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是如何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的青年相處的?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魯迅先生是一本讀不完的書,是一幅看不盡的畫。通過這些美術作品,可以發現魯迅是豐富而多元的人,有著非常深厚的精神世界來供現代的藝術家去探索。」

正在上海魯迅紀念館舉辦的「願有英俊出中國——上海魯迅紀念館藏美術品展」上,看完了55件(組)館藏美術品和17件(組)文物及複製品,館內的相關專家這樣解讀。

願有英俊出中國

展覽現場

據介紹,1951年上海魯迅紀念館建成,1956年,該館特意邀請許廣平到滬與版畫家座談,聊一聊魯迅的生活細節。

從那年起,紀念館便與上海美協合作,邀請藝術家創作了一批又一批與魯迅相關題材的作品。

展覽分為3個板塊:「生命的路」、「有聲的中國」和「大眾的藝術」。

展覽的三個板塊

實際上,每個板塊都是以魯迅和青年的關係為主線,相對應的為魯迅與革命青年、與文學青年、與藝術青年,每個板塊由一幅藝術家創作的魯迅肖像為起點。

1

歷史場景裡的情感

一進入展廳,張充仁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的油畫作品《魯迅像》位於「生命的路」的起點,這幅作品在許多觀眾眼裡並不陌生,系根據魯迅1933年5月26日的留影而作。

作品基於寫實主義的創作基調,又糅進作者對魯迅人格魅力的理解,突出魯迅眼神風採,於平靜中見深沉,形似更神似。無論是向上直立的短髮,還是濃黑的一字鬍鬚,以及眼角皺紋和面部氣色,堅定而平靜地抿著的嘴角,都高度還原了魯迅所說「最精神飽滿的一幀」照片中的模樣。

整幅作品氛圍大氣,刻畫細緻入微。

在魯迅結識的共產黨人中,與瞿秋白可以說是意氣相投、相知最深的了。

第一板塊內有不少與瞿秋白有關的作品,「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便是魯迅贈予瞿秋白的話。

瞿秋白夫婦當年常在魯迅的拉莫斯公寓躲避追查,也曾藏身魯迅的大陸新村公寓。

展覽中有一幅作品名為《陳雲到北川公寓魯迅寓所接瞿秋白夫婦轉移》正是描寫了這一刻的歷史場景,運用屋內外的燈光強度對比,氛圍營造的緊張氣息不難體會。但縱然緊張,魯迅與瞿秋白緊握的雙手傳達出了離別的關切、珍重的情感。

《陳雲到北川公寓魯迅寓所接瞿秋白夫婦轉移》

黃新波的作品《怒向刀叢覓小詩》是此板塊中的重點展品。

黃新波是眾多廣東籍木刻青年中的佼佼者,也是新興木刻藝術發展的重要拓荒者之一,該作品是黃新波作於1974年的《魯迅詩意》組畫之一,原作共九幅。

作品名取自魯迅為悼念左聯烈士所作詩《慣於長夜過春時》中「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一句。

2

與青年的平等關係

聚焦魯迅與「文學青年」這一板塊,陳逸飛在上世紀70年代的作品《魯迅在「左聯」成立大會上講話》引人注目。

上世紀30年代初,魯迅當時的寓所離中華藝術大學僅百米距離,每到下午,他喜歡走進街道轉角處的公啡咖啡館,談論文學,籌劃左聯成立事宜。

1932年,在成立大會上,魯迅作了題為《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的講話,第一次指明了文藝要為「工農大眾」服務的方向,並提出左翼文藝家一定要和實際的社會鬥爭接觸。大會決定了左聯主要的工作方針。

魯迅

看陳逸飛的作品,畫家所繪的魯迅與左聯青年的關係平等親切,魯迅作為發言者與聆聽者的空間接近,沒有距離感。畫面上逆光的畫法和透過煙霧的明暗光線營造,又使觀看者感受到了希望之光在前的氛圍。

第三板塊的第一幅作品、油畫家俞雲階創作的《魯迅像》中,右上方的背景細緻地描繪了珂勒惠支的版畫作品《反抗》,這也昭示著魯迅與現代木刻青年的關係。

俞雲階 《魯迅像》

魯迅對木刻青年的作品極為珍視,他是當時我國新興木刻最大的收藏家。他先後和四五十位木刻青年通信,和十多個木刻社團保持聯繫,所以木刻青年每有新作,大多寄請魯迅指導或推薦發表,木刻社團每有專集和期刊,大多寄給他指教。

陳煙橋是直接受到魯迅教誨的中國新興版畫的第一代拓荒者。從1932年到1936年魯迅逝世,4年裡他與魯迅的書信往來20餘封。

在展廳中,觀眾可以看到陳煙橋創作於上世紀30年代編入《木刻紀程》的《窗》的原版及拓印。

展覽將持續至10月25日。

3

記者手記|慈父

魯迅先生來到上海之後的歲月,全國的進步文藝青年們源源不斷地匯集到他身邊,他就像一塊在上海的磁石。

展覽中有一張攝於1931年的照片——馮雪峰一家三口與魯迅一家的合影,照片上的兩個孩子年齡相差無幾,尚在大人的懷抱裡瞪著不諳世事的眼睛。魯迅先生的懷裡正是年幼的周海嬰,他的嘴角流露出難得一見的一絲絲笑容。

馮雪峰一家三口與魯迅一家的合影

照片不僅反映了當時魯迅在工作上對青年們的指導與引領,也反映了魯迅與青年們緊密的私交,不易察覺的微笑更是溫和了魯迅一貫的犀利形象。

這一刻,魯迅身上慈父的光輝,是青年們精神上的慈父,也是生活中不為人知的那部分。

據介紹,關於該照片的起因,出現在魯迅日記裡。

1929年,馮雪峰與魯迅同住景雲裡,交往更為密切,兩人一起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籌備。

1931年起,馮雪峰任「左聯」黨團書記、中共上海文化工作委員會書記。為抗議國民黨殺害左聯五作家和其他革命志士的暴行,魯迅與馮雪峰等秘密編印了《前哨》「紀念戰死者專號」。

1931年4月20日,編完《前哨》「紀念戰死者專號」後,魯迅與馮雪峰兩家合影留念。魯迅日記1931年4月20日記載:「午同廣平、海嬰、文英及其夫人並孩子往陽春館照相。」即為此。

來源:新民晚報

相關焦點

  • 90後補給站: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最近《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兩部電視劇大火,網絡上掀起了激烈的討論熱潮,電視劇劇情現實的反應,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二十歲的你剛步入社會,面對未知,還有許多期待,對一切事物都有好奇,有著無限勇氣去挑戰,面對未來無畏前行。
  • 熱播劇《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中的幾個人物,大家最喜歡誰呢
    最近,《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兩部劇熱播,《三十而已》講述三十而立面臨愛情、婚姻和職場困頓瓶頸的三個中年女性的故事,《二十不惑》是講述二十剛出頭即將大學畢業面臨社會的四個年輕女學生的故事。今天和大家聊聊這兩部劇中的幾個人物,看看你最喜歡的是誰呢?
  • 《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等熱播劇的英文怎麼說?
    最近話題度很高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不知道大家看了嗎?這部劇講述的是出身,境遇,學識,命運完全不同的三個都市女性的現實生活。三名女性,三種不同的困境,她們已經到了似乎「做什麼都晚了」的三十歲,但是她們用自己的經歷證明,只要想改變,什麼時候都不晚。
  • 《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串劇?現在電視劇都這麼玩了嗎?
    鏡頭一轉,坐在她們前面的是《二十不惑》的梁爽、姜小果、段家寶和羅豔四個人在時不時的討論著以後的規劃,恰巧被最後排的她們聽到,於是就有了她們作為過來人的感想。看到這裡,很多追劇達人可能都會疑惑,這是串劇了吧?《三十而已》的劇裡有《二十不惑》來串。經過查找資料發現,這兩部劇出自於同一家公司,所以串劇在這裡可以說的過去了。
  • 《三十而已》爛尾,《二十不惑》結局沒法看!
    最近檸萌影業出產了兩部電視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兩部劇剛剛播出的時候好評如潮,男女老少都被這兩部劇吸引,都紛紛參與到追劇大軍中來。《二十不惑》講述了大學時期,紅樓四子面對自己的二十歲時的種種喜怒哀樂。從此人生開往新的起點。
  • 《二十不惑》VS《三十而已》不同年齡的不同抉擇,主演令人喜歡
    《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一前一後相繼來襲,已經播出的《二十不惑》也是熱度滿滿看點十足。而定檔於7.17的《三十而已》話題更是討論度頗高,在面對當代都市女性不同年齡段的不同抉擇也是令人蠻期待的。《二十不惑》已於昨日「銀色情人節」7.14開播啦。
  • 丹麥女性: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原創 Visit Denmark 丹麥國家旅遊局 來自專輯����丹麥幸福之旅網際網路關於「女性」話題的浪真是一波又一波先是楊麗萍之#我是生命的旁觀者#秦嵐之#我的子宮使不使用關你什麼事#然後是一檔席捲全網網藝#乘風破浪的姐姐#最近電視劇#二十不惑
  • 禾一多多攜手IPTV登錄《三十而已》、《二十不惑》和《中餐廳》
    小禾攜手IPTV登上了熱播劇《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還有熱播綜藝《中餐廳》與眾明星一起為品牌造勢!攜手IPTV強勢登陸《三十而已》近日非常火爆的電視劇之一《三十而已》,自開播以來就頻頻登上熱搜,又美又颯的顧佳、努力奮鬥的王漫妮和不爭不搶的鐘曉芹三位性格鮮明的人物成為了最好的閨蜜
  • 無法界定的《二十不惑》很獨特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瑩《三十而已》帶著超高的話題熱度,終於收官,觀眾在與劇中女主人公命運的共情中,幾乎忘了同時開播的姊妹篇《二十不惑》。也許,20歲女生的痛是青春,30歲女人的痛是傷痕,刺激觀眾的力度有天壤之別。
  • 比起《二十不惑》小卷,我更喜歡《三十而已》許子言這樣的兒子
    比起《二十不惑》小卷,我更喜歡《三十而已》子言這樣的兒子最近,熱播的作品數不勝數,比較受歡迎的還是《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兩部作品完美展示了女人在二十歲和三十歲年紀時的處境,許多觀眾在看劇的同時,在某個角色中找到了自己的身影,劇情反映了許多現實生活,引起了一大波的追劇熱潮!
  • 要做《二十不惑2》警惕流量思維讓作品淪為配方劇
    基於《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兩部作品的製作經驗,陳菲從女性題材的人物塑造、話題設置、用戶洞察等層面,和大家分享了女性題材劇的創作經驗。《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海報娛理工作室:女性題材劇的定義是什麼?《三十而已》在編劇張英姬獨立創作的同時,我們也會用用戶洞察的方法論提供小到「奢侈品櫃姐」的職業狀態,大到「滬漂青年」的生存狀態、三十歲女性生存困境這樣的洞察報告,讓編劇選取運用到劇本創作中。
  • 近期熱播電視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漂亮書生》你追哪個
    二十不惑《二十不惑》之由關曉彤、李庚希、董思怡等人主演的電視劇,在7月14日於湖南衛視播出。電視劇主要講述的是95後大學畢業即將步入社會的四名女生之間的故事,其中有青春遇到的煩惱,也有成長過程中的困惑。在這個校園和社會的交接點中的年輕人們的故事!
  • 《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的勵志臺詞,每一句都是精華
    《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這兩部劇中有不少讓人覺得勵志臺詞,這裡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在工作遇到瓶頸或者生活壓力太大,以及遇到很多不稱心如意的事情的時候,不妨拿這些臺詞激勵一下自己,每一句都是精華哦。《二十不惑》臺詞:但如果一萬顆沙子裡面有一顆珍珠,那就錯過了一個好項目。
  • 當《三十而已》遇見《二十不惑》,一個成熟穩重,一個青春懵懂
    暑期檔來臨,近期不少熱播電視劇都引發了網友熱議,最近有兩部與年齡相關的女性題材電視劇正在熱播,爆點頻出的《二十不惑》裡,四位20+即將畢業的大四女生,在各自的實習中摸爬滾打,不斷成長,最終在生活和職場上收穫了愛與成長的故事,憑著「真實」「不狗血」等評價獲得較好口碑。
  • 《二十不惑》如何不惑?
    二十不惑:「我以為自己遇到真愛了,結果卻做了小三,我不太明白,我好像失戀了」一出場就集萬眾寵愛於一身的梁爽,本以為自己會開始一段開掛的人生,卻遇到了比她精明萬分的海王。Kiroro - ひとつぶの涙 (一滴眼淚)04:07來自藍軌跡語言大師文內配圖皆來自電視劇《 二十不惑
  • 《二十不惑》:不惑很難,我們都是生而平凡的姜小果
    近日,《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兩部電視劇,同時期進入大家的視野。作為講述兩個不同年齡階層的女性要面臨的社會問題的作品,雖然從年齡上來說20歲與30歲或許是兩個相互對立的年紀,但是兩部劇的立意卻是殊途同歸。正如看過了《三十而已》的不少觀眾認為,這部劇實在是太現實了一樣,《二十不惑》給人的感受也同樣如此。
  • 《二十不惑》結局不完美才真實,如果20真能不惑,30又何必而已!
    電視劇《二十不惑》正式收官,「紅樓四子」終究還是避免不了別離,在一段難分難捨的話別之後各奔東西。儘管結局並不是偶像劇裡那樣美好,但這恰好才是現實裡的真實模樣,所以對於結局大多數觀眾還是滿意的。故事裡四位女主的確都有很大的成長,但是要說「不惑」那還差得很遠,她們的二十是真的沒有「不惑」。就先從姜小果說起。
  • 不要讓你的大學生活留下遺憾——從《二十不惑》到《三十而已》
    近期電視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熱播,並受到大家的喜愛。因為在這兩部劇裡我們可以看到自己,同時,也在反思自己。小編作為一個28歲的單身女青年,是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階段。因為我雖然己經過了20不惑的年紀。但卻正在邁向30而已的路上。回顧我的大學生活,我既沒有像姜小果、梁爽、石頭、段家寶他們一樣體會過愛情、事業等來自各方面的經歷。這些經歷或多或少的促進了他們的成長。當然也豐富了他們的人生。即使再苦以後回想起來,估計也是一段美好的回憶。而對於從來未經歷過這些的人。
  • ...二十不惑|二十不惑|梅江公園|板塊|河西區|購物中心|中海環宇城
    新天津人置業第一平臺買房路上的自己人公眾號ID:tjmfqb關注二十歲時,一切都是往前看的。最近的兩部熱播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幾乎承包了熱搜榜。二十何以不惑?我們今天來說說新梅江。01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新梅江新梅江規劃和整體城市站位,堪稱市區板塊的富家女。天津市內六區土地供應稀缺的大環境下,新梅江是目前市內六區起點最高的全新版塊,起筆即定位高端改善。
  • 二十不惑三十而立的經典句子,每一句都是精華,趕緊收藏!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不管什麼年紀崩潰起來都是無言的。願你餘生忠於自己,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20 is not confused, 30 is just, no matter what age, the collapse is sil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