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期房制度!再見,高周轉!這下開發商更慘了

2020-12-09 品質中國

百夫長米宅

最近政府的一系列動作,指向性都太明顯了。

三道槓、預售監管、期房制度,針對性的目標只有一個:

開發商。

開發商太慘了。但是我想,市場一定非常慶幸,開發商越慘,市場越好,才會有更好的產品、更好的服務、更穩妥的發展。

什麼叫買房市場?

開發商是孫子,購房者是大爺。

1

一個史無前例的好消息。

成都、昆明、唐山、太原、江西。

從11月23日到12月8日,短短2周,連續5個城市(省份)提出了預售資金監管,都是大城市,頻次非常高,正在釋放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像一把利劍,刺向了兩個巨大的毒瘤:

高周轉,

期房制度。

70歲的期房制度、30歲的高周轉,終於迎來了第一聲槍響!

期房制度,一切制度的基礎。

這是香港霍英東首先提出來的,對,不是李摘瓜。當時的期房制度,或者叫炒樓花,是當時房地產的巨大創新。

開發商用首付款融資開發,風險小、回報高;拿不出全款的購房者,也通過分期,成功買房。對,當年的炒樓花,本質上是雙贏。

開發商降低了融資壓力。購房者減輕了購房壓力。

但是,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預售制度,運行半個多世紀後,弊端越來越大,同時存在著巨大的風險,那就是開發商僅僅蓋了數層之後,就拿到了大部分的房款,想跑路輕而易舉,平攤下來,開發商的風險幾乎為0。

購房者承擔了將近100%的風險。

這是預售制度裡潛藏著最大的風險。

市場一片繁榮時,你好我好大家好,開發商、銀行吃肉血賺,購房者也跟著喝湯;一旦市場一片蕭條時,開發商、銀行、施工方想方設法圈錢,卻把爛尾、維權留給了購房者。

這太不對等。

2

高周轉,更是讓開發商空手套白狼。

期房制度引入內地後,聰明絕頂的開發商,將炒樓花的資本屬性發揮到極致。

這一點,普通人都非常熟悉。

任何一家開發商都是高周轉,無非快慢不同,碧桂園、旭輝、中駿、新城等非常多的房企,之所以彎道超車,之所以規模巨大,最大的功臣就是高周轉。

最快6個月,拿地、預售、回款;

每一分錢,現有資金利用到極致;

快速拿地,快速回款,然後不斷重複。

這就是開發商高周轉的本質。

當年的創新,已然墜入泥淖。

引領市場的屠龍少年,在經歷半個多世紀的風吹雨打之後,也逐漸成為了一條惡龍,攪得市場天翻地覆,市場更差,資本更強,產品更爛,對立更強。

爛尾、品質差、維權。

高周轉,本質上圍繞著資金在轉,核心根本不在購房者和產品。

以前,萬科做了89平的小戶型,龍湖專注於五重立體景觀,綠城做板樓設計,恆大做中庭景觀,金地是理工直男……

但是現在,我能看到的是,他們每一步全國化的擴張,都伴隨著資本意志的進場,誰的融資能力更強,誰的市場開拓就更強,至於產品,永遠在資本之後。

所以,開發商不再專注於好產品。

所以,開發商根本不關心購房者。

如此,惡性循環。

如此,愈發對立。

3

14天,5個城市(省份)。

他們接連不斷的發聲,正在宣告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我們將徹底告別過去,迎接一個全新的時代。

預售制度,將逐漸消亡。

目前,至少有5個城市加強了開發商的預售監管。

金流,就是開發商的命門。

每一刀,都架在了開發商脖子上,高周轉將越來越難,融資成本也會越來越高。

最核心的原則,說的很明白:

專戶存儲、專款專用、全程監管、節點控制、多方監督。

比如說,引入了政府監管。

之前的監管協議,只有開發商、銀行雙方,現在開發商、監管部門、銀行三方。

這個意思再明顯不過了,之前你們倆還能勾勾搭搭,背地裡不乾不淨,現在不行了,有了監管,有了第三方,不乾淨的事情,要麼不做,要麼成本極高。

比如說,預售資金專款專用。

一個項目對應一個帳號,實行分階段、按比例動態監管。

各地的重點監管額度不同,太原是40%,江西是全部,昆明是30%,各有不同。甚至於唐山都規定,有嚴重質量問題預售項目,暫停撥付房企商品房預售資金。

比如說,監管時間延長了。

之前很多預售監管的時間,是竣工,現在不行了,大部分的城市是必須收房才算,延長了一定的時間,保證了客戶的安全性,適當避免爛尾、維權。

成都以竣工驗收為止,太原以拿到不動產登記為止。

4

一刀砍在高周轉、預售上,帶來的後果是非常積極的。

爛尾的風險將減少。

我知道,廢除預售需要時間,現在的預售監管只是權宜之計,但是這已經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沒有開發商敢濫用、挪用資金。

以昆明為例,1年內出現1次拖欠工程款的,列為三級監管項目,監管資金額度上調為項目預售總額的40%;出現1次延期交房或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因房屋質量問題引發批量性群眾投訴的,列為二級監管項目,監管資金額度上調為項目預售總額的50%;停工1年以上出現爛尾的,列為一級監管項目,監管資金比例上調為項目預售總額的100%。

這樣一來,誰敢亂來?

開發商的資金流動,將大大降低。

甚至於一潭死水。

開發商靠什麼掙錢?項目?肯定不行。現在都雞賊了,做大規模、拉來融資,然後再做大規模、拉來融資,如此循環往復,不斷滾雪球,規模越來越大。

但是現在,一旦樓盤未按規定將預售資金退還購房人,延期交房的,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交房維權的,變相逃脫預售資金監管的,都將受到懲罰。

想蹦也蹦不高了。

5

5個城市,向預售、高周轉開槍了。

對於預售,對於高周轉,都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改革。

1、預售制度將逐漸消亡,或者被一種新的制度取代。都知道預售制度的弊端,但是應對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短時間內根本沒有辦法根除,只能一點一點,螞蟻搬家。

2、開發商的現金流、流動性被徹底凍結。一旦資金被鎖死、監管,想要挪用就會很難,融資這麼難,成本這麼高,監管帳戶的錢又不敢動,高周轉、加槓桿就徹底進入死胡同。

3、長遠來看,對於大房企會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短期會痛,但是長期利好,相比小房企,大房企不缺錢,不缺監管那點錢,更不怕降價,有全國的盤子託底。

4、房地產的核心邏輯沒有變,因為土地制度沒有變。也許預售制度在變,也許高周轉被壓制,也許還會去槓桿。但是土地的性質,土拍的收入,土地的溢價,資本、產品、房子,只是70年產權下的附屬物罷了,土地的邏輯才是核心邏輯。

相關焦點

  • 高周轉和期房制度即將改變?網友:搞快點
    再見,期房制度!再見,高周轉!這下開發商更慘了 最近政府的一系列動作,指向性都太明顯了。三道槓、預售監管、期房制度,針對性的目標只有一個: 開發商。 核心原則非常明確:專戶存儲、專款專用、全程監管、節點控制、多方監督。
  • 全面取消「期房預售」?多地好消息相繼傳來,專家:3年有望實現
    商品房預售制,也就是期房銷售模式,從90年代初期走到現在,已有近30個年頭。在起初,預售制可謂是房地產一個巨大的創新。對開發商而言,風險小、回報高,還可以幫助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對買房人而言,可以滿足城鎮化帶來的天量住房需求,還可以不用掏全款就買到一套房子。然而,這種模式經過近30年的運營後,弊端開始越來越大。
  • 比買不起房更絕望的,是買到了爛尾期房
    去年,我們曾經寫過一篇《比買到爛尾樓更倒黴的事,我真想不出來》,現在看來,現實永遠比想像中魔幻。比「買到爛尾樓更慘的事」出現了,那就是「買了爛尾樓,還得自己出錢把它蓋完」。前段時間,一則「昆明30戶居民住進爛尾樓」的新聞上了熱搜。
  • 3大樓市風險下,買房邏輯該變了!業內人坦言:未來2年別碰期房
    新房基本都是期房,最近幾年房價越來越高了,但是期房交付後的房屋質量卻越來越差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怪象,我認為原因有三個: 一是當前的期房銷售制度
  • 比買不起房更絕望的 是買到了昆明別樣幸福城爛尾期房
    去年,我們曾經寫過一篇《比買到爛尾樓更倒黴的事,我真想不出來》,現在看來,現實永遠比想像中魔幻。比「買到爛尾樓更慘的事」出現了,那就是「買了爛尾樓,還得自己出錢把它蓋完」。前段時間,一則「昆明30戶居民住進爛尾樓」的新聞上了熱搜。
  • 商品房預售制度該去還是留?
    開個出租十多年,好不容易攢夠了買房的錢,沒想到,付了期房定金的房子,八年沒交房,所有業主都在和開發商鬥,去法院,舉牌遊街,無奈開發商有後臺,有的業主被送進了局子。 在城市住房短缺的時期,這個制度彌補了建設資金短缺,加速了建設資金周轉,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了資金使用成本,對加快住房建設和供應起到了它應有的促進作用。 但時至今日,經過30年的住房市場化的發展,住房保有量已經基本滿足需要,商品房預售制度的弊病也日益凸顯。 弊病在哪裡?
  • 窗掉喪命、房屋倒塌、樓板塌陷……這兩年買房,如何擺脫「爛房...
    本文來源:大鬍子說房(轟動一時的上海倒塌樓事故)最慘的事不是買了房,房價跌了。而是你好不容易搶到的新房,因為質量太差,完全不能入住。比起不能入住,還有更慘的是,住進去還丟了命!限價省下的錢,可能就是你失去的那個人工湖。而地產的高周轉模式為了提高資金效率,紛紛去趕工期,3個月開工,6個月開放,9個月拿預售證。這種搶工期賣房的做法,最終只能犧牲房屋質量和當初承諾的公共配套。
  • 《再見狂野之心》開發商SIMOGO得到續約 正在開發新作
    遊戲《再見狂野之心》的開發商SIMOGO現發布公告,SIMOGO將會與發行商Annapurna Interactive在未來繼續合作。此舉將幫助SIMOGO在未來能更加頻繁地與傑出的藝術家進行合作,並有機會去做一些此前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 【樓市】取消期房預售制大勢所趨?釋放什麼信號?
    商品房預售制度減輕了開發商的資金壓力,更多的資金得以進入房地產市場,對開發商起到了變相加槓桿的作用。當市場處於上行區間,預售制度讓購房者與開發商能夠雙贏,皆大歡喜。但近期隨著一些城市的市場開始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房地產預售制度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從理論上來說,購房者的預付款已經能夠滿足項目完工。但由於對於資金專項管控的缺位,導致出現很多房企資金流向不明,挪用資金擴充項目數量或其他運用。
  • 熱點丨多地加強預售資金監管 取消期房預售制大勢所趨?
    可以看到,政策的核心關鍵點在於關於開發商支取預售資金上,這方面,各個城市的政策雖然總體一致,但也有一些差異。商品房預售制度減輕了開發商的資金壓力,更多的資金得以進入房地產市場,對開發商起到了變相加槓桿的作用。當市場處於上行區間,預售制度讓購房者與開發商能夠雙贏,皆大歡喜,但近期隨著一些城市的市場開始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房地產預售制度的弊端也逐漸顯現。
  • 商品房預售制度再引熱議,如何權衡利弊?
    很多維權,都是業主感覺開發商沒有兌現售房時的承諾所致,甚至一些維權最後會演變成流血事件。關於商品房預售制存廢的討論聲再次響起。那麼什麼是商品房預售制度,它給房產市場帶來了哪些利弊影響?據介紹,商品房預售制加快了房地產企業的銷售節奏,提高了房地產的建設量和建設效率,是房地產行業能夠快速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
  • 開發商「噩夢」終於到來?新規再次強調,2020年準備買房的有福了
    最終受影響最大的還是購房者,據樓觀地產統計,現在買新房,如果是毛坯基本上都要等三年左右的時間才可以交房,如果是精裝或者成品房那就更久了,三四年都已經是普遍現象了。可是讓廣大購房者更難受或許並不是交房時間很晚,因為如果開發商慢工出細活,交房時間晚但是把房子品質做好,把小區綠化做好那就謝天謝地了,甚至還想給開發商發個錦旗。
  • 2020年國家禁止賣期房是真的嗎?權威回答來了,想買的朋友必看
    目前國家允許期房預售。 2、期房預售更通俗的說法叫做賣期房、賣樓花。就是消費者所購買的只是圖紙上的房屋,能看到的往往只是一片光禿禿的土地。期房是指開發商從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開始至取得房地產權證大產證止,在這一期間的商品房稱為期房,消費者在這一階段購買商品房時應籤預售合同。期房在港澳地區稱作為買"樓花",這是當前房地產開發商普遍採用的一種房屋銷售方式。
  • 再見火箭少女101, 沈騰聲援孩子哭得太慘了!都勸張大大別哭了
    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開播前,大大還在綠洲曬出和火箭少女們的合影,能感覺到他們關係是真的好,今晚作為見證人的張大大,哭慘了。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而張大大這次流出的都是男人的淚水。這淚水流得恰當好處,動人至深呀。沈騰聲援:孩子哭得太慘了!
  • 高周轉下「蘿蔔快了不洗泥」?
    綠城和碧桂園接連出事的背後,是高負債率和高周轉。其一,高負債率。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近三年和2018年一季度的負債率一直呈上升的態勢。數據顯示,近三年及2018年一季度,其合併口徑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0.56%、82.13%、84.76%和84.91%。而綠城的現金流也一直在收緊。
  • 北京購房知識科普四:期房和現房指什麼,優缺點有哪些?
    期房期房是指在建的、尚未完成建設的、不能交付使用的房屋。即開發商從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開始至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大產權證)為止,在這一期間的商品房稱為期房,購房者在這一階段購買商品房時籤訂商品房預售合同。
  • 再見之後,永不再見
    或許,是該說再見的時候了,從見到你到追逐你已然過了那麼長的時間,最後還是要給自己一個交代。而離開,是當下最好的方式,沒有意外。再見了咖啡店遇見的「單戀」,這美好的邂逅,終究要以灰溜溜的姿態退場,往後仍舊祝願你安好,只是彼此之間永不再見了。
  • 負債700億老闆失蹤,買了期房的人咋辦?
    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形勢開始轉變,由於大部分房企都是在高負債的情況下運轉,一般負債率會高達80%。所以,在國家收緊房地產企業的融資環節後,開發商的資金壓力大,再加上融資難,很多房產項目開發到一半就沒錢了,樓盤爛尾了,開發商也選擇跑路。在倒閉或者跑路的開發商中,不乏一些知名房企,如千億巨頭泰禾集團,這幾年遇到資金問題,公司一直處於倒閉的邊緣。
  • 《飢餓遊戲3:嘲笑鳥》:再見青春,再見青春片!
    再見! 《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最後的告別實在是有些漫長了,在感動了幾下之後,就此結束了,但是卻並沒有,而是繼續以煽情的方式,又拖拖拉拉了十幾 分鐘。眼看著魔法三人組長得越 來成熟,越來越大支,就知道自己其實比他們更成熟一些,也更世故一些。哈利他們遠去了,自己的青春也再無憑依,只能做最終的告別了。再見,哈利;再見赫 敏;再見,混血王子。。。 不過,好萊塢就是好萊塢。在《指環王》《哈利波特》之後,又折騰出了一個更低幼化的《暮色》系列,而且掀起了青春片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