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張家口訊(記者鄭世繁)今年的春節與往年不同,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總有一個忙碌而高大的身影出現在大山尖村的村頭巷尾,他只需要一枚黨徽、一個口罩、一袋方便麵、一瓶水,即可投入到這場戰「疫」中。他就是大山尖村黨支部書記邰曉龍,人們都親切的喊他「大包幹兒」。
他是戰「疫」一線的急先鋒
作為村支部書記,大年初一中午,當鄉鎮黨委部署安排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後,邰曉龍即刻放下手中的碗筷,立即帶領村兩委成員及黨員幹部,衝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按照全鎮部署,他第一時間召開村委會,傳達《油簍溝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疫情緊急會議》精神。他深知,要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單單靠村組是不夠的,必須要廣泛參與,要堅持群防群控,依靠群眾,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裡。
他帶領黨員幹部積極通過村廣播、微信、宣傳標語等方式,全覆蓋、地毯式、無死角宣傳疫情防控工作有關知識,確保戶戶到位、人人知曉。累計發放宣傳資料2000餘份,製作宣傳標語20餘條,每天早中晚利用廣播播放疫情防控有關知識和縣委有關疫情防控公告等內容。連日來,邰曉龍自編自錄的疫情防控順口溜響徹大山尖村的角角落落。通過一系列的部署、宣傳,切實有效增強了群眾對疫情防控的認識和信心。
他是戰「疫」一線的偵查員
大山尖村位於油簍溝鎮、臺路溝鄉的交界處,同時是張北縣418縣道通往萬全的必經之路,人、車流量大給該村疫情防控帶來了巨大壓力。面對這樣的嚴峻形勢,邰曉龍帶領黨員幹部深入各村組,細緻摸清底數,並嚴格落實包保制度,構築起疫情防控的「紅色防線」。
為做好從湖北尤其是武漢地區務工求學返鄉人員的登記排查監控工作,他親自帶頭逐門逐戶進行走訪登記、掌握實情、逐戶消毒等工作,充分發揮村組黨員的動員能力,不遺餘力做好各項防控措施,全村累計排查46戶156人,切實做到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
他還在村口設立了「疫情監測站」,對過往車輛、人員進行嚴格登記、體溫檢測和消毒。在落實疫情期間24小時在崗值班制度的前提下,他主動每天堅守崗位十幾個小時,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其他同事。檢查站的每個夜間都能看到他那高大的身影,也就是這個忙碌高大的身影給大山尖村民吃了定心丸。
他是戰「疫」一線的排頭兵
為減少村民的外出,平時就對全村村民「了如指掌」的邰曉龍主動擔任代購員。誰家慢病老人沒藥了找「大包幹兒」;因疫情期間學校暫不開學,誰家小孩上網課沒設備了也找「大包幹兒」,他都第一時間送到。有老人們含淚哽咽的說:「大包幹兒,你比我的親兒子還親吶!」
大年初二晚上由於疫情急、時間緊,大山尖村一時無法採購到口罩、消毒液等相關防疫物資。就在此刻,邰曉龍主動向鄉裡主管領導提出:「我家就是大山尖的防疫戰備倉庫,我和家人就是值班員,只要我家裡的物資黨和人民有需要的,我無償提供。」他把家裡所有的口罩、手套、84消毒液都拿出來分發給了執勤人員。
在疫情防控期間,有家人的不理解,有隔離人員的不配合,他卻咬緊牙關,始終默默堅持,做到不計報酬、不懼危險,用黨員的先鋒模範和無私奉獻築牢了人民群眾的生命防線,守護了一方平安。
面對疫情,邰曉龍不畏懼、不怕難,不退縮、勇向前,他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黨員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堅持群眾利益高於一切,全力以赴、衝鋒陷陣,當好農村疫情防控「帶頭人」。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