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三體式出自劈拳,劈拳出自鷹捉,同是猛禽,鷹與鷂有什麼不同

2021-01-09 武作家論武術界

武畫家鐵萼作品

鷹有捉拿之精,以沉墜為意

形意拳以鷹捉為本,演化為劈拳。十二形中,保留有鷹形,又有鷂子、兔虎三種猛禽,都是「鷹」,三種鷹有什麼區別?鷹捕獵時有什麼特點?

拳譜上說,鷹有捉拿之精。猛禽捉物有個特點,就是俯衝而下,借起落之力墜身硬撕,一氣拿下目標。

飛禽雖然沒有牙齒,但爪、啄卻似鋼鉤利刃,一把就能抓進獵物的肋條,撲撲稜稜就掏出了獵物的內臟。蒼鷹捕獵時,遇見個大的獵物時,它的技術跟老虎、狼等猛獸其實很像,是抓住之後用身子死死坐勁往下墜,然後用啄去啄要害,爪子鋼鉤一般抓進獵物的肋條,哪怕躺倒在地也不松爪子,這是鷹捉的「墜」。

這是鷹捉與劈拳的根本,就是「沉墜勁」,而後才能談到「捉勁」,沒有整體沉墜,捉住你也墜不住。

有落便有起,大鷹捕狼、鹿等大型獵物時,以單爪摳進獵物的後腰,另一爪空著廝打,然後借著升力把獵物後身提起,飛旋引領著獵物奔跑,直到耗死獵物,此為「提」。 而分量輕的獵物,直接就被一把掠走了,這叫「抄」。

抄打為捉,捉為撲撞,所用古拳鷹捉虎撲是一把,形意拳也左右二分,一把撲撞一把捉,一勢涵蓋了組合打法,老拳譜上稱為進步鷹捉。

提是柔勁,並不是硬體,而是一種借力的領帶,通過這個手法拔起對方的根,如此施加重創,可以力透臟腑。

所以鷹捉主要還是大勁,剛勁,硬打硬進,搶佔中門。

武畫家鐵萼作品

兔虎有抱爪成拳,搗物如射之能

鷂子屬於隼,是短腿鷹,長腿鷹腿長襠寬,捕獵以爪為主,短腿鷹以啄為主,還會開掌拍「打」,與抱抓揣踢。兔虎在拳譜中叫做「駘(鳥臺)」,專指馴練捕獵的母鷂子。

鷂形的訣是鷂子入林側展翅。鷂鷹為短尾鷹,體型略小,擅於在密林之中穿梭捉雀,其身靈巧,遇著遮擋一個側翅束身便鑽過去了,取法為拳,功在入身。

兔虎捕獵又與黃鷹不同,隼擅於襲擊鳥群,是在空中巡獵。首先它們會在鳥群下方打旋,將飛鳥向上空兜趕,這叫做「託」,等把飛鳥逼得升空到很高了,它會繼續往高空上鑽,是為「鷂子鑽天」,然而來回衝擊,打散鳥群,這叫做「衝」。

隼有空中定身之法,可以停在一處觀察獵物,一旦鎖定了目標,便會收縮翅膀,豎尾向上,朝著目標箭般穿梭,以翅拍趾打嘴啄,把飛鳥打落甚至打死,掉落下去時它又發射一般追上去抓起掠走,這叫做「砸」,十二形中鳥臺形就是以此象形取意而來。

兔虎原本以飛鳥為食,體型較黃鷹略小,擅於飛行追獵,地面上墜不住兔子。但它生性兇狠,敢與黃鷹、金雕爭鬥,熬鷹時也比大鷹要多出一天,所以馴化出來用以捕兔,往往配合細狗或者大鷹使用。

老鷹中體型較大的,俗稱土豹,有二尺半長,在獵手看來是笨鷹,可以架著玩,但不用來馴養出獵。然而大這種比兔虎個頭大的很明顯的猛禽,卻害怕兔虎。隼的飛行能力超強,憑藉卓越的身法與打法,可以打得大空中跌落,淪為獵物。

所以這個兔虎確實厲害,形意門老祖宗創拳,將虎撲與臀尾之力結合,用於拳頭,提煉出駘形,確實了不起。後來又歸納五行拳,炮拳之中又兼備鷹、鷂、兔虎三形內涵。

武畫家鐵萼作品

鷹捉本是一捉一劈

黃鷹捕獵,則是先出單爪抓進野兔的屁股,箍住後腰,然後撲扇翅膀隨著野兔一路跑,等兔子沒什麼勁了,或者往回扭頭時,就用另一隻爪子扣眼抓頭,或者掐斷脖子,厲害的猛力一撅能把野兔的脊梁扭斷。不過大多獵物是死在爪傷之後的內出血。

這是鷹捉與兔虎搗射的不同,鷹捉本來也是分了前後手,一捉一劈,兩下撅勁,這就好比形意拳劈拳,擒捉劈打。

形意拳中鷹捉劈拳,雖然兩把同步,但一把捉下,一把劈打,其形便是大鷹拿獵之勢。這就比雙劈雙撲變化要多,也更為穩妥,但兩手之力以單手發出,又要兩把合一,難度自然也大了不少。不過一旦練成,就可以利用步法合力,有上步鷹捉,打得就比定步鷹捉要遠。

老式鷹捉練法是先束身,而後撕捉,成弓步勢,重心偏前,上頂之力在頭,而不在手。後來又有上步鷹捉,衝撞勢大,再後來又規矩為劈拳,劈拳定勢為三體式,成為形意拳之根本。三體式劈拳,重心偏後,身架正直,頭肩之外,胳膊、手指也都有了上頂之力,衝撞一下,打法變法又多了些。

相關焦點

  • 談談練尚氏形意劈拳應注意的問題
    什麼是拳,什麼叫掌?婦幼皆知。早在20年前,形意拳界在《中華武術》、《武魂》等雜誌上就展開過討論,尚氏形意劈拳是用拳,不是用掌的理論與實踐 ,得到了認可;1995年國家武術研究院、武管中心組織的全國形意拳規定套路專家審定委員會上,一致認定劈拳是用拳,把用俯掌的進一步認定是尚氏的「鷹捉」。
  • 形意劈拳 劈拳要領
    (如演劈拳至左劈式而休止,則將左劈式擺住是也。其他仿此。)己 姿勢之校正 手勢 不論左劈式右劈式之手勢,兩手之指俱張開,大指要橫平,食指往前伸,虎口皆成半圓形,而指之各節,皆須微彎,兩眼並須看住劈出之手之虎口。肩勢 肩須前扣而勁,下垂而松。肘勢膝勢 劈出之手之肘須與膝成直線相對,不可參差向下拉回之手,肘須向腰緊裹。(以下各路均同。)
  • 淺談傳統武學形意拳五行第一拳是掌非拳的母式「劈拳」
    形意門裡有很多東西都看似不合理,出拳擰裹鑽翻,初學出拳要多彆扭有多彆扭。然而,恰恰這「看似不合理」和「彆扭」,共同構成了形意拳。形意拳之劈拳,是五行拳的第一拳。形意拳五行拳的橫拳是「母拳」,然而,練習形意拳都要從劈拳開始練習。這是因為按照陰陽五行原理,劈拳潤肺,只有通過練習劈拳,才能先把肺葉打開,才不會「炸肺」。
  • 武術形意拳--劈拳勁力練法
    劈拳的動作極其簡單,嚴格地講劈拳就兩個動作,上一步鑽一拳,再上一步劈一掌。如果複雜點說再加上回身和起式、收式動作。但我們不能小瞧了這兩個動作,它代表的是兩個勁路(若細論它又內涵著若干種勁道)。實踐證明,初學者對劈拳勁路的認知,越簡單越好,不要太複雜了,搞複雜了一個勁也練不出來。相對來講,在傳統武術中形意拳是比較剛硬的拳種。但本門的練法,第一步功是慢練、練柔、不發力。
  • 劈拳之藝‖用劈拳展現形意拳博大精深,管窺劈拳大成之相
    強力述之,管中一窺,文字不足以道其妙,能力不足以述其全貌,劈拳之道,歷代功成者各極其妙,有幸得窺一二以享各位同好,以至外人看來方知形意之妙,不致辱沒前輩瀝血留存。此章之述,將儘量使您得窺形意劈拳之妙用,內家拳之用也許不為你想像中的樣子,能力所限,水平離同道中之頂尖驕驕者不可同日而語。簡作一說明是為前引。文章很長(廢話也多),請耐心看完或加入書架收藏慢慢看。
  • 形意拳的樁、拳、形體系
    1.形意三體式樁功形意三體式,式簡意深。既可作煉丹、運氣的樁功;又可作起勢、落勢的方法;還可作散手技擊搭把之用。因此,車毅齋稱三體式有:一樁頂三功」之妙用。它以「六合為法,四象為根,陰陽為母、三節為用」。關於三體式樁功的動作要領,車毅齋傳有:「出手向前防上盤腹前藏掌護中盤、裹胯和膝中門閉,為防下盤襠嚴」。這對理解三體式樁功的實質是極有指導意義的。
  • 形意三體式的絕妙之處!
    因為形意拳講身體如機輪,勁走螺旋,時間久了,身體各部就如機器上的零件一樣,磨合的更加輕快松活,這其實講的就是外三合的道理,在加上內三合的功夫日漸完善,那時就是內外三合了,內外合的越好功夫就越驚人。 三體式的層次不同,站的東西也不同,你站三體式人家也站三體式,你一直都無法把氣息站松沉下來,還在練手腳的支撐力。
  • 大形意之熊虎二形說劈拳
    我們有個古詞——餓虎撲食。不信你可以試試。這裡我再深沉的敲黑板一次,後背圓的結果是什麼?就是五臟六腑和正常人不在一個地方就是脊椎產生了變化是不是這個道理?這是練拳做式的必須要懂得道理。這就是形意的劈拳!
  • 形意拳的劈拳用的是手掌,那為什麼不叫劈掌而是劈拳
    五行拳是形意拳的基本拳法,包含「劈拳、崩拳、躦拳、炮拳、橫拳」,其中劈拳用的是手掌打擊目標,按理應該叫做劈掌才對,為什麼叫做劈拳呢?在劈拳左勢圖中可以看到,左手握的是拳,右手同樣也是握拳。右手由拳變掌,在左拳上方劈掌過去,同時右腳向前落地。
  • 三體式的妙處
    因為形意拳講身體如機輪,勁走螺旋,時間久了,身體各部就如機器上的零件一樣,磨合的更加輕快松活,這其實講的就是外三合的道理,在加上內三合的功夫日漸完善,那時就是內外三合了,內外合的越好功夫就越驚人。 三體式的層次不同,站的東西也不同,你站三體式人家也站三體式,你一直都無法把氣息站松沉下來,還在練手腳的支撐力。
  • 形意拳「鷹捉」練習的關竅,點破即透
    形意拳鷹捉的核心是要做到「起鑽落翻」,要做到「鑽」到與眉齊,落(打)到胸口平,落翻後的手掌虎口與胸口在一條直線上。鷹捉是以三體式作為定勢,落勢後要做到沉肩、墜肘,兩肩要平,而這種平一定要在輕鬆自然中去尋求,切記:鷹捉定勢後後肩一定要下沉、肘要下墜,前臂中間不能有彎曲,使肩、肘、手在一條直線上,只有做到這樣能夠讓發出去的勁力灌送稍節(手)。
  • 民國孫祿堂形意拳劈拳教學圖解
    形意拳劈拳者(屬金)氣是一之起落也。前四節三體重生萬物張,三體總是陰陽相合。陰陽相合總是上下內外合為一氣。故其形象太極,是三體合一,是氣之靜也。氣以動而生物。其名為橫,橫屬土,土生萬物,故內包四德。按其五行循環之數,是土生金也。故先練習劈拳。
  • 形意拳「懂勁知法」者才是上乘功夫
    一、勁與招大有不同 招法系一般拳家所用普通手法。 二、鷹捉與劈拳之異同 尚派形意在築礎建基的五行拳之外,比別人多出一趟名為「鷹捉」的拳,而且特別重視它,列為母拳,稱之為開啟形意奧秘之門的金鑰匙。五行拳中的劈拳,多數人都以俯掌的練法來代替,尚派形意用的是立拳而非俯掌。鷹捉與劈拳的獨特技法,是尚派形意區別於其他支派的顯著特點之一。
  • 尚雲祥的鷹捉與翻浪勁!龐超老師揭秘形意拳大身法
    假如我們的拳頭從點A過渡到點B,很多人先天的習慣就是這樣,包括養成的習慣就是我們在練形意拳的過程中,很多人都喜歡這樣,用胳膊的力量把手從這個點拿到這個點,這是完全不對的。在之前我講的一些視頻中也並沒有給大家拆分開,但今天我們給大家拆分一下。
  • 尚雲祥的形意拳
    先生所教的三體式,夾剪腿三七勁、龍折身,難度大。如果樁功站得好,不僅拳術基礎紮實,而且一站氣沛周身,掌指、勞宮穴的熱流、氣感,雖處於靜態,卻有抻筋撥骨、調整五內、驚起四梢之效。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憑後足蹬  先生講"腿勁",常說這兩句話。我們似乎明白,又不真懂。也知道形意的槐蟲步,是它的特點之一。也知道"打法須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的道理。
  • 劈拳的各種練法
    ,但最基本的練法有九種即:高架子劈拳,中架子劈拳,低架子劈拳(也叫大步子劈拳);上劈拳,中劈拳,下劈拳;明勁劈拳,暗勁劈拳和化勁劈拳九種。高、中、低三種不同架子的劈拳,只是在兩足的進步距離上有區別,而在兩手和兩臂的運動上,則基本相同,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 有多少人誤解了劈拳這一鑽?打成鑽拳的,恐怕你壓根就不會用劈拳
    8.有多少人誤解了劈拳這一鑽?打成鑽拳?因為你壓根就不會用劈拳今天還是接著說說劈拳吧,上一篇我們說了劈拳要練什麼?為什麼劈拳要天天練?很多人都把劈拳當做一個招式去練,即使去練發力,也是練的招式發力。如果是這樣,你天天打劈拳的意義就不存在了。五行拳的架子都是功架。
  • 有多少人誤解了劈拳這一鑽?打成鑽拳?因為你壓根就不會用劈拳
    8.有多少人誤解了劈拳這一鑽?打成鑽拳?因為你壓根就不會用劈拳今天還是接著說說劈拳吧,上一篇我們說了劈拳要練什麼?為什麼劈拳要天天練?很多人都把劈拳當做一個招式去練,即使去練發力,也是練的招式發力。如果是這樣,你天天打劈拳的意義就不存在了。
  • 形意拳經雲:摩經摩脛意氣響連聲
    否則,所習練的形意拳就是不合規矩或者就不是形意拳。摩經摩脛意氣響連聲,涵蓋了「外三合」(手和足合、肘和膝合、肩和胯合)、「內三合」(心和意合、意和氣合、氣和力合),更有起落、鑽翻、橫豎、束展等內容及其陰陽轉換的含義。摩經,主要是說的上肢,就是手摩心經、肘摩肝經。手摩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