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文化的傳承,從本質上說,就是「道」的傳承。
那麼,這個「道」是什麼?
關於這個「道」,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道可道,非常道」
王陽明像
意思是說,真正的「道」,不是可以用語言或文字表達出來的,也就是說,能夠用語言或文字表達的東西,不可能是「道」的本身,因此,有人說,「道」是自然的法則,這樣的觀點看似沒錯,但事實上,這種說解釋已經違背了老子言「道」的初衷,即「道」不可言說。
無獨有偶,跟老子同時代的聖人孔子,也曾談過「道」,他說:
「朝聞道,夕死可矣」
對於孔子來說,「道」是人生的意義所在,他認為一個人早上若是能夠聽聞並悟解這個「道」,就算是下午就死去,也死而無憾。
可見,「道」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當中,是何等的重要。
儘管這個「道」,歷代以來,眾說紛紜,沒有固定的答案,但是中國歷史上的另外一個聖人王陽明,卻掀開了「道」不可言說的面罩,直指其「道」的本義與精髓,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從這個角度來說,龍場悟道的重點,並不在龍場,而在於悟道。
那麼,王陽明所悟的「道」是什麼?也就是說,龍場悟道的真相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