,這座城市正在悄然甦醒,你熟悉的長沙正在歸來。春風拂面,岸柳婀娜,溫暖的陽光打在身上,讓人有一秒入夏的錯覺。
  • 用音樂點亮人間煙火氣——葉小文、紀玉珏、楊娣音樂大師賦能小店...
    市肆諸行,人物繁阜,聚集星點微光,照亮小店發展。由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主辦的賦能2020中國小店經濟發展大會8月3日下午在北京市朝陽區長楹天街約滙街區舉辦。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原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葉小文,青年指揮家、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駐團指揮紀玉珏蒞臨小店經濟發展大會現場,圍繞「守望人間煙火氣—我的音樂情緣」發表主題演講,並攜手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楊娣同臺,為現場的觀眾帶來了一場獨特高雅又充滿人間煙火氣息的精彩演出。
  • 大咖說小店:小店經濟成為成都國際消費「新名片」
    走進成都,散落滿城的特色小店,是生計更是生活,雕刻出這座獨具一格的煙火城市。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更多人找到、更多人來到這些小店,11月27日到30日,「小店雕刻城市印記-2020成都特色小店節」正式開啟。
  • 當地攤遇上和田玉,是最美的人間煙火嗎?
    6月1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山東煙臺的一次視察中說:地攤經濟和小店經濟是重要的就業來源,是最美的人間煙火,也是中國的生機 !於是「地攤經濟」在網上流行開來,「城管喊你去擺攤」,「五菱推出了擺地攤神車」,一夜成了爆款網紅地攤車,各大電商也推出了擺地攤夜市補貼區產品。
  • 夜經濟+小店經濟 有望釋放巨大能量
    這其中,夜經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從供給與需求端湧現出了大量新形態新趨勢。作為國內「最小顆粒度」的零售單位,小店經濟發展也開始呈現星火燎原之勢,一大批人氣旺、煙火氣息濃厚的小店競相湧現。 供需升級,夜經濟邁入2.0版本。
  • 水晶之夏 活力重燃夜淄博
    核心提示:去年10月,市政府出臺《關於挖掘消費潛力繁榮發展夜間經濟的實施意見》,提出豐富城市夜間經濟業態的具體措施,本報記者第一時間實地探訪,以《扮靚「夜淄博」還需加把勁》《在城市核心區打造夜經濟主陣地》《文化賦能 撬動淄博夜經濟》等為題,從不同角度推出8篇深度報導,呈現淄博夜經濟狀態,並採訪多位業內人士對淄博夜經濟發展提出建議。
  • 「地攤經濟」變成了人間煙火,燈火闌珊處,你想賣什麼?
    「地攤經濟」突然火了,基本是刷五分鐘朋友圈基本能看見二十五回「擺攤」這個詞。忽然想起來之前幫我媽擺攤和城管叔叔的鬥智鬥勇,深刻的把「敵不動,我不動」的深刻含義貫徹到底。地攤雖然存在不好的一面,卻也裝了一代人的煙火記憶,從早上車站旁排列的早餐車,到地鐵站門口擺放的水果攤,再到夜市商圈裡陳列的服飾攤……這些一個個小攤,就像燈火闌珊處等待的人,她們不但不會讓你等,並且不會離開,只要你需要,回頭就有她們的存在。
  • 2019,那些人間的煙火
    生活,是為了把生命之火燃燒成人間煙火,讓她更溫馨更浪漫,美好成詩一般。        生活是可以過成詩的,不必在遠方,她就在你用生命激情點燃的人間煙火裡。        雖然日子並非天天快樂、處處快樂,甚至往往還是痛苦的、悲傷的,這不僅僅是生活的本質,也是詩的本質,還是生命的本質。天天快樂的要麼是傻子,要麼是木偶。
  • 人間煙火「地攤經濟」火了!PCB人擺攤能賣什麼?
    近日,因為李克強總理在考察中稱讚地攤經濟:「是人間的煙火,是中國的生機」。「地攤經濟」突然就火了,並成為當下最接地氣的風口之一,甚至連城管都打電話給小商販邀請他們到指定地點擺攤經營。
  • 濱海東坎老街:最是人間煙火味
    如果有人問,「濱海最有人間煙火的地方在哪?」我的答案會是東坎老街。
  • 缸瓦的人間煙火
    推廣淮南地域文化和淮河文明的公眾號缸瓦的人間煙火
  • 地攤經濟正當時,這便是我們喜食的「人間煙火」
    最近,"地攤經濟"一詞大火,隨著形勢的變化,一時間擺地攤成為了很多網友們紛紛想要嘗試的一項工作,傳統小商販更富激情,而從未嘗試過的"萌新"們更是躍躍欲試。健康的、合理的地攤經濟能夠為保障民生、促進就業、刺激居民消費和經濟恢復帶來新活力,也為城市帶來更多最撫凡人心的"煙火氣"。而隨著地攤經濟的鬆綁,不僅是給了小攤販們信心,更是給我們帶來了實在的感受。是啊,地攤經濟不可或缺,越是接近生活的,越是實在的東西,越是能夠打動人心。所謂地攤經濟,物美價廉的商品、輕鬆愉快接地氣的購物方式,這便是我們喜食的"人間煙火"。
  • 在夜市裡售賣人間煙火
    一到夜晚,閃爍的燈光、食物的香氣、攤位前的吆喝,都讓人們重新感受到這座城市許久未見的煙火氣息。除了美食和熱鬧的人群,還有幾位有趣的攤主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氣氛不夠嗨,那就用音樂點燃!」Ash是樂隊的主唱,平時帶著自己的小團隊在家排練都會被鄰居嫌吵。自從夜市火了之後,他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