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教授寫下「封刀信」:青春無悔

2020-12-26 騰訊網

手術中的廖革望醫生(右)

廖革望醫生的「封刀信」

近日,年近七旬的湖南省腫瘤醫院退休教授廖革望應患者家屬請求,又走進了手術室,完成了最後一臺手術。手術結束已是深夜,他隨手寫下一封「封刀信」,信中寫給科室成員的一句「當你老去,離開手術室的時候,覺得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青春無悔」讓許多人淚目。

廖革望醫生是湖南省腫瘤醫院婦瘤科唯一一位男醫生,行醫41年,做了10000多臺手術,他說,「我年紀大了,醫院的年輕醫生也成長起來了,這應該是我最後一臺手術。對手術臺,我很珍惜,也很不舍。」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冰晶 受訪者供圖

「封刀信」

退休醫生應邀重回手術室

術後留信:「青春無悔」

聯繫到廖革望醫生時,他剛忙完手頭上的工作。

今年69歲的廖革望教授,是湖南省腫瘤醫院婦瘤科的婦瘤科大科主任。他三年前已經辦理了退休手續,雖被返聘,可他每周只看兩天門診,不做手術已經10個月了。「因為自己年紀大了,也退休了,本來不打算再做手術了。」

廖醫生說,之所以做這一次的手術,是因為那位從東北過來的病人之前在外院做過卵巢癌切除手術,淋巴結轉移至腹主動脈旁,手術難度很大。「那位病人和我說,她是在絕望之際,聽到女兒同事的媽媽曾在我這裡做手術很成功,所以這次來,她一定要我做手術。」看過了病人的病情,廖醫生答應了對方的要求。

8月26日晚9點,廖醫生穿上了久違的手術服,做好一切消毒清潔措施,走進了湖南省腫瘤醫院手術室22間,重新操刀進行了這臺腹部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手術。病人被推進燈火通明的手術室,醫生護士各自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麻醉醫生實施麻醉後,廖醫生熟練地操作手術刀、解剖剪、大彎鉗,輕聲囑咐助手如何分離隱匿處的腫塊。

「這個手術就是怕大出血,大出血的話就很危險,所以每一刀都要很精準。」廖醫生說,「這類手術我以前經常做,別看它時間不是很長,卻是我們這個領域裡最難、最危險的手術。」

廖醫生寶刀不老,當晚11點多,在眭鴻穎主任醫師、李虎成副主任醫師等六七名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手術順利完成。

廖醫生告訴記者,手術完成後,脫下手術服,想著這應該是自己人生中最後一臺手術了,當天晚上就交出了自己在手術室的衣櫃、鞋櫃鑰匙。「當時已經是深夜,但我們科還有好幾臺手術要做。我看著同事們很辛苦,回想自己做醫生四十多年都是這麼過來的,於是就在一張紙上寫了一些話,和鑰匙一起放著,留給同事們。」

廖醫生的信中寫道:「行醫四十多年,深知醫務人員的不易,更能感受到病人那無助、求治的目光,揪人心痛,看到你們那麼辛苦,我們這些安享退休金的老同志深深感激你們,相信你們會明白:當你老去,離開手術室的時候,覺得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青春無悔!」

廖醫生向記者表示,深夜有感而發,隨便寫了幾句話,都稱不上是寫信,就是把當時心裡的想法寫了出來。沒想到當晚,同事們看到紙條後很受感動,有同事把紙條拍了照片發到朋友圈,還有同事說,看完後眼淚立馬掉了下來。

「本來是很小的事,沒想到被傳開了,讓我挺開心的是,今天去查房,看到那個病人已經出院了。」廖醫生爽朗地笑著,與記者分享這份喜悅。

婦瘤科唯一男醫生

有過委屈,那句「醫生救救我」觸動了他

41年前,廖革望從湖南醫科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了湖南省腫瘤醫院工作,工作第一年,他在婦瘤科輪科時被留了下來,成了科室裡唯一的男醫生。婦瘤科情況特殊,患者都是女性。剛開始工作的時候,男醫生的身份給他帶來了很多困難,有的病人一進診室門看到是男醫生,就不太願意了,也有的病人會在診療的過程中覺得尷尬。

而且,那時正處於上世紀80年代初,社會環境較為保守,認識的人也總是半開玩笑地問他放著那麼多科室不選,為什麼選婦瘤科。家人偶爾也會不理解,對於這些,當時年輕的廖革望時常充滿了委屈。

那麼,是什麼讓他這麼多年一直堅持下去呢?廖醫生說,在行醫的過程中,他漸漸了解到婦瘤科醫生的不容易,有的複雜的手術需要十幾個小時,這對醫生的體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所以我覺得我們科室,需要我這個男醫生與大家一起分擔。」

廖醫生告訴記者,選擇留下來,也是因為很多年前,一位叫周琴的病人給了他很大的觸動。「這位病人三十出頭,老公是個理髮師。她來醫院看病的時候,已經是絨癌晚期了。原本年輕漂亮的她,看起來臉色蒼白,憔悴不堪。癌細胞已經廣泛轉移,嚴重貧血到血滴入水中,幾乎看不出紅色的地步。」廖醫生說,在那個年代,絨癌是治不好的,他記得那位病人躺在床上央求著:「醫生,救救我吧!」看著病榻上病人強烈的對生的渴望,彼時的他卻無可奈何,那種無奈感對他影響很深。廖革望感嘆道:「她最後是死於貧血,那麼可憐。」 也是因為這件事,讓廖醫生決定一心一意留在科室。

讓廖醫生欣慰的是,行醫41年後的今天,醫院婦瘤科的醫療水平有了顯著的進步,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當時致死率達到90%的絨癌,即使是已經發生轉移,也很少再能帶走患者的生命了。」

回望職業生涯

做了萬餘臺手術,如有需要還會出山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廖革望醫生是湖南省腫瘤醫院婦瘤科尚在上班醫生中最老資格的教授,現在婦瘤科的主任醫生們,大多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學生。

婦瘤二科的胡醫生在朋友圈寫道:「他是手把手教過我的恩師,手術臺上有諄諄教誨,(手術臺下)更教我們立人,凡事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從來只收穫錦旗和感謝的老主任,像一面旗幟立在最前方。您說,當您老去,離開手術室時,覺得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青春無悔!是的,老師,我們越來越感覺到了!」

回望自己的職業生涯,廖醫生說他已經在手術臺上做了10000多臺手術。「對手術臺,是惜別的,很珍惜,也很不舍,我還掉了眼淚。」

廖醫生告訴記者,自己現在很少做手術了,一是因為年紀大了,要服老;二是醫院年輕醫生們,特別是婦瘤二科的醫生人才貯備充足,像史彩霞主任,金志紅,彭顆紅,眭鴻穎主任醫師都能獨當一面了。「他們在一點點的積累下,學識淵博,技術過硬,史彩霞主任的機器人手術都做得很好了,我可以休息了。」

寫這封信,是意味著封刀了嗎?廖醫生笑著說,年紀大了,也退休了,交還手術室的鑰匙是希望這是最後一臺手術,可以說是「封刀」。「但是,如果以後有特殊需要的話,我還是會站出來的!」

來源:揚子晚報

相關焦點

  • 我的青春是無悔的!
    奮鬥抒寫無悔青春,在漫漫人生道路上,青春雖然只是一小段,但當你白髮蒼蒼回首時,你會發現曾經擁有的青春依然會在記憶中閃爍著動人的光彩。青春無悔該是我們每個人的追求,我們只有把握好青春的每一天,在激流中湧進不斷拼搏,我們才可以驕傲地說:「我的青春是無悔的!」
  • 奮鬥青春 無悔年華
    「我國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練就過硬本領,勇於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鬥,同億萬人民一道,在矢志奮鬥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一個國家的進步,刻印著青年的足跡;一個民族的未來,寄望於青春的力量。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 青春無悔:哈工大(深圳)舉行首屆本科畢業生證書頒授儀式!
    6月17日,在哈工大(深圳)舉行的首屆本科畢業生證書頒授儀式現場,迴蕩著莘莘學子的青春誓言。哈工大(深圳)黨委書記吳德林,哈工大黨委常委、副校長、哈工大(深圳)常務副校長甄良,哈工大(深圳)副校長姚英學,工會工作負責人張敏,校長助理韓喜雙、馬廣富、魏軍以及各學院院長、教授代表參加了首屆本科畢業生證書頒授儀式。
  • 婦瘤科裡的男主任堅守40年 最後一臺手術留下 「封刀信」
    在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緊張而又嚴謹的手術後,患者平安下臺,年近古稀的廖教授給手術室的同事留下了一封信。廖革望教授說,自己的這封信,並不為了感嘆自己封刀,而是希望鼓勵年輕一輩,一切為病人著想,將專業與敬業傳承下去,造福更多婦瘤患者。
  • 「地評線」江右時評:青春無悔 當奮力前行
    「青」力而為,前進無悔,訴說報國之志。「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披上白衣,他們就是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的白衣天使;穿上警服,就是風雨無阻嚴守防線的鋼鐵戰士,在這厚重的「金甲」背後,也不過是孩子的身軀。
  • 沙畫|青春無悔——致敬英雄翁佳浩!
    青春無悔——致敬英雄翁佳浩沙畫紀念這位見義勇為的英雄▼翁佳浩出生於1998年,椒江區洪家街道人6月26日下午4時許,他在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鮜門鎮百安村自然海灘因救人溺水犧牲,年僅22歲。7月2日,市委書記李躍旗對翁佳浩在深圳救人遇難事跡作出批示。他在批示中說,翁佳浩同志在深圳救人遇難,事跡感人、為之動容。佳浩以他年輕生命見義勇為的青春光芒,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社會作出了表率、樹立了榜樣。
  • 「斯內普教授」艾倫-裡克曼去世 終年69歲
    艾倫-裡克曼扮演的斯內普教授為觀眾所喜愛   搜狐娛樂訊(森月/文)1月14日,據英國媒體《衛報》報導,出生於1946年的英國男演員艾倫-裡克曼在倫敦因病去世,終年69歲。這位曾經在電影《哈利-波特》系列裡扮演「斯內普教授」的卓越演員是英國皇家藝術戲劇學院的副主席,除了在電影、電視、舞臺表演方面有出色作品,也是一位出色的導演、編劇和配音演員。  艾倫-裡克曼曾塑造過的角色包括《理智與情感》中的布蘭登上校,《虎膽龍威》中的德國恐怖分子漢斯·格魯博,《俠盜王子羅賓漢》中的諾丁漢郡長。
  • 新青年 新力量 | "95後"交警劉洺碩:閃耀的警徽是青春無悔的選擇
    新青年 新力量 | "95後"交警劉洺碩:閃耀的警徽是青春無悔的選擇 2020-05-04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驍勇善戰爭先鋒 鑄就青春無悔夢
    驍勇善戰爭先鋒 鑄就青春無悔夢 2020-08-01 13: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陳國祥 周以琴共青伉儷的無悔青春
    時至今日,來到這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們,無論年齡長幼、職務高低,依然在「共青精神」的激勵下,擁有青春熱情。一代代新老共青人見證著,以身心參與著、感受著這裡歷史性的變化。  值共青墾荒60年與耀邦同志誕辰100年之時,本刊記者奔赴這塊紅土地尋訪,回望共青城歷史,挖掘共青精神,承傳青春正能量。
  • 無悔青春十八,奮鬥自成芳華 ——英德中學舉行高三年級十八歲成人儀式
    9月12日上午9時,英德中學隆重舉行主題為「無悔青春十八,奮鬥自成芳華」的18歲成人儀式暨高三高考動員大會,儀式由英德市融媒體中心主持人姚天虹主持,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羅彬明為儀式致辭,學生代表梁梓鑫、鄧弦韻同學帶領全體高三學生莊嚴起誓,發出振聾發聵的成人誓言。
  • 青春的腳步,無悔的選擇-光明日報-光明網
    22歲的湖北姑娘管婧懿揮揮手,告別了她熱愛的華東師範大學校園。再過幾天,她將行走在青藏高原,成為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的一員。放棄英國伯明罕城市大學等多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但我選擇尊崇內心的意願,去祖國的西部」。    電話那頭的管婧懿聲音爽利:「讓我毅然決定去西部的,是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一名武漢人,我感受到了全國人民的愛。
  • 河間市開展村官「青春無悔 美麗鄉村」活動
    據了解,為充分利用大學生村官思路活、上手快、創業熱情高的優勢,河間市於9月21日成立了「河間市大學生村官創業俱樂部」,積極組織引導大學生村官以實際行動踐行「熱愛基層、紮根基層,增長見識、增長才幹,促農村發展,讓農民受益,讓青春無悔」的號召,開展「青春無悔 美麗鄉村」系列活動。
  • 梁德鍾:青春就是選擇一條路,無悔走下去!
    也許,青春更是選擇:這一生,我們為了什麼而不悔?「談到過去,很多記憶都模糊了。」接到採訪通知,56歲的石門派出所民警梁德鍾很詫異。在江北公安分局幹了38年的他,從沒想到有一天會坐到鏡頭前。那38年間走過的路,伴著散落在每個轄區的工作記憶,讓我們逐漸描摹出他的人生:一條關於「青春」的路徑。
  • 女子鏈球運動員羅娜堅守初心讓青春無悔 - 國家體育總局
    女子鏈球運動員羅娜堅守初心讓青春無悔 發布時間:2020-01-09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李東燁 字體:
  • 《青春的童話》:青春,是一場無悔的旅行
    《青春的童話》是2002年播出的一部電視劇,由肖鋒執導,林海鷗編劇,李小璐、潘粵明主演。從播出至今已經18年了,又一代人的青春印記。李小璐飾演的莫南文靜、漂亮,在十八歲那年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醫生說,她只能活到25歲,並告訴她的父親,莫南不可有情緒上的波動,更不能結婚、生子。莫南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妹妹跟莫南的性格天差地別,妹妹活潑好動,追求時尚,但是學習卻遠遠不如莫南。兩個人,一個如水,一個如火。
  • 金馬獎導演張毅辭世,享壽69歲
    臺灣金馬獎導演、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日前傳出因心臟手術後輸血感染病危,琉璃工房臉書今天發布重大訊指出,「親愛的工房朋友們,我們敬愛的大家長張毅已於11月1日清晨在妻子楊惠姍、女兒張源,及家人們的陪伴下安詳辭世,享年69歲。楊惠姍感謝這幾日來自全球各地朋友的關心集氣與助念,後續相關事宜安排處理中。」
  • 畢業心語——劉建慧:感恩鹽中,無悔青春
    回首過去的三年,在這裡留下了同學們成長的故事,留下了同學們青春的印記;這裡留下了同學們的歡樂憂傷,留下了同學們的榮耀夢想。此刻,同學們即將離開這裡,踏上另一段嶄新的徵程,同學們紛紛用手中的筆記錄下一段段母校情、師生情和同學情,讓我們一起走進每一位同學的內心,感受三年來的成長和感動!
  • 「醫」路無悔綻放青春之花
    青春因為夢想而美麗因為奮鬥而無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時,他們披上白色「戰袍」,走上了屬於自己的「戰場」。或在抗擊疫情最前線,或在抗擊疫情大後方,醫務人員主動請纓,堅決請戰,用過硬的技術和暖心的服務在這場全民戰「疫」中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她叫李娟中共黨員、雅安市人民醫院ICU副護士長,雅安援鄂醫療隊隊長、臨時黨支部書記,第23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獲獎者。
  • 【警察故事】青春無悔 --- 派出所民警褚衍波
    他們頭頂的警徽投射出耀眼的光芒就像夜空中點點繁星照耀著榴鄉大地守護著百姓平安青春無悔他說,這一生,願把青春獻給派出所工作,把無悔獻給警察事業。扎 根褚衍波是嶧城公安分局吳林派出所的副所長,1987年出生的他已經從警十年了。人們常說,人生能有幾個十年,而這十年的時光,褚衍波全部獻給了吳林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