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鋼琴彈快一點,手就很酸?

2020-12-26 音樂曲譜大全

彈琴速度一快就會手酸、手僵,這對於初學階段的同學們來說,是非常普遍的問題,很多都是問題出在了手指僵硬、緊張、酸痛這些方面,導致演奏技術無法提升。

那麼我們這一期,就來重點聊一聊手酸的話題。

1 手酸的根源在哪裡?

彈琴一快,就會手酸。但手酸的根源不在於「快」,而在於「緊」。也就是說,手酸、手僵,不是速度的問題,而是「肌肉緊張、沒有放鬆」的問題。

很多老師和同學都過於看重手指觸鍵過程中的力度,過於強調高抬指、強調用力氣。

確實,我們彈琴,為了有力度,為了聲音響,確實需要鍛鍊手指有力氣,為了增強手指的獨立性,也確實可以用高抬指的方法來訓練。

但用力並不是目的,用力只是手段。

我們彈琴,追求的是聲音紮實,追求的是演奏流暢連貫,而不是單純的看誰砸琴砸得響。所以,用力彈琴,只是手指技能訓練的一個方面,或者說一個階段。

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可能很多老師都會遇到學生出現下面這樣的問題:

在練習音階、琶音式的手指跑動片段時,沒有受過系統的手指觸鍵技術訓練的孩子,一串音符,通常是彈不清楚的,無法做到每個音都有清晰的顆粒感,也無法做到音和音之間的節奏平均、音響平均,而是幾個音、幾組音黏黏糊糊地粘在一塊,聽不清每個音符到底打在哪個拍點上,也聽不清每個音的力度和響度到底哪個輕、哪個響,就是糊裡糊塗地一串說不清、道不明的音符串,就這樣被幾個手指以一種看上去很彆扭的動作給捻過去了。

這樣的彈法,在速度慢的時候,表現得還不算明顯,但是速度一快,各種手指跑動能力上的缺陷就一下子顯現出來了。

這就是手指獨立性不夠的外在表現。

而手指獨立性是我們日常學琴的終極訓練目標,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彈快就會手酸,其本質是沒有很好地進行手指獨立性的訓練,或者是沒有用正確的方法來訓練手指的獨立性。

2 長期手酸,如果不及時改正,可能會導致哪些後果?

上面已經說了,手酸,是由於獨立性訓練不足,或者訓練方法不正確導致的。

那如果長期用這種不正確的方法來練琴,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呢?

一般就是來說,就是兩方面的不良影響:一是作用於手指本身的不良影響,二是作用於學琴進度進階的不良影響。

l 我們先來說說作用於手指本身的不良影響。

不正確的訓練方法,導致的最直接後果就是手部受傷。

這個手部是個大概念,也就是不僅僅局限於手指、手腕的關節和肌肉這樣的小範圍,而是包括了從手指尖到肩部的一整個鏈條,而且因為每個孩子的錯誤方法都可能不一樣,所以受傷的部位也各不相同。

我們舉個常見的例子。有的孩子彈琴會拎起手腕,手腕一直是吊著的。這種吊手腕的彈法,不僅肩部和手臂的力量發不出來,這個姿勢還會拐帶著手肘往外翹,同時也會連帶著出現「端肩膀」的問題。用這樣的姿勢彈得時間一長,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肩頸酸痛。

另一方面,因為吊著手腕,每隻手的五個手指的活動範圍就很受限制,但又必須要彈練習曲、又必須要上速度、又必須要扒開手指去夠大跨度的音,怎麼辦?只能硬去使蠻力了。但是一個勁兒沒使好,就把某個韌帶給抻著了,把某個關節給別著了,就受傷了。

而且,更嚴重的是,很多時候,受傷了,一開始並不嚴重,孩子可能一開始只是感覺手緊,有點酸而已,但是時間長了,慢慢地就開始疼痛了。但受傷並不是從疼痛才開始的,而是早就開始了,傷病積累到一定程度才開始疼痛,說明已經傷了一陣子了,這個時候就很容易落下毛病。

雖然,即便是著名的鋼琴家也會受傷,但是鋼琴家們受傷,往往是為了工作而長時間練琴過勞導致的,並不是他們發力和放鬆的方式不正確。但孩子們手受傷,卻是因為不正確的訓練方式導致的,所以這一點大家一定要重視。

l 接下來我們再來談談對於學琴進階方面的不良影響。

如果你很幸運,並沒有因為錯誤的彈琴方式而受傷,那你很有可能會遇到另一個更令人心煩的問題,就是到了一定的學琴階段,你會發現自己怎麼都沒法提高了:速度上不去,音也經常彈錯,音階琶音都彈不清楚,也很難彈清楚,所有的曲目都好像力不從心。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琴碰到了瓶頸。

如果從初級階段開始就沒有好好學過觸鍵技術的孩子,一般都會在五六級左右的時候出現瓶頸,換到我們平時彈的車爾尼系列練習曲的進度上面去,大概到849時候就會出現這方面的問題,最晚也一般會在849的後半段到299的前半段出現。

由於手指技術能力不足,又緊、又酸、又僵,帶也帶不動,拖也拖不起來,怎麼練都是迷迷糊糊的一團音,速度要快,快上不去,要慢,慢不下來,就這麼在半當中懸著,一首曲子,練著練著就練疲了。

而這些現象,都是由於沒有受過正確的手指獨立性訓練導致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打基礎的階段,不能因為枯燥而不好好學,不能因為要急著趕著考級就忽略這項技術。前面不學,後面也要補,不補就沒法更上一個臺階,彈琴就會變成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3 如何解決手酸的問題?

說到解決辦法,其實從我平時教學來看,我倒是不擔心大家沒力氣的問題,而是擔心「放鬆」的問題。

「放鬆」是什麼問題呢?

我這裡有很多都是中途插班進來的學生,他們一般都是因為手指技術上面遇到了困難,才學到一半,中途換老師轉進來的。從這些的孩子的觸鍵情況來看,普遍是觸鍵力量不小,卻沒能把這股力量發出去,沒能把力量通過指尖傳送給鋼琴,而是自己一直拽著、收著、拉著,力量洩不出去。

為什麼會有了力氣,卻發不出去呢?

因為緊張。

是肌肉和關節的緊張,是從肩部開始一路向下、一直到手指尖的整體緊張。

有了意識去發力,但是力量從手臂開始就一直藏在肌肉裡不肯放鬆,這股力量就被手臂的肌肉存儲了,再往下,到手腕、到手掌、到手指關節、到指尖,一路下去,力量在這裡存一點,那裡存一點,你看看,那點力量,等到了指尖彈到琴鍵的時候還剩多少了?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同學都會遇到這樣情況:力氣不小,一股勁兒使出去,琴鍵真彈下去,卻是軟綿綿的聲音出來。

那你的力量都去哪了?

——都給手和手臂的肌肉緊張去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放鬆技術的訓練,發力出去,立刻把整條手臂一直到指尖全都放鬆,這樣才能把你的一股力氣全都傳送給鋼琴,這樣聲音才能集中、紮實。

另一方面,放鬆之後,肌肉和關節都不在再緊張,回歸到自然休息的狀態,就不會一直僵著、懸著、吊著,肌肉和關節能時常得到休息,就不會酸了,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受傷。

學會了這個「發力-放鬆」的過程,接下來就是如何把這個過程練得熟練的問題。其實我們平時彈《哈農》、彈車爾尼的練習曲,也是為了鞏固這個過程,而彈琴能手指跑動快,也是因為這個「一緊一松」的過程熟練了的關係。

掌握了這種技術,再下一步就是手指獨立性的訓練了,也就是手指控制能力的訓練。說白了,其實就是發力發多少、怎麼發的問題。觸鍵方式的不同,產出的音色也會不同,但歸根結底要看手指的技術能力。

綜上,這一期,主要和大家聊了一下手指放鬆的技術問題,希望文中提到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同學們。大家可以對照著這些內容來審視自己的日常練琴,發現問題,才好及時解決。

疫情期間,網絡上各類鋼琴線上教學陪練平臺逐漸走入了家長的視線。但是有很多琴童家長卻有這樣的困惑:這些平臺上的線上陪練老師水平參差不齊價格也比較貴,無法實地考察教學,始終無法產生信任,平時在網上也會瀏覽到很多專家的觀點,其實並不推薦線上授課的模式。可是自己沒能力輔導或沒有時間一直監督孩子練琴,該怎麼辦?那麼,除了VIP陪練、柚子練琴等這些軟體之外,還有沒有什麼更適合考級琴童非付費授課性質的智能輔助練琴APP呢?小編為大家推薦:好多曲譜APP

海量高清曲譜覆蓋,分類清晰查找方便

鋼琴、小提琴曲譜海量收錄,覆蓋多所考級院校和經典曲目,分類清晰明了操作簡單,想彈哪首隨時搜,點擊收藏後下次練習更方便。

曲譜支持自動翻頁,專注琴鍵解放雙手

全部曲譜支持自動翻頁,人性化設計可調節翻頁速率,貼合你的各個練習階段進度。更有單段練習模式,解放雙手練習更專注。

作品錄音隨時上傳,智能精準打分評測

開啟錄音後可記錄下每一次演奏音頻,根據演奏的速度、流暢度、準確度等方面進行智能打分評測,實時了解練習效果。每一次錄音都自動收錄到屬於你的獨家作品庫,陪伴並記錄你的點滴進步。

練習進度實時更新,每日打卡記錄進步

實時記錄每首練習曲目與練習時長,再次練習時進度一目了然,更好的把握練習節奏。當天練習固定時長後即可進行本日打卡,記錄你的勤奮並分享給親朋好友,共同督促進步。

師生在線互動評測,實時溝通高效練習

學生實時與老師溝通互動接受指導,及時改正練習過程中存在的錯誤,練琴更高效,家長更放心。老師隨時掌握每個學生的練習進度,及時發現學生的練習問題並做出對應的指導,多個學生統一管理,一鍵查看更方便。

相關焦點

  • 【古箏技巧】琶音的練習方法以及如何彈快?
    三、彈奏時需注意: 要使每個指甲的平面觸弦,每個音要交代的乾脆清楚,音色連貫,手指力度要均勻(如演奏曲子時則需要根據曲子的要求突出主旋律音),在雙手演奏琶音時左右手均向中間靠攏一些,雙手基本在一條直線上,這樣可以保持雙手音色的一致性。
  • 為什麼彈鋼琴有利於大腦開發?
    為什麼彈鋼琴有利於大腦開發?大多數人彈鋼琴是覺得它有趣。但是,彈鋼琴不僅僅是一種愛好。當你練習或聽自己喜歡的歌曲時,您的大腦就如火如荼。大腦的許多區域都被激活,這對各種能力都有長期的積極影響。因此,如果您有更多的時間去彈鋼琴,以下五點可能會對您有所幫助:1.彈鋼琴可以提高協調能力彈鋼琴時,您會練出獨立協調雙手的能力。在某些情況下,您的左手和右手執行完全不同的動作。您的大腦必須分別告訴每隻手該做什麼和如何移動。
  • 中國那麼多孩子學鋼琴,但為什麼看鋼琴音樂會的人那麼少?
    我們學校旁邊有好幾個鋼琴班,我們學校老師的孩子大部分都在學鋼琴。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的家長如此重視對孩子音樂的培養,不管是在小縣城還是大城市,我們發現學鋼琴的孩子越來越多。很多家長還花很多錢給孩子買了鋼琴。
  • 討論:手型,彈鋼琴手型那麼重要嗎!
    樂晴2015:我覺得初學鋼琴的孩子應該有規範的彈奏方法和基本手型的,手臂的放鬆,手指的立住,手指第三關節如何發力,彈出來的聲音是否自然動聽,都是鋼琴老師需要注意的問題。墨染九丘:我談彈鋼琴這麼多年就沒注意過手型,但小指習慣性翹起來,不確定是不是練舞蹈蘭花指(掌)練多了。
  • 初學者為什麼要選擇電鋼琴?看完卡瓦依電鋼琴和鋼琴的對比你就明白了
    鋼琴作為百年樂器之王,一直受到很多樂器愛好者的青睞。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學習的樂器時,也常把鋼琴作為第一選擇。但鋼琴動輒幾萬到十幾萬的高昂售價卻讓很多家長犯了難,其實這時候,購買價格相對實惠的電鋼琴作為孩子的入門鋼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於初學者來說,使用方便、學習便捷最為重要。
  • 學鋼琴為什麼越早學越好呢?
    不管是學習鋼琴的學生還是家長均對「什麼年齡段適合學習鋼琴」這一問題疑惑重重。 對於從小就被父母「逼」著學習鋼琴的學生來說更是覺得不得其解,學習鋼琴什麼時間都是可以的嘛,為什麼非得失掉我的童年,看著在外玩耍的小夥伴可憐巴巴的。
  • 手小就不適合學鋼琴?幾種關於學鋼琴手指的常見誤區!
    (1)如果是孩子的話不用過於擔心,孩子手小是因為未發育完全,而且孩子的生長發育速度非常快,手的生長還有無限的可能。當孩子每天都進行鋼琴技術練習時,手部積極的運動會成為他身體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和客觀條件,隨著年齡的增長,手肯定也會長到足夠彈鋼琴的。
  • 為什麼鋼琴這麼貴?重慶鋼琴二手琴行
    像90年代的山葉C3三角鋼琴(185cm),三十年的二手貨,保養得當,音色、手感都是專業級的,琴售價10萬左右人民幣,該狀態下至少還能使用25年,加上調律和保養費用,每年相當於花費5000元。如果一個人有鋼琴天賦,這臺琴從您入門到考入伯克利都不用換;
  • 手的大小,對於彈鋼琴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對彈鋼琴有多大影響02:38來自學鋼琴的那些事這兩天在知乎大v阿洗的群裡玩的很開心。我還記得大學有不少同學女生手不大,正好8度,但是他跑動的東西要比我容易的多。同時顆粒性也很強。我向大家發誓,我絕對努力練琴了,但是練起來也不太容易。
  • 李雲迪:因為手小,我差點放棄彈鋼琴
    其實和李雲迪一樣,手指短小,但是選擇堅持練琴,通過自己的勤奮與努力,改善這種情況並且最後成為聞名世界的鋼琴大師還有很多。正所謂,手大不夠,勤奮來湊! 他的手只有八度,但他算是鋼琴家中最用功的人之一了。因為過度的練習甚至導致右手受傷,但也正是在這期間,斯克裡亞賓開始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左手上。
  • 朗朗吉娜又雙叒叕撒狗糧了,網友的評論搞笑了:鋼琴燙手
    近日,鋼琴家朗朗攜妻子吉娜愛麗絲在抗疫演唱會上四手聯彈鋼琴曲《Nocturne op. 9 no 1 Bb min》,夫妻二人默契十足!在演奏期間朗朗和吉娜時不時對視一眼,眼神飽含愛意,滿眼都是對方,即使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被強行塞了一把狗糧。
  • 學習鋼琴為什麼不用簡譜而要用五線譜呢?
    所以五線譜上的圖像很容易成為指引我們手的運行方向的坐標。其次:五線譜在記錄和聲和弦方面有統一的花樣,能夠讓我們通過觀察這不同花樣迅速知道和聲和弦的構成,以便作出快速的反映。再次:五線譜通過具有代表意義的符號組成的圖像,能夠使演奏者迅速通過這些圖像的閱讀大致了解音樂作品的情緒和風格。
  • 微信小遊戲鋼琴塊2怎麼玩 來鋼琴塊2彈鋼琴
    最近朋友圈裡又颳起了彈鋼琴風潮,這就是今天小編想為大家推薦的微信小遊戲《鋼琴塊2》,讓我來告訴大家微信小遊戲《鋼琴塊2》怎麼玩。相信大家一定好奇,為什麼沒玩過《鋼琴塊1》就出了《鋼琴塊2》?其實《鋼琴塊2》就是《別踩白塊兒2》,也就是《別踩白塊兒》的續作。不得不說,這種白加黑的畫面跟鋼琴還真的非常像,這也可能就是為什麼會改名叫《鋼琴塊2》的原因?
  • 雖然郎朗吉娜能彈四手,但鋼琴王子卻被網友嘲笑:表演辛苦過猛
    註定是一個難忘的日子,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名歌手以視頻形式聯合舉辦了一場特別音樂會,這場音樂會叫做「one world」,可以說,此次音樂會將邀請眾多歌手和國際巨星參加,其中鋼琴王子郎朗、歌神張學友和實力派歌手陳奕迅參加。
  • 有哪些適合初學者使用的鋼琴
    正所謂鋼琴入門深似海, 從此花錢不眨眼。學鋼琴的小夥伴應該都感同身受,學鋼琴這件事從來都是靠錢來擺平的,雖然如此,也並不能阻擋我們熱愛鋼琴和學習鋼琴的腳步。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新手來說,尤其是剛入門的小白們,如何選擇鋼琴是個很重要的事情了,除了鋼琴的品牌、品質,也得考慮自身的經濟能力,這裡呢,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款適合小白們練手的優質鋼琴。1、施坦威。這款鋼琴,嘿嘿,簡直無法形容他的雍容華貴,只適合煤老闆和房叔、房姐。
  • 鋼琴常見的錯誤手型及解決辦法!
    有的同學在初學鋼琴的時候,都經歷過手型不標準的問題,確切來說,彈鋼琴的手型並沒有絕對的正確標準,因為每首樂曲的彈奏都有著不同的要求。但在日常的練習中,我們還是需要養成基本正確的彈奏手型,因為一旦形成錯誤的習慣,就會影響到曲子的彈奏質量,而且日後想要糾正過來也比較困難。
  • 怎樣解決彈鋼琴時的左右手協調問題?
    相信很多學琴者,在初學鋼琴的時候,最煩惱的就是沒辦法將左右手協調彈奏,左手彈的時候彈得不錯,右手彈的時候也彈得不錯,但是合起來就是彈不好。其實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配合不到位,需要多動動腦動動手,不斷的訓練大腦的配合,久而久之,左右手就會根據大腦的控制慢慢熟悉起來。
  • 【本音鋼琴樂理】跳音
    >中級樂理:【本音鋼琴樂理】音程【本音鋼琴樂理】三和弦的結構【本音鋼琴樂理】七和弦的結構【本音鋼琴樂理】和弦的重複和省略形式【本音鋼琴樂理】切分音【本音鋼琴樂理】踏板【本音鋼琴樂理】調號中為什麼升降那些音?
  • 為什麼,為什麼酸豆角這麼下飯?!
    所以好的酸豆角,滿滿當當的是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人類天生愛蛋白質發酵的味道:奶酪愛好者、臭豆腐愛好者和其他醃製品愛好者集體舉手。所以凡愛好酸豆角的地方(湖南、貴州),各種醃菜醃肉臭豆腐,那也是厲害得很。人類身體需要B族維生素,不提。人類酷愛乳酸菌發酵的酸味來幫助消化提升食慾。這一點從南到北無人可以倖免:酸辣開胃,人類的共同需求啊。
  • 愷撒堡鋼琴為什麼那麼貴?
    有朋友問我,現在家用鋼琴什麼價位的比較普遍?我了解的情況是,2.5萬到4萬之間是主流。這個價格區間在2008年以前是不可想像的,那麼,2008年以後,市場發生了什麼變化呢?首先,是大眾消費能力的提升,有水才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