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四方|科技賦能旅遊產業創新「蝶變」

2020-12-23 文旅中國

近年來,「科技+旅遊」得到了多方力量的廣泛關注,「科技+旅遊」不但改變了人們旅遊決策和旅遊習慣,同時影響著旅遊產品結構與業態,為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新動能。

科技+旅遊助推旅遊產業發展模式轉變

找尋美食、景點、酒店、民宿、買菜、買本地特產、套餐美食、預訂門票、看資訊,旅遊惠民卡......在南京市民秦小姐的眼中,「莫愁旅遊」無所不能。作為城市和旅遊充分融合發展的服務平臺,南京全域旅遊總入口「莫愁旅遊」深入挖掘南京人文歷史文化,整合南京經典且具代表性的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要素,打造「最權威、最便利、最實惠」的深耕目的地的旅遊營銷平臺。

布達拉宮的首次直播,1小時內吸引了92萬人次觀看,相當於其一年遊客接待量的60%。

科技支撐是旅遊業發展的客觀規律。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旅遊市場本身正在發生變化,給旅遊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契機、新模式和新思維,科技與文化正在成為旅遊業發展的主動能,新的旅遊消費需求正在積聚,而「科技+旅遊」的融合創新成為強大的推進器,為旅遊業走向現代化指明了方向。通過新技術的深度嵌入,不斷完善商業模式,特別是網際網路平臺科技企業,使用科技和大數據力量,驅動文化旅遊產業相互滲透、豐富人們遊覽體驗、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提供精準服務、進行精細化管理、充分滿足遊客的個性化需求。

政策利好加持 「科技+旅遊」融合力度

11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旅遊消費潛力巨大,確定適應消費升級需求支持「網際網路+旅遊」發展的措施,確定支持建設智慧旅遊景區、鼓勵景區加大線上營銷力度、完善包容審慎監管等方面,「網際網路+旅遊」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11月30日,文化和旅遊部、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新階段智慧旅遊的產業數位化和消費場景化的戰略導向,鼓勵各地扶持旅遊創新創業,引導雲旅遊、雲演藝、雲娛樂、雲直播、雲展覽等新業態發展,培育「網絡體驗+消費」新模式。提出「十四五」期末,實施重點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智慧化升級等目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快數位化發展,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大眾日益增長的旅遊消費新需求,也是文化旅遊產業從資源與勞動依託轉向技術與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要通過深化「科技+旅遊」,構建起以網際網路技術為代表的數字旅遊產業經濟體系,推動我國旅遊業走向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科技+旅遊提振國內旅遊市場

疫情防控期間,預約遊、雲旅遊、無接觸式服務等形式保障了遊客的旅遊體驗。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等推出「在家雲遊博物館」項目,不僅讓遊客坐在家中即可看到國寶級文物,還帶動了博物館文創的銷售。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後疫情時代的旅遊業要有新思維、新動能和新模式,要堅持科技創新,升級智慧旅遊,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疫情也在倒逼旅遊企業尋求新突破,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新階段後,各旅遊集團也在加速推進資源整合和產業升級,把疫情的衝擊變成再出發的契機,紛紛加速數位化轉型和基於新技術的創新布局,通過科技新動能加速商業模式創新和產業格局重構,為文旅行業信心恢復和全面復工復產貢獻了重要力量。

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是國內首座省級文化旅遊融合的數位化綜合體驗展館,也是資源推廣、數字體驗、文創新零售、數字文旅經濟多效合一的平臺,綜合運用人工智慧、混合現實、邊緣計算、大數據、全息成像、動作捕捉、CAVE空間技術,把山西厚重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旅遊資源以先進的數位化方式,直觀展示出來,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

福建泰寧九龍潭景區,引入了國際光影公園設計的理念,把自然的山水實景和5D全息技術巧妙結合,打造一個可移動的夢幻光影舞臺,投放市場後反映非常火爆,成為遊客和市民的打卡地,也成為福建夜遊經濟的典範。

南京旅遊集團用科技賦能文旅場景,讓演藝更精彩。該集團打造的《南京喜事》是中國首部實景360°全沉浸互動演出,將發生在南京的一樁「喜事」為核心,把百年南京的風光人文韻事融入其中,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絕無僅有的「感官沉浸+入戲沉浸」超沉浸文化體驗,成為南京新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地標。

南京喜事

攜程專門開發了智慧景區服務標準,覆蓋了一萬多景區景點,可以在預約的前提下獲得優惠價格、高質量服務。攜程還在全國近百家景區門口設立了取票服務,保證了線下服務和線上服務的結合,便利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旅遊需求。不僅如此,一些特色體驗不斷被開發,衍生了演藝項目、講解、文創周邊等產品,並通過線上智慧平臺連接到更多遊客。

華為與敦煌研究院合作對「讓世界文化遺產活起來」進行了創新嘗試,通過釐米級的空間識別技術,對莫高窟進行高精度的掃描和數據採集,複製了一個虛擬莫高窟空間,將敦煌數字壁畫、數字洞窟在華為AR河圖中與真實場景合二為一,讓千年石窟以另外一種方式活起來。

華為AR地圖 數字洞窟

在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背景下,傳統的文化旅遊產業的新科技、新場景應用,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產業創新發展的必然選擇,文化旅遊+科技的核心是要以文化為龍頭,旅遊為承載方式,科技為手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旅遊美好生活的需要。通過相互賦能,不斷的創新,融合形成新產品、新業態、新業務、新模式。加快推動文旅產業的數位化過程對於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可形成有效支撐。最終以科技賦能文化旅遊產業復甦、創新、「蝶變」。

責編:李曉霞

相關焦點

  • 北京環球度假區賦能產業生態圈創新 科技賦能娛樂及度假體驗
    北京環球度假區著力打造「文化旅遊產業+」生態圈,此次完成部署的數據中心,也是未來數位化園區的核心基礎。除阿里巴巴之外,北京環球度假區還宣布了與蒙牛集團、可口可樂和百勝中國等企業的戰略合作。「北京環球度假區致力於打造一個在中國領先、全球知名的旅遊度假目的地,重新定義休閒娛樂和度假體驗,成為文旅行業的標杆。
  • 科技創新賦能現代產業體系 灃東新城高質量發展引擎強勁
    這片熱土,不僅吸引阿里、騰訊、寒武紀等國內大佬落戶,也引來法國必維集團、日立ABB等國際巨頭紛紛入駐……作為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的核心組團,灃東新城把加快科技資源聚集,加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擺在發展核心位置。尤其是近年來,已吸納了更多研發機構和龍頭企業聚集發展,形成了智能製造與現代服務業兩大主導產業方向。
  • 科技賦能重建文化產業新生態
    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這是「十四五」時期擺在文化產業發展面前的重要任務。當前,隨著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全面融合,文化行業的整體業態發生了顛覆性變化。科技創新不但推動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還促進文化生產方式、文化傳播方式、文化流通方式和文化消費模式的變革,引發了文化市場結構和文化產業結構的鏈式反應。
  • 數字資產賦能產業實體 「全遊通」引領旅遊行業改新升級
    2020年11月27日,國內首批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的踐行者,國內首個旅遊產業結合數字經濟的旅遊平臺——海南「全遊通」平臺迎來重要歷史時刻!「全遊通」將攜手福建省俠天下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等旅遊行業各節點企業共同打造「傳遞價值 賦能你我」的旅遊新經濟!
  • 「雲對接」賦能體育產業創新發展
    本屆兩個博覽會以「健康中國 體育力量」為主題,設置展覽展示、高峰論壇、配套活動、商務對接四大主題板塊,通過「雲展示」「雲觀展」「雲論壇」「雲對接」,展現我國體育文化、體育旅遊發展的豐碩成果,展示全球體育文旅產業的創新趨勢,探討新時代新機遇和新挑戰下體育發展新路徑。
  • 「科技+運營+資本」賦能平臺 助力文旅產業疫後復甦——2020江西省...
    同時,繼續呼籲構建「旅遊大消費生態圈共享平臺」,希望各文旅企業相互賦能、合作共贏。此外,針對疫後文旅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技術,建議大家積極擁抱,主動把握科技與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場景、新機遇。江西省旅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少雄精英薈萃、思想交鋒,聚集行業專家、分享發展經驗本次會議精英薈萃,大咖雲集,既從理論層面探討疫後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新趨勢,更從實務操作角度分享文化和旅遊企業投融資及運營的模式和做法:第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文旅行業首席專家朱洪波、國家級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主席代旭、凱撒同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江濤、上海影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總經理陸志佳分別就科技賦能文旅的應用場景
  • 包頭稀土高新區科技創新為打造「磁谷」賦能
    作為國內稀土產業發展的領航區,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強化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促進集約化和高端化發展,加快綠色化和智能化轉型,形成集稀土科研、生產、檢測、交易為一體的稀土產業集群,已實現稀土永磁、儲氫、催化、拋光、發光、合金六大功能材料全覆蓋。
  • 清華經管EMBA「未來科技·賦能產業升級」主題論壇召開
    清華經管EMBA「未來科技·賦能產業升級」主題論壇召開 2020-12-01 2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新市北丨集聚高端要素賦能產業鏈,打造生物科技產業新高地
    強大的磁場吸引力下,青島中央商務區加速特色樓宇建設,推動優勢產業集聚,一座現代化的產業新城正在蛻變,未來的產業格局雛形漸顯。全國第一家新冠檢測試劑「雙證」企業邁克生物山東總部,亞洲最大的質譜檢測公司北京和合醫學、飼料檢測追溯行業龍頭企業正大集團檢測中心……這些生物科技行業的頂尖企業紛紛搶灘登陸的,正是青島中央商務區的特色樓宇之一——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
  • 酒貝樂:AI科技賦能產業新發展
    科技進步是推動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從人口紅利走向科技紅利、技術紅利。如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科技賦能的方式,推動產業發展,為業務擴張創造出更多契機,推動行業邁向智能化發展。11月12日,以「科技賦能產業,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的2020智能新零售行業峰會在蘇州同裡湖拉開序幕。
  • 文旅產業如何破局重啟?邱文鶴建議「跨界賦能」
    許倩/發自北京邱文鶴快速登上了演講臺,帶來了他對於疫情下旅遊行業發展的新見解,以及鼓勁。「2020年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促使我們對行業發展模式、業務結構進行再思考和重新布局。」邱文鶴表示。文旅產業如何破局重啟,跨界賦能?
  • 科技賦能生態產業鏈,優選好生活榮獲藍籌年會「年度科技賦能創新...
    優選好生活科技(珠海)有限公司在非標大宗消費品領域的深耕鑽研,通過動態大數據、智能客戶管理等線上工具,全方位賦能經紀人,打造線上線下網際網路經營模式,在萬千新中產家庭中積累了優異口碑,在諸多候選企業中脫穎而出,榮膺"年度科技賦能創新平臺
  • 科技賦能產業新發展
    作為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群團組織,安化縣科學技術協會近兩年聚焦科技賦能產業發展,將科普活動與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科技服務有機結合,並積極為科技工作者「牽線搭橋」,助力產業新發展。
  • ...要用科技創新賦能,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施促進數字...
    全會強調,要用科技創新賦能,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施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行動綱要,加緊布局5G、大數據平臺、車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推進應用場景「十百千工程」建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
  • 巴南區「賦能杯」科技創新大賽開始報名
    11月25日起重慶市巴南區「賦能杯」科技創新大賽開始報名,報名截止時間為12月3日。  據悉,本屆大賽主題為「智匯巴南、科創未來」。面向重慶市內高校(包括專科、本科、研究生以及職業技術學校)在校生、應屆畢業生、在職教師的創新項目團隊徵集項目。同時,也歡迎重慶市內其他高校師生報名參賽。
  • 開鑫科技胡漢光:立足產業 賦能科技 實現商業保理創新發展
    開鑫科技胡漢光:立足產業 賦能科技 實現商業保理創新發展 來源:財訊網 • 2020-10-22 19:59:44 摘要:數位化、線上化、平臺化的保理服務,更能滿足產業供應鏈的發展要求。
  • 海西竹產業創新賦能對接會暨後疫情時期竹產業創新發展研討會在...
    12月10日下午,由中國竹產業協會設計師分會、福建省竹業協會、福建省家具協會、永安市竹產業研究院主辦,福建省協同創新院竹產業(永安)分院承辦的海西竹產業創新賦能對接會暨後疫情時期竹產業創新發展研討會在福州梅園國際大酒店(光明港)佐澤設計公司的竹會議室舉行。
  • 北高遙科創產業聯盟創新賦能,以技術升級撬動企業成長
    當前,新環境、新形勢下,數位化、智能化衝擊著傳統產業的經營管理,品牌企業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而以北高遙為代表的強大科技動能,為品牌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2020北鬥高分遙感融合應用高峰論壇提到,將確立新戰略,抓住新機遇,提供新服務,用北高遙技術建造賦能體系,通過科技、品牌、管理、金融賦能品牌企業發展。
  • 信用飛以數字科技為橋梁,助力航旅產業數位化轉型
    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 11 月 30 日聯合印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優化「網際網路+旅遊」營商環境,以數字賦能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 為百業賦能,甘肅電力開創科技創新新局面
    為百業賦能,甘肅電力開創科技創新新局面 發布時間: 2020-12-01 09:45:32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趙化利,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