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右側藍字關注本公眾號,一起堅持閱讀!
《中國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財》
金人兵臨城下,宋徽宗只得把兒子拉出來頂缸,強行禪位給太子趙桓,這位藝術家皇帝真是個孬種!
趙桓,即宋欽宗,這位北宋末代皇帝的登基大典堪稱中國歷史上的奇蹟:面對萬人垂涎的帝位,宋徽宗以殺頭威脅趙桓,趙桓躺在地上打滾,就是不肯當皇帝;無奈之下,宋徽宗只得派宦官將其打暈,才給趙桓披上黃袍,完成登基大典。
也難怪趙桓不肯當皇帝,剛剛完成登基大典,宋欽宗還沒從昏迷中甦醒,太上皇宋徽宗就抽調京城最精銳的常捷軍保護他連夜逃竄了——有這種只顧自己逃命的皇帝,又怎能指望其他人為江山社稷流血,哪怕是萬裡江山的繼承者,哪怕是他的兒子!
不過,我們還是要說,汴梁保衛戰是北宋王朝第一次有組織的抵抗,也是擊潰金人的最佳時機(這個說法讓我好意外)。當時,汴京內有李綱、外有种師道,勤王之兵約計二十萬人;金人一路南侵,沒有建立任何根據地,完全是一支流寇。
天寒地凍、師老于堅城之下,一旦斷其退路,勝負不戰可知!可惜歷史完全不如人意……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宋欽宗不顧李綱等人反對,居然再次對金人提出了「金錢換和平」的倡議。
金人當然很歡迎這種倡議,而且,提出了極為無恥的開價:要想讓金國退兵,宋廷必須繳納黃金五百萬兩、白銀五千萬兩,牛馬驢騾一萬匹、絲絹百萬匹。與宋欽宗相比,金人的腦子還是清醒的,沒有被唾手可得的財富迷昏了頭腦,攻城戰被李綱打退之後,金人擔心全軍覆滅,就一溜煙撤退了。
上天並非沒有給北宋王朝機會,從金人撤兵到第二次包圍汴梁中間有八個月時間(原來靖康恥不是一次就完事的),從後來北宋王朝賠款的財力來看,足以完成所有戰備,甚至完全有可能訓練一支精銳的軍隊。
八個月中,北宋王朝又在幹什麼呢?
答:黨爭。
不僅是原來的新舊之爭,還增添了欽宗、徽宗之間的鬥爭。雙方從宋神宗年間翻起,把上百年來新舊黨爭的所有老底子倒是翻了個乾乾淨淨,都TMD死到臨頭了還在窩裡鬥。
——宋徽宗南逃至東南沿海後,居然堂而皇之地以「太上皇帝聖旨」頒行命令,扣住東南地區運往東京汴梁的戰略物資,禁止東南各路派兵勤王。
——宋欽宗則針鋒相對、親自上陣,指責蔡京一黨「以繼述神宗為名,實挾王安石以圖身利」,即位之初就把蔡京出貶衡州,蔡京則死於貶官途中。
蔡京雖然混蛋,卻曾數度為相,是當時惟一能總攬全局的人,也是他力主救遼抗金、啟用李綱(怎麼感覺蔡京有點像明末魏忠賢的意思呢,崇禎皇帝吊死前居然還想念魏忠賢了,真是莫大的諷刺)。隨著蔡京一黨被罷免,就連第一次汴京保衛戰的組織者李綱也被安上「專主戰議,喪師費財」的罪名,被發配到揚州去了——既然是蔡京提拔了李綱,那就一定是蔡京一黨。
北宋王朝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就在宋欽宗、宋徽宗鬥爭如火如荼的時候,「狄夷至賤者」女真再次悍然南寇。
這一次,可就沒這麼便宜了。
靖康元年八月,金人興兵進犯。面對毫無抵抗意志的北宋王朝,金人再次長驅直入,僅僅過了三個月金人就二度兵臨汴梁,開創了遊牧民族進攻中原的奇蹟。在這次入侵過程中,金人罪行累累滔天,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金人「殺人如刈[yì]麻,臭聞萬餘裡,淮泗之間亦蕩然矣」!
折騰了八個月,徽宗朝大臣星散,李綱被罷、「六賊」已死(六賊中的童貫雖然是個宦官,卻半生戎馬、久歷戰陣,是當時實戰經驗最豐富的將領之一,算是矮子裡拔將軍),宋欽宗所倚重的太學卻根本就是一幫只知道喊口號的書生!敢情又是一出書生誤國的戲碼……
沒辦法,只能再次拿出北宋王朝的絕招了:金錢換和平!
遊牧民族野蠻粗鄙,發財的方式一般來說就是縱兵劫掠,比如,匈奴、西羌、突厥、吐谷渾,等等。這種劫掠雖然殘暴,卻也不見得多無恥,畢竟上古時代最殘酷的競爭就是部族之間的武力殺戮,願賭服輸而已。
這一次,金人所作所為著實讓人開了一次眼界,難怪脫脫將之視為「夷狄中至賤者」!縱兵劫掠,宋人總有辦法匿藏財富;如果把劫掠財富的任務留給大宋皇帝,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金人的做法是:讓宋欽宗作為馬前卒替他們掠奪財富,自己坐享其成!
汴京外城攻破後,金人首領完顏粘罕寫信給宋欽宗,說自己並無染指開封之意,只要宋廷送給他一千萬錠金子、兩千萬錠銀子、一千萬匹錦帛、一千五百名美女。
所謂「錠」到底是一個什麼價碼呢?
答:除美女以千名為單位外,金銀要以千萬為單位,即五千萬兩黃金、五萬萬兩白銀。八百年後,清政府在甲午海戰中戰敗,日本強盜在《馬關條約》中的要價不足金人五分之一!
對這個極其離譜的開價,宋欽宗居然答應了(反正只要我能繼續活命,享受太平富貴就好,管他誰的死活。電視劇《走向共和》裡慈禧太后也是急於向洋人交出眾多朝中大臣當做替罪羊,只求活命,歷史總是在一幕幕得重演)。
皇帝不但答應,還替代金人在汴京城進行了最為慘烈的搶劫:不肯交出財物者,殺無赦;官吏徵收財物不利者,殺無赦;鄰人、奴婢可以舉報富人匿藏財富,知情不舉,一律殺無赦!
無論皇族、權貴、富戶還是黎庶,所有財富在漢人帝王手中遭到了一次空前洗劫,喪盡天良的爪牙居然為搶劫一匹絹在皇后娘家殺人立威!
宋欽宗前後兩次徵調民間財物,加上國庫所有財物、車馬、宗廟祭祀用具等等,在汴梁一城共為金人湊了五百萬兩黃金、一千二百萬兩白銀、一百萬匹綢緞!要知道,西漢末年,王莽歷經數年,不過才在全國搜刮到七十萬兩黃金!
大宋王朝,焉能再有幸理!
其實,金人不過是漫天要價,做夢都沒見過如許的財富,宋欽宗送來的這些財富就早已遠遠超出了金人對財富的認知。
既然能拿出這麼多,就證明你有更多!
宋欽宗供奉了汴京城的所有財富,金人反而被黃金白銀映紅眼睛,開始直接縱兵劫掠汴京城,甚至直接殺入皇宮拿走了所有祭祀用具,就連優伶唱戲的衣服也沒放過!
按說劫掠至此,金人應該滿意了。誰也沒想到,這個「夷狄中至賤者」居然還有後招。
汴京已經被圍兩月有餘,城中早就斷糧,樹葉、貓犬都已吃盡。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金人拿出一部分糧食,到汴京外城高價售賣——當然不是為了救荒,買者必須以黃金換取。對城中居民來說,賴以維持生命的糧食要遠比黃金珍貴,於是,金人又搜刮到幾萬兩黃金。
這一次,金人終於相信自己在汴京再也撈不到一寸金銀了,於是,凶相畢露的金人告訴宋欽宗,鬼才會跟你議和!壓根兒都沒有籌碼的人,哪裡還有資格繼續端坐在牌桌上?
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九日,金人以議和為名誘捕了宋欽宗,之後衝進皇宮抓走了宋徽宗、太子、皇后、眾嬪妃、眾皇子、眾公主,下令廢徽、欽二帝為庶人、立太宰張邦昌為帝,改「宋」國號為「楚」,即曇花一現的「偽楚」。
宗廟社稷生死存亡之際,一位年輕的御史中丞挺身而出,堅決不肯對這道命令署印,並在皇宮門口貼了一張大字報——大罵張邦昌蠹[dù]國亂政、終致社稷傾危。這位年輕人就是政和三年殿試的頭名狀元、南宋金融的主角——秦檜!沒想到大奸臣此時此刻居然會如此大義凜然……
仿佛上天為了證明北宋滅亡是愚弄人類,靖康二年四月一日,宋欽宗、宋徽宗、十萬汴京工匠以及那位杖節不屈的秦檜,在金人押解下向北而行。
那一天,世界文明巔峰被化為焦土,百萬人口的汴梁城僅剩不足萬人;
那一天,東京夢華二百年積蓄、清明上河二百年人才就此毀於一旦;
那一天,歷史跟人類開了一個極大的玩笑,史稱「靖康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