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作者 日月軍武欄目 火光/魔魔】
前言:據環球時報報導,西方媒體稱,在西方國家對中國不斷施壓之下,"五眼聯盟"國家紐西蘭突然跳出來了,且發表一番言論,令作為盟國的澳大利亞對紐西蘭這種行為極其不悅。但是,俄方表示,紐西蘭這種行為對於中國而言,或者對於遭到西方國家制裁國家來說,這是一種信號,有助於這些國家突破西方國家現有制裁和封鎖。
紐西蘭表態意味著什麼
紐西蘭政府在前不久接受記者採訪,總理阿德恩對記者表示,紐西蘭不會因為同澳大利亞是盟友,就向中國發起制裁。無論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關係如何不穩定,紐西蘭也會同中國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並在中新雙方固有政策上進行繼承和發展,不會因盟國關係,就破壞中新兩國長期以來的友好關係。
紐西蘭總理在緊要關頭對華這一表態,令澳洲瞬間沸騰,澳大利亞民眾紛紛指責紐西蘭,拋棄了澳新雙方協定。而最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其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澳大利亞士兵,將匕首放在一個阿富汗孩子脖子上的圖片,紐西蘭卻指責中國誣陷澳大利亞,要求道歉,這截然不同態度,對中國而言是打破西方封鎖最佳利器。
澳大利亞對華的態度
近年來,澳大利亞因為同西方大國合作,不斷對我國進行制裁和抹黑。今年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爆發之時,澳大利亞就借新冠病毒大肆炒作,各大媒體上惡意栽贓陷害,並要求中國向全世界所有國家道歉並賠償。
中國通過全國封閉進行疫情防控,澳大利亞便大肆攻擊我國人權問題,而對於澳大利亞種種行為,中國也給予了強勢反擊。另外,澳大利亞在阿富汗肆意殘殺平民和戰俘一事上,該國國防部長已公開表示懺悔,但自趙立堅發布這張漫畫後,澳政府又指責中國惡意誣陷,可謂非常雙標。
中國應該怎麼做
中國這幾年得到快速發展,遭到西方國家眼紅,而西方國家在一種嫉妒心理下,對中國進行各方面制裁和壓制,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應該利用各種資源發展。特別是經過紐西蘭一前一後兩種截然不同態度就可以看出,西方大國聯盟可以說是貌合神離,而中國也應該識破所謂聯盟,在多國競爭關係上做出優異表現。
免責聲明:本文由《日月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環球時報
延伸閱讀
絕口不提澳軍隊罪行 紐西蘭後法國竟也跟著跳出來了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境外社交媒體平臺發布圖文貼,譴責澳大利亞士兵屠殺阿富汗平民和戰俘之後,法國外交部也跳出來,指責推文內容「帶有偏見」,中國所使用的外交手段「不符合外界期望」。但是,法國外交部對澳大利亞軍人在阿富汗犯下的令人髮指的涉嫌戰爭罪的行為卻絕口不提。另外,推特公司證實,不同意澳大利亞政府提出的「移除推文」的要求。
趙立堅推文截圖
據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報導,法國外交部一位發言人說:「我們認為有關推文不符合人們對中國這樣一個國家的外交手法的期望。(趙立堅在推特上)公開發表的圖片尤其令人震驚,評論帶有偏見,侮辱了近二十年來派遣武裝部隊在阿富汗作戰的所有國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30日上午在境外社交媒體平臺推特上發布了一條譴責澳大利亞士兵謀殺阿富汗平民和囚犯的推文,同時還配發了一張由中國藝術家@烏合麒麟創作的藝術插圖。圖中,一名澳大利亞士兵一邊用刀抵住了一名阿富汗兒童的喉嚨,還配有文字「不要害怕,我們是來給你們帶來和平的」。在這篇推文發出後,立即招致澳大利亞方面的強烈反應,引發從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到到整個在野黨政客幾乎整個政壇的強烈不滿,他們紛紛對趙立堅推文中所配圖片展開集火攻擊,聲稱圖片內容是「虛假的」和「令人不適的」,但卻避談趙立堅推文中所說的澳大利亞軍人犯下戰爭罪行為的事實。澳大利亞軍方日前公布的調查報告已經證實,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澳軍人涉嫌戰爭罪,製造了多起殺害戰俘和無辜平民的事件,包括殘忍割喉阿富汗兒童。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
莫裡森聲稱,正就趙立堅所發推文一事尋求中方道歉,並尋求從推特上移除這一推文。澳大利亞外長佩恩則聲稱,已就此召見中國駐澳大使,尋求其就此向澳方道歉。另據澳媒報導,澳大利亞外交和貿易部秘書亞當森當天已就趙立堅發布的推文一事與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進行了對話。我駐澳大使館也在12月1日證實,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秘書長30日打電話給中國大使,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有關推特事表達不滿,中國大使堅決拒絕了其無理指責。此外,駐澳大使館還強調,澳方某些政客和媒體的咆哮,完全是錯誤解讀和過度反應,無非有兩個目的:一是轉移公眾對澳軍在阿富汗暴行的關注,二是將中澳雙邊關係惡化的責任諉過於中方。也許還有一個企圖就是在澳煽動民族主義情緒。
紐西蘭總理阿登
同樣在12月1日當天,紐西蘭總理阿登也就趙立堅所發推文一事表態,稱紐西蘭政府已直接就趙立堅推文中所使用的圖片向中方「表達關切」。 她還聲稱,趙立堅所發推文「不符合事實」, 因此紐西蘭才發出關切。但她與澳大利亞政客一樣,絕口不提澳大利亞軍人在阿富汗犯下戰爭罪的事實。
另外,推特公司一位發言人在1日也就趙立堅所發推文一事表態,稱推特公司不會移除趙立堅的推文。這位發言人說,推文中所包含的圖片已經標記為可能包含敏感內容。而根據推特公司的規定,政客的外交政策主張或者政府官方帳戶發出的「武力恫嚇」一般不被推特視為違規行為。
就在澳總理對中國狂怒時,這個曝光澳軍暴行的人卻危險了
就在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因為一張諷刺澳軍暴行的漫畫狂怒之際,那個曝光澳軍殘殺阿富汗平民的「吹哨人」,卻因「洩露國家機密」被澳大利亞有關部門檢控,以至於他甚至不得不發帖向網友求助。
圖源:請願網站「change.org」
這位揭露澳軍暴行的「吹哨人」名叫大衛·麥克布萊德,據《坎培拉時報》報導,作為「吹哨人」,麥克布萊德曾在揭露澳大利亞特種部隊士兵殺害阿富汗無辜平民的過程中,將「涉及國家機密」的文件洩露給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一位記者。為此,他正因涉嫌觸犯5項罪名而面臨澳大利亞司法部門的指控和審判。
由於澳軍官兵的暴行已被查證,不少澳大利亞民眾和政界人物都呼籲撤銷對這位「吹哨人」的檢控。但在今天,當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正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轉發了一張諷刺漫畫而要求中方道歉的同時,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卻表示「不會對麥克布萊德一案進行幹涉」。這實際上也意味著,澳大利亞政府並不會對仗義執言的麥克布萊德進行道義層面的支持。
圖源:《坎培拉時報》
儘管大多數澳大利亞媒體最近的報導並沒提到麥克布萊德的事跡,但筆者查閱各類資料發現,這位「吹哨人」此前的經歷頗有一番傳奇色彩。
出生於澳大利亞的麥克布萊德曾先後在雪梨大學、牛津大學攻讀法律專業。可在畢業後,這位獲得名校獎學金的「學霸」沒有像同學那樣當一個高薪的白領,反而選擇投筆從戎,在英國報名參軍,並多次隨部隊奔赴前線。
據《雪梨先驅晨報》提到,麥克布萊德曾參加了英軍著名特種部隊「特別空勤團」的選拔,不過卻因故落選,隨後申請退役返回澳大利亞。不久後,麥克布萊德又應徵了澳大利亞國防軍的軍事律師一職,曾於2011年、2013年兩次隨軍前往阿富汗。
圖源:《雪梨先驅晨報》
兩次跟隨澳軍前往戰場的麥克布萊德,聽聞澳軍疑似在當地有殺害平民等暴行後,就開始暗中關注了此事。2017年,麥克布萊德因為患有創傷應激後遺症而不得不退役。就在同年,麥克布萊德將自己掌握的許多證據交給了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記者丹·奧克斯。
麥克布萊德服役資料圖,圖源:《雪梨先驅晨報》
儘管麥克布萊德的這次「吹哨」在被媒體曝光後促使澳大利亞軍方展開了調查,卻也給他本人和這位記者惹上了麻煩。據多家媒體報導稱,麥克布萊德用於揭露澳軍士兵暴行的許多資料,是通過「竊取保密檔案」的方式獲得的,他因涉嫌違反5項法律被司法機關檢控。
就在10月,澳大利亞司法機關決定不起訴和麥克布萊德一同披露有關資料的丹·奧克斯,但卻並未對麥克布萊德做出同樣的決定。11月23日,麥克布萊德還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轉發了一則連結,希望網民能呼籲取消對他的所有檢控。
不過,截至發稿前,麥克布萊德的這個幾天前就發布的倡議頁面僅獲得了3萬多個點讚,熱度遠比不上他所揭露的澳軍暴行在網絡上引起的反響。
更滑稽的是,就在今天攻擊我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轉發諷刺圖片時,還有許多澳大利亞政客和媒體辯稱「該事件是澳大利亞人自己揭露的」,以此指責我們「作為外人」不應對其進行批評。
但從麥克布萊德的遭遇看來,這些人是在玩弄這麼一種把戲:在堵我們嘴時,他們就稱麥克布萊德是「我們澳大利亞自己人」,轉身卻又對這個「自己人」可能面臨的牢獄之災視而不見。
圖源:《雪梨先驅晨報》
筆者很好奇,這些認為「外人不該點評澳大利亞醜聞」的人,對於本國這位曾為國服役、功勳卓著,還在本事件中挺身而出的麥克布萊德,他們是否願意把指責中國的精力,用在為麥克布萊德得到公正的審判奔走呼籲上?
華春瑩強力回應外媒8連問 現場直擊
作為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身擔重任的華春瑩如今較少主持例行記者會,上次看到她的身影已是一個多月前。而當她今天再次站在藍廳主持記者會,迎接她的是中外媒體持續近50分鐘的20多個提問。
其中,澳大利亞總理就趙立堅發表有關澳軍暴行評論而要求中方道歉一事,以彭博社、BBC、路透社為首的多家西方媒體與華春瑩展開了8個回合的問答交鋒。
面對外媒的犀利「發難」,華司逐一回應,各個擊破,在有禮有節中充分闡釋了中方對澳軍暴行的立場態度,以及中國外交逐漸發展的多元內涵與宏大願景。
澳總理要求中方道歉,華春瑩有力反詰
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新聞事件原委。
日前,派駐在阿富汗的澳特種部隊製造了多起殺害囚犯和平民的事件,該事被澳國內人士的調查報告證實,一時間國際輿論譁然,紛紛譴責澳軍方的殘暴行徑。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30日在個人社交帳號上刊發了一張譴責澳軍隊在阿富汗暴行的相關漫畫並呼籲對此徹底調查。此舉隨即引發了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的「震怒」,他在電視節目中公開要求中國政府就趙立堅有關推特道歉,稱中國應該為此「感到羞愧(feel ashamed)」。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電視節目中表達不滿
在今天的記者會上,坐在第一排的彭博社資深記者就首當其衝地向華春瑩發問,詢問中方對「道歉」的態度。
「報告披露的細節令人震驚和毛骨悚然,其中包括將成年男子和男孩集中起來槍殺或者蒙眼割喉;將2名14歲男孩割喉後裝入口袋投入河流;而且還要求新兵槍殺戰俘以「練手」等。澳方這些殘暴罪行受到了國際社會一致的強烈譴責和聲討。」
華春瑩一上來就先擺事實講道理地論清是非曲直,隨後反問道,「澳方對我同事個人推文反應如此強烈,是想說明,澳大利亞有些軍人冷酷殺害阿富汗無辜平民有理,但有人譴責這種冷酷罪行反而無理嗎?阿富汗人民的命也是命!」
彭博社記者
我恰好就坐在這位彭博社記者的右側,能清楚地聽到他在提問時有意地強調了「feel ashamed(感到羞愧)」一詞,明顯,華春瑩也聽到了這一重點詞。於是她接著說,「你剛才提到澳方說中國政府應該feel ashamed。澳大利亞軍人赴阿富汗是政府行為,澳大利亞有軍人在阿犯下如此殘暴罪行,澳政府是否應該feel ashamed?!」
我們能明顯地從她的三連問中聽出漸次升高的力量和強度,而這似乎也激發了西方媒體發力詰問的欲望。
澳政府應該怎麼做,你來問中國?
BBC記者又說,「根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有些涉事軍人已經被解職,接下來還會有刑事調查,有些人會入獄接受懲罰。中方希望看到澳政府採取什麼措施呢?」
BBC記者
坦白地說,在記者會現場的我聽到這個問題後稍感詫異,一群澳大利亞軍人對阿富汗人犯下罪行,一個英國記者跑來問中方「你覺得澳政府應該怎麼辦?」我想,無論中方怎麼答,他們都會有「解讀」的空間,因此這一問可以說是一個故意讓中方當「教師爺」的設陷問題。
「澳大利亞政府應該是一個成熟的政府。他們應該知道該如何妥善處理這一可怕事件。」華春瑩四兩撥千斤地回應道。
其實在前面回答彭博社記者提問時,華春瑩已經表明了中方的態度:澳政府應該做的是深刻反思並將兇手繩之以法,向阿富汗人民作出正式道歉,並向國際社會鄭重承諾永遠不再犯這種可怕罪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副所長柳華文在與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談及此事時,首先強調了「正式道歉」的重要性:「澳當局的道歉很重要,這是表明態度,表明承認事實的存在,承認澳軍行為對受害人、對國際公眾造成了不好的後果。」柳華文接著指出,在任何軍事行動,尤其是國際軍事行動中,各國部隊都應受到國際法的約束,任何違反國際法、武裝衝突法、禁止酷刑公約等行為,都要根據該國國內法和國際法進行追究。「澳當局有義務對澳軍不法行為追究責任」。
借批評中國轉移矛盾,迎合西方輿論場
華春瑩在回答了其他幾位記者的問題後,BBC記者再次舉手,華春瑩也非常歡迎地笑著對他說「你接著問」。
「關於澳大利亞軍人推文配圖,這是專門為有關推文製作的圖片嗎?澳方要求撤下這個推文,請問推特公司是否會撤下這條推文?」
華春瑩告訴他說只注意到是網絡流傳的圖片,並不了解作者何人,隨後又回復他刪除與否「是澳大利亞政府和推特公司之間的事情」。
面對西方媒體拐彎抹角地追問,華春瑩接著說:
「我覺得澳大利亞政府必須直面一個現實:澳大利亞一些軍人到底有沒有在阿富汗犯下如此兇殘的罪行?他們以割喉這樣兇殘的手法去殘殺阿富汗兒童,這是不是事實?我認為澳大利亞政府目前要做的是直面這一事實,深刻反思,並採取切實行動杜絕此類不人道的犯罪行為再次發生。如果他們對澳一些軍人在阿富汗殘殺無辜可以不覺得ashamed,但如果有人譴責這種行為,他們就接受不了,還口不擇言,我認為這不是一種成熟和理智的做法。」
華春瑩的這番言論一針見血地道破了澳大利亞當局的心理活動。「澳總理就是在轉移矛盾,他本來就正愁沒話說,這下剛好把輿論熱點轉移到批評中國政府上,而批評中國又在西方很有輿論市場。」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院大國關係室主任鍾飛騰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說。
這是人權問題,與內政有關嗎?
隨後,BBC記者又舉手追問,暗指中方此次表態是「幹涉別國內政」,他委婉地說「我們可否認為中方今後也會在其他不直接涉及中國的問題上發表看法?」
在大篇幅的論述後,華司問他「這個問題跟人權有關,但它跟內政有任何關係嗎?」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就「幹涉別國內政」這個點向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副所長柳華文請教,柳華文表示,「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基本原則是『不幹涉純屬內政的事項』那什麼是『純屬內政』?很明顯澳軍在阿富汗的暴行不算是其內政,而大家對於這樣的事情給予關注和評論是很正常的。」
相較於趙立堅的發圖關注,澳大利亞此前在中國涉港、涉疆、涉藏等問題上的種種言行,則是實打實的「幹涉別國內政」,因為那是一個國家主權國家範圍內的事。
中國外交背後的宏大與多元
華春瑩就「幹預人權」問題與BBC進行了幾輪交鋒,她說「你這個提問可不像BBC的一貫風格。你如此關心這個問題是因為你是澳大利亞籍的嗎?」BBC記者當即發出否認的聲音,並立即澄清道:「我只是作為一個記者提問,並不暗含批評中方的意思。」
然而我們在現場能明顯感受到,西方幾家主流媒體的設問是明顯戴著「有色眼鏡」的,他們對於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譴責反應很強烈。
談及這一現象,鍾飛騰說:「他們一直都是這樣,白人至上主義,感覺就他們做得好,別人都是汙點。他們認為就算是犯了錯也只能是他們內部人批評我,哪裡輪得到一個發展中國家來指手畫腳。但是公道自在人心啊,中國就是站出來說了這種話,所以他們就非常不適應。」
事實上,我們可以從趙立堅、華春瑩等多位發言人近年來的表現看出,中國外交官越來越主動地在掌握話語權,越來越積極地對外闡明中國立場,發出中國聲音。
「以前我們的外交偏重為經濟發展服務,為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但隨著中國國力的強大,我們的外交目標變得越來越宏大與多元,更加地有內涵。我們不僅關心經濟,我們還關心全球正義、地區安全、環境保護等等,這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應有之義。」鍾飛騰說。
(來源:直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