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廣州十三行,批發市場怎麼活下去

2020-12-26 界面新聞

記者| 吳容

編輯| 牙韓翔

等了一個月,伍鵬飛終於回到了自己在廣州十三行的服裝檔口。

廣州作為中國最大的服裝批發地,以往包括十三行、沙河、白馬、紅棉等批發商圈在元宵左右開工。而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復市時間一再延遲,直到3月5日才先後迎客。

十三行雖是其中較早復市的一個,伍鵬飛覺得還是遲了。

過年後的2-4月是服裝批發的交易旺季,延遲開工和人流量大減,使得春季銷售機會少了三分之一。伍鵬飛年前幾十萬的女裝備貨可能變成賣不動的「壓箱貨」,收不回貨款又意味著無法進新貨,夏季銷售如何開展也成問題。

十三行規模最大的商城新中國大廈復市,進場需進行體溫檢測。圖片來源:吳容

如此連鎖反應,伍鵬飛不敢繼續往下細想。眼下,他和大多數商戶只想爭取減租或免租,而這也成為了開市後遇到最為頭疼的事。

十三行商圈位於廣州荔灣區,短短400米左右的十三行路兩旁,以新中國大廈、誠大時裝廣場和紅遍天大廈為龍頭,遍布了大小几十家商城,商戶超過6000家。

新中國大廈一樓。圖片來源:吳容

其中,新中國大廈最為出名、規模最大,相應的租金也最高。伍鵬飛的檔口位於新中國大廈,他透露,按照面積大小的不同,月租一般從6萬到30萬元不等。

開工之初,新中國大廈並非沒有宣布部分減租、免租政策,但伍鵬飛覺得,政策總體而言比較有限,不同樓層有不同標準。不過,政策針對的是檔主,作為個體商戶很大程度無法享受。

3月4日,新中國大廈微信公號推送租金減免通知。

所謂檔主,指的是承租戶。鍾冬英在十三行一家商鋪諮詢中心工作,根據她的介紹,新中國大廈大部分樓層按照五年合同出租給承租戶,由於一手承租戶租賃時間比較長,往往對外出租謀利,也就產生了二手房東。他們會進行改造,並劃分成密密麻麻的檔口租給商戶們。

「有些檔口其實就是格子店,兩塊磚的大小,不到1平方米,每月租金最少要價6萬。交租方式各有不同,比較輕鬆的是押二付一、押三付一,也聽說過按半年、一年交的。」伍鵬飛說。

新中國大廈內部的「格子店」。圖片來源:吳容

減租、免租政策無法享受,和房東多次商量無果後,伍鵬飛向熟悉的幾家商戶打聽,反饋也基本和他類似,「有的說晚點看看其它房東怎麼處理,有的說找商場管理處諮詢,有的很久不回復微信,打電話也不接。」焦慮的商戶們開始拉微信群討論維權對策,紛紛提出「2月免租、3月4月租金減半」的訴求。

直到3月8日,新中國大廈微信公眾號向全體商戶推送了以」疫情當前,守法奉行」的公告,並表示會協助商戶回到正常經營軌道上。對於存在二手轉租商戶的情況,3月17日,新中國大廈再次出臺了相應政策,稱將優惠方案落實到終端商戶上。

3月17日,新中國大廈再次出臺政策,稱將優惠方案落實到終端商戶上。

截止目前,伍鵬飛了解到,有的商戶已拿到了部分租金退款,有的依舊協商無果。「因為,不僅有二手房東,部分樓層可能有三手房東,通過層層倒手賺差價,這個環節中只要任意一個房東不減租,商戶都無法指望拿到退款。」

事實上,除了租金高企外,傳統服裝批發市場逐漸開始式微。不止十三行,廣州沙河、白馬、紅棉,以及武漢漢正街等批發市場的生意早已不如從前。

上世紀90年代,服裝批發興起。這個行業最初以地攤、大棚經營為代表,慢慢地,商戶們進入商城,統一管理之下也逐步正規化,千禧年後迎來繁榮發展。

十三行商圈在鼎盛時期,人流量可達到數十萬人,每天進出貨物數千噸,通過物流發到全國各地市場。服裝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中國80%服裝來自廣東,廣東服裝80%來自廣州,廣州服裝80%來自十三行」。

新中國大廈旁邊的誠大時裝廣場。圖片來源:吳容

伍鵬飛明顯感覺到批發市場走下坡路是在2014年年底。電商經過10年來發展,在那時迅猛爆發,大家開始網購衣服。最直接影響是線下服裝店。

「而下遊貨不好賣,最終影響的是我們上遊批發市場。」按照伍鵬飛說法,電商至少分流了十三行超過三分之一的客流。

與此同時,網際網路的衝擊,使得批發市場交易價格變得公開透明,讓批發商們失去了盈利空間。

這些下遊批發商的商業模式主要是「炒貨」。包括十三行在內的批發市場,部分商戶通常沒有工廠資源,他們通過「炒貨」,從一個更低價的批發商手中買貨,再倒賣給下家批發商。

但電商打擊了這種賺錢方式。過去淘寶店主會從批發市場進貨,現在他們紛紛跨過批發商,和工廠直接對接下單,導致十三行商戶利潤又被壓縮。

十三行路旁物流點。圖片來源:吳容

同時,傳統批發市場自身模式特點,放在現在也使得其發展變得舉步維艱。

從事服裝買手工作的黃小琴表示,批發市場早年選址一般在城市核心地段或者靠近交通樞紐。比如,十三行所處的荔灣區是廣州的老城區,也是曾經的核心商圈。而白馬、天馬、流花服裝廣場等靠近廣州火車站、汽車總站。這些年來地價普遍上漲,核心地帶租金更是漲得厲害,黃小琴形容為「賣衫不如炒鋪」。

而同質化問題也頗為嚴重。

黃小琴熟悉的十三行和沙河市場,兩者服裝定位中低端,款式同質化更為明顯,互相仿版、設計原創氛圍很差。

比如一款一字肩女上衣成為爆款後,廠家和商家一窩蜂跟進。商家們只能不停降價競爭、打價格戰,等到這件爆款利潤價值被壓榨得差不多之後,又轉向新的爆款,就逐漸變成了惡性循環。

十三行服裝通過物流發往全國各地。圖片來源:吳容

面對困境,商戶們並非沒有考慮過轉型,最直接的路徑是「觸電」,但並不容易。「做電商找死,不做電商等死」成為了他們常掛在嘴邊的話。

伍鵬飛觀察,十三行商戶現狀有幾種:一部分商戶儘管生意不如從前,但由於未被逼到絕境,所以仍是僥倖得過;一部分嘗試起「一件代發」業務,過往在十三行拿貨都要5-10件起批;另一部分商戶在轉型上心有餘力不足。

如果商戶依賴抖音等直播賣貨,要把直播號做成企業號運營,事實上成本並不小。首先要向平臺交納一部分費用,直播時加產品連結、吸粉、刷流量、刷廣告等,通通也要花錢,平臺也會根據銷售額抽成。

「一般來講,沒有前期兩到三年的鋪墊和投入,直播很難做起來,一些商戶沒堅持下去,中途就放棄了。」伍鵬飛說。

商戶們正在打包發貨。圖片來源:吳容

而相比杭州四季青批發市場的轉型,十三行還是沒有把握住直播紅利。

「如果說網紅孵化帶貨,十三行很明顯打不過杭州那邊。」黃小琴對界面新聞說,「杭州網紅經濟在2017年左右已成規模,你會發現很多大家叫得出名字的網紅都來自江浙滬一帶,如果不想簡單地跟熱點,而是造熱點,是需要依賴網紅,即便不是頭部網紅,也要是腰部的。」

「而且在網批市場的打造,廣州這邊並不多。」據黃小琴的了解,在杭州,四季青以原有市場為基礎,打造了一系列線下網批市場如四季星座、四季青電商基地、九堡新四季青市場等。在當地政策、網紅孵化和直播帶動下,四季青線下批發業務與線上批發的比重已變成4:6,2015年該比例為6:4。

十三行網批市場打造不及杭州四季青。圖片來源:吳容

遭遇疫情影響,四季青同樣推遲了開市時間,3月10日一開市,更多主播和檔口店員參與到直播行列之中,通過線上渠道消化春裝庫存。四季青商戶林煜盛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上周六,淘寶直播專門開了個四季青檔口主播專場,聽說當天至少有五十名新主播加入。」

作為源頭產地復甦計劃之一,廣州十三行商會也將聯合阿里1688平臺在3月28日推出「十三行直播專場」,宣稱平臺上線零門檻,讓商家不用開網店,就可以把展廳搬到線上。據阿里巴巴的數據,2月以來,阿里1688平臺的「商+直播」入駐的商家同期增長了87%。

不過目前這些都仍然只是嘗試階段,對於伍鵬飛這樣的個體商戶而言,他們最希望看到的還是生意恢復如初,然後再思考著轉型的方向。

在清朝,廣州作為唯一通商口岸,十三行以「洋貨行」享譽海外,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來此經商。百年後,十三行又成為了中國服裝批發市場中重要的一部分,但發展至今陷入迷茫,十三行未來走向如何成為大家關心的問題。

「會像北京動批那樣搬遷去周邊城市,還是會進行改造升級拿到網際網路船票?這都是未知數。」伍鵬飛還在懷念著,那個數十萬操著不同口音的批發商在此穿梭流動、屬於十三行的黃金年代。

相關焦點

  • 「特寫」廣州十三行,疫情中批發市場的生存樣本
    記者| 吳容編輯| 牙韓翔等了一個月,伍鵬飛終於回到了自己在廣州十三行的服裝檔口。廣州作為中國最大的服裝批發地,以往包括十三行、沙河、白馬、紅棉等批發商圈在元宵左右開工。事實上,除了租金高企外,傳統服裝批發市場逐漸開始式微。不止十三行,廣州沙河、白馬、紅棉,以及武漢漢正街等批發市場的生意早已不如從前。上世紀90年代,服裝批發興起。這個行業最初以地攤、大棚經營為代表,慢慢地,商戶們進入商城,統一管理之下也逐步正規化,千禧年後迎來繁榮發展。
  • 廣州十三行,批發市場覆蓋的地方,是現代商業的先驅
    說起地名廣州十三行,外賓和廣州似乎是兩個不同的地方。只要你在網上看到十三行的介紹,尤其是視頻,幾乎都是關於廣州的服裝批發市場。有一次,一個外地的朋友談起廣州十三行時驚訝不已:他眼中的十三行等於服裝批發市場。
  • 1986年廣州的老照片,圖5顯示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
    廣州中的數字是東湖新村。是廣州東山區和香港開發商共同打造的住宅區,總面積5.7萬平方米。的廣州是廣交會的現場。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成立於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行。廣州中的數字是海珠橋。海珠橋是海珠區和越秀區穿過珠江水系的江通道,他是廣州最早的中軸線構件之一,中國的第一座鋼結構開閉式橋梁,也是南北城市重要的交通通道。的廣州圖為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十三行從20世紀代初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服裝商圈,每天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去購物。
  • 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拿貨指南
    十三行一批市場依託全亞洲最大的布料輔料市場------中大及其周邊市場。特點70%為韓式款式的服裝,20%為歐美款式的服裝,剩下10%為其他款式的服裝。拿貨門檻1~3樓單款貨(同色同碼)5~10件即可批發價格買到。批發價格分為打包價和拿貨價。拿貨指的是單款貨1~5件。打包是指5~10件以上。拿貨價比打包價貴10%左右。當然每個店主的報價是各不相同的。
  • 廣州服裝批發市場「直播」促轉型
    新華社記者 胡林果 攝 新華社廣州3月22日電(記者胡林果、周穎)廣州十三行路又響起推車拉貨聲,服裝市場新中國大廈外排起了隊,商場內店員戴著口罩對著手機屏幕進行直播……21日,記者探訪復工後的廣州批發市場十三行商圈。 進門前需驗身份證、查看穗康碼、測量體溫,檢驗制度給新中國大廈這座批發市場上了一道安全「保險」。
  • 廣州服裝批發市場
    今天帶大家逛一下廣州服裝批發市場,號稱廣州「東大門」的apm。這個市場的位置有著很大的優勢,廣州火車站附近,周圍都是服裝城—紅棉、白馬、壹馬等。apm就是模仿韓國的,拋去以往對服裝市場的認識,裡面不再是擁擠的過道,窄小的檔口。這裡面滿滿高級感,最不像批發市場的市場了……
  • 去廣州一定要去的批發市場
    廣州自古就是貿易發達之城,早在漢唐時代,就有著眾多的外商入駐廣州進行商品貿易,商業傳統可謂是源遠流長。在近代清朝時期,只留下廣東作為外商做生意區域。十三行區域那是整個大清的進出口特區。時至今天,廣州依然是世界性的商品集散地。有人形象地稱廣州就是一個大市場,所言真是不虛的。廣州城內,可以說最大的特色可能就是那些規模龐大、不但面向全國而且面向世界的批發市場了。
  • 廣州服裝批發市場,記得收藏喲!
    1.十三行新中國大廈紅遍天大廈誠大時裝城2.火車站廣州紅棉國際時裝白馬服裝市場天馬服裝批發市場匯美國際服裝城uus國際時裝城地一大道服裝批發市場廣州流花服裝批發市場富驪外貿服裝批發市場世貿服裝城唐旗服裝批發市場
  • 實拍:廣州十三行服裝市場搶貨現場!上演搶衣大戰!
    來源:EMBA微金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正在上演著「搶衣大戰」。幾十號人黑壓壓圍在一個十幾平方米的檔口前,等待日常上新、拿貨。近日,在金九銀十的旺季當口,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上演搶貨情景,還因此差點打了起來。紡織服裝旺季真的到來了?隨著金九銀十以及國外聖誕季的來臨,這也許是服裝人在今年翻盤的一次重大機會,因為從往年數據來看,服裝市場從8月開始好轉直到12月份達到全年高峰。也就說我們現在正向服裝市場旺季走去。
  • 廣州市各服裝批發市場儘管已正式復工
    受疫情影響,廣州市各服裝批發市場儘管已正式復工,但訂單量和人流量跟以往相比還有差距。服裝批發產業為了「自救」開動腦筋尋求出路,而線上直播不需要線下人流聚集,就是一個好的出路。
  • 廣州服裝批發市場:草根走播與網紅主播的帶貨江湖
    △ 9月23日,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一家檔口內,部分等待網紅主播開播的「走播」們。△ 9月27日,人來人往的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的一名韓國網紅主播原本是一家檔口的合伙人。2019年,她發現,到店裡帶貨的人常常爭相拿著手機為她錄製視頻,這讓她開啟了直播帶貨的嘗試。今年疫情期間,她憑藉直播帶貨不僅扭轉了檔口停擺的損失,更為自家品牌帶來了成倍的銷量。如今,她有了自己的經紀人,團隊計劃根據品牌需求,想將她打造成下一個薇婭。
  • 你知道廣州有哪些服裝批發市場嗎?
    想做服裝生意的朋友應該了解一下廣州各大批發市場的基本情況。下面是廣州各大服裝批發市場的位置,介紹服裝種類和價格範圍。廣東第二大服裝尾貨市場 地點:海珠區,昌崗路,新河廣場公交站向方村方向走50米永樂生活電器中的巷道直達200米。這裡有價格很便宜的貨物。大多是女裝,很多好東西。
  • 廣州服裝批發市場復工新招:老闆直播帶貨
    「這個裙子它不是棉布,也不是雪紡布,它是一個風衣面料做成的,怎麼扭和洗都不會皺,可以穿到130斤。現在30秒倒計時,30秒後我們就恢復原價......」近來,抖音成了服裝檔口老闆娘賣衣服的好去處。
  • 廣州十三行服裝市場搶貨現場,差點打起來!旺季到了嗎?2021年肉鴨...
    近日,在金九銀十的旺季當口,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上演搶貨情景,還因此差點打了起來。 1 實拍:廣州十三行服裝市場搶貨現場,差點打起來了! 幾十號人黑壓壓圍在一個十幾平方米的檔口前,等待日常上新、拿貨。他們大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線上線下的零售商,一家家掃貨,之後或寄或直接帶回店裡。
  • 曾是廣州另一大繁華的服裝批發市場,煙火氣十足,如今遊客稀少
    提到廣州,很多人都會想到這裡是中國服裝批發最大的城市,中國有一大部分的服裝都是從廣州批發而來。廣州也有好幾個著名的買衣服的街,比如遊客熟知的上下九,或是本地人常去的十三行服裝批發街。
  • 廣州批發市場有哪些?
    廣州批發市場有哪些?  沙河服裝批發市場  沙河服裝批發市場為廣州三大服裝批發集散地之一,在華南地區服裝批發界有一定的優勢地位,吸引了國內及中東、非洲的客商前來採購。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沙河濂泉路1號之一  黃沙海鮮水產交易市場  廣州市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是目前華南地區最大的水產綜合市場。該市場是響應市政府還路於民、引商入室和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有大、中型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號召,利用碼頭、倉庫等地方,由廣州港務局新風港務公司主辦,市工商局市場分局參與管理的大型水產品綜合市場。
  • 2020年廣州4大服裝批發女裝進貨的門道,逛一圈少走不少彎路
    都說要想生意好,就要找好貨源,但是不管是剛剛開服裝店的小白,還是身戰多年的服裝老手,在拿貨的時候還是會踩到不少的雷,也不知道哪個服裝批發市場,是否是適合自己的。那麼今天將給大家一一講解專門針對廣州市場的女裝拿貨,到底要怎麼拿,2020年一整年的拿貨技巧都在這裡,可以收藏哦,以備到時候拿貨的時候可以再重溫下。
  • 廣州童裝批發市場在哪
    廣州童裝批發市場在哪: 廣州童裝批發市場地處於廣州市荔灣區沙河大街跟廣州大道白雲區醫院。 公交去廣州童裝批發市場:公交站名:中山八路;公交線路:105路電車、128路、193路、207路、205路、260路、275路、286路、231路、19路夜班車、52路、124路、233路、61路、275路; 地鐵去廣州童裝批發市:1號線地鐵站名:陳家祠站;5號線地鐵站名:中山八站。
  • 廣州鞋子批發市場大全
    廣州對外貿易歷史悠久,對外貿易發達,廣州的鞋子生意也是這樣。每年全國甚至全世界成千上萬的批發商聚集在這裡,在展銷會上參加訂貨。對中、小批發商來說這裡是最好的貨源,因為這裡有各種各樣的價位。不管是想買便宜貨還是要買貴一點的貨,總會有自己喜歡的。
  • 十三行行商的「秘密」
    資料整理 信息時報記者 梁啟明  資料來源:《帝國商行:廣州十三行》  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梁啟明  今天,廣州人說起十三行,最先想到的是服裝批發市場,而在歷史上,十三行是清代專做對外貿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專營對外貿易的壟斷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