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鋒/文
關於「偏官」命格的喜用選擇,《三命通會》中是這樣說的:「偏官者,乃甲見庚,乙見辛之例,猶二男不處,二女不同房,不成配偶,故謂之偏。
以其隔七位而相戰克,故謂之七殺。譬小人多兇暴,無忌憚,若無禮法控制之,不懲不戒,必傷其主,故有制謂之偏官,無制謂之七殺」。
上面這段話,實際上還沒有說到「偏官」格的喜用選擇,只是就偏官格的由來,告訴了我們,就是命中格神為「七殺」時,如果見到可以制化七殺的十神配置時,這個時候,才算「偏官」格。
其實,關於「偏官」的命格配置,喜用選取,在《三命通會》卷五《論十神與正格》之《論偏官》一章中,開宗明義就說了。
偏官:「喜身旺,陽刃;印綬、比肩;合煞、食神;逢煞看印及陽刃;以食神為引」。
接下來,有按照「偏官」的生克制化原則提出如下原則:「如日主健旺,有印綬助化,即《經》云:逢煞看財,如身強煞弱,有財星則吉;
身弱煞強,有財引鬼盜氣,非貧則夭;有食神透制,即《經》云:一見制伏,卻為貴本;有陽刃配合,即《經》云:煞無刃不顯,逢煞看刃是也。
以上逢制合生化,須要無太過不及,是借小人勢力衛諸君子以成威權,乃大權大貴之命。
又性格聰明,忌日主衰弱,七煞重逢、三刑、六害、劫亡相併,魁罡相衝,其兇不可具述」。
1、偏官最宜身強;
大家都知道偏官,或者七煞,都適宜命主身強。這是由七煞,或者偏官與日幹匹配特性所決定。
就日幹來說,求生都是本能,均具有不喜受制於它人的天性;同時,七煞與日幹屬於同性陰陽的制克關係,則毫無憐憫、通融的餘地,故一旦七煞逞兇,就會見到災咎。
所以,《三命通會》中說,猶如二男不處,二女不同房,天生的就是同性相斥,有了矛盾,解決的方式,調和起來很是困難。
再說,就命格而言,七煞乃月令所發之物,既然成為格神,那就是體用之用,而命主自然就是體用之體。
體用之間,體要負載其用,才能為自己服務;不然,那就會呈現出自己為別人驅使,或者說,自己毫無辦法,也無能力發揮作用。
這就好比,你遭遇了強敵,自然需要抵抗,無論是用體力,還是運用智謀,或者自己人緣好,有好心人的幫助;總要把敵人制服,你才能夠有安身立命之所。
這裡日幹的生旺,就類似你的體力、精力、能力以及信心與智力;有時,也就代表父母、兄弟、朋友的助力。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身旺,還不是當今八字論命中說的命主身強,還不是一回事。這裡說的,就是就日柱,或者日幹,是否得地,得時,有勢、通根,且不受制克,或者落入空亡。
且這種身旺,也建立在日幹與七殺之間的比較而言;與當今命理界流行的整體衡量有所分別。
2、偏官宜印綬資化;
七煞旺而日主稍弱,偏宜印綬助化,即經云:「煞見印而顯,煞助印生」;又《四言獨步》云:「煞不離印,印不離煞;煞印相生,功名顯達。」
這句話的前提,就是七煞與日幹比較,如果七煞偏旺,而日幹偏弱,最為相宜的就是見到印綬。
因為,印綬具有助力日幹,幫扶祿刃,同時,也可以消耗七煞的能力。就現實情況而言,印綬就代表文化,教化、知識、學問、官憑、文書等。
而七煞就類似一個缺乏教養、難以馴服的小人;這種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欺軟怕硬。如果你自身體力不行,跟他幹不過,你唯一需要利用的,或者能夠為你所利用的,就是你自己的智謀、知識去與他鬥智。
同時,你也要明白,這種人之所以蠻橫無理,大多還是「無明」所至,就是無視危險、無視法律、所謂「無知便無畏」了。
所以,你得有耐心,給他慢慢開解、分析利弊得失,讓他明白是非、懂得禮儀,這就是印綬的資化能力了。
其實,對於命主而言,當七殺被印綬引動,流入日幹,則就說明你有足夠的智慧了,擁有轉危為機的能力,你也就擁有了帥領別人的能力。
所以,你就能當官了,有貴了,就可以獲得功業與名望了,可以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了。小人、壞人都能為你驅使;君子、貴人自然也會敬仰你;因為,這也說明了你擁有很強的協調、綜合能力。
不過,用印化煞,最好是煞印緊貼,且不見財來多印;當然,最為理想的是,能夠將七煞引動,並流入日幹,或者日支。
3、七煞最喜食傷制服;
月令七煞,喜食神,或者傷官,出幹以制之。經云:「一見制伏,卻為貴本」;又云:「月七煞而時歲食,肅憲府風霜之號令」。
七煞喜制服,當然還是七殺自身的特徵所決定。原因,就是七煞太過霸道,太過兇狠,太過無理取鬧,有欺軟怕硬,恃勢逞兇的特點。
而月令乃命中最大的五行旺衰源泉,稟令的七殺就更為容易胡作非為;或者年幹透出七殺,柱中七殺多旺,有稟賦月令生氣,也是一樣。
因為,年柱的地位高,有發號施令的權利;同時,又是太歲,乃一生之主,故此,力氣大,地位高的七殺,則要制服。
這個制,就是食神,沒有食神傷官也可,這就是以暴制暴;類似生活中的違法亂紀的壞人,能有效對付他們的,自然就是法律,尤其是刑法,病重就要下猛藥。
同時,食神、傷官,乃為日幹所生,也就說明是命主的智慧,命主的才幹,命主的想法,決定與信心;也代表自己的主動,作為;故此,就有了七煞有制化為權的說法。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制,不是衝剋,適宜避免直接的衝剋,最好是合制;或者是一個在天幹,一個在地支;或者一個在年月,一個在日時,就是要保持合理的距離,以及適當的位置搭配。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無論制化,都不能制化的太過。太過,則會影響一個人的成就,類似風水上的龍虎匹配。
故此,《三命通會》中說:「若七煞,止一,而制伏有二三處,則喜行煞旺地,倘若再遇制服,則盡法無民,雖猛如虎狼,亦不能逞其技矣」。
又說:「是又不可專言制服,要輕重得所。故《經》云:原有制服,煞出為福,原無制服,煞出為禍,此之謂也」。
比如,乾造:戊辰、丁巳、壬辰、甲辰。這個八字,年幹太歲透出七煞,月令財星生煞,日支也坐七煞;
命中見三辰水庫,又不可能從;用神當然,就是時幹甲木了。行運一到金水旺地,扶起七煞,命主就貴為元帥了。
4、七煞適宜陽刃與比肩配合;
七煞雖為兇物,但是,如果生旺則轉性為官,也是化煞為權的一種路徑。而命主要生旺,定然需要日幹具有強根。這就是陽刃與比肩了。
這樣你才有自信,才有安身立命的根據。其中,七煞見陽刃最好。《經》云:「煞無刃不威,刃無煞不顯」,是也;又云:「刃為兵器,無煞難存;煞為軍令,無刃不尊;刃煞雙顯,威鎮乾坤。」
因為,陽刃也為兇物,兩者匹配,也是棋逢對手,格外具有氣勢。再說,陽刃,也代表自己的堅強意志,決心和特殊才幹,陽刃駕煞,就是化煞為權的標誌。
其實,陽刃駕煞,還有一個陰陽匹配的問題。比如,對於陽日幹的人,陽刃有暗合、暗制七殺的作用,做功能力更強。
比如,甲木日元,七殺則為庚、申;而陽刃則為乙卯;它們之間具有暗合的關係,溝通起來更為暢通;再說,七殺因為有了貪戀之心,反而忘記了對於甲木的侵犯。
比如,乾造,壬戌、辛亥、丙午、丁酉。這個八字月令七煞出幹在年,時幹見到丁,通根日支午,陽刃也有了根。
因為,午亥具有暗合關係,丁壬具有搖合關係;壬水對於日幹丙火就不存在威脅了。行運一到甲寅、乙卯之後,命主就成了狀元。
需要說明的是,七煞與祿比常常有直接的衝剋關係,本來不大適宜配合比肩;但畢竟七殺命格,喜歡身強,則為第一要務,因為身強了,就可以化鬼為官了。
但需要匹配合理,比如:命中七殺與比肩的衝剋有解救,或者由於位置關係,七殺不能直接衝剋比肩;或者比肩祿神多,也是可以與比肩匹配的。
5、七煞喜食為引;
這裡需要注意了,同樣是七煞格,也同樣喜用食神,或者傷官,但這裡的表述卻是「以七殺為引」。何以如此呢?
原因,這裡食神與傷官,作為工具,發揮的作用是引動,引旺某種東西;而前面說的是食神作為工具,發揮出的作用,卻是對付七殺。
具體引出什麼呢?就是引出財星;因為,食神與傷官,其天性就是生,所能生的,就是財星。
出現這種情況,大體有以下三種情況;其一,就是命主雖為七殺格,但日幹在八字中更旺,也就是命中七殺不足以令命局平衡。
這個時候,自然需要財滋弱殺;也就喜歡食神,或者傷官去引出財星。尤其是,命中財星弱而受制的情況下。
其二、就是八字為七殺的變格。比如:命主從殺了,就無法再去制克七殺,反而需要食神來引出財星,引旺財星,這樣命主才能出類拔萃。
其三、就是八字中的七殺,制化太過;這個時候,就需要食神、傷官引出財星,而不是發揮制克的功能。
比如,乾造:甲子、丁丑、辛未、甲午。這個八字,辛金本來就屬於衰弱之金,最怕的就是土重埋金;命中官殺雖有調侯作用,但亦可生助印星。
故此,這個八字最大的用神,就是財星甲木,但甲木通根在日支,卻逢月令衝剋,時幹甲木又坐死地。
故此,需要食神癸水為引,引動財星甲木;故此,命主貴為帝師,57歲大運壬午,壬子年,開創了「萬曆」之治;
癸未大運的壬戌年,四土製水,病亡,慘遭誣陷,汙名化埋沒。一生都為少年皇帝服務,但少年皇帝,反而懷恨在心。
6、七煞的行運;
原則上說,真七煞格,大抵都喜制煞,或著日幹生旺的行運。所謂,真七煞格,就是月令七煞格;或者命中七殺多旺,而日幹與七殺相較,處於弱勢的狀態。
但是,對於身煞懼旺,或者身煞兩停的人,則喜歡七殺有制的人,如果原局有制,則喜歡七殺旺地。《經》云:「身煞俱旺,無制伏,又行煞旺運,雖貴不久。」
假如:甲見庚及申,乙見辛及酉,柱中煞旺有氣,宜行東南方運,制庚辛無氣方發;倘歲運再遇煞地,禍不旋踵。
否則生寅卯月,或自坐長生臨官帝旺,更多帶比肩同類相扶,則能化鬼為官,化煞為權,行運引至印鄉,必發富貴。
年幹露煞,與月令時支不同,太歲乃一生之主,最重。如甲見庚年,乙見辛年,又生申酉丑月,柱中金多, 大運再行金鄉,流年歲君並見,為兇尤甚;若甲木,出生寅午戌,及木旺之月,火制身強,金絕不能為害,則吉。
同樣,既然用食神制煞,則食神不可受傷,尤其是見偏印製取食神,則苦不堪言,甚至有亡身之禍。
《元理賦》又云:「食神制煞逢梟,不貧則夭。」。比如,我們前面講的張居正的八字,命主出事的大運,就是癸未,用神入墓,又是梟神奪食。
壬戌年引發,因為,大運、流年、原局醜未戌三刑,既刑壞了用神的根,也刑壞了日主的根,同時,四土匯聚,徹底制掉了子、醜中的癸水。
七煞喜制,但制伏不能太過,太過則膽小怕事,沒有作為,也缺乏威望,以及作為;制伏太過,反而喜歡行運見到七煞生旺之地。
正如《三命通會》中所說:「若七煞止一,而制伏有二三處,喜行煞旺地。倘運再遇制伏,則盡法無民,雖猛如虎狼,亦不能逞其技矣」。
七煞格的行運,也有原局有制與無制的分別。《經》云:「原有制伏,煞出為福;原無制伏,煞出為禍」,此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