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腎上腺藏「炸彈」,「達文西」巧手來拆除

2020-12-22 瀟湘名醫

「右側腹膜後佔位,腫塊大約7釐米」。前段時間45歲的李女士(化姓),在體檢中竟意外發現體內藏著個「炸彈」,隨時都可能發起猛烈攻擊,這如同晴天霹靂射向李女士一家。這個「炸彈」到底是何物?又如何將它安全拆除呢?

患者嗜鉻細胞瘤位置

李女士慕名找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主任陳明教授,「根據檢查提示右側腎上腺顯示不清,右側腹膜後佔位,考慮嗜鉻細胞瘤可能。」雖然患者並無血壓增高、頭痛等症狀,但是腫塊所處的位置在右側腎上腺這一嗜鉻細胞瘤特別「喜歡」的地方,高度懷疑是嗜鉻細胞瘤。

據介紹,嗜鉻細胞瘤多位於在腎上腺部位,少數人會在腎門、肝門、膀胱,10%為惡性腫瘤。早診斷早治療是關鍵,手術治療是首選。然而泌尿外科專家知道這手術難度極高,風險重重。因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術中血壓、心率可能呈現「過山車式」變化,需要圍手術期多學科團隊的配合、準備,對手術醫生有很高的技術要求,這種手術就像排雷一樣充滿兇險。但是如果放任不管,嗜鉻細胞瘤可能會變本加厲對心臟、腎臟造成極大傷害,甚至會導致死亡。因此陳明教授手術團隊別無選擇,只是放手一搏。

術前,陳明教授帶領團隊陳恕求主任醫師、王奕鐸博士等醫療團隊成員進行了充分的術前討論,並與麻醉醫生進行了詳盡地溝通和術前準備,最終決定運用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進行手術。由於瘤體最大直徑超過7釐米,不僅瘤體大,而且周圍布滿了血管,瘤體下極位於右腎動、靜脈之間,將下腔靜脈擠壓變形,術中如果稍不留神,在剝離過程觸碰到周圍血管,就有可能會引發術中出血。但是「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纖細的「手指」可以靈活深入到腫瘤位置,又可完美避開周圍血管,這樣手術的難度和風險就會大大降低。經過成功手術後,終於將李女士體內「炸彈」摘除掉。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

這個「炸彈」到底是什麼呢?經病理檢查及免疫組化檢查發現,果然就是嗜鉻細胞瘤作祟,而且還為惡性,好在李女士成功手術,逃過了一劫。

嗜鉻細胞瘤總是這樣「偷偷作案」不留一絲痕跡嗎?專家介紹,患者一般會有三個常見症狀:劇烈頭痛、出汗、心悸,也被稱為嗜鉻細胞瘤「三聯症」。同時,還有噁心、嘔吐、上腹部疼痛、視力障礙、便秘等症狀,有些患者血壓也會飆升。但由於嗜鉻細胞瘤症狀不具有特異性,很容易被忽視甚至誤診。確診嗜鉻細胞瘤的首選方法是B超,而CT檢查除可對腫瘤進行定位和大小測量,還可判斷有無浸潤、轉移等現象。

專家提醒,一旦出現胸痛、心悸、大汗、眼花,甚至暈厥,排除心臟問題外,在專業醫生建議下,通過B超、CT、MRI檢查,排查嗜鉻細胞瘤,明確診斷後再進一步治療。(劉敏)

【來源: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達文西來相助,「拆彈專家」拆除腎內炸彈
    其實,泌尿外科專家也如同拆彈專家,拆除腎臟等器官裡藏著的「定時炸彈」,保身體平安。最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泌尿外科陳明教授團隊運用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成功為一名腎癌患者手術,不僅成功「拆彈」還保留了腎臟功能,不讓他「孤腎一人」。成功手術後,患者即將康復出院。無症狀!
  • 達文西四代機器人助力高難度腎上腺腫瘤手術
    達文西四代機器人助力高難度腎上腺腫瘤手術——我院成功完成濟南市首例泌尿外科機器人高難度腹腔鏡手術2020年12月24日下午,濟南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再傳捷報,張龍洋主任團隊順利完成泌尿外科首例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單側腎上腺切除術,手術圓滿成功。
  • 外媒:二戰時期重達5噸炸彈藏水底,波蘭軍方展開拆除行動
    外媒:二戰時期重達5噸炸彈藏水底,波蘭軍方展開拆除行動 中新網10月13日消息,據法新社報導,當地時間12日,波蘭軍方潛水員展開一項任務,拆除一枚沉在波羅的海附近運河底部的二戰時期巨型炸彈,數百名居民被疏散
  • 達文西「切除」巨大嗜鉻細胞瘤 省立醫院複雜腎上腺病手術添利器
    本次手術將常規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引入複雜腎上腺病例手術,豐富了醫院腎上腺高血壓外科亞專業的技術深度和技術儲備能力,進一步提高了醫院腎上腺疾病的診治權威性,鞏固了醫院在腎上腺高血壓外科領域在國內的臨床權威地位。
  • 常規體檢發現「意外瘤」,六旬老人手術拆除「沉默炸彈」
    長江網8月5日訊(通訊員周珊 記者李麗)近日,家住漢口的柳女士在一次日常體檢中,發現體內藏有一個直徑近4釐米的「沉默炸彈」——腎上腺瘤。64歲的柳女士近幾年相繼經歷了痔瘡、腸息肉、甲狀腺等大大小小數次手術後,每年都會給自己安排1至2次全身體檢。
  • 老人腎上腺藏腫瘤,醫生給刁鑽腫瘤染色精準「拆彈」
    他原本以為是自己活動太少發福了,到醫院檢查才知道,居然是腎上腺藏了一個10釐米左右的腫瘤。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泌尿外科專家團隊利用螢光導航技術,讓深埋在腹膜後的腫瘤「現身」,精準切除病灶後保住了腎臟。家住潛江的陳爹爹今年70歲,平時身體還好,就是血壓波動比較大。
  • 「圖集」達文西作品欣賞
    最後的晚餐 義大利 達文西 溼壁畫縱469×橫880釐米 米蘭聖瑪利亞修道院藏聖母子與聖安妮 義大利 達文西 法國,巴黎,羅浮宮藏抱貂女郎 義大利 達文西 板上油畫縱54.8×橫40.3釐米 克拉科查託斯基美術館藏
  • 二戰最大炸彈拆除時爆炸 水浪沖天
    【二戰最大炸彈拆除時爆炸】綜合路透社、《每日郵報》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3日,波蘭發現的最大二戰時期遺留炸彈由波蘭海軍進行拆除處理,在遠程操作時突發爆炸,炸彈所在的運河被激起數米高的水花,附近的小鎮也感受到了震動。
  • 達文西《抱銀鼠的女子》
    達文西《抱銀鼠的女子》 世人看到的名畫時,熱議的焦點除了面容姣好,穿著華貴的切奇利婭·加萊拉尼---作為當時米蘭具有極大權力的公爵洛多維科最喜愛的情婦,也作為達文西的贊助人,公爵的原意是想要邀請達文西為自己
  • 如何拆除炸彈:拆彈專家之拆彈機器人
    在過去的40年中,人們使用粗糙的機器人來拆除炸彈。它們會駛向人類害怕進入的地方。在它們的許多應用中,炸彈處置是最危險的行動之一,每一步動作都有潛在的死亡風險。
  • 《工兵模擬器》上架Steam 成為拆彈專家,拆除各種炸彈
    本作中玩家將在戰火紛飛的小鎮上扮演一名英勇無畏的工兵,你需要小心翼翼拆除各種炸彈。目前遊戲已上架Steam平臺,遊戲支持簡體中文,發售日和價格暫未公布。你身邊的一切都可能是致命的陷阱。你以為在虛擬世界中就可以看穿一切? Bnayat Games會證明你錯得很離譜!「神槍手模擬世界」在開發過程中獲得波蘭雷霆特種部隊軍官的大力支持,帶您進入一個逼真的阿勒珀城市。
  • 《不思議迷宮》一次迷宮中拆除10個哥布林炸彈攻略 任務玩法分享
    導 讀 不思議迷宮中的一次迷宮中拆除10個哥布林炸彈任務具體要怎麼完成呢?
  • 《艾爾沃斯蒙娜麗莎》是否是出自達文西手筆?
    《艾爾沃斯·蒙娜麗莎》是一幅布面油畫,蒙娜麗莎基金會認為它是達文西所繪的《蒙娜麗莎》的第一個版本。畫中的女子與眾所周知的巴黎羅浮宮收藏的《蒙娜麗莎》中的女子有著相似的長相、服飾、手勢和神秘笑容,只不過看上去更年輕。因為1913年被住在倫敦艾爾沃斯的收藏家收購而得名。
  • 達文西生命中的四個女人之一:《抱銀貂的女子》
    《抱銀貂的女子》(又譯作《抱銀鼠的女子》;義大利語:Dama con l'ermellino,英語:Lady with an Ermine)由義大利畫家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在供職於米蘭公爵盧多維科·斯福爾扎期間於1489年-1490年創作完成,
  • 關於全才達文西的故事
    受胎告知 義大利 達文西 義大利,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藏這是一幅木板上的油畫,現藏於佛羅倫斯烏菲齊博物館。達文西《女子頭像素描》女子頭像 達文西女子頭像 達文西2女子 達文西
  • 第58期~《抱銀鼠的女子》達文西
    基本信息畫作名稱: 《抱銀鼠的女子》(Lady with an Ermine) 藝術家: 李奧納多·達·文西 年代: 1489-1490 類型: 板面油畫而且,達文西為毛色光潤、咄咄逼人的銀鼠注入了生氣。明暗的處理,是這幅肖像畫中最引人注目之處,光線和陰影襯託出切奇利婭優雅的頭顱和柔美的面孔。達文西頻頻從理論上闡述照亮室內人臉的光線來源問題,且一反光亮和陰影強烈對比法,他使用明暗法﹝光亮和陰形的均衡﹞創造間接照明的幻覺。
  • 《致敬達文西》光影藝術展長沙再現達文西天賦
    《致敬達文西》光影藝術展長沙再現達文西天賦 2020-05-01 18:34:41 魯毅 攝   中新網長沙5月1日電 (記者 魯毅)在發光線體及鏡面折射效果下與《蒙娜麗莎》一起看畫展,通過高清雷射投影+杜比環繞音響置身達文西故居的後花園,戴上VR眼鏡走進達文西的工作室……5月1日,《致敬達文西》全球光影藝術體驗大展在長沙商業地標IFS開幕,領先的數字視聽技術全方位再現了李奧納多·達文西的天賦。
  • 拆彈專家2:真正的炸彈在人心中
    這根本不是一個拆彈專家拆炸彈的故事,炸彈就是一個隱喻。這是一個救贖的故事,片中真正需要拆除的,是人心這個最難拆除的「炸彈」,同時也是最危險的「炸彈」。全片的敘事是順敘夾雜著許多回憶,造成了多次劇情上的反轉,以致第一次觀影有些觀眾可能感到迷惑,主角一開始是英雄,後來變成罪犯,又成了臥底,又成了英雄。本文將完全按照順敘梳理故事線,解讀這個拆除人心「炸彈」的故事。
  • 拆除18趴炸彈 需要政治魄力
    這個制度的存在,已經成為一個會不斷引爆怨怒的炸彈,在人民之間製造差距與對立,狀況至此,真的應該好好思考其存廢。     仔細聽聽針對十八趴攻防的語言,會發現有點雞同鴨講。相關官員拿出法條數據,振振有詞地解說這項政策的歷史背景與執行細節,享受十八趴者也強調這是制度問題,不是個人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