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罵就讓孩子服?中科院碩士最牛育兒經,刷爆家長群!

2021-01-08 網易

2020-11-27 12:54:25 來源: 掌門1對1

舉報

  

  最近,有家長在後臺留言,跟我訴苦:

  

孩子剛寫了不到1小時作業,就吵著要玩手機。想著明天就是周末,就答應他,如果半個小時內把數學作業寫完,就給他玩一會兒。 兩個小時後,檢查作業,才發現孩子只做了一點點,她跑到孩子面前,一把奪過孩子的手機,還吼了他幾句。 孩子被吼了,不僅沒有認識到錯誤,甚至還和她頂嘴。 氣得她直接把孩子作業扔了,還狠下心來打了他屁股幾下。 孩子一下就哭起來,還朝她聲嘶力竭:「你是一個壞媽媽」。

  

  聽見孩子這麼「罵」,她一下被戳的很痛。

  上班要伺候領導和老闆,下班還要伺候家裡這個小祖宗。

  或許很多父母都有過這位媽媽的經歷:

  

你一味的對孩子退讓,換來的卻是不被孩子理解, 你想要在教育孩子上做得更好,卻往往做得更不好。 孩子總愛和你對著幹,你卻除了吼叫和動手以外,不知道還能怎麼辦...

  一招教你科學育兒,輕鬆做父母

  《少有人走的路》裡說過一句話:

  

最優秀的父母,從來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和有效的監督。

  教育從來不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簡單的吼叫,這樣只會換來親子之間的 激烈對抗。

  當然需要專業的老師的幫助和指導。

  為了幫助全國上千萬家長培養科學育兒觀,掌門1對1在今天正式推出中小學心理課——告別吼叫式教育,讀懂孩子內心需求。

  

  直播時間:鎖定今天晚上19:00!

  在這個課程裡,家長不僅可以收穫專業、科學的育兒知識觀,還能很好的化解與孩子的關係,收穫孩子的尊重同時,也能與亦師亦友!

  即可限時免費預約學習

  (僅限最後24小時,可無限回看

  目前已有1226+位家長成功預約……

  名師授課,學習更高效!

  本次授課的韓文琴老師,中科院心理所碩士研究生、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課程將從家庭教育中真實案例出發,利用3大高效親子溝通模型,將20+常見的親子溝通應對方法,傾囊相授!

  韓文琴老師,熟悉高中到小學孩子每一個階段孩子的情緒,真正的比家長自己更懂你的孩子。

  名額有限,佔座從速!

  即可限時免費

  (僅限最後24小時,可無限回看

  目前已有1226+位家長成功預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別攔著孩子高中談戀愛」,陳美玲談育兒經,家長:我們輸不起
    父母的育兒觀念從很大程度上也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可謂是費盡了心思。小時候擔心孩子的教育,學習問題;等孩子長到青春期開始擔心孩子的戀愛問題;孩子畢業了,開始操心孩子的工作和婚姻;結婚後又要開心著手解決抱孫子的問題。父母真是為了子女有操不完的心。
  • 打孩子不被提倡?李玫瑾教授一席話,讓很多家長自慚形穢
    不過在物業群裡卻炸了鍋,大家紛紛譴責家長不好好管教娃,但是家長卻在群裡發來了打孩子的相片。於是這篇帖子引來很多網友的熱議,有很多網友覺得不該打孩子,但是有很多人支持父母的行為,孩子該打就要打,不打他,以後還不知道做出什麼事。
  • 父母教育的困惑:不打不罵,孩子的抗壓能力如何培養?
    經過近幾年西方育兒理念和心理學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過去我們父母信奉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批評打罵教育不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轉而人們開始信奉西方的育兒理念,講究尊重平等,不打不罵的教育孩子。
  • 從犯罪心理轉行育兒,被家長「奉若神明」的李玫瑾語錄,管用嗎?
    比如:孩子不聽話時到底要不要打?李玫瑾教授會說:該打還是要打的。要讓孩子吃苦,早年吃的苦越多,承受力越好。不打不罵克制任性」的方法論。這些觀點,家長乍聽起來,會覺得特別有道理,一下子戳中了自己多年的育兒痛點,很有共鳴,甚至被一些學校領導追捧,紛紛轉發至家長群。
  • 李玫瑾:家長「管好嘴」少說三句話,才能塑造出「打不倒」的孩子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我家兒子今年7歲,才剛上小學,平時說不得罵不得,一遇到不高興就把自己鎖進屋裡,誰的話也不聽,真是頭疼!那麼,孩子到何時才算是真正地長大,家長又到何時才能完全放手,是10歲?還是18歲?又或者是30歲?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總是抱著「孩子還小」心態的家長,無論孩子長到多大,他都把他當成溫室裡那朵嬌嫩的花朵,放不開手。
  • 最牛幼兒園老師,用兩個「氣球」,教會孩子擦屁屁,家長:默許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對於家長來說幼兒園的定義是什麼?有家長認為,幼兒園就是讓孩子玩的地方,有人帶著玩,有玩具還有玩伴。有家長認為,幼兒園是教會孩子建立社會關係的啟蒙學堂。有家長認為,幼兒園是幫助分擔家長照顧孩子的。卻是在幼兒園的時間裡,老師要全權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和活動,比如哄孩子睡覺、幫助孩子上廁所,教不會吃飯的孩子食用餐具。
  • 幼兒園家長群裡狂飆英語,引來其他父母不滿:在家陪孩子練不好嗎
    每天叮叮噹噹的家長群裡聲音不斷,有時是家長詢問情況,有時是老師布置任務。 或許是為了給老師留下一個好印象,這天有位家長在群裡用英文對老師表達感謝,還交流孩子的教育日常。 開始說了兩句,還有家長表示「眼饞」,對這位家長的不俗實力表示羨慕。
  • 孩子不聽話,用嚇的就好?「恐嚇式育兒」帶來的危害,家長要知道
    這樣的情景,這樣的恐嚇式育兒方式在生活中並不少見。當孩子不聽話時,當孩子的言行達不到家長的要求和期望時,家長就會採取恐嚇的手段來迫使孩子聽話或「激勵」孩子。「恐嚇式育兒」的內容有哪些?家長對孩子進行恐嚇教育常說的內容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
  • 4個孩子4個博士,最成功的母親講述育兒經:小學的基礎至關重要
    本文原創丨乖媽 當代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或許是因為自己吃過了沒文化的苦,也或許是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也可能是單純地希望孩子生活得更加幸福。總之,在育兒這件事上,當代父母應該是最盡職的一代家長了。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不用打不用罵,聰明的家長用這四招
    這句話的道理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一旦孩子沉迷到遊戲當中,遊戲就佔據了他們全部的生活,會讓他們的大腦中充斥了各種遊戲人物角色,聽不進別人說的話,只願意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因此家長如果不想讓孩子沉迷到遊戲當中,就必須要抽出一些時間,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只要孩子在現實生活當中感受到了關愛,就不需要去虛擬世界當中找存在感了。②不要打不要罵很多家長一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遊戲,上去就給他一腳,甚至是打罵孩子。
  • 孩子偷錢被發現,家長管教後屢次不改,原因可能出在家長身上
    文|小萱媽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很多人小的時候幾乎都有過「偷」家裡錢的經歷,雖然並不光彩,但是確實基本上都有人或多或少的拿過家裡的錢買東西,對此,父母們堅定的選擇了「棍棒教育」,打罵是必須的,只為了讓孩子改掉這個陋習,但是家長們有沒有過在自身方面找原因呢
  • 打罵孩子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但是不打不罵的方式就一定有效嗎?
    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件令人頭疼的問題,打罵孩子都說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不打不罵孩子吧,有時候光說教講道理,語言顯得特別的蒼白無力,有些孩子即使是被打被罵之後,依然還是老樣子,家長也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是好了!
  • 北大學生家長分享教育經驗:不打不罵,鼓勵為主,讓他自由發揮!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家長的夙願,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好的大學,以後長大了有出息。但是所有家長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多少都會出差錯。前不久,一位北大的學生家長就在網上曬出了自己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經驗,他說道:「不打不罵,鼓勵為主,讓他自由發揮!」
  • 貴陽:好心把孩子拉開,卻被對方家長給罵了,還動手打了耳光
    不僅是會發生在大人身上,可能連小孩子吵架去拉開,都會被家長給打了,在貴陽就發生了這麼一件事,見兩個孩子在吵架,好心把他們拉開後,卻被家長又打又罵的,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回事?事情是這樣的,1月9號這一天晚上,小李和妻子到一家商場閒逛,在期間見到兩個孩子在吵架,她妻子就上前把他們拉開,免得身上打出什麼傷勢了,沒想在一旁的家長見到了,不由分說就上前罵了小李的妻子,說話還特別的難聽。
  • 「洋氣寶媽」在群裡飆英文,引其他家長不滿:你尷不尷尬?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不少的學校,尤其是城市裡的學校,老師們會建群為了和家長之間更加方便的溝通交流,並取得聯繫,通知一些開會,學校任務和每日作業等事項並及時向家長匯報孩子的在校情況
  • 老師反饋孩子情況,最不喜歡聽到家長這樣兩句話,看看你說過沒有
    如果你問一個老師,打電話給學生家長反映情況時,聽到最無奈的話是什麼,他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你,第一句是:老師,這種情況,我打也打過了,罵也罵過了,都沒用。第二句是:老師,你對他嚴一點,該打的就打,我沒意見的。兩句話又把問題踢給老師。打孩子是權勢較大的父母對權勢較小的孩子採取的措施,希望造成一種行為的改變。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方面看,小孩都處於弱勢一方。
  • 魔獸世界懷舊服有這武器,沒cd奧爆吹風打群怪,刷屏回藍!
    遊戲中我們是朋友,聊天侃地,在這裡我們可以無拘無束的發言,不會有任何人阻撓,還有大家最喜歡吐槽的小編,請把口水收集好,隨時準備和小編一起吐槽! 魔獸世界懷舊服有這武器,沒cd奧爆吹風打群怪,刷屏回藍!這個武器就是無盡黑暗之刃。
  • 「PUA式育兒」影響孩子,但部分父母沉迷其中不自知,值得深思
    PUA這個詞語,最近幾年來被罵得很慘。它原本一個形容搭訕藝術,後來衍生成了專指情感控制的詞語。PUA最典型的特徵,就是一個人通過語言的貶低、責罵等手段,讓另一個人失去自信,對其進行情感控制。「PUA式育兒」對娃影響很大,可悲的是,中國部分父母沉迷其中不自知其實,中國部分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PUA式育兒」。
  • 不打不罵,如何讓孩子好且快完成家庭作業?
    不打不罵,如何讓孩子好且快完成家庭作業?2020-12-23 0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面對現實科學發展:對待自家的普通小學生,如何做到不打不罵的情況下
  • 10歲男孩沉迷遊戲不寫作業,家長模仿遊戲機制,孩子不愛學習都難
    孩子小的時候最需要的不是物質條件多麼好,而是父母的有效陪伴。這裡說的陪伴,不是單純的陪著孩子。有的父母雖然陪在孩子身邊,但是拿著個手機自己玩,根本不管孩子在幹嘛,也不陪孩子玩。這樣的陪伴是無效的,甚至會間接讓孩子養成玩手機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