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考克多|詩意怪傑,你究竟有幾個藝術圈摯友

2021-01-19 騰訊網

聖誕節要來了,想好今年和誰過了麼?

如果還沒有思路,不如考慮組織一次聚會,要求每個參加的老朋友,都得帶來新的朋友。

提到這種聚會,就總會讓人想起上世紀初的巴黎。

《午夜巴黎》的男主角吉爾不小心坐上了潘多拉的馬車,就在各種聚會上認識了海明威、畢卡索、達利、菲茨傑拉德……

這種美好的相遇真的存在嗎?

存在。

在作家保羅·莫杭的記憶中,有一次難忘的聖誕聚餐,那是 1921 年的聖誕節。

那天的聚會群星閃耀,考克多、斯特拉文斯基、米約、薩蒂、香奈兒……都出現了。考克多帶來了六人組,那是一個以薩蒂為首的新音樂派系,當時正處於「屋頂上的公牛」初期的榮耀時代。

說到「屋頂上的公牛」,在當時的巴黎可謂用火爆來形容。有多火呢?「Faire du boeuf」成為了當時的「網紅段子」。這句話法文原意為「做牛肉」,但在當時的法國音樂圈,它表示「玩音樂」¹。

而「屋頂上的公牛」之所以能在當時成為「玩音樂」的代名詞,離不開一個人——考克多。

尚·考克多——詩意怪傑

很難用一個身份概括「考克多」是誰,但他對上世紀初的文學、詩歌、繪畫,乃至音樂、戲劇的發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他是法國詩人、隨筆作家、小說家、戲劇家、評論家、樂手、畫家、舞臺設計師、電影導演、坎城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法蘭西學士院院士……

多面手考克多

出身於富有家庭的他,小時候就接觸到了戲劇、電影和馬戲。

日常周末生活是去看音樂會,少年時的玩伴是普魯斯特。他體會過極盛,也經歷過極哀。

10 歲那年,律師父親自殺,他離開了貴族學校,這種過山車的生活在他日後的創作中留下了各種伏筆,悲劇的內核在他的創作中循環出現。

考克多的自畫像

「我所有的一切都來自於童年。」考克多說道²。

1909 年,20 歲的考克多發表了詩集《阿拉丁神燈》(La Lampe d'Aladin),由此敲開了巴黎藝術界的門,成為了沙龍常客。

那時沙龍興盛,他不斷結識藝文圈的好友,成為了巴黎文藝界的核心人物,與他們一起創作新的藝術形式,也為他們進行專屬創作。

他為畢卡索寫書,為迪亞吉列夫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寫新劇本,為香奈兒作畫……

傳記作家詹姆斯·威廉士評價道:「考克多是法國左岸和右岸、巴黎和外省、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社會主流和邊緣群體之間的信使和媒人;他是完整意義上的『樣樣管』和中間人,身系千種聯繫、萬種資源,在法國社會和文化開啟新大門的過程中促進新事物的誕生。」 ³

從左到右:考克多、畢卡索、斯特拉文斯基及夫人

如果將他豐富的一生,截取 3 個橫切面,會是如何?

《遇見畢卡索》

「畢卡索跑得比美快,這就是為什麼他的作品看上去很醜。」關於畢卡索,許多人都看過這句經典評價。

這句話便來自於考克多為畢卡索撰寫的傳記——《巴勃羅·畢卡索:1916-1961》。

畢卡索與考克多

除了上述的那本,考克多畢生還為畢卡索寫了許多「讚頌文」,編纂成了《遇見畢卡索》一書。

《遇見畢卡索》

寫畢卡索的文學作品常有,但從朋友、同行的角度進行創作不常有。

可以說,畢卡索的舉世聞名,考克多功不可沒。

了解畢卡索的人都知道,他的創作分為「藍色時期」、「玫瑰紅時期」、「黑人時期」、「分析和綜合立體主義時期」、「超現實主義」等。

認識畢卡索的時候,考克多 26 歲,畢卡索 34 歲。那時的畢卡索正處於立體主義時期,作品中添加了許多古典主義元素,這讓一直致力於「恢復秩序」的考克多產生了惺惺相惜之感,他認為自己理應擔當起向巴黎推介畢卡索的重任。

畢卡索創作的考克多畫像

考克多想要一個值得探索的新世界,畢卡索則需要一個老練的社交引路人,二人的友誼由此開始。

考克多推薦畢卡索與迪亞吉列夫所在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合作,畢卡索擔任了芭蕾舞劇《遊行》的舞美設計,這部戲開啟了先鋒芭蕾舞劇傳統,「誤入」戲劇界的畢卡索開始受到巴黎文藝精英的關注。

在考克多的大力舉薦下,畢卡索很快就融入了巴黎的藝術圈。

畢卡索在《遊行》海報前

考克多從文學的角度為畢卡索提供了諸多「詩意讚美」。他在 1919 年寫作《畢卡索頌》,1920 年寫作《畢卡索新古典主義創作》,1923 年寫作《畢卡索》……這些內容都收集進了《遇見畢卡索》一書。

到 1924 年,考克多發布了《超現實主義宣言》。

考克多進行光繪

與此同時,畢卡索也迎來了令他在世界上名聲大噪的「超現實主義時期」。⁴

二人相互成就,共同走向了名聲大噪的道路。

《屋頂上的公牛》

與考克多經常被一同提及的人名,還有著名的「六人組」。

六人組

在保羅·莫杭所著的《香奈兒的態度》中,他這樣描述「六人組」:這是以薩蒂為首的一個新的音樂派系,彼時正處於「屋頂公牛」初期的榮耀時代。普朗克剛剛脫下軍隊制服;奧裡克愛上了伊蕾娜·拉居;奧涅格和尚未成為一家之主的達律斯·米約,如人們所說,他們已經「著作等身」……⁵

薩蒂

而《屋頂上的公牛》之所以能獲得成功,考克多起了巨大的作用。彼時,米約創作出了《屋頂上的公牛》的雛形,這首曲據說「無比適合一部卓別林電影」。⁶

米約,《屋頂上的公牛》中許多靈感取材於他在巴西時期的生活

但當時的電影還處於無聲默片時代,出於經濟考慮,無聲電影都會選擇一架鋼琴進行伴奏。而對於這首曲來說,它可能有更好的歸宿。

於是考克多建議將《屋頂上的公牛》以芭蕾舞劇的方式進行演出,他來完成舞美等設計。

果不其然,大獲成功。

薩蒂是「六人組」的導師,他為這個團體帶來音樂性的「精神」,而考克多則更像「六人組」的經紀人。他拉來投資,尋找演出的合作夥伴,為團體制定更好的發展策略……

考克多

在考克多的帶領下,「屋頂公牛」迎來了屬於他們的榮耀時代。

Coco Chanel by Jean Cocteau

考克多創作的香奈兒女士畫像

考克多總是在引薦和幫助別人,他也很幸運,在艱難時期,也有人陪在他身邊。

那個人是嘉柏麗爾·香奈兒。

考克多和香奈兒女士是一生的摯友。他們由香奈兒的好友米西亞聯結而相識。

那時,米西亞引領香奈兒女士進入巴黎藝術圈,香奈兒也由此與考克多等一眾文藝名流們進行了合作。

考克多與香奈兒女士

考克多為香奈兒女士創作了許多畫作。他畫工作時的她,站著的她,坐著的她……

考克多創作的香奈兒女士畫像

除了畫香奈兒,考克多還為香奈兒畫時裝雜誌的插圖,在他的精簡線條下,香奈兒的先鋒和美學性都完美地被展現。

考克多創作的香奈兒品牌畫作

他們還一同參與了當時先鋒的芭蕾舞劇《藍色列車》的創作,這部作品中集結了上文提到的各路豪傑。考克多負責作詞,米約負責作曲,畢卡索製作舞臺幕布,而演員們的舞臺服,都由香奈兒女士本人設計。

芭蕾舞團 Russe de Monte Carlo 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首演 Le Train Bleu,1924 年 6 月 20 日

香奈兒和考克多在不斷地交往合作中,成為了一生的摯友。

1923 年,考克多的愛人病逝,當時他情緒崩潰,連葬禮都無法參加,全靠朋友香奈兒安排一切。

此後的三年,考克多變得形銷骨立。他放棄了創作,也放棄了「詩人王子」的社交地位。

香奈兒請他在自己的家裡,度過了艱難時光。

香奈兒女士與考克多

香奈兒與文學

香奈兒女士總是與藝術家們在一起,身體力行地給予他們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支持。

她熱愛藝術和文學,在系列短片《Inside CHANEL》中有大量記錄。

香奈兒位於康朋街 31 號的公寓中放滿了她喜愛的文學作品。佔據兩面牆的書櫃擺滿了普魯塔克、毆裡庇得斯、荷馬的珍本……

嘉柏麗爾·香奈兒站在寓所的書櫃前

文學之於她,就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少女時期的她喜歡閱讀報紙上的小說,閱讀伴隨她度過了孤獨又漫長的童年歲月。

她雖然不是作家,但留下了無數流傳至今的至理名言。她的格言就像無價又閃耀的鑽石,為我們鋪成了通往獨立自由的路。

不只是文學,香奈兒與繪畫、音樂、電影、舞蹈等等藝術形式都有深切又先鋒的合作,而這些香奈兒女士的另一面,都在《Inside CHANEL》系列裡面了。

在《Inside CHANEL》裡你能看到達利受她啟發創作了《單支麥穗》畫作,也能看到《去年在馬裡昂巴德》裡她創作的黑色羽毛裙……

在 Inside CHANEL 裡,你能看到傳世至今的香奈兒元素們,都擁有那樣美好的緣起。

參考資料:

[ 1 ]:LEPSTE,《Anecdote 名家軼事|屋頂上的牛》,2019-06-20

[ 2 ]:周江林,《科克託:毀譽參半的越界奇才》,2005-09-25

[ 3 ]:James S. Williams,Jean Cocteau,2008

[ 4 ]:劉臻,《這位法國詩人成就了畢卡索,是可可·香奈兒最親密的朋友》,2019-06-15

[ 5 ]:保羅·莫杭,《香奈兒的態度》,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137

[ 6 ]:《愛樂》,三聯出版社,2017-07

相關焦點

  • 請珍惜你的摯友!有幾個朋友願意借錢給你?
    請珍惜你的摯友!有幾個朋友願意借錢給你? 我們滿世界裡,尤其是在酒桌上都能聽到「朋友」這樣的話語元素,想來人們最擅長表演的就是表演真摯的情誼了。 因為哥哥買房子缺十萬元,我便在自己的三個QQ籤名上掛了這樣的一條信息:誰能借給我三萬,一年內還,八分利息,急用,人命關天。
  • 變形金剛——電腦怪傑郭文
    今天繼續聊頭領戰士,頭領戰士裡的角色雖然沒有G1裡的有趣,但坑該填還是要填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電腦怪傑郭文。汽車人陣營裡除了領袖巨無霸福特,其他幾個中最出彩的頭領戰士就是電腦怪傑郭文了,相當於四人小隊的領隊,給人的感覺有點像個熱血青年,性格比較衝動。據說當時本來是把郭文當這部劇的主角做的,只是後面沒想到六面獸人氣會這麼高。
  • 如果不是金·凱瑞,我們看到的《變相怪傑》很可能是一部恐怖片
    元旦假期在家裡重溫了1994年那部著名的喜劇電影《變相怪傑》,不得不說金·凱瑞的確是一個喜劇天才。好萊塢優秀的喜劇演員有不少,但老實說,能夠憑藉一人之力撐起整部電影,甚至改變了整部電影創作基調的還真就獨此一位。
  • 《變相怪傑》:或許你只看到了搞笑的一面
    《變相怪傑》是一部魔幻喜劇電影。該片運用一個具有神奇魔力的面具作為道具,將懦弱無能的銀行職員史丹利變身成為一個無所不能,專與惡勢力抗爭,並最終拯救了城市和自己心愛的人的超級英雄—變相怪傑。小時候經常在Cartoon Network上看《摩登大聖》的動畫片選擇金-凱利出演變相怪傑真是再合適不過了,他那極度誇張的面部表情帶來的喜劇效果即便不用特技也不是其他演員能夠輕易表現得出來的。
  • 周立波稱他是自己的插刀摯友,真心好兄弟,他究竟是誰
    俗話說「乞丐也有幾個知心朋友,更不用說明星了……」,周立波曾經作為一名當紅主持人,朋友眾多,這些朋友當中,從事各行各業的都有……不管是名人還是普通老百姓,都有幾個死黨,真心好兄弟。
  • 法國溫情故事《觸不可及》:一生摯友,幸好有你
    菲利普有一位交往長達6個月的筆友,但期間二人只是精神交流,從未見面,連照片都沒見過。菲利普在藝術、文學上頗有造詣,寫的信更是詩意滿滿,顯然對方對他也充滿好感。但是菲利普自卑,擔心自己的狀況影響了這份感情。
  • 大話西遊:孫悟空與變相怪傑
    有一次媒體採訪劉鎮偉,問他:「《大話西遊》裡周星馳演的孫悟空,跟別人演的都不一樣,跟他之前的喜劇風格也有明顯不同,聽說是你給他建議的?」劉鎮偉笑著回答:「是的,我讓參照了另外一部電影裡的人物。」「是嗎?你讓他參照哪部電影裡的什麼人物啊?」媒體記者接著問。
  • 「詩意中國」共赴東坡驚鴻宴 我有詩意,你有酒麼?
    我的意思是我有詩意,你有酒麼?老人說,時運不好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想吃東坡肉。大概是因為東坡先生一生顛沛流離,卻又樂觀向上吧。在我們面臨困頓的時候,總會想到他,一想到東坡先生,便油然而生的豪邁和勇氣,在我們的文化中,詩意常伴,從小到大,誰沒讀過幾句帥炸的詩詞,誰沒發過兩句凡爾賽文學朋友圈?
  • 威廉·克萊因:世界影壇的怪傑
    威廉·克萊因:世界影壇的怪傑 2020-05-05 0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女版《變相怪傑》要來了?金·凱瑞經典之作或將重新演繹
    黑馬漫畫公司創始人、「《變相怪傑》之父」邁克·理查森在近期的採訪中透露《變相怪傑》的重啟計劃正在進行中,他們目前計劃將主角替換為女性。類似重啟、翻拍經典電影的新聞往往會引起舊版粉絲及其他觀眾的熱議,尤其是在新版本的人物涉及到種族或者性別轉變的時候。
  • 金凱瑞的《變相怪傑》和周星馳的《百變星君》,你更喜歡哪個?
    《變相怪傑》上映時間是1994年,《百變星君》上映時間是1995年單從時間上來看,百變星君跟風變相怪傑已經是確鑿無誤的了。其中周星馳在球場空中畫心的場景,與金凱瑞在上怦然心動的一幕,確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契合。
  • 觀察|國際藏家離開後:柏林藝術圈的衰退與轉機
    一直以來,柏林被認為是巴黎和紐約以外最有活力的當代藝術舞臺之一。然而最近,三位著名藝術品收藏家相繼宣布離開這裡的消息讓這座「藝術之都」的前景看起來不那麼樂觀。與此同時,柏林的國立與私立藝術展館都面臨著建設與資金上的各種難題。一些新聞標題因而開始宣告柏林藝術圈的「死亡」。
  • 詩意漂母 | 韓信身世考
    韓信非常感動,他激動地對老婦人說:老大媽,您真好,等我以後有出息了,一定報答您。老太太不聽猶可,一聽到這話就生氣地對韓信說:誰要你報答啊,你一個大男人成天東遊西蕩,無所事事,沒有一點出息怎成?我是看你生得一表人材,好象是個王孫公子似的,怪可憐的,才給你飯吃啊!望你以後好自為之吧!說完,老婦人就忙她自已的事去了。可是韓信還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地沉思著。
  • 年度回顧:2019年藝術圈大事件
    這場原本非常珍貴的特展竟然成為2019開年的第一個藝術圈大爭議。而且是一波接一波。這場展覽總體展品數量有177件,展期只有40天。「葉永青抄襲事件」在藝術圈激起軒然大波。從質疑葉永青對西方藝術的抄襲,到對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討論,最後延展到中國當代藝術評論的探討,再次引發對於抄襲、臨摹、挪用的探討。
  • 黑龍江省考三不限,競爭究竟有多大
    隨著2020年國考落幕,緊接著就是我們的省考。話說整個公務員考試,無論是國考還是省考,就像一個篩子,它把符合要求的人篩出成為公務員。隨著每一年能參加考試的人越來越多,崗位數有限,也就意味著沒上岸的小夥伴更多。那這些沒上岸的小夥伴是因為能力不夠、不夠資格嗎?
  • 《變相怪傑》:面具之下究竟是「人心」還是「人性」?
    本文共1556字,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小編今天想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該電影於1994年上映,1995年便一舉斬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美國金球獎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以及土星獎最佳奇幻電影等諸多獎項,這部電影就是——《變相怪傑》。
  • 「毒王」蝙蝠其實是藝術圈的吉祥物
    然而在藝術圈,蝙蝠卻寓意著吉祥。「蝙蝠」諧音「遍福」,即「遍地是福」。古人對其形象的最早記錄可追溯至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的玉蝙蝠。此後,在商代、漢代、魏晉南北朝時期,都可見到帶有蝙蝠紋飾的器物。其中,西漢蝙蝠形柿蒂座連弧紋鏡,其柿蒂構成蝙蝠形,旁有鐫刻的銘文「長相思,毋相忘,常富貴,樂未央」。顯然,這裡的「蝙蝠」是富貴之「富」的諧音與形象。
  • 《龍珠》的最後,究竟有幾個特蘭克斯?
    一般來說先後有幾個特蘭克斯真的不好確定,但客觀地說,一開始出現的特蘭克斯還真的很可能不是最後的特蘭克斯。最早出現的是334話的特蘭克斯。這個特蘭克斯,我們可以簡稱為A特蘭克斯,這個特蘭克斯有什麼關鍵轉折點嗎?
  • 用年輕人的方式展現東坡文化 我有詩意,你有酒麼?
    我的意思是我有詩意,你有酒麼?在詩意中國第三季,將用最豪橫的方式整整一季的節目,你都將和東坡先生對話從我們熟知的年少成名「太平宰相」到愛吃肉的東坡居士從留下趣聞不斷的蘇大學士到嚴於律己的鐵冠道人首期節目《人人都愛蘇東坡》詩意少年周峻緯和蒲熠星攜帶詩情畫意與詩意主理人龐瑋、詩意名家張海鷗、詩意出題官酈波組成嘉賓團隊,開啟詩意中國第三季的大幕詩詞大會冠軍與蘇學百科全書的比拼,究竟誰技高一籌?
  • "吉爾伯特與喬治",藝術圈最有愛的Gay Couple!
    Gilbert& George(吉爾伯特與喬治)是藝術圈獨樹一幟的「奇葩」二人組。他們是公認的行為藝術先驅者,反對藝術精英論,主張藝術要接地氣,要為普通大眾服務。他們的作品顏色誇張、跳躍,帶著挑釁意味,與畫面中兩人正經嚴肅的裝扮形成了鮮明、有趣的反差。1986年,他們贏得了英國透納獎(專為當代藝術所設),2005年代表英國參加了威尼斯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