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發現原麝等大量珍稀野生動物

2021-02-08 中國新聞網

圖為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通過遠紅外線攝像器材獲取的珍稀動物視頻截圖。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供圖

中新網呼倫貝爾3月27日電 (李愛平 顧萬廷)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27日披露,該局在北部原始林區生態功能區進行調查時,發現了原麝等大量珍稀野生動物,這意味著當地生態逐步好轉。

圖為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通過遠紅外線攝像器材獲取的珍稀動物視頻截圖。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供圖

官方消息稱,該局日前通過遠紅外線攝像器材獲取的視頻顯示,原麝、紫貂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猞猁、棕熊、馬鹿、駝鹿、狼等大量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穿梭於林海之間。值得一提的是,該局工作人員還拍下了紫貂追雪兔的珍貴畫面,這在北部原始林區尚屬首次。

北部原始林區生態功能區面積94.77萬公頃,是中國集中連片、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寒溫帶明亮針葉林原始林區,是歐亞泰加林帶東西伯利亞泰加林在我國境內唯一延伸部分。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自1999年成立後一直實行嚴格的封閉式管理,經過20年的休養生息,北部原始林區森林資源、野生動植物呈顯著增長態勢。

圖為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通過遠紅外線攝像器材獲取的珍稀動物視頻截圖。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供圖

據參與調查的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幹部、全國勞動模範梅玉生介紹,該局工作人員通過專業攝影器材錄取大量珍稀動物出沒、覓食的畫面,對摸清北部原始林區生態功能區內野生動物種類及種群數量、留取珍貴的視頻資料具備重要價值。(完)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鹿科動物現身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
    近日,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公安局和管護局工作人員在採集野外布設紅外相機視頻時,發現多段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駝鹿在野外活動的視頻。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管護部門和森林公安在駝鹿活動頻繁區域布設多個紅外相機,對野生駝鹿進行系統檢測。駝鹿一般出沒於北半球溫帶至亞北極氣候的針葉林及混交林。在我國,它們僅分布在大興安嶺及小興安嶺北部。全天都在覓食飲水,食物以草、樹葉、嫩枝以及睡蓮、浮萍等水生植物為主。
  • 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現人熊對峙驚險一幕
    梅玉生 攝中新網呼倫貝爾11月27日電 (李愛平 白士城 姜旭東)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工程師梅玉生27日在此間表示,近期,他在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烏瑪林業局零公裡管護站附近,用相機錄製了人熊對峙驚險一幕。當時,梅玉生是在從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奇乾鄉返回零公裡管護站途中,遭遇的這一幕。
  • 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生態保護成效看得見!
    近日,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公安局和管護局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視頻時發現,5匹狼組成的狼群在森林中活動的珍貴影像。經大興安嶺森林公安局司法鑑定中心分析,這5匹狼是《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的野生動物。
  • 汗馬野生動物連續6次在央視亮相林區生態保護建設成效凸顯
    ;烏林鴞媽媽捉老鼠餵兩隻烏林鴞寶寶……自8月8日以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和新聞直播間欄目相繼6次播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稀有的鳥類、獸類的珍貴影像,集中展示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建設的成績。 美麗富饒、瑰麗雄奇的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重點國有林區,人們盛讚林區是「綠色的立體寶庫」。
  • 比黃牛還大的駝鹿現身大興安嶺北部林區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近日,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公安局和管護局工作人員,在收回的野外布設紅外相機中,發現了多段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駝鹿的活動影像。當地森林公安局負責人介紹,駝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我國僅在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地區出現過。
  • 甘肅祁連山林區發現大量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甘肅祁連山林區發現大量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中新網蘭州10月21日電 (記者 馮志軍)正在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的調查發現了野驢、馬鹿、羚羊等陸生野生動物的羽毛、足跡、活動痕跡以及活體。
  • 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圓滿完成北部原始林區靠前駐防任務
    近期,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降水充沛,經上級批覆,截止8月8日14時10分,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最後一批駐防北部原始林區的二大隊、牙克石市大隊、綽爾大隊3個大隊200餘名指戰員安全撤防歸建,至此,支隊從春防以來持續至今的靠前駐防任務已圓滿完成。
  • 大興安嶺砍都河國家溼地公園有珍稀野生動物出沒
    近日,大興安嶺松嶺林業局砍都河國家溼地公園的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影像資料時,發現了珍稀野生動物猞猁出現的畫面。 在這段影像資料裡,一隻猞猁半臥在地上,享受著冬日裡的暖陽,沒過一會,它舉起了爪子,給自己洗了個臉。雖然被灌木叢遮擋住了部分身影,但是不難看出這隻猞猁體型健碩。
  • 科研團隊首次用熱成像技術空中拍攝到大興安嶺林區野生動物
    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17日電(記者趙澤輝)近日,東北林業大學科研團隊首次使用無人機遠紅外熱成像系統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採集到野生動物種群活動畫面。東北林業大學博士翟鵬輝16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首次使用遠紅外熱成像技術拍到的是數十隻鹿科動物。
  • 那些別樣的青春年華 —記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森林公安局騎警隊
    但是,孤獨並不等同於閒適,這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騎警們,與空曠林海中的野生動物為伴,將青春年華深深刻在這片94.7萬公頃的北部原始森林中……現實讓人成長今年七月的一天,早上五點半,帳篷外面傳來急促的敲響聲驚醒了還在睡夢中的王鉑淞。
  • 中國最大的原始森林區是內蒙古的大興安嶺,總面積有94.6萬公頃
    中國最大的原始森林區是內蒙古的大興安嶺。那裡有烏瑪、奇乾、永安山等3個未開發的原始林區,總面積有94.6萬公頃,林業用地面積92.4萬公頃。大興安嶺平均海拔1200—1300米,最髙峰達2035米。山脈北段較寬,達306公裡,南段僅寬97公裡。大興安嶺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北部,是其東側的松遼平原與西側的蒙古高原的分界,是黑龍江和嫩江的分水嶺。
  • 陝西新增「國寶」——原麝
    兩名河南籍犯罪嫌疑人辛某、劉某,3個月的時間裡在該縣黃龍山區,獵殺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10隻、二級保護動物豹貓1隻,及狍子5隻、黃鼠狼3隻、黃狸貓1隻。就在公安人員將疑似林麝的10具屍體,送到省動物研究所進行鑑定時,全國麝類專家吳家炎先生,在詳細查看和比對後,驚訝的發現這並不是林麝,而是更為原始的原麝,因為它們身上的褐黃色的斑點,是兩者區分的重要特徵。此前陝西並沒有該物種的分布記錄。
  • 【弘揚蒙古馬精神 育新機 開新局 譜新篇】原始林區護綠人
    當黨旗在北緯52°內蒙古最北建制鎮恩河哈達的界碑廣場上飄起,蔡慶豐、張學凱等5名黨員面向黨旗,神情莊嚴地舉起右拳,重溫入黨誓詞。他們是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管護大隊的隊員,是金山銀山的建設者,也是綠水青山的守護人。林海茫茫,松濤滾滾,江河湍急,山巒疊翠。
  • 原麝——陝西新增的」國寶
    我省成為原麝第七個分布省,他們首先來到盜獵者獵殺原麝的宜川縣薛家坪林場的賀家溝,這裡海拔1100米到1200米之間,地形為山地丘陵,屬於黃龍山區,山地上覆蓋著天然次生林,很符合原麝等偶蹄類動物生存。據吳老介紹,自天保工程實施以來,這裡的植被已恢復的非常好,通過他們幾個月的調查發現,這裡不光有原麝的分布,還有豹、鹿、赤狐、褐馬雞等珍稀動物。接著他們又來到距離該地區最近的山西省大寧縣及蒲縣,因為這裡本就有原麝分布,而且地貌特徵也與宜川縣基本相同,兩地僅黃河相隔。這給宜川縣新發現的原麝分布區域提供了有力的印證。至此,我省也成為自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內蒙古、山西後,原麝分布的第七個省份。
  • 【藥用動物】原麝
    本物種為麝科動物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圖1)。本品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
  • 中國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大興安嶺
    米,總面積32.72萬平方公裡(其中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約24萬平方公裡,黑龍江省境內8.48萬平方公裡)。它北起黑龍江畔,南至西林木河上遊谷地,全長1200多公裡,寬200公裡—300公裡,海拔1100—1400米,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林區,木材貯量佔中國的一半。
  •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挺起生態文明建設脊梁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發揮生態功能,維護生態安全,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把保護生態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和政治任務。
  •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為生態文明建設造勢助力
    並藉助發布會重磅推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量為6160億元/年等一系列令人振奮的生態數據,使內蒙古大興安嶺成為生態保護的代名詞。   圍繞中國(內蒙古大興安嶺)系列森林旅遊節開展持續宣傳工作,連續三年對森林旅遊節系列活動進行全景式報導,在宣傳報導活動盛況的同時,有針對性地結合林區重點工作取得的新成效,策劃開展宣傳報導工作。
  • 內蒙古大興安嶺高分「優」質通過改革驗收關
    原標題:內蒙古大興安嶺高分「優」質通過改革驗收關23日,記者從內蒙古森工集團獲悉,日前,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以98.8分高分,總體評價為「優」,順利通過國家改革驗收。消息稱,國家驗收組深入到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採取聽、查、訪、調的方式,對抽籤選點確定的莫爾道嘎、根河、吉文、阿爾山林業局等國有林區改革情況進行實地驗收。驗收期間,驗收組共召開座談會9次,發放調查問卷60張,隨機走訪阿里河林業局1個林場,沿途走訪莫爾道嘎金河、根河、阿里河、阿爾山等林業局生態保護建設、產業轉型項目、社會職能移交機構和劃轉企業。
  • 黑龍江大興安嶺野生 動物種群恢復性增長(回眸林草「十三五」)
    本報記者 郭蘇民        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呈恢復性增長。據統計,林區共有野生動物320種,其中獸類6目16科56種、鳥類16目40科250種(亞種)、兩棲爬行類4目14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