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有哪些話語支撐著你走度過了困難的時光?
知名作家,李敖說過一句話:「怕吃苦,吃苦一輩子。不怕吃苦,吃苦半輩子」
儘管李敖名滿天下,但是就衝他說的這一句話,我就必須要批判一下他。
吃苦根本不能讓人成長。
小時候,總會聽到有一些長輩教導你:「年輕人就要多吃苦,你現在不吃苦,將來長大了就得吃苦。」
當時聽完內心十分的不屑,你自己怎麼不吃苦?鼓勵我來吃苦,居心何在?
後來年齡逐漸長大了開始慶幸,幸虧當時沒有聽這話,躲過了一個大坑。
因為我身邊曾經吃過苦的人,後來都後悔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仔細觀察過一個現象
那就是那些家庭出身好的孩子,往往長大之後更容易成功。
有人說,他們是因為藉助了父母的權勢。
但是進一步觀察會發現,那些曾經地主家的孩子,後來都發達了。
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也不難理解,都是因為"經驗"造成的。
儘管我們現代社會經常提倡創新,但是舊的經驗還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
經常失敗的人,只能不斷的積累失敗的經驗,往後就越來越容易失敗。
經常成功的人,卻會不斷積累成功的經驗,往後也越來越成功。
一個經常吃苦的人,往往會積累越來越多的吃苦經驗,就算好日子真的來了,也不知道如何享用。
一個經常快樂的人,卻能越來越多的積累快樂的經驗,就算身處苦難之中,也能更有信心走出困境。
二戰之後,日本和德國的經濟快速的發展。但是同時期的中國卻止步不前。
說到底還是過去的經驗在起作用。
日本,德國以前富有過,只需要把曾經致富的經驗再複製一遍,今後很容易就能繼續富有了。
而舊中國已經積貧積弱多年了,所以只能在挫折之中摸爬滾打很多年才逐漸找到出路。
當然,現在我們已經找到變富有的經驗了。
同理,相比較於一個吃苦的人,一個經常快樂的人,更容易對生活充滿信心。
遇到災難總是能夠積極的去面對,想辦法解決問題,恢復自己曾經快樂的日子。
一個只會吃苦的而人,面對困難,更容易喪失對生活的信心。
因為從來沒有快樂過,生活也沒啥期望,還不如破罐子破摔。
年輕人想要對生活充滿希望和信心,千萬不要多吃苦,反而應該多去感悟美好的事物。
一個在工地工作,揮灑汗水的農民工會不會感到痛苦?
答案是不會,為什麼?
因為已經習慣了痛苦,麻木了,也就產生不了改變的願望了。
一個人一旦習慣了痛苦,那就回猶如行屍走肉一般過活,不再改變。
一個麻木的人只知道窮忙,而且會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上。
殊不知他們自己的下一代也會重蹈他們自己的覆轍。
生活本應該是美好的,而不是充滿苦難。
充滿苦難的生活沒有人能夠堅持下去,克服困難。
只有在快樂的環境下,人才能更有創造力,更加進取,更加有勇氣。
那些被,年輕人就是要多吃苦,天道酬勤洗腦的,人生都被毀了。
吃的苦越來越多,自己的人生也越來越找不到出路。
想要改變命運,一定要立刻停止吃苦,繼續吃苦,你的人生只會原地踏步。
一個人交的朋友越好,那麼這個人的運氣也就會越好。
生活中遠離垃圾人,向你灌輸吃苦是福報觀念人,多半不懷好意。
這些人是不可接觸者,是要遠離的垃圾人。
美好的生活從遠離垃圾人開始做起!!
自從停止吃苦之後,我的人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了,好運連連。
評論,點讚,轉發,你也能收穫好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