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這個詞在當下褒貶不一,「富二代」大多是含著金湯匙降生,從小就錦衣玉食,對金錢的概念也是非常微弱,反正無論如何,只要能讓自己開心,無論花多少錢他們都是樂意的。這也是很多不喜歡他們的原因之一吧,當然有貶就有褒,富二代裡面也有許多相當低調卻成就很高的,也就是被稱為「比你生的好還比你努力」的那種人,他們家世很好,個人能力非常突出,他們最後通過自身的努力在各行各業成就自己。
而在咱們CBA也有這樣的「富二代」,他家世顯赫,卻為人低調,用自己的實幹能力成就了自己的夢想,在《CBA挖掘機》第二期中,殳海老師說出了4名咱們CBA富二代實幹球員。
第一位:吳前
吳前的父母曾是一對經營理髮店的夫妻檔,隨後通過房地產發家致富。在一段關於吳前的紀錄片裡,他的父親在鏡頭裡說出的那句「這幾個樓盤都是我開發的」,多少也證明了吳前殷實的家境,而且在和賈磊對話的時候,吳前曾經說過,買個房打折完全沒問題,足可見他就是咱們心目中的富二代球員,本賽季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吳前,特別是CBA複賽之後,吳前帶領「全華班」的浙江男籃打出了13勝5負的搶眼戰績,而他自己更是用一次次高光表現徵服了這片球場上,在8進4的和遼寧男籃的比賽之中,面對遼寧男籃後衛群高強度的防守拿下生涯新高的48分,雖然輸掉比賽,但他一戰「封神」,他的名字註定寫在CBA歷史之內,他敢闖敢拼且好勝的性格感染著每一個球迷。
第二位:李曉旭
李曉旭絕對是最不像富二代的富二代。據悉他的家裡是從事金屬礦業的,家庭的資產完勝他效力的遼寧男籃,有球迷表示,李曉旭的家庭可以買下遼寧男籃,足可見李曉旭家庭財產的深厚程度,而如今已經成為「二哥」的他是CBA歷史上最低調的富二代。李曉旭的身上從來沒有富二代的那種驕橫。在剛到遼籃的時候,李曉旭被隊友們稱呼為「小二」,這是因為他在家裡排行老二,如今十多年過去了,隊友們對他的稱呼變成了「二哥」,30歲的李曉旭依然是球場上最為拼搏的球員,本賽季李曉旭受傷離場讓很多球迷感到惋惜,也正是李曉旭的傷退讓遼寧男籃內線捉襟見肘,15年的遼寧男籃生涯,足以讓球迷記住他,而非記住他是「富二代」球員。
第三位:羅漢琛
羅漢琛出生於體育家庭,母親當年拿過全運會的技巧冠軍,父親也是湖南省著名十項全能選手,退役之後,父親從事了金融行業,積累了不少的身家。本賽季他在上海男籃的第三年,已經成為球隊重要的輪換球員,場均11.7分,職業生涯新高,而且他打球強硬,完全沒有被自己「富二代」的家底所羈絆。
第四位:吳冠希
吳冠希雖然是一個籃球運動員,但是他卻出生於一個排球世家,吳冠希的父母在退役之後也開始下海經商,並且幹得風生水起,吳冠希從小家境殷實,不愁吃不愁穿,住豪宅,開豪車,如果上兩年提到吳冠希,很少有人熟知,很多球迷只認識他的女友,也就是現在咱們中國女排核心張常寧,而吳冠希,在江蘇男籃這兩年的成長有目共睹,目前儼然已經成為球隊內線核心,本賽季場均15.3分8.1籃板皆是職業生涯新高,他用他的努力的一步步被球員所熟知,讓球迷提到吳冠希,就不會再提張常寧的名號。這樣努力的「富二代」足夠令人敬佩。
這些CBA「富二代」球員,他的奮鬥故事令人肅然起敬,最後就像殳海老師說的那樣:「富二代不該是坐享其成,吃喝玩樂的代名詞,也不該是他們身上的既定標籤,賽場上不管你出身如何,家庭如何,只要你夠熱愛,夠努力,夠拼命,你就是值得尊敬的實幹家,就能靠自己努力成就籃球夢想「」,所以現在這個世界之上,連富二代都那麼努力,我們還有資格不努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