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段時間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條動態:
今天我的手機被一個不怎麼聯繫的朋友打爆了,原因是早上我發了一條很喪很消極的動態。但是發完之後,我就隨手把手機扔包裡了,忙碌的一上午都沒時間看。結果,午飯的時候才發現有十多個未接電話和無數的簡訊轟炸。
看完很有感觸。
我想這大概就是就是所謂的真正朋友吧!
雖不時時聯繫,但是只要對方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莫名的為ta擔心。
那麼,真正的朋友是什麼呢?
「朋」字由兩個月字組成,就好像是兩個人相互挨著,又不黏在一起,彼此靠近,卻又保持適當距離。
這種模式不正是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嗎。
沒有朋友的人,生活是黑暗的;沒有朋友的人,內心是孤獨的;沒有朋友的人,生命是沒有意義的。
羅曼羅蘭說:「有了朋友,生命才顯出它全部的價值。」
世間難覓是知音, 弦動山水碧空情。 弄舟歸去集賢村, 長伴子期悠悠魂。
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耳熟能詳,兩人相知相惜的知己之情流傳千古,至今為人所豔羨。
雖然他們只有一面之緣,但是因為目不識丁的樵夫子期聽懂了伯牙的曲子,在子期死後,伯牙便為之摔琴以祭,自願放棄高官厚祿,棲身山野,還為子期贍養高堂。
此情此景,曾感動無數眾人,而《高山流水》一曲,也被千古流傳。
朋友是人生中的風景,沒有ta旅途便黯然失色;朋友是夏天的樹陰,為你送來一片清涼;朋友似火,在寒風中給你溫暖。
巴爾扎克說:「真正的朋友在精神方面的感應,和狗的嗅覺一樣靈敏。他們能體會到朋友的悲傷,猜到悲傷的原因,老在心裡牽掛著。」
真正的朋友,不一定朝夕相處,不一定時刻聯繫,但卻一定在心裡。
在乎著冷暖,關注著點滴,平日裡,看似風平浪靜,不冷不熱,不急不躁,但遇事,一定是第一個噓寒問暖的人。
真正的朋友,也許相隔千裡,遠在天涯,不會因為距離而疏遠,不會因為落魄而怠慢。
難過了,一句「你怎麼啦?有我在」,勝過多少甜言蜜語。
疲憊了,一句「注意身體,照顧好自己」,給你帶來多少暖意。
被人欺負了,一句「我永遠在你身後,不要怕」,帶給你多少支持與動力。
真正的朋友,表面風輕雲淡,暗地裡,你的一點風吹草動,就會牽動ta們的心弦,讓ta們惦記。
三毛說:「知音,能有一兩個已經很好了,實在不必太多。朋友之樂,貴在那份踏實的信賴。」
朋友不在多,貴在真。
所謂,日久見人心,患難見真情。你困難的時候,不離不棄,鼎力相助的,那才是你真正的朋友;你困難的時候,悄然離去,甚至白目相向的,那這樣的朋友再多也不如沒有。
培根說:「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
朋友,是冬天裡的一杯熱茶,為你驅寒送暖;是夏天裡的一縷清風,帶給你清爽;是秋天裡的一句問候,送給你關懷。朋友,是焦渴時的甘泉;是黑暗中的明燈;是快樂時的分享;是憂傷時的撫慰。
朋友不是歌,卻比歌更動聽;朋友不是書,卻比書更絢麗;朋友不是酒,卻比酒更香醇。
願你們遇到這樣的朋友,一定要真心相待,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