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聯合創始人王倩:大量人才提效時代已過,未來靠優質人才驅動

2021-01-07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秋 在見到王倩的時候,雖然近期她的日程表安排得很滿,但精氣神卻很足,笑容滿面。王倩作為一個成長型企業脈脈的聯合創始人,且兼任脈脈招聘業務的負責人,她肩上的責任並不輕鬆。最近的她不僅要與公司高管們討論明年的戰略、和業務部門開階段復盤會議,幾日前,還剛準備完脈脈主辦的「MAX2019中國社交招聘年度僱主評選」活動。

在大眾的印象中,脈脈被人熟知是因其具有社交屬性,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招聘平臺,但走過六年時光的脈脈,從社交屬性的平臺延伸出的招聘業務,也伴隨著社交功能的不斷演進而不斷攀升。

近兩年市場的環境不太樂觀,隨著網際網路紅利見頂,許多企業傳出裁員的風聲,同時,資本也趨於冷靜,獲得投資的企業也相對減少,但另一面仍有大量的人才湧入市場,這給了企業更多挑選人才的機會。面對這樣的情景,王倩對經濟觀察網講述她所看到的招聘領域的變化,以及脈脈與國內頭部企業合作的故事。

變與不變

在2019年,王倩和她的團隊對諸多企業進行了走訪,她看到了這些企業新的訴求,這些也構成了2020年招聘領域新的機會與方向。

首先,具體到就業機會上,「今年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去關注兩個點,一是看核心人才,二是區塊鏈、數據安全這一類的人才需求也在上漲。此外,企業也都需要營收,銷售人群的招聘量也是在擴張。」

另一個趨勢是,傳統行業近年來越來越需要網際網路運營的思路。

「雖然房地產行業目前發展很穩定,但很多的房地產公司開始做一些數據的平臺。家居類以及以用戶產品為主傳統的行業,也開始利用網際網路的思維去構建數據平臺。」 王倩說,他們都需要網際網路的運營、數據等人才。

王倩還發現,有些企業可能會有業務調整帶來的變動,但這是當下企業在大環境中發展所必須經歷的陣痛過程。「在這個走訪過程中發現,對一類的人才的需求是永遠不會變的企業對P6、P7(資深技術人才和專家人才)以上職位的人才需求會持續增加,靠人才量來提效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下一個進化過程是靠人才質量來驅動的。」

「在我們走訪企業的過程中,還有一個現象令人印象深刻,」王倩告訴記者,在當下的環境和發展態勢之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僱主品牌建設,這體現在兩方面:其一,在核心人才的競爭中,如何給候選人一個選擇企業的理由;其二,保持企業與人才的長期關係,通過經營人才持續獲得轉化收益,這也是降低人才獲取成本的一種方式。」

社交與招聘

「咱們的近期業績再次突破新高!我請同學們喝奶茶。」12月30日下午三點,脈脈招聘事業部的企業微信群中,王倩發了這樣一條消息。隨著脈脈招聘業務的不斷擴大,王倩和她的團隊們,更忙了。

記者了解到,其實脈脈招聘業務發展的路子很簡單,先從頭部的企業合作,然後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規模。

現在脈脈的合作企業,包括國內的知名網際網路公司,如百度、騰訊、阿里、高德等。此外,還與製造行業、地產行業、能源行業等有良好的合作關係,如華為、OPPO、vivo以及海爾集團、華晨寶馬、華夏地產等。

在用戶方面,對於以社交屬性起家的脈脈,用戶不僅僅在換工作時才會登陸,還會以在職場社交過程中獲取人脈及行業信息為目的,這樣用戶停留周期相對較長。這部分用戶不僅僅是來脈脈上來看機遇,也在拓展行業人脈和行業動態,所以脈脈平臺上其實有這樣的一個「場」。

王倩稱,在網際網路人才分類中我們對標阿里的體系就是P8、P9,平臺上總監和總監級以上的用戶佔很大比例。

「其實現在打造的不是一個單一的招聘產品,活躍的中高端人才是脈脈的一大優勢。未來,隨著整個脈脈用戶的體量越來越大,人群的規模越大,我們可以去幫企業去招聘中低端的崗位,但現在目前定位仍是服務中高端企業的中高端人群。」

這樣的一個「場「帶來的好處,也是脈脈打造的核心差異,王倩稱,因為我們構建了人脈網絡,所以我們就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比如說內推、背調,因為人與人之間已經因職場社交而建立了信任。

理解痛點

如何讓人才更了解企業?有更多的決策資料?又如何給企業一個更全面的展示平臺?這是脈脈現在考慮的問題。

王倩注意到,現在大學裡有很多學習人工智慧專業的學生,他們畢業後會面對很多選擇,也很需要多元的信息來幫助決策。

為了給人才打造一個更加立體的企業形象,脈脈去年和今日頭條、快手、愛奇藝等網際網路公司,以及一些新模式、新形態下產生的公司進行合作,打造了約100個「企業號」的案例,在脈脈的「企業號」上,企業自身可以去發布內容,加上用戶對他的一些點評。

客戶和人才都是脈脈關注的重點。

現在客戶的業務變化很快,對產品的訴求變化也很快,這就要求企業快速適應客戶的節奏。「雖然所有的企業都有各自的需求,但也會有幾個比較明顯的標籤。像頭條的招聘理念很『新』,在人才發現這一環節是非常有方法的,向全站的獵頭髮布出人才開放的理念,你只要送來的人足夠優秀,哪怕他只是個畢業生,我也給你付費,另外他對僱主品牌也比較重視。」王倩稱。

而在人才這一端,則企業愈發重視人才儲備,也就是說,並非在人才遞來簡歷那一刻才建立聯繫,而是較早地關注到相關人才。脈脈招聘在觀察到這一需求後,推出「人才銀行」,意在幫助企業合作夥伴快速搭建人才庫,並基於職場社交環境,可持續進行人才職場全生命周期追蹤。

在業界看來,未來對於很多公司來說,人才紅利將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但人才運營的成本壓力亦會不斷提升。因此,「人才銀行」這類服務或將為頭部目標人才的獲得,獨闢新徑。王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講了一個故事,某新興的網際網路企業僅用一個半月的時間,便招到了一位年薪超過330萬的技術高管,這意味著獵頭費用節省了60多萬。

與此同時, 「現在越來越多90後、95後進入到企業裡,這樣的團隊是蠻考驗管理者的」,王倩稱,現在很多管理者也是90後,在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從原來的機制或流程管理,變為對個體的尊重,要給個體使命驅動,管理者要知道員工想要什麼,變成由他自我驅動、自我迭代的一種管理方法。

現在的脈脈還在成長階段,王倩坦言,未來的成長與發展中,急不得。「我們區別於傳統的招聘網站,沒有什麼模型可以考評,我們需要去真正地理解客戶對中高端人才的痛點,然後把這些環節解決好。」

相關焦點

  • 脈脈聯合創始人王倩:CMO職責在轉變,需黑科技加持
    脈脈聯合創始人王倩在3月31日舉行的「2017營銷新知論壇」與多位營銷行業資深從業者在「營銷未來的變與不變」這個話題上展開探討。早前,全球最大的飲料公司可口可樂宣布取消首席營銷官(CMO,Chief Marketing Officer)一職,改設首席增長官(CGO,Chief Growth Officer),這一變化在國內引發了市場營銷從業者的高度關注和廣泛討論,甚至有從業者表示,企業過去在以4C標準構建營銷傳播團隊,而今天大家正在按照4P構建新團隊,CMO群體未來將會面臨大量失業。
  • 脈脈2020MAX年度僱主評選頒獎盛典開幕,發布《2020年人才吸引力...
    、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先生、脈脈聯合創始人王倩女士等來自學界、業界和媒體的思想領導者到場,從不同的視角與諸多企業主、董事長及其他高管一起研判現象背後的人力資源和企業管理趨勢。   林凡指出,一家公司,靠一兩個厲害的優勢點就能盈利的「天才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缺人時代」。賺快錢的時代已經結束,產業網際網路開場,新經濟開始開場,進入低毛利的時代。而新經濟高質量的發展,考驗的是企業的全方位實力,企業業務不能有短板,這意味著人才不能有短板。   缺人的信號已經很明顯。
  • 脈脈王倩:2020年是脈脈招聘商業化最快一年 疫情未影響企業中高端...
    (圖:脈脈聯合創始人王倩 來源:199IT)作為最早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網際網路招聘已經成長了20多年。而脈脈在這其中顯得獨具特色。在接受199IT採訪時,脈脈聯合創始人王倩坦言,脈脈並不是純粹的招聘平臺,而是職場社交平臺。在脈脈發展的7年時間裡,其目標一直是幫助用戶和企業服務。與其他招聘平臺的差異性在於,脈脈招聘業務從一開始就幫助企業構建僱主品牌,向更多潛在的候選人釋放企業魅力和影響力,給企業提供發現和儲備高質量人才的能力。
  • 脈脈數據研究院:不同層級人才職業選擇因素有顯著差異
    走量的簡歷,費錢的獵頭 面對企業中高端人才招聘上的困境,脈脈聯合創始人兼招聘業務負責人王倩認為,HR們應該避免過度依賴「篩選簡歷+面試」的相親模式。 脈脈聯合創始人王倩 人到用時方恨少。企業高管和HR們要轉換思路,形成中高端人才招聘的閉環,將人才的「吸引、發現、連接、儲備、沉澱」有效整合。
  • 脈脈CEO林凡:未來不分線上、線下 人才稀缺會愈發明顯
    原標題:脈脈CEO林凡:未來不分線上、線下,人才稀缺會愈發明顯   「未來不會分線上線下,當線上、線下概念消失,會帶來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缺人」。
  • 脈脈CEO林凡:未來不分線上、線下,人才稀缺會愈發明顯
    「未來不會分線上線下,當線上、線下概念消失,會帶來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缺人」。今日(12月15日),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一場活動中說道。林凡以教育行業為例稱,三年後,「在線教育」將成為過時的說法。原因在於,目前線下的教育機構都「all in」到在線上,而頭部的一些在線教育公司也在布局線下。「教育行業是一個縮影。」林凡表示。
  • 2020年人才吸引力報告發布:年度十大熱門職位、稀缺崗位、高薪崗位...
    、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先生、脈脈聯合創始人王倩女士等來自學界、業界和媒體的思想領導者到場,從不同的視角與諸多企業主、董事長及其他高管一起研判現象背後的人力資源和企業管理趨勢。中高端人才搶人大戰已暗中開始 企業要補齊短板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從企業的人才管理變革出發,發表了題為《先人一步 勢在人為》的演講。
  • 脈脈CEO林凡:未來不分線上、線下,人才稀缺會愈發明顯 | 每經網
    脈脈CEO林凡:未來不分線上、線下,人才稀缺會愈發明顯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15 17:31:23
  • 算法、雲計算等入列北京人才稀缺度排名前十
    根據報告,算法、雲計算等高精尖人才入列人才稀缺度排名前十。  作為一年一度的中國社交招聘領域的盛事,今年大會強調「勢」在人為、以人造勢的理念,聚焦數字經濟驅動下的人才流動。  會上,脈脈聯合創始人王倩基於脈脈職場社交1.1億職場用戶和社交招聘大數據的獨有洞察,現場發布《人才吸引力報告2020》報告。
  • 脈脈:杭州金領人才碩博學歷佔比領先深圳
    許慶林是一家獵頭公司的創始人兼CEO,和不少金融投資領域高端人才聯繫深厚。在許看來,所處金融、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房地產等「當前或當時的熱門行業」,10年以內成為年薪百萬人才的概率更大,實現更快。杭州近年來的人才引進力度頗大,2020年初脈脈數據研究院發布的《人才流動與遷徙2020》報告顯示,杭州已經進入人才流入第一陣營,人才供需兩旺,吸引力已經超過廣州。
  • 脈脈「2020MAX年度僱主評選頒獎盛典」召開 以人造勢求解高質量...
    、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先生、脈脈聯合創始人王倩女士等來自學界、業界和媒體的思想領導者到場,從不同的視角與諸多企業主、董事長及其他高管一起研判現象背後的人力資源和企業管理趨勢。中高端人才搶人大戰已暗中開始 企業要補齊短板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從企業的人才管理變革出發,發表了題為《先人一步 勢在人為》的演講。
  • 脈脈林凡:現在是「缺人時代」企業搶奪中高端人才的大戰已開始
    新浪科技訊 12月15日晚間消息,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在「2020MAX脈脈年度僱主評選頒獎盛典」上指出,一家公司,靠一兩個厲害的優勢點就能賺錢的「天才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缺人時代」。賺快錢的時代已經結束,產業網際網路開場,新經濟開場,進入低毛利的時代。而新經濟高質量的發展,考驗的是企業的全方位實力,企業業務不能有短板,這意味著人才不能有短板。缺人的信號已經很明顯。脈脈平臺內部的數據顯示,人才被企業「撩」動了的數量,從6月1日到12月11日這段時間裡,已經增長了4.2倍。企業針對中高端人才的搶人大戰其實已經暗中開始了。
  • 五大崗位網際網路人最易百萬年薪 脈脈發布《中國高端人才透視》報告
    許慶林是一家獵頭公司的創始人兼CEO,和不少金融投資領域高端人才聯繫深厚。在許看來,所處金融、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房地產等「當前或當時的熱門行業」,10年以內成為年薪百萬人才的概率更大,實現更快。網際網路行業以技術創新驅動,擁有最多百萬年薪人才的崗位,自然是研發崗。尤其是AI等前沿領域的核心研發人才,只要願意努力,百萬年薪並不費勁。
  • 脈脈聯合創始人何金:世界因誠信而高效
    (原標題:脈脈聯合創始人何金:世界因誠信而高效) 12月7日,以「
  • 脈脈聯合創始人何金入選2020年度全球青年領袖
    其中,脈脈聯合創始人何金、小米國際業務總裁周受資等10位來自中國的青年領袖上榜。作為中國職場社交行業引領企業的高管,脈脈聯合創始人何金藉助其與團隊在實名制職場社交領域做出的成績和貢獻,成功入選了本年度的獲獎名單。
  • 社交招聘顛覆傳統招聘,35歲+才是新經濟時代「搶手」人才
    作為職場社交平臺脈脈的創始人兼CEO,作為資深職場觀察者,林凡在36氪「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上發表了「新經濟時代,35歲才是王者」的主題演講,在林凡看來,新經濟趨勢之下,35歲職場人反而會成為企業追捧的人才。  這似乎和主流思潮唱了一個反調。但我卻從中看到了一個全新圈層被打破。脈脈用社交招聘解決35歲職場問題,恰恰和當下的萬物社交化趨勢暗暗吻合。
  • 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社交圈將成為人才推薦的集中地
    DoNews 6月30日消息(記者 向密) 在2019脈脈賦能大會上,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介紹,脈脈將基於組織的力量,將招聘升級為3.0時代:利用企業人脈推薦人才,讓組織為職場人介紹更好的機會。據悉,脈脈3.0招聘版本,將特別強調人和公司的匹配,人和業務的匹配,「我們會放棄職位,而是直接強調這個公司需要不需要這樣的人,這個團隊需要不需要這樣的人。」
  • 脈脈創始人兼CEO 林凡:新經濟時代,35歲才是王者|WISE2020 新經濟...
    脈脈創始人兼CEO 林凡在大會上發表演講,他提到:在新經濟變革過程中,特別是在網際網路和各個行業結合的過程中,35歲的人和比35歲更大的人,才是新經濟未來的主力。脈脈創始人兼CEO 林凡以下是林凡的演講實錄,經36氪整理編輯:在2020年,新經濟領域的諸多頭部公司中,有大量的員工開始使用脈脈,脈脈的用戶量有了成倍的增長。所以今天,作為職場觀察者,我來分享一下,新經濟時代,職場的變遷與機會。
  • 脈脈報告稱「打工人」成年度職場最熱詞,網際網路行業整體幸福感最低
    記者 | 姜菁玲1近日,職場社區脈脈對外發布了2020年人才吸引力報告。通過對3032人的調研,脈脈報告指出,57%的人認為自己在這一年之中,比過去焦慮,造成焦慮的因素前幾名為工作、積蓄以及疫情。然而,從人才流入流出的角度看,2020年IT網際網路仍然為人才淨流入最多的行業,其次是商務服務以及教育培訓;淨流出方面依次是生活服務、製造業以及金融業。汽車、製造等傳統行業向IT網際網路行業大量轉移。
  • 全國工商聯攜手脈脈啟動大學生線上「校聯招聘月」
    脈脈專場上設有網際網路大廠在內的數十家企業為校招人群提供的專屬職位,吸引大學生與優秀企業進行人才對接,再加上脈脈招聘平臺自身匯聚的數萬職位,以脈脈招聘獨有的特色和優勢,為促進大學生就業、促進企業吸引優秀人才,搭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