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跟大家聊一聊,我為什麼要做一個全面系統科普知識的健身平臺。
現在,我已經算是達成了當初的身材目標,但還是想繼續增肌,因為我將來還想參加一些健美比賽。堅持健身,這將是我一輩子要做的事情。
今年9月的狀態
但是我健身這一路走來,發現身邊的很多人,都曾經卡在入門這一關。這個窘境,不僅僅是我帶過的一些會員會遇到,包括我身邊的同事,甚至是我自己,都經歷過。
想減脂,卻不知道怎麼吃;想增肌,看著健身房的一堆器械,卻不知從何下手。
對於小白來說,理論上的知識點不清晰,再將其運用到實際中就更難了。一個模糊的理論,再配上模糊的操作,這其中會遇到多少問題,可想而知。
如果你打算減脂,減肚子,減拜拜肉,瘦腿,會怎麼做呢?
你去網上查,低碳飲食、生酮飲食、碳水循環、七天告別拜拜肉……五花八門,各種健身速成小知識一抓一大把,但如果你連基礎的三大營養素是什麼都還不清楚,你又怎麼去辨別真偽,怎麼去做呢?
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別深。
我的一個朋友,當時想減肥,他先是自己去網上一頓猛查,緊接著又去健身房報了私教課,看似明白了減肥的門道,還天天自己做減脂餐吃。
直到有一天,他拿著一顆大白兔,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大白兔奶糖是碳水嗎,我可以吃嗎?」
當時我就震驚了,碳水是什麼都不知道,那他平時到底是怎樣控制飲食的?這樣的一個狀態他到底要什麼時候才能達到變瘦目的。
很多人看似努力地在運動、在控制飲食,殊不知方向錯了,一切都是白費力氣。
上面說的一些問題只不過是吃吃喝喝,如果是訓練的話那就更嚴重了。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照著錯誤的動作模式瞎練,別說長肌肉,身體不出岔子就是萬幸了。
所以,健身入門沒我們想像得那麼簡單,它橫跨了生理學,營養學,解剖學等等。
如果把健身比作一棵大樹的話,我們平時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我想減肥怎麼選擇主食」「有氧運動多久最有效」這些不過是其中小小的一片樹葉而已。
當然大家也別聽到什麼什麼「學」,就覺得好複雜,裂開,不想學了。你要真想在健身這方面入好門,就必須從這些東西入手。我一點不誇張的說,不學這些,你練個十年、二十年也是個門外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個體差異是巨大的,沒有任何一個健身方案可以適用所有人。如果有人說,我這麼做有效,所以你也這麼做,那都是扯淡。他這是在用經驗教你,而不是科學的理論。
所以想要完成身材目標,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式正確認知自己的身體,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怎麼練、怎麼吃。
這就是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第一,幫助大家節省時間。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果你想要健身,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鑑別眾多健身知識的真偽,自學已經夠累了,還不能保證學到的東西是正確的,你說氣不氣?
第二,我會將教科書類的知識,結合日常生活的場景進行運用,去給大家做科普,包括一些看起來比較難啃的生理學、營養學、解剖學等,其實這些知識是最實用的,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會系統的按順序給大家分享入門應該掌握的知識點,由淺入深、由點及面,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系統性地成長。
比如,營養和生理方面,我會先講三大宏量營養素的合成、代謝、消化、吸收以及它們的作用。再涉及身體的供能系統的運作,運動中三大營養素是如何被利用的,身體有哪些成份可以被調控以及如何去調控,常見運動補劑等相關知識,還有骨骼、肌肉等運動解剖方面的知識,我都會按照一定的邏輯幫大家梳理好,再分享。
這真的是我這輩子非常非常想做好的一件事,因為我也是從小白過來的,我知道其中的困難。健身和別的興趣一樣,就是對知識的學習和運用,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多坑。
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想了解更多內容,可以關注:歐陽的一排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