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至30日,在中太行洗耳河景區的百米絕壁上,來自全國各地的攀巖高手以天為幕、巖壁為舞臺,上演了真實版的「攀登者」,精彩絕倫!2020中國攀巖自然巖壁系列賽(長治黎城站)的成功舉行,為中國長治太行山登山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秋陽映照在遠處巍然的中太行山脈上,比賽現場的百米直壁蔭涼宜人。現場只有微微的風聲和裁判發出的口令,以及運動員在巖壁上奮力攀爬發出的喘息。
一束束目光聚集在巨大巖壁上:與宏大的天地相比,小小人影微不足道,但他堅定地向上攀爬,側拉、反提、轉換……一點一點地在陡直的巖壁上向上移動,當他終於拍打到像一朵紅花一樣的終點標誌,山谷中響起陣陣歡呼。
這是2020中國攀巖自然巖壁系列賽首站——長治黎城站比賽現場的一幕,令人血脈賁張。
從登山運動派生出來的攀巖運動自誕生之日起,就與大山和巖壁密不可分。直到人工巖壁和競技攀巖的出現,人們的目光漸漸轉向速度攀巖上一個個新的紀錄,以及難度、攀石明星在人工巖壁上的精彩表演。而自然巖壁之上的比賽讓人們的目光重回山野,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回歸攀巖運動的初心。
黃偉君帶傷參賽奪冠
8月30日上午,在本次比賽的決賽現場,當響起裁判員的聲音:「請下一位女子選手014號出場。」
大家看到了這一幕:一位戴著頭盔、口罩,穿著粉色羽絨上衣、天藍色褲子,拄著雙拐的瘦削女子艱難地「走」向巖壁——她的右腳踝扭傷了,只能左腳用力。她坐在墊子上換攀巖鞋的時候,還對著保護員輕輕笑了一下。
△黃偉君
014號女子選手黃偉君,圈內人稱「君寶」,中國首位完成5.14a線路、完成最多5.13級別線路的女性攀巖者。本次比賽,她既是參賽選手,也作為教練帶著10位中攀阿成攀巖學校的學生參賽。
8月24日上午,她在攀石訓練中從巖壁滑落,扭傷了右腳踝,醫生建議需要打石膏保護靜養3周。但由於之前已確定行程,再加上做CT顯示不是骨折,憑著對攀巖運動的無限熱愛、執著追求的強大內心力量,就算再傷痛也一定要帶領馬山中攀阿成攀巖學校的年輕隊員們前來參賽,以期完成作為一名優秀攀巖教練同時也是目前國內頂級自然崖壁攀登者的夙願。
△換攀巖鞋
她以預賽第2名的成績進入第二天的專業組女子決賽。比賽開始,起步……她只能左腳用力,需要用到右腳的時候,她就儘量用膝蓋支撐,一點一點,看著讓人揪心。所有人都屏息仰面凝視,在心裡默默為她加油鼓勁。
△路線裁判倒計時
她的隊友們在最後忍不住輕喊:「君寶,快!快!」當路線裁判提示10秒倒計時開始後,她已經完全顧不上傷痛,拼盡全力,左、右腳並用向上攀爬,最終奪得專業組女子冠軍。路線裁判的記錄顯示,最後10多秒,她竟然攀爬了近10米高度!
△黃偉君
這一幕,讓人想起去年在法國土魯斯舉行的攀巖世界盃奧運全能資格賽預賽上,中國國家攀巖隊宋懿齡在攀石比賽中左肩拉傷的情況下,在最後的難度賽上拼盡全力獲得第19名,奪得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
讓我們重溫一下16字的中國登山精神吧:「不畏艱險、頑強拼搏、團結協作、勇攀高峰。」攀巖運動脫胎於登山運動,同時也繼承了登山運動的精神內核。無論何時,登山精神從未遠離,引領我們人生的每一步。
中攀阿成攀巖學校5位選手獲獎
本次比賽的巖壁位於中太行洗耳河景區,巖質為砂巖。雖然不如石灰巖形態多,但這裡的砂巖質地堅硬,因此風化不嚴重,形成這種近乎垂直的巖壁。
定線團隊提前5天到現場勘線,最終開出了4條比賽線路:男子專業組預賽線路難度5.12c、女子專業組預賽線路難度5.11c、男子公開組預賽線路難度5.11c、女子公開組預賽線路難度5.11a。決賽線路在預賽線路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整:男子專業組決賽線路高35米,難度達到5.13a;女子專業組決賽線路同時也是男子公開組決賽線路,高32米,難度為5.12c。
△張榮
決賽關門時間為6分鐘。難度最大、水平最高的男子專業組競爭最為激烈,廣西選手黃尚平、浙江選手張榮均完攀線路。最終,黃尚平憑藉5分54秒完攀、僅領先張榮0.04秒的微弱優勢奪得專業組男子冠軍,陳信以4分36秒完攀的成績奪得公開組男子冠軍。
△黃尚平
中攀阿成攀巖學校有5位選手站上領獎臺,其中黃偉君、零寶霖分別奪得專業組、公開組女子冠軍。
中攀阿成攀巖學校是馬山攀巖特色體育小鎮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登山協會「攀巖進校園計劃」的推廣項目之一,由國內專業戶外賽事執行公司和攀巖場館運營公司——中攀公司與洲際定線員謝衛成(圈內人稱「阿成」)合作打造,成為國內重要的青少年攀巖人才培養基地。經過3年發展,碩果纍纍。
本次比賽是今年首個全國性自然巖壁攀巖賽事,學校派出11名隊員參賽,取得的優異成績也驗證了「體育+旅遊+扶貧」的馬山模式是成功的。
比賽結束後,將保留所有線路,供更多的攀巖愛好者前往攀爬體驗。
自然巖壁與人工巖壁
攀巖運動從自然巖壁起源,發展出自然巖壁的替代品——人工巖壁。城市的人工攀巖場館給普通人帶來更多更便利的體驗攀巖運動的機會。對於初學者而言,安全、舒適、便捷、高效的城市中的攀巖場館,對接觸體驗、學習新技術很有幫助。
然而,人工巖壁再精美,都無法提供自然巖壁的多樣性、審美性和綜合性,以及哲學思考的完整體驗。
本次比賽的裁判長、國際裁判程瑩是一位資深的自然巖壁愛好者,她第一次在陽朔體驗自然巖壁攀爬後就被其獨特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並因此長期定居陽朔達4年之久。她說:「很多時候在睡夢中都在攀爬感悟自然巖壁線路,該做什麼樣的動作,如何突破難點。」
△裁判長程瑩宣布成績
國際攀聯攀巖世界盃2019女子難度年度總冠軍、韓國最耀眼的攀巖新星徐採鉉的教練是她的父親徐宗局,徐宗局每年都會帶著女兒到訪世界各地最著名的巖場,攀爬自然巖壁。
在徐宗局看來,對於攀巖者來說,自然巖壁攀爬是攀巖技術的基礎。與人工巖壁上的線路相比,自然巖壁線路更加美輪美奐、變化多端,線路情況更為複雜,是最好的提高攀爬能力的方式。
本次比賽的主定線員、國家級定線員王志明自1999年接觸攀巖以來,大部分時間都在攀爬自然巖壁,只有當他需要專項訓練的時候,才會到人工攀巖場進行訓練。
△本次比賽主定線員王志明
在他看來,自然巖壁與人工巖壁並不衝突,但他有所擔心:「攀登最重要也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可能性,對未知的恐懼和渴求帶給我們無與倫比的樂趣。而對於攀登者來說,接觸攀登最重要的課程除了對風險的認知以外,就是對可能性的理解。新一代攀登者脫胎於塑料巖點與室內場館,比起力量與技術的精進,如何學會與自然對話,如何理解風險與可能性,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完攀瞬間
中國攀巖是時候重新審視自然巖壁攀巖與競技攀巖的關係了。中國攀巖自然巖壁系列賽,是由中國登山協會於2017年推出的國內唯一國家級自然巖壁攀巖賽事,旨在通過舉辦高規格的全國大賽,提升自然巖壁攀巖影響力,讓更多的攀巖愛好者體驗到自然巖壁攀爬的樂趣。中國攀巖自然巖壁系列賽為我們提供了參與、思考、改變的機會和可能性。
為了讓更多的攀巖愛好者能參與到自然巖壁攀巖比賽中來,本次比賽設立了公開組自然巖壁男、女子難度速度賽,有些參賽選手甚至從未攀爬過自然巖壁。他們初次站在巨大巖壁下那種懵圈的感覺,將隨著與自然巖壁親密接觸的次數增多而漸漸消失,最終與自然融為一體,體驗到攀巖運動的真正魅力。
太行山脈是自然巖壁攀巖的寶藏
八百裡太行有著無數的山峰、峽谷和巖壁。2016年11月,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打造「三縱三橫」的全國山地戶外運動戰略布局。其中,太行山脈和江浙一帶的山地徒步資源各為一小縱,兩小縱合稱為「三橫三縱」的第一大縱。
太行山脈的山地資源豐富,但是賽事活動並不多,在自然巖壁線路開發方面也僅處於起步階段。為了更好地發揮資源優勢,中國登山協會與長治市人民政府達成共識,共同籤署了未來三年的戰略合作協議。隨著中國長治太行山登山活動的成功舉辦,太行山脈的山地戶外資源開發將加快步伐,無愧於「三橫三縱」的第一大縱。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李元副教授在一項關於攀巖經濟的研究中提出:「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體育旅遊正成為旅遊產業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攀巖作為一種與自然環境地貌緊密聯繫的體育運動項目,攀巖旅遊也已成為相關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品牌賽事有利於吸引更多的攀巖愛好者參與觀賞,是攀巖旅遊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舒適的賽事體驗離不開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國目前賽事多以人工巖壁為主,自然巖壁相對較少,對於偏遠山區攀巖旅遊的經濟帶動有限,賽事發展可給予自然巖壁更多關注,以推動攀巖旅遊目的地更快發展。」
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自然巖壁攀巖賽事——中國攀巖自然巖壁系列賽已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未來可期。
本次比賽由中國登山協會支持,長治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治市體育局、黎城縣人民政府承辦,長治市體育總會、黎城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協辦,中攀商貿(北京)有限公司獨家運營。(文、圖 / 盧明文)
比賽成績
△男子專業組前三名:黃尚平、張榮、魏東
△女子專業組前三名:黃偉君、盧思炎、曾丹
△男子公開組前三名:陳信、韋俊飛、楊起榮
△女子公開組前三名:零寶霖、葉鷹英、冀翠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