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防部發布」官方微博11月8日報導,11月6日,中印兩軍在楚舒勒舉行第八輪軍長級會談。雙方繼續就推動中印邊界西段實控線地區脫離接觸坦誠深入和建設性地交換意見。雙方一致同意認真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確保雙方一線部隊保持克制,避免誤解誤判。雙方同意繼續通過軍事和外交渠道保持溝通,在此次會談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其他問題解決,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據《印度國防新聞》11月7日報導,參加第八輪軍事會談的印度代表團由新任命的第十四軍司令梅農中將率領。報導稱,連日來,印度軍方高層舉行了一系列會議,審查中印邊境地區總體局勢,並決定敦促軍隊全面脫離與中國的談判。
印度空軍總司令巴達裡亞說:「我們的積極行動和強硬立場有助於勸阻中國進一步試圖改變『拉達克』的立場」。印度首任國防參謀長拉瓦特6日表示,印度不會接受任何「轉移」。
據路透社報導,數千名印度和中國士兵已經在中印邊境陷入長達數個月的對峙。拉瓦特表示,「我們不會同意實際控制線有任何變動。」他還宣稱,在整體安全考量中,邊境衝突、越界以及無端的戰術軍事行動升級為一場更大規模的衝突是不能被忽視的。換句話說,印度軍隊在對峙區域是不可能讓步的,潛在的風險不可能避免。
印度國防參謀長拉瓦特
那麼,印度靠什麼來維持這種對峙呢?從印度媒體公開的信息來看,至少到目前為止,印度在高海拔地區軍隊的防寒服還是短缺的。從俄羅斯購買的防寒服至今還沒消息,為了彌補這一短缺,印度連美軍的二手防寒服都採購了。但是,二手服裝讓印度軍隊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美國味道」:二手防寒服有破洞、汗味和餿味,保暖效果肯定不如全新防寒服。
印度購買的美軍防寒服全稱叫做擴展型寒冷氣候著裝系統,把整個防寒服裝分為了7層,即L1~L7,不同層級的服裝搭配,就能應對不同的寒冷氣候。這種模塊化的思路和模塊化槍族的思路是一樣的,因為模塊化槍族可以通過更換槍管和槍機來適應不同的作戰距離。但是,這樣的防寒系統價格肯定也是昂貴的,全套要上萬美元。
由此可見,印度是下了血本的。但是,高海拔防寒服在其他國家需求量並不大,最多裝備幾隻山地部隊。此外,高海拔山地戶外運動也屬於小眾市場,民企生產量很少。所以,印度即便是滿世界購買防寒服,還是有缺口,可能高達數萬套。而在高寒山地環境中,能夠抵禦-40℃的寒冷氣候,才能談駐守和作戰。
此外,除了防寒服這種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裝備外,印度連基本的槍械都要進口,包括配套彈藥。一旦彈藥耗盡,這些槍械基本上就是廢鐵。要知道,印度連AK203這種「拉皮」AKM步槍都不能自主生產。雖然印度的軟體較發達,仿製藥「聞名世界」,印度理工學院也很優秀,但是,這些都不能彌補他們在整體上的劣勢。
解放軍一體化睡袋帳篷
有人說,印度的確是不惜一切代價來應對邊境態勢的,不能輕視他們,但是,高海拔地區的對抗是國家實力之間的對抗。反觀解放軍這邊,雖然在高海拔地區運送物資很難,解放軍同樣面臨惡劣氣候的挑戰。但是,新型邊防巡邏服、新型高原防寒服和一體化睡袋帳篷已經配發到一線前哨,解放軍甚至把重達70斤的取暖爐都送到了一線前哨。
此外,11月6日下午,中船海神公司圍繞「新型骨幹衛勤裝備」交付高原邊防部隊試用。這套裝備包括可攜式生命通用支持系統、箱組式醫療救治系統和食品水質快速檢驗箱組3個新型骨幹衛勤裝備。
可攜式生命通用支持系統,集呼吸、除顫、B超、監護和輸液5種功能於一體,是一個移動的重症監護室,相當於高機動型的ICU。箱組式醫療救治系統,能在20分鐘內快速展開和撤收一個完整的二級野戰醫院;食品水質快速檢驗箱組,能在3分鐘內對108種有毒有害物質進行快速檢驗檢測、追蹤溯源和預警分析。
這些高科技裝備的加持,即便是在整個寒冬的對峙中,萬一有邊防官兵身體出現了意外,也可以立即得到有效治療。而在此前印度《電線報》的報導中,印度一線部隊連基本的醫療救助人員都不能配齊。此外,隨著食品水質快速檢驗箱組的配發,一線部隊就可以以雪化水,然後進行檢測,避免了飲用雪水和河水導致身體不適。
此外,解放軍近日邀請22家中國智能產品製造商,作為給高寒部隊提供無人智能化武器及其他專用裝備的潛在供應商。這些企業已研發出一些適用於高原高寒環境的產品,包括察打一體化無人機、物資投送無人機、無人機幹擾器、自動發熱服裝、可攜式制氧機甚至自動(多功能)麵包車等。
央視早前報導中出現的用於投送食品等物資的無人機
所以,當下的解放軍已經不再受困於軍費和國家的後備實力。從新型高原防寒服的緊急研發我們就可以看出,解放軍正在探索新的裝備採購模式,就是部隊提出需求和裝備的性能指標,然後有實力的廠商進行競標,從中選出最優秀的產品。這樣不僅可以獲得最好的裝備,還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採購價格。這些民營創新企業的加入,可以讓邊防部隊佔據很大優勢。
而這些,還只是中印在後勤和醫療救助上的對比,如果再對比野戰防空能力、電子戰能力、遠程精確打擊能力,我們就會發現差距更加明顯。印度正在緊急購買這方面的裝備,比如以97億盧比(約1.31億美元)的價格購買國產智能防空武器,以54億盧比(約7322萬美元)的價格購買靜態短波收發器。
此外,印度今年3月還籤署了一項88億盧比(約合1.19億美元)的協議,為其在中國和巴基斯坦邊境地區部署的前線部隊購買16479支以色列內格夫7.62x51毫米輕機槍。
以色列內格夫7.62x51毫米輕機槍
雖然印度可以在全世界買武器,但是,外貿貨和出口國的自用貨還是有差別的,而即便是進口貨到了,還需要訓練和體系化應用才能達成戰鬥力。而一旦這些武器的庫存耗盡,印度軍隊只能被動挨打。
以英國和阿根廷的馬島戰爭為例,阿根廷軍隊使用飛魚飛彈擊沉了英國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軍艦,「大西洋運送者」號大型運輸船,以及擊傷了「格拉摩根」號驅逐艦,給英國人造成很大的震撼,還拉開了現代戰爭的序幕。但是,這些微弱的優勢並沒有彌補阿根廷軍隊的劣勢,最終,馬島戰爭以英國的勝利而結束。反觀印度軍隊,軍官吃回扣,貪汙屢見不鮮,基層部隊自殺槍擊案頻發,先進武器到了他們手裡,戰鬥力肯定會大打折扣。
所以,這真的不是輕視印度軍隊,而是事實如此。分析印度軍隊的劣勢,也不是過分低估他們的實力,是因為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筆者看來,印度在高海拔山地的駐守活動,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