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2020-10-31 歐陽的一排一班

今天來跟大家聊一聊,我為什麼要做一個全面系統科普知識的健身平臺


現在,我已經算是達成了當初的身材目標,但還是想繼續增肌,因為我將來還想參加一些健美比賽。堅持健身,這將是我一輩子要做的事情。

今年9月的狀態


但是我健身這一路走來,發現身邊的很多人,都曾經卡在入門這一關。這個窘境,不僅僅是我帶過的一些會員會遇到,包括我身邊的同事,甚至是我自己,都經歷過。


想減脂,卻不知道怎麼吃;想增肌,看著健身房的一堆器械,卻不知從何下手。

對於小白來說,理論上的知識點不清晰,再將其運用到實際中就更難了。一個模糊的理論,再配上模糊的操作,這其中會遇到多少問題,可想而知。


如果你打算減脂,減肚子,減拜拜肉,瘦腿,會怎麼做呢?


你去網上查,低碳飲食、生酮飲食、碳水循環、七天告別拜拜肉……五花八門,各種健身速成小知識一抓一大把,但如果你連基礎的三大營養素是什麼都還不清楚,你又怎麼去辨別真偽,怎麼去做呢?


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別深。

我的一個朋友,當時想減肥,他先是自己去網上一頓猛查,緊接著又去健身房報了私教課,看似明白了減肥的門道,還天天自己做減脂餐吃。


直到有一天,他拿著一顆大白兔,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大白兔奶糖是碳水嗎,我可以吃嗎?


當時我就震驚了,碳水是什麼都不知道,那他平時到底是怎樣控制飲食的?這樣的一個狀態他到底要什麼時候才能達到變瘦目的。


很多人看似努力地在運動、在控制飲食,殊不知方向錯了,一切都是白費力氣。

上面說的一些問題只不過是吃吃喝喝,如果是訓練的話那就更嚴重了。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照著錯誤的動作模式瞎練,別說長肌肉,身體不出岔子就是萬幸了。


所以,健身入門沒我們想像得那麼簡單,它橫跨了生理學,營養學,解剖學等等。


如果把健身比作一棵大樹的話,我們平時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我想減肥怎麼選擇主食」「有氧運動多久最有效」這些不過是其中小小的一片樹葉而已。


當然大家也別聽到什麼什麼「學」,就覺得好複雜,裂開,不想學了。你要真想在健身這方面入好門,就必須從這些東西入手。我一點不誇張的說,不學這些,你練個十年、二十年也是個門外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個體差異是巨大的,沒有任何一個健身方案可以適用所有人。如果有人說,我這麼做有效,所以你也這麼做,那都是扯淡。他這是在用經驗教你,而不是科學的理論。


所以想要完成身材目標,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式正確認知自己的身體,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怎麼練、怎麼吃。

這就是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第一,幫助大家節省時間。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果你想要健身,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鑑別眾多健身知識的真偽,自學已經夠累了,還不能保證學到的東西是正確的,你說氣不氣?


第二,我會將教科書類的知識,結合日常生活的場景進行運用,去給大家做科普,包括一些看起來比較難啃的生理學、營養學、解剖學等,其實這些知識是最實用的,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會系統的按順序給大家分享入門應該掌握的知識點,由淺入深、由點及面,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系統性地成長。

比如,營養和生理方面,我會先講三大宏量營養素的合成、代謝、消化、吸收以及它們的作用。再涉及身體的供能系統的運作,運動中三大營養素是如何被利用的,身體有哪些成份可以被調控以及如何去調控,常見運動補劑等相關知識,還有骨骼、肌肉等運動解剖方面的知識,我都會按照一定的邏輯幫大家梳理好,再分享。


這真的是我這輩子非常非常想做好的一件事,因為我也是從小白過來的,我知道其中的困難。健身和別的興趣一樣,就是對知識的學習和運用,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多坑。


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想了解更多內容,可以關注:歐陽的一排一班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這件事要發生在我身上」 VS. 「它要教會我什麼」
    都說是世界是無常的,在這個鼠年新春,我們算是切身體會到這兩個字的意義。開始時,我們困惑,我們憤怒:為什麼這樣的事情會發生?現在,我們開始思考:它要教會我們什麼?我忽然回想起:剛畢業那會兒,20 出頭,住在出租屋,所有的事都自己做,別說做飯買菜了,連房間的塑料地板皮,都是我自己騎著自行車馱在肩上扛回家的。為什麼那時候不覺得苦和累,反而還覺得很幸福很充實?為什麼現在管著上千人的企業,摘個菜洗個碗會覺得煩?不知不覺中,我才發現幸福感已經離我很遙遠了,遙遠到我對它開始陌生。
  • 人微言輕的時候,少做這三件事,多做另外三件事!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低谷的時候,莫做3件事,多做4件事!《增廣賢文》裡面說得好:「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簡簡單單幾句話向我們道透社會和人性的現實一面,真可謂「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啊!
  • 老公每次提前回家,都要做這件事,你這是什麼意識?我生氣了
    老公每次提前回家,都要做這件事,這是為什麼呢?人嘛,就要對自己好一點我就不信還有現場怪你懂嗎?天氣冷了,燒點熱水洗漱一下跨年那天給我打電話吧叫我出去吧帶我去散步吧在路燈下牽我手吧說喜歡我吧周星馳原型人物,香港廚神戴龍先生一碗皇帝炒飯5000塊,試試這個味道直接就把內臟吐出來了驚呆超強再生,厲害了我的海參淚奔
  • 在泰安的冬天,一定要帶你去做這幾件事……
    在泰安的冬天,一定要帶你去做這幾件事…… 2020-12-24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教育中,這幾件事一定要爸爸來做!
    最近,在網絡上有一則新聞成為了熱搜,在這則新聞中,講述的是一所小學開家長會的內容。在這場家長會中,出席的全部都是孩子的爸爸,被稱為是只有爸爸的家長會。在家長會上,一位資深的老師這樣說到:各位爸爸們,可能平時你們與孩子接觸的較少,多數都是孩子的媽媽在教育,但是,我想說,在教育中,有這麼幾件事一定要爸爸來做。那麼,究竟是哪幾件事呢?
  • 聰明人,從不做這三件事!
    作者: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紅雲導語:事不可做盡,適可而止。話不可說盡,點到為止。做人要知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話可以說,那麼便是一個聰明人。知而不言是內涵,將事做儘是遺憾,留三分閒適在人間,卻是拎得清。而一個聰明人,從不做下面這三件事。諸葛亮很聰明,聰明在於能夠料事如神。將所有問題預料出來,並且一一給出解決方案。一個聰明人,不是贏在先天智慧上,而是贏在智者千慮。如果不去思慮,那麼怎麼可能顯示出聰明頭腦呢?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家長要改變你的教育模式,做到8件事 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 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 早年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到這個階段不要這樣了。
  • 呵呵,人生哪有必須要做的100件事
    人生必須要做的,何止100件事?認真生活的人,肯定做過除了這100件之外還更有意義的事。人生必做的100件事,你完成了多少?H5裡頭提到的100件事情,幾乎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據創作團隊網易噠噠的說法是,他們基於全網數據,在各種網站上篩選了大量資料和調研,再經過內部反覆投票讓大家選出這100件「人生必做的事」。簡單來說,這份人生清單可以分為3大類:「最想做的」、「最遺憾的」、「最沒感覺的」。
  • 為了你的健康,遊泳前一定要做這三件事
    為了你的健康,遊泳前一定要做這三件事。通過閱讀這一篇短文,你將獲得以下內容:1、遊泳有什麼好處2、遊泳前必須要做的三件事一、遊泳有什麼好處遊泳作為近年來炙手可熱的運動項目,深受人們喜愛,同時,遊泳也能夠給我們帶來許多正面的影響
  • 做完這100件事我就分手
    「做完這100件事我就分手!」這句話是小莊常常掛在嘴邊的。我們一眾朋友都挺好奇小莊的「100件事」是什麼事?她「100件事」什麼時候會做完?小莊和男友的愛情,是在一起車禍中發生的,小莊車技不佳,碰了男友的尾。
  • 女性為什麼更容易膝蓋疼?上了年紀,你要少做這3件事
    上了年紀身體就容易亮起警燈,像機器一樣,老舊了就容易出現各種毛病,很多中老年女性平時出門逛個街買點菜,路上或回來後經常會覺得膝蓋疼、關節不靈活,甚至有時候上下樓梯,去個廁所都會有些不太方便,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復學第一節課,老師可能要做的,就是要告訴學生這四件事!
    而至今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收到復學通知,開學以後老師最該做的,就是應該告訴學生這幾件事。第一件事:努力學習,明辨是非!第二件事:誠實守信,不自欺欺人!我們真正要消滅的是疫情不是親人,要隔離的也是病毒不是人心。事實證明,隱瞞實情人不利己,還會引發社會恐慌,任何時候,請不要自欺欺人!第三件事:鍛鍊身體,遠離病菌!為什麼有些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很快時間就死亡了,而有的人經過自我隔離治療就存活下來了。原因很簡單,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
  • 這件事,我真的想不通...
    這件事,我真的想不通......我真的不明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手套不能確保乾淨,所以必須要赤手進行操作。為了確保海上設備的高效運轉,機修鉗工每個冬季都要徒手檢修設備,哪怕他們的手都變得紅腫、麻木、怎麼都洗不乾淨,他們也要精心、精細地保護設備的健康安全。——海油發展 吳倩左右滑動查看原因這是怎麼回事?
  • 佛教:經常做這四件事,就註定會黴運纏身!
    如果你在生活中,經常去做這四件事,就註定會黴運纏身。讓我們倒黴或遇到災禍的原因,往往來自於生活中這四件事,這四件事是一切災禍和黴運的惡因,要想遠離災禍,一定不要去做這四件事。##第一件事:殺生。佛教認為,諸罪業中,殺業最重。
  • 人生有沒有必須要做的100件事?
    100件事,你完成了多少?這段時間,這句話刷屏社交網絡。   很多人都曬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有人因為將近滿分沾沾自喜,也有人因離「及格」還遠得很而感到沮喪。   有時,令人沮喪的可能是一個階段:「我今年23歲,應該說才剛剛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奧秘和吸引力對我已不復存在,我似乎已走到了它的盡頭。
  • 來北科一定要做的9件事!
    來北科一定要做的9件事!9件事各位準備好了嗎!TwoUSTB來北科一定要認真學習所選的專業選修喜歡的課程,選擇喜歡的老師學我所選9件在北科必做的事將給你流年四載望你悉數完成來日方長讓我們一起執筆繪年華
  • 我們要習慣踩到便便這件事,UGH!
    我們要習慣踩到便便這件事。有米看過《半澤直樹》嗎?說是其其推過的劇。男主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以牙還牙,加倍奉還。看起來是個睚眥必報,可其實是個很善良的人。很像閔其其的行事風格。為什麼火的是你們,而不是我!憑什麼你們賺那麼錢,我卻只能抱著鍵盤在背後罵你們?誰讓你們是愛豆呢?這種程度的傷害就該承受啊!因為我心情不好,所以就罵了你們,怎麼樣?不就是被罵點嗎?有什麼大不了!
  • 復星郭廣昌:堅持做對的事,堅持做難的事,堅持做要時間積累的事
    堅持做需要時間積累的事:投資未來,開放合作。這三個堅持,其實不僅僅適用於做企業,對於我們在職場中摸爬滾打的打工者來說,一樣適用。接下來我將從職場的角度來分析下,這「三個堅持」對我們有什麼啟發。01堅持做對的事什麼是對的事?就是我們做這件事的目的/目標是什麼。
  • 易師傅超度雜談104:嬰靈問(下)
    易師傅超度雜談104:嬰靈問(下)眾位緣主,大家好,我是易師傅。下面我們接著寫嬰靈問到的一些問題。5 我要是報復了他們,以後我還能去投胎嗎?嬰靈在中陰界,無法做修行之事,我們各位緣主,便要多念經文,多抄經文,回向給這些嬰靈,這也可當做他們的功德,日後對他們投胎有利。6 我能直接去陽間嗎?不可。天界地界冥界均是有界限存在,有規則存在。向來中陰界不可直接入陽間,還需先到陰間報導,而後才可在投胎到陽間來。
  • 在職場,越記仇的人越喜歡做這3件事!希望你身邊沒有
    在職場,越記仇的人越喜歡做這3件事!希望你身邊沒有在職場,我們都有著社交的需求。因為我們需要和職場同事,有來往、有溝通。這也在一定層面上來說,是對我們的要求。因為我們在職場,不可能不和同事社交。我們在職場中,就要遠離這一類員工。越記仇的人,就越喜歡做這三件事,希望你的身邊沒有。一、平時斤斤計較第一件事就是他們平時特別喜歡斤斤計較。在職場,這一類人非常的討厭。因為他們非常的在意各種細節。無論是什麼情況,他們都會非常在意那些細枝末節的東西。比方說,有一次,我和同事一起出去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