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項目為何能在一路查處之下建成運營?
——惠州洲際高爾夫球場「身世」調查
2013-09-16 11:11:38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劉大江 邱明 田建川
沒有審批手續,九成用地屬違法佔地,廣東惠州金鵝溫泉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惠州洲際高爾夫球場違法項目,卻在當地執法部門的一路查處之下建成運營。
違規高爾夫球場「以罰代管」
「世界級18洞高爾夫球場,令您每個細胞充滿年輕氣息!」這是一條為廣東惠州橫瀝鎮湯泉度假區內的洲際高爾夫球場群發的網絡廣告。作為富力地產老闆李思廉、張力的私人公司——金鵝公司的「投資項目」,這個高爾夫球場卻是一個嚴重違規項目。據國土部門調查,洲際高爾夫球場總面積928畝,其中898.4畝屬於非法佔地,其中耕地92畝。
早在200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明令禁止新建高爾夫球場。但在強大政策「高壓」下,洲際高爾夫球場依然「野蠻生長」,2007年違規開建,兩年後建成投入運營。
記者調查發現,當地執法部門從這個球場建設開始就關注了,但到2009年11月惠州市國土局惠城區分局才作出處罰,認定洲際高爾夫球場項目非法佔用耕地、非法佔用土地,要求停止施工,退還土地並復耕復綠,同時罰款598萬多元。
但據當地一些群眾反映,近600萬元罰款就像繳了「保護費」。該高爾夫球場工作人員告訴遊客說,我們已經交了罰款,不擔心被查,你們「放心玩」。記者發現,2011年惠州市旅遊局的一次會議,安排的項目裡就有洲際高爾夫球場;當地矮陂國土所今年上半年的日常巡查記錄上,幾乎每月都有到黃沙洞村的巡查記錄,次次都「未發現違法行為」。
2012年4月,惠州市國土局惠城區分局出具《審查意見》,稱開發商金鵝公司停止營業,「已在球場種樹,落實了耕地佔補措施,並接受了處罰」。
查歸查 不影響營業
據記者現場調查,國土部門認定的所謂「復綠」,只是在球場邊角處種了些樹,絲毫不影響球場運營。惠州市國土局惠城區分局執法隊隊長陳若能對此稱,復耕復綠沒有具體標準,「有草有樹,就是復綠」。
記者還了解到,所謂「接受了處罰」,實際上是在《審查意見》已經發出一個月後,金鵝公司才繳納了罰款,而此時距離下達處罰通知書時,早已過去2年半時間。
更重要的是,球場仍在營業。最近記者在洲際高爾夫會所看到,前來打高爾夫的客人絡繹不絕。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入住酒店即可免費打球,行政套房單日價格為平日1350元、周末1850元,單獨打球則收費每人每場次420元,「周末需要預定」。
這與一年前該球場的情形大相逕庭。2012年5月,記者在這裡諮詢打球信息時,高爾夫銷售經理警惕性很高,起初聲稱「現在風聲緊,暫停營業」,一會兒改稱「不對外營業,只供酒店住客娛樂」,最後坦陳,「一直在營業,但要辦會員卡,要等兩個月」。
附近村民對「漂亮」的高爾夫球場卻很擔憂。黃沙洞村文書劉新發告訴記者,2004年政府徵地時說搞溫泉開發、建酒店,沒說要搞高爾夫。劉新發說,高爾夫草皮要打農藥、施化肥,他們擔心有毒的滲水會直接進入地下,影響村民健康。
「高爾夫怪圈」亟須打破
在最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下,國家明令禁止新建高爾夫球場,迄今快10年。在這期間中,各地違法高爾夫球場建設卻屢禁不止,越來越多,形成了怪圈。專家認為,這一怪現象的出現,與一些地方政府的姑息放縱有關。
洲際高爾夫球場的「成長軌跡」,就是一個標本。早在2007年12月,洲際球場開建不久,惠州市國土局惠城區分局就已發現金鵝公司非法推土建設,「多次現場制止」,但並未採取強制措施,該球場一天天做大,直到2009年竣工營業。在此過程中,惠州市國土局惠城區分局自稱曾連續下發10多個處罰通知書,但最終石沉大海。
當記者詢問為何不採取強制措施時,惠州市國土局惠城區分局執法隊隊長陳若能說:「我們見識不多,沒見過高爾夫球場」,只好等它建好了再說。富力地產大老闆投了這麼多錢進去,強行拆了也不好,畢竟「政府要人性化執法」。
一個高爾夫球場,其實是開發商牟取暴利、地方政府渴望政績形象等諸多利益衝動的交匯點。開發商借建設高爾夫球場之名,可以大大提升項目品質好賣樓,一些地方政府則認為,這樣的項目可以加快城市化和旅遊業的發展。就這樣,一些違法違規的事件就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