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凌晨,老蕭正準備做個好孩子洗洗睡,最後看一眼微信,被「黑白子」群裡的沸騰驚動。這個群裡都是世界各地華人精英,也都是圍棋愛好者,大家在熱烈討論的是——計算機已經在圍棋領域戰勝人腦了!
這可不是個新鮮話題,但之前的「戰勝」都是建立在計算機被人讓若干子的基礎上。世界計算機圍棋冠軍受四子、五子戰勝日本老牌超一流已經被認為是了不起的成績,而分先取勝職業高手……大量專家估計,五十年吧,算短的了……
但是——就在這中國的夜深時分,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發出報導,谷歌研究的人工智慧「阿爾法圍棋」(AlphaGo)在分先情況下5比0大勝歐洲冠軍、原中國職業二段樊麾!
AlphaGo執白勝樊麾其中一局終局圖
這是真的嗎?!
群裡人聲鼎沸,有朋友發出了報導連結,還有棋譜。老蕭認識的洋文只有「I」、「kill」、「YOU」等寥寥幾個,手指頭加腳趾頭就數得過來,還好,能看懂棋譜。趕快錄入一局(今天的每日佳局就放它了),反覆看了幾遍,執白的阿爾法圍棋行棋自然流暢,雖然開局所選定式偏「古老」,但中規中矩,搶大場、佔要點,毫不含糊。中盤計算力和官子收束也一樣給力,最後黑棋盤面4目,規則是貼6目半,阿爾法圍棋2目半擊敗樊麾。
與許多棋迷一樣,老蕭的第一反應是,如果我和阿爾法圍棋下,會怎麼樣?答案是「不知道」。圍棋對於我這樣的尋常人類太過廣博,一局或幾局棋譜讓我還無法完全判斷清晰阿爾法圍棋的實力,但「他」很強是無疑的,完全擺脫了以往我們對計算機圍棋「基本功不紮實」的印象。
這些對局其實去年十月就已進行,可能是牽扯到商業機密等問題,今日才公之於眾。各大國外網站迅速推出消息,看不懂洋文的老蕭翻了下日曆,不是4月1日,應該不會是愚人節的玩笑。具體報導大家可以看果殼網的連結: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1144/
老蕭這裡先摘幾段:
面對谷歌圍棋AI,人類最後的智力驕傲即將崩塌
1997年,西洋棋AI第一次打敗頂尖的人類;2006年,人類最後一次打敗頂尖的西洋棋AI。歐美傳統裡的頂級人類智力試金石,在電腦面前終於一敗塗地,應了四十多年前計算機科學家的預言。
至少還有東方,人們自我安慰道。圍棋AI長期以來舉步維艱,頂級AI甚至不能打敗稍強的業餘選手。這似乎也合情合理:西洋棋中,平均每回合有35種可能,一盤棋可以有80回合;相比之下,圍棋每回合有250種可能,一盤棋可以長達150回合。這一巨大的數目,足以令任何蠻力窮舉者望而卻步——而人類,我們相信,可以憑藉某種難以複製的算法跳過蠻力,一眼看到棋盤的本質。
但是,無論人怎麼想,這樣的局面當然不可能永遠延續下去。就在今天,國際頂尖期刊《自然》報導了谷歌研究者開發的新圍棋AI。這款名為「阿爾法圍棋」(AlphaGo)的人工智慧,在沒有任何讓子的情況下以5:0完勝歐洲冠軍,職業圍棋二段樊麾。
這是人類歷史上,圍棋AI第一次在公平比賽中戰勝職業選手。
此次比賽和以往不同。之前的比賽中,由於AI棋力比人類弱,人類選手都會讓子,而且AI主要和業餘段位的棋手比賽。而AlphaGo對戰樊麾是完全公平的比賽,沒有讓子。職業二段樊麾出生於中國,目前是法國國家圍棋隊總教練,已經連續三年贏得歐洲圍棋冠軍的稱號。
研究者也讓AlphaGo和其他的圍棋AI進行了較量,在總計495局中只輸了一局,勝率是99.8%。它甚至嘗試了讓4子對陣Crazy Stone,Zen和Pachi三個先進的AI,勝率分別是77%,86%和99%。可見AlphaGo有多強大。
AI下圍棋到底有多難?
計算圍棋是個極其複雜的問題,比西洋棋要困難得多。圍棋最大有3^361 種局面,大致的體量是10^170,而已經觀測到的宇宙中,原子的數量才10^80。西洋棋最大只有2^155種局面,稱為香農數,大致是10^47。
面對任何棋類,一種直觀又偷懶的思路是暴力列舉所有能贏的方案,這些方案會形成一個樹形地圖。AI只要根據這個地圖下棋就能永遠勝利。然而,圍棋一盤大約要下150步,每一步有250種可選的下法,所以粗略來說,要是AI用暴力列舉所有情況的方式,圍棋需要計算250^150種情況,大致是10^360。相對的,西洋棋每盤大約80步,每一步有35種可選下法,所以只要算35^80種情況,大概是10^124。無論如何,枚舉所有情況的方法不可行,所以研究者們需要用巧妙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他們選擇了模仿人類大師的下棋方式。
那麼……未來呢?
人工智慧研究者面對這樣的成就當然欣喜。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等技術完全可以用於更廣泛的領域。比如最近很火的精準治療,我們可以訓練它們判斷哪些治療方案對某個特定的人有效。
但是,圍棋畢竟不僅僅是一項智力成就。就像十多年前的西洋棋一樣,圍棋必定也會引發超出本領域之外的討論。等到計算機能在圍棋上秒殺人類的時候,圍棋是不是就變成了一種無聊的遊戲?人類的智力成就是不是就貶值了?AI還將在其他層面上繼續碾壓人類嗎?傳統認為AI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否也都將被逐一打破?人類最後是會進入AI烏託邦還是被AI淘汰呢?
沒人知道答案。但有一點毫無疑問:AI一定會進入我們的生活,我們不可能躲開。這一接觸雖然很可能悄無聲息,但意義或許不亞於我們第一次接觸外星生命。
(以上引自果殼網)
聽起來是不是很可怕……谷歌已經與李世石約戰,今年三月,首爾,獎金100萬美元。李世石表示「無論結果如何,這都會是圍棋史上極具意義的事件。」他還表示自己至少有信心贏一局。
李世石將與計算機一戰
其實,對於計算機圍棋,戰勝樊麾和戰勝李世石已經一樣意義重大了!想想當年的深藍和更深的藍吧……以計算機的發展速度,人腦的計算無論如何無法跟上,而我們人類引以為傲的大局觀、境界等等,能夠在多長時間內限制計算機圍棋的步伐呢?
近期圍棋界熱點不斷,「真瘋叔叔」的「六天速成圍棋」引起軒然大波,而計算機圍棋擊敗人類職業高手,顯然更加意義深遠。
如果人類真的在圍棋領域也無法阻擋計算機的強大攻勢,這個世界是不是真的快要被機器統治了?……
不知道是該興奮還是該憂傷,人類科技的發展永遠沒有極限,而人類最終會不會毀於這些自己親手創造的科技奇蹟?
或許哪一天人類的圍棋競技因為計算機圍棋的存在而變得無聊,那時的我們是不是只能談談圍棋文化,回憶昔日的圍棋掌故呢?
好吧,無論如何,這是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