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華留學生的二〇二〇記憶

2020-12-12 人民網

段芳花近照。

楊康在校園留影。

陳文輝(右二)和朋友一起旅遊。

羅佩如近照。

白宇新近照。

阮紅玲在圖書館。

日前,由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主辦、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承辦的第四屆來華留學生徵文暨短視頻大賽頒獎典禮在線上舉辦。

本版今日刊出獲獎徵文作品,透過這些作品可以看到來華留學生為推動各國與中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誼所作出的貢獻,可以看到他們沉浸在中文世界的感悟,可以看到他們和中國結緣的故事,也可以看到他們如何走過了不平凡的2020。

道不盡的唐詩美

段芳花

時間是一支箭,一旦發射就永不回頭;時間是一把沙塵,一旦放手就隨風而去;時間是一場旅行,一旦啟程就只能勇往直前。若虛度光陰,它將留給我們無盡的懊悔;若善待光陰,它將饋贈我們生命的華美。親愛的朋友們,時間是我們每個人的財富,你會用自己的時間去幹什麼呢?我用自己的時間悄悄實現自己的夢想,那就是,學好漢語和中國文化,將來回自己的祖國越南當一名漢語教師。

兒時的我就知道,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是一個創造出燦爛文化的民族。2017年,我有幸來到了中國學習漢語。在一次漢語課上,老師為我們講了一首唐詩,是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她讀得很慢卻很動人,讓我走進了色彩斑斕的古詩世界,也把我帶進了瑰麗神奇的唐詩世界。從此,我與唐詩結下了美麗的緣分。我愛上了唐詩,愛上了書寫著唐詩的泛黃的紙張,也愛上了品讀那朗朗上口、讓人慾罷不能的動人詩篇。

唐詩,是中國文化的瑰麗遺產,是中國帶給世界的寶貴藝術財富。詩人把個人情懷與家國情懷寄托在詩句中,詞語的精雕細琢讓我陶醉,情感的深沉厚重更是深深打動了我的心靈。我愛讀詩,但課業繁重,沒那麼多時間流連在唐詩的世界裡。

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將人們困在家中。在那些日子裡,有的人苦練廚藝,有的人花式健身,有的人自娛自樂,而我則欣喜地把自己沉浸在了唐詩的世界裡。幾本唐詩的集子放在案頭,每每讓我手不釋卷,讀到精彩處,有時擊節讚嘆,有時扼腕嘆息,有時神遊物外,有時潸然淚下,有時慷慨激昂。

每每讀懂一首詩,我對漢語的敏感度就會提升一些,想像力也會更豐富一些。詩人杜甫所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有著厚重的人文主義情懷,令人動容;杜牧所寫的「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以詩寄情,細膩動人;李白所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讓我深知只要插上想像的翅膀,我們的世界可以更大、更美、更神奇;李商隱所寫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多麼靈動深邃;而王翰所寫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又是多麼慷慨豪邁;「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用寥寥幾筆就勾起了讀者的思鄉淚;「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幽靜的山居生活何嘗不能讓我們收起名利之心、生出歸隱之念!

唐詩之美,說不盡,也道不完。

2020,我把時間交給了唐詩,這是一場美麗的邂逅,這是一次心靈的洗禮。當初是我的漢語老師把我帶進了唐詩的美麗世界,讓我離自己的夢想近一點、更近一點,我希望自己能像老師一樣,讓自己的學生也邂逅我邂逅過的唐詩,愛上我深愛著的唐詩。

(作者系廣西師範大學越南留學生)

我的英雄夢

楊康

和世界上大多數的孩子不一樣,我出生於一個戰亂的國家。從小到大,我一直有一個夢想——看到一個和平、安全而發達的阿富汗。在戰火硝煙中,我的心裡悄悄埋下了出國留學的種子,想到外面更大的世界看看,更想做一個亂世裡的英雄,讓我周圍的一切都能夠好起來。

2016年,我獲得了到中國實現夢想的機會,第一站便去了魅力之都上海。在同濟大學進行預科學習的那一年,我愛上了中國文化。那時候語言學習緊張,我的課餘生活被各種各樣的中國小說填滿。也就在那時候,我迷上了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楊康是我最早接觸的小說人物之一,於是我也像模像樣地給自己取了個中文名——楊康。隨著我漢語水平的提高,對小說的理解也越來越深,比起楊康,我更愛俠肝義膽的楊過,不過楊康這個名字已經叫得順口,就沿用了下來。

2017年9月,我進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土木工程專業開始學習。2020年伊始,我的24歲也到來了。按照中國的習俗,這可是我的「本命年」,寒假剛剛開始,我就給自己設定了一個「本命年旅行計劃」——想在畢業前更多地了解中國的風光景色、人文地理。

1月20日,我和另外兩位同在武漢高校留學的好友開始了上海之行。我們第一站去了母校同濟大學,原本打算遊完上海再到杭州、重慶,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計劃。在看到武漢將關閉離漢通道的消息時,同行的好友勸我一起直接回國。但是,我卻做了一個讓他們感到意外的決定:回武漢。

1月25日,在我們學校留學生大明的號召下,留學生們自發成立了一個志願者組織——「鋼鐵俠」志願服務隊,在老師們的指導下,為留校的437名留學生提供服務和幫助。看到這個消息,我激動不已,立馬報名加入了「鋼鐵俠」志願服務隊。從開始到嘗試,再到日復一日的堅持,我們逐漸找到了行動的方向。

讓人欣慰的是,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武漢跨過了疫情的嚴冬。我們的努力也沒有白費,整個學校的留學生沒有一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大家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看到了黃鶴樓上再次亮起的明燈。而我,在脫下防護服、摘下護目鏡的那一刻,感受到了勇氣和擔當賦予的力量。

後來,有記者採訪我們,還有同學在看到我們時,都直呼我們這些志願者為「英雄」。這就是我心心念念的「英雄夢」嗎?我曾無數次盼望成為的那個角色,我內心執著已久的情懷,竟然在這一刻變成了現實!

可比起周圍的人,我做的這些小事又算得了什麼呢?奮戰在一線的英雄醫護人員,用自己的身軀築起健康的防線;英雄的武漢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英雄的中國,在自己抗疫的同時還對世界伸出援手,我的祖國也獲贈了來自中國的醫療用品……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懷揣著一個英雄夢而來,也會把我的英雄夢繼續下去。

(作者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阿富汗留學生)

方塊字裡讀中國

陳文輝

中國,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東方文明古國,我對於它的認識始於一個個不重樣的方塊字。點、橫、撇、豎、捺是我在中文讀寫課上對漢字構成的基本認識,隨著學習持續不斷深入,我認為中文是非常美的語言,每一個漢字都非常深奧,三字經、五言絕句、七言律詩,不同個數的漢字排列組合成富有東方韻律的作品。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我讀到的中國人對於思念家鄉的簡單告白,情真意切。初到中國留學的時候,人生地不熟的我,語言無法溝通,聽不懂別人在講什麼,別人也不懂我在講什麼,我無比思念家鄉,可是當我想到選擇到中國留學的初衷,就下定決心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持努力學習。

在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習中文期間,我有一個非常好的語言環境,學校安排的課程合理,教學內容很貼近日常生活,學生們都能學以致用。我一個漢字一個漢字地去認識,同時理解每個漢字背後的含義,每天進步一點點,讓我越來越愛上中文,漸漸體驗到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含義。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是我讀到的中國人關於直面苦難、勇於開拓終將迎來美好明天的樂觀精神。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中國人民的平靜生活,我看到身邊的老師帶給外國留學生的溫暖,看到中國人民團結起來抗擊疫情的努力,看到中國和世界分享抗疫經驗、及時伸出援手的責任和擔當……由此,我更加深入了解了中國,體會到了在中國學習的幸福感。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夢想,夢想像一個指南針,為擁有夢想的人指引方向;夢想也像一個燈塔,閃爍著光芒,照亮了追夢者前進的道路。每個擁有夢想的人,都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心中的夢想。而實現夢想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在中國留學的經歷讓我更加堅定了心中的夢想,那就是學好中文,成為中國和泰國的文化交流使者。

中泰兩國友好關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經貿、人文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增強。希望我能夠學好中文,為中泰友好關係不斷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系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泰國留學生)

和春天有個約會

羅佩如

「小時候覺得2020好遙遠,想像那無限的變遷,總是忍不住想要撥快時間,去擁抱盼了很久的春天。」如今終於到了2020年,可它卻是不尋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人們擔憂著,每天刷屏關注著最新疫情動態。

我一直對武漢這座城市充滿感情,2020年年初武漢的疫情牽動著我的心。疫情之下,一座千萬人口的城市一下子靜了下來。一個不平常的春節過後,武漢面臨醫療用品等物資缺乏情況,全國各地紛紛支援武漢的畫面令人感動;無數白衣戰士拼盡全力在阻擊疫情,令人敬佩。除此之外,還有無數的工人師傅,放棄休假抵達疫情一線,「火雷速度」飽含著中國建築工人的辛勤奮鬥,他們與疫情賽跑,爭分奪秒築就了醫院,讓更多患者能及時地得到救治。

我被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所感動,被中國這個英雄的國家所感動。

當疫情在全球蔓延時,中國助力全球抗疫鬥爭。我們學校給身在海外的國際學生寄口罩,關心學生的健康,老師們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問題。作為留學生的我,感受到學院對留學生滿滿的關愛,更要以百倍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學習,希望不辜負老師和學校的培養。

當周圍的國家「生病」時,中國及時伸出了援助之手,向伊朗、巴基斯坦等國捐贈了口罩、核酸檢測試劑盒等,並向多國派遣醫療專家組,其中也有我的國家——柬埔寨。中國將防疫抗疫經驗帶到我的祖國,醫療專家組還深入醫院,與醫務工作者交流。

看到中國送來的柬埔寨急需的抗疫醫療物資包裝紙箱上的「守望相助、中柬同心」字樣,我十分感動。感謝中國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這份恩情,我們永遠銘記於心。

雖然疫情的到來讓大家猶如身處黑暗寒冷的冬天,但是我堅信,春天一定會來!

(作者系北京工業大學柬埔寨留學生)

(本版圖片均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提供)

把自己「栽種」在東方

白宇新

我從土耳其來到中國已近14年。14年中,在古城西安,我從一名青澀的學生成長為一位土耳其語教師。關於我的中國生活,關於我和西安外國語大學的故事,我有說不完的話。日久情深,中國已經成了我的第二故鄉。這裡的一草一木,這裡的風土人情,都是我在此深深紮根的原因。

我在西安外國語大學留學6年,碩士畢業留校任教至今。開始是老師們口中的「小白」,後來成為學生們喜歡的白老師,掐指算來,我當老師也已8年。

中國人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的小樹苗們如今已枝繁葉茂,花開朵朵,這是我最驕傲、最有成就感的事。課堂上,我比較嚴厲,學生們會對我產生敬畏之情,但是他們清楚這是我對他們負責;一到課下,那氣氛就不一樣了,我會和學生一起吃泡饃、去郊遊野餐,也會邀請學生到家裡做客,一起做中國美食和土耳其甜點,交流中土文化。每一屆的學生既是我的學生,也是我的朋友、家人。

真正根植在我精神世界中的,將我的血與肉融進這片土地裡的,是這裡的人和事。教師這份工作帶給了我溫暖,讓我有了在這裡長久留下的念頭。從一開始在三尺講臺上授課時的青澀緊張到現在授課時的輕鬆熟練;從一開始小心翼翼和學生建立信任關係到現在可以用自己的熱情和態度去培育他們,一步步走來,都傾注了我的心血,灑下了我的汗水和淚水。西安這座城市裡的一棟棟建築,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仿佛本身就生長在我的世界裡,烙印在我的腦海裡,對其的熟悉程度甚至超過我的家鄉。

2013年,我把愛人接到中國。2016年,我們的兒子小小白出生在西安。冥冥之中,我知道我與這個國家、這座城市永遠也分不開了,這裡就是我的第二個家鄉。我的整個青春、我的親人、我的朋友,我的一切都紮根在了這裡,這是這片土地所贈予我的一種故土難離的情懷。

我在西安已經生活了近14年,我還會繼續在熱愛的講臺上耕耘。時間只會使我的根扎得更深,感情變得更濃。這些年來我去過中國的許多地方,見證了中國的發展和變化。十幾年來,我一直生活在西安,汲取著這座城市的文化氣息,我也正在變成一個地道的西安人。大到西安的各類景點、風俗小吃,小到西安的公交線路、方言習俗,我多少都了解一些,而這種了解使我真正感受到了當地文化的魅力,同時也想將它發揚傳播出去。

我深深熱愛著的中國,我想向全世界稱讚的中國,我把一切都留在了這裡的中國,就是我的第二個故鄉。

我把自己「栽種」在這片土地上,沐浴著深情,幸福成長。

(作者曾在西安外國語大學留學,如今系該校教師。)

武漢和我的青春時光

阮紅玲

我是一位熱愛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古代文學的越南姑娘,來武漢至今快3年了。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對我來說,這段時間足夠點燃自己內心求知若渴的火焰。

當我寫下這段話的時候,我懷舊的心也回到來武漢的第一天。我仍然記得來到武漢的第一個清晨,打開窗戶,外面是綠樹成蔭的校園,天氣十分涼爽。有機會來到中國,尤其能到華中師範大學讀書,是我學習生涯中最大的願望。從高中的語文課和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教材中,我早已對武漢有所了解。武漢不僅是九省通衢,還是伯牙子期「知音」故事的發生地、黃鶴樓的所在地。到武漢的第二天晚上,我望著窗外的月亮,那裡正是黃鶴樓的方向。那一刻,我意識到我的來華留學夢想實現了,好神奇啊!

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在武漢,我感受到了四季的魅力。春天,是櫻花盛開的季節,武漢美成一幅畫,令人心動;秋天到來,黃葉與紅葉也跟著來了,「紅葉似火,黃葉如金」是武漢賞秋的最佳美景;冬天來臨,對於一個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姑娘,非常期待能看到一場大雪。武漢沒有辜負我的希望,在去年冬天,我終於看到了雪。

如果你曾去過武漢,我相信你會像我一樣深愛武漢。武漢不僅是著名的風景名勝之城,這裡的人們更美。老師們非常體貼、周到,我從未忘記當我學完漢語課的時候,與班主任老師的擁抱。那一刻,我內心生出一種溫暖的情感,就像親情一樣。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老師們,有著深厚的專業素養,他們對學生的指導和關懷,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武漢已經成為我青春的一部分。對我而言,武漢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漢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一致抗擊疫情的精神令我感動,也更加熱愛這座城市。

雖然因為疫情原因,我暫時不能返校,但我仍然喜歡看著月亮,常常朗讀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我對這首詩中的地名非常熟悉,因為武漢早已成為我的第二故鄉。

武漢,等我回來吧!

(作者系華中師範大學越南留學生)

相關焦點

  • 我與中國的美麗邂逅 來華留學生的二〇二〇記憶
    陳文輝(右二)和朋友一起旅遊。  日前,由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主辦、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承辦的第四屆來華留學生徵文暨短視頻大賽頒獎典禮在線上舉辦。  本版今日刊出獲獎徵文作品,透過這些作品可以看到來華留學生為推動各國與中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誼所作出的貢獻,可以看到他們沉浸在中文世界的感悟,可以看到他們和中國結緣的故事,也可以看到他們如何走過了不平凡的2020。
  • 王蒙:告別二〇二〇的時候
    二〇二〇年翻過去了,一切都記憶猶新。我們不能忘記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艱苦與悲壯的歷程,然後是了不起的戰績。但是,二〇二〇庚子年的標貼難道僅僅是新冠肺炎疫情嗎?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在廣州,讀到一個業餘女詩人的詩集——《戴口罩的春天》。
  • 習藝篇|我們的二〇二〇
    習藝篇|我們的二〇二〇 2021-01-06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法叢刊|二〇二〇年第五期
    書法叢刊二〇二〇年第五期 總第一七七期·目錄·石不墜於東峰 經不毀於劫火——吳夢麟房山石經題記內容初探徐自強 吳夢麟 張永強·圖版目錄·房山雲居寺藏經洞大唐雲居寺石經堂碑一洞一二〇大寶積經卷一百二十智升述記蕭惟平季香清寧二年九月十八日提點校勘王詮吳世永書鐫題記一洞五三七 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僧道政等唐會昌二年四月八日巡禮題名碑一洞一〇五四 入道沙門見嵩金天會十四年七月七日續造石經之記碑二洞七四一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李景炎唐開元廿七年三月廿七日施書
  • 臨淄區二〇二〇年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開幕
    10月24日,臨淄區二〇二〇年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在齊都體育城拉開帷幕。區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學軍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舉行升國旗儀式,全場起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迎風飄揚。劉學軍在致辭中指出,今年的全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舉辦的首個大型學生體育賽事。
  • 常山縣人民法院二〇二〇年第六期集中曝光失信名單
    常山縣人民法院二〇二〇年第六期集中曝光失信名單 2020-12-21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放眼二〇二一年,人民日報連發5篇文章
    1月4日至8日,人民日報要聞3版連續刊載5篇系列文章,從大國外交、世界經濟、科技創新等多個方面放眼二〇二一年。一起來看看吧!踏上大國外交新徵程——放眼二〇二一年①中國堅定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定不移同各國人民一起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 ...文明城市榮譽稱號的蘭州市予以嘉獎的通報(二〇二〇年十二月...
    頭條專題   原標題: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對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的蘭州市予以嘉獎的通報(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五日)  中國甘肅網
  • 咱家的三三〇記憶
    它不僅是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家園更是幾代人的共同記憶今年恰逢建企5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從「心」出發重溫葛洲壩人記憶深處的故事當年建設者使用的扁擔和《三三〇戰報》1971年2月21日創刊號講述人:周宗國(原三三〇工程建設者,曾任連隊文書,營、團宣傳員
  • 【二〇二一 • 元旦】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
    【二〇二一 • 元旦】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 2021-01-01 0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〇二〇年 快遞業務量達八百三十億件
    二〇二〇年 快遞業務量達八百三十億件 網點基本實現鄉鎮全覆蓋 2021/1/5 15:45:04   來源:人民日報
  • 二〇二〇西安設計展開幕式暨設計論壇圓滿成功|第五系品牌傳媒
    2020年11月26日「二〇二〇西安設計展開幕式暨設計論壇」在陝西大劇院戲劇廳隆重啟幕,本次設計展是西安平面設計發展三四十年來一次重要的設計展覽,由文獻展、邀請展、作品展與設計師論壇組成,共同還原西安設計的歷史脈絡,助力西安成為「設計之都」的建設與發展。
  • 我軍參加「國際軍事比賽-二〇二〇」掠影:國際賽場展英姿
    國際賽場展英姿——我軍參加「國際軍事比賽-二〇二〇」掠影■解放軍報記者 賴瑜鴻 通訊員 王林磊 帥少鵬攝影報導我軍參賽隊員奮力拼搏,衝向終點。
  • 「巨臀的二〇一七歌單」
    終於走過了二〇一七的尾巴,兩三個月前就開始整理的名為「巨臀的二〇一七歌單」也終於可以不倉促又不拖沓地分享給你們。
  • 中興通訊:二〇二〇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
    中興通訊:二〇二〇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 時間:2020年12月21日 20:20:32&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興通訊:二〇二〇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已於2020年12月21日以現場投票及網絡投票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公司二〇二〇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以下簡稱「本次會議」或「本次股東大會」)。
  • 外電評述:二〇二〇,中國外交捍衛主權增進合作
    原標題:外電評述:二〇二〇,中國外交捍衛主權增進合作參考消息網12月19日報導拉美社北京12月16日發表記者約萊迪·馬丁內斯的題為《2020:中國外交戰鬥的一年》的述評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 全國各地開展「致敬·二〇二〇清明祭英烈」網絡祭掃活動
    清明祭英烈 網上寄哀思——全國各地開展「致敬·二〇二〇清明祭英烈」網絡祭掃活動■方 園 陳建中 解放軍報記者 朱宏博「清明節期間,我市暫停集中祭掃群體性活動,倡導網絡祭掃……」3月30日,山東省臨沂市市委疫情處置指揮部向全市市民推送了倡導網絡祭掃的手機簡訊。
  • 吳忠市利通區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公告(二〇二〇年...
    吳忠市利通區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公告(二〇二〇年第二十六期)為了切實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促使被執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吳忠市利通區人民法院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被執行人:寧夏吳忠市潤泰鑫工貿有限公司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640300352664038B,住所地: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馬家湖鄉侯家灣村。法定代表人:張瑞,系該公司總經理。
  • 二〇二〇的記憶
    在眾多記憶碎片中它顯得細小微弱,但是卻足以告慰滿身風塵。我相信不管過去多少年,提到2020年的時候,大家都會想起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除了集體的記憶,關於疫情,我還有獨屬個人的記憶,那是我的獨家記憶。因為一株新型冠狀病毒,我的假期安排被打亂。我被迫困守於家中,每天關心著疫情的最新情況,看著病毒在人間肆虐,也看到了許許多多逆行者的壯舉。
  • 「我來了,二〇三五!」┃紅領巾廣播站
    「我來了,二〇三五!」4我來了,二〇三五!北京市海澱區八一學校召開「我來了,二〇三五」主題隊會。5快看,這裡有個「燈塔中隊」山東省青島市實驗小學的隊員們走進了交通部海事局青島航標處團島燈塔,學習「燈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