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功申辦2008年的奧運會開始,我國就一直在籌備相關事宜。而為了能在承辦此奧運會期間向世界人民展示我國國力,給前來參賽和觀賽的人帶來極致的奧運會體驗,我國特意在北京新建了體育館「鳥巢」。等到此奧運會終於被拉開了帷幕,很多外國人都被「鳥巢」體育館給震驚到。但是隨著奧運會的閉幕,「鳥巢」似乎逐漸沒再那麼受人們的關注了。那麼,曾經受世界矚目的「鳥巢」,現在變成什麼樣了?當初斥巨資造它到底是賠還是賺了呢?
奧運會在全球的影響力有多大?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地知道。因此從距離真正可以承辦時還有好幾年之前,我國就積極地投入到了各項事務的準備工作中去。「鳥巢」體育館就是在此期間被修建出來的,它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工程總造價人民幣31億,佔地面積21公頃,場內觀眾坐席約為91000個。建設時,它經歷了設計方案的篩選和確定、建築單位的篩選和確定、具體建設過程的監督和管理等一系列程序後,才得以被完整得呈現在世界人民面前。
而「鳥巢」建成後發揮的作用更是有目共睹。作為2008年奧運會與帕運會的主會場,它承辦了北京奧運會、帕運會的開閉幕式、田徑和足球等賽事。不僅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國的綜合國力,也讓入場者享受了視覺盛宴。也正因為如此,即便到了今天,很多人在提及它的時候,依然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之情。
隨著奧運會的閉幕,「鳥巢」受關注的程度開始逐漸減弱。這個時候就有人要問了,當初斥巨資建造的「鳥巢」,只在奧運會期間用了一次,真的不會覺得虧了嗎?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奧運會結束後,它依然處於被繼續使用的狀態中。雖然並未再承辦奧運會,卻發揮了它新的作用。
首先,它成了新的旅遊觀光景點。雖然在2008年舉辦奧運會的時候,就已經有不少人專程來到「鳥巢」參觀,但是並非所有人都曾參觀過。為了滿足大家的需求,也為了不讓「鳥巢」被棄置,「鳥巢」便開始以旅遊觀光景點的形式對外開放。當然,對外開放並非是免費對外開放。參觀者需要購買一定費用的門票,才能進行參觀。如此一來,既可滿足遊客們的參觀需求,又可解決日常維護「鳥巢」時消耗的資金問題,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其次,它成了承辦大型賽事、表演和演唱會的場所。奧運會結束以後,「鳥巢」除了會供遊客參觀之用外,還會用於承辦大型賽事、表演和演唱會等。當然,想讓「鳥巢」承辦這些事務,也有一定的條件和要求。主管部門不僅會收取不菲的承辦費用,而且還會在某些特殊事情方面對申請使用「鳥巢」的一方做出限制。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鳥巢」不會因為承辦了某個活動而遭受到非常嚴重的損害。
由此可見,即便「鳥巢」目前已經不發揮它的初始作用了,但是卻也並未遭到棄置。而是被開發出了新的功能來,所以至今才會一直聞名於世。當初那些認為斥巨資建造它會賠的人,應該都會啞口無言。畢竟如今的「鳥巢」並非如他們想得那般一無是處,反而還發揮出了更多的作用來。因此可以說,我們在看待任何問題和事物的時候,都不該表現得過於片面,否則反倒會暴露自己的無知。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