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家隊的實力下滑,這兩年拜仁慕尼黑正好處於換血期,這是德國最大的俱樂部,國家隊主力。第二,戰術上的不合理,其實包括巴西世界盃,勒夫也一直痴迷於tikitaka(區別於全攻全守),所以巴西世界盃開始的時候德國的局面並不好。打阿爾及利亞我們只看到了諾伊爾6千米跑動顛覆門將位置,現實是如果沒有諾伊爾一個人做了他自己和貝肯鮑爾的工作,這場真不一定怎麼樣,後來是隊長拉姆帶著一批隊員請求更換戰術,德國往後才順風順水。而巴西世界盃之後,拉姆、克洛澤、施威因辛泰格等一眾大佬退役,隊內也沒有了可以和勒夫談條件的隊員。
另外,這次世界盃後一眾說什麼"傳控已死"的,實際上不是傳控已死,而是現在根本沒有球隊有條件去實行這個戰術。傳控可以說是對人員配置要求最高的戰術,它開始被教練專門關注也就是巴薩夢三那一批人所展現的"tikitaka",在此之前它所基於的"全攻全守"雖然出色,但沒到那種獨樹一幟的地步(當然這是指最近二十年,放在之前,全攻全守是引領了足球界第三次技術革命的)。
然而夢三那一批人除了本身技術出色以外,核心球員全部都是青訓出品,從小在一起踢球的那種,團隊間的默契和相互的了解遠非現在依靠歐元搭建的僱傭軍可比,更別說臨時組建的國家隊,就算是現在的西班牙,因為當年傳控戰術的中場核心成員哈維和伊涅斯塔的離開,也已經無法適應這個戰術,更別說其它本身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球隊。
因此並不是"傳控已死",克魯伊夫的戰術智慧早在95年歐冠中就體現出來了,那一批全攻全守執行者如果不是緊接著《博斯曼法案》出臺,金元足球盛行導致球隊解體,那麼除了當時的AC米蘭,恐怕沒有球隊可以阻攔他們,傳控還是最好的戰術之一,只不過現在沒有能適配的球隊(曼城執行得很好,但還沒到之前巴薩的程度,另外關於阿森納,要區別"傳切"、"傳導"、"傳控"的區別)。
第3, 也是所有王朝球隊遲早需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如何在榮耀過後重新激起球員的鬥志(這批人的榮耀不只是世界盃)。如果你看了當時德國輸掉的兩場比賽,你會感覺場上好像除了羅伊斯和諾伊爾以外,其它人沒有贏的想法。也不知道他們是想著小組賽隨便踢踢就能出線淘汰賽再發力還是像06巴西那樣,知道自己紙面實力最強(18德國紙面實力最強)覺得世界盃就是走個過場。總之你在場上完全看不到他們的拼搏,這也是我最不爽的一點,多少年了,德國隊都是以向死而生出名的,這次世界盃卻絲毫沒表現出他們的傳統。勒夫將讓德國足球一蹶不振,現在的德國隊早已沒有了靈魂,你能指望一支沒有心氣的國家隊有多大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