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
知否小秦氏要爵位,不把精力放在培養兒子上,捨近求遠捧殺顧廷燁
看過知否的都知道小秦氏的手段一個字高 。
什麼康姨媽、曼娘、那手段在她面前弱爆了,如此人精的一個人 ,想要襲爵,
不用心的培養自己的兒子,要捧殺顧廷燁呢?
首先小說裡的嫡庶觀念還是蠻重的 對於繼承爵位來說,嫡長比才華重要的多得多得多
培養自己的兒子是重要的,但是也沒有不擇手段的搞掉顧廷燁重要因為
爵在古代擁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地位。它屬於稀缺資源,獲得的途徑有兩種
第一種祖上擁有豐功業績靠自己實力積累掙下的。
第二種靠自己有出色的功績和重大的政治功績得來的,說白了擁有了爵位你的家族那就是貴族
小秦氏的目的很明確,你顧大智商高,也有心計。
顧廷燁的前半生很多的,大坑背後有些就是顧老大挖的。
但是顧大的弱點也很明顯身體差無後,贏得了一時贏不了一世。
你就是個短命鬼下面無子嗣,爵位傳(父)嫡子,沒有兒子就由兄弟按順序繼承。
排在小秦氏兒子前面的只有顧廷燁,為了自己的兒子可以襲爵不弄你弄誰
看似捨近求遠其實這是最近的一條路
為什麼不想叫顧廷燁襲爵
如果老侯爺還活著,顧大郎先死了,那顧二即使沒有軍功其實還有資格一爭。
事實上顧二不爭氣的那些年,老侯爺也還是希望他能娶一個好妻房,
能有嶽家的助力,才有了與餘嫣然說親的事。
所以小秦氏捧殺他,希望他被家族不容,
關於承爵,雖然顧家已經分家,但是四老太爺五老太爺都是說的上話的。
但是老侯爺先死了,小秦氏與顧二從來沒有母子之情,
自然不會有有出息的自己掙前途的想法,她的選擇只有顧廷煒一個
理論上,爵位繼承並不由爵位擁有者指定繼承,這個和皇位還不同。
因為爵位是國家(朝廷)授予,所以繼承和授予,要經過皇帝認可,和朝廷禮部吏部等,相關部門的一套手續和程序。
所以顧偃開即便很喜歡庶子,也無法在有嫡子的情況下,指定爵位由庶子繼承。
因為此事並不由顧偃開做主。但是家產庶子和嫡子是可以均分的,這個是明代繼承法所認可,
所以顧偃開可以把自己的財產均分給庶子嫡子。
那麼,如果顧偃開有意向皇帝,和朝廷上書讓自己庶子,繼承自己的爵位,有兩種可能性,
一是顧偃開叔沒有嫡子只有庶子,二是顧偃開非常喜歡庶子或者嫡子實在太爛。
那麼這種推薦性上書,第一種情況朝廷可以採納也可以不採納,
第二種就簡單些,顧偃開就是再喜歡庶子,只要嫡子沒有犯罪就擁有天然的合法繼承權,
朝廷就是也不滿意也不能剝奪其繼承爵位的權力。
顧偃開死後其嫡子肯定會合法繼承基本沒有意外,知否一書裡墨蘭婆家就是如此,
庶子強勢但是蒸騰了一陣朝廷好事把爵位給了其嫡子的弟弟。
說白了就是顧二被排擠也沒用,這襲爵決定權不在小秦氏和顧四顧五。
決定權在顧偃開和皇上,皇上哪知道誰行不行,不還是顧偃開說的算。
小秦氏帶一幫人抹黑顧二是想讓顧偃開對顧二失望,最好族譜都給他去了,
但是明顯顧偃開,不想這麼幹啊。
第一老侯爺顧偃開不會把他逐出家譜,逐出家譜要開祠堂走正式手續,要有同宗族老觀禮並且要留下文字證據比如籤名啥的。
顧偃開本身和顧2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要上升為不認親子,電視劇裡是因為曼娘(其實電視劇也是瞎編,顧偃開一個老貴族為了一個戲子出身的女子被兒子氣的吐血也是故意誇大矛盾),
小說裡則是嚴重的多,顧偃開是因為顧二叔老婆和顧家子弟通姦而羞憤外加愧疚病倒,完全沒有責怪顧2的原因,所以也談不到逐出族譜
第二,想把顧2逐出族譜的是小秦氏,但是小秦氏想幹不等於幹的成,基於上面說的原因,老顧侯死了顧老大廷煜襲爵成為寧遠侯和族長,顧老大才是顧家當家人,但是顧老大會聽小秦氏把顧2逐出家門嗎?
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要把自己親弟弟逐出族譜,還沒有過硬的說法和理由,可操作性幾乎為零,即便可操作顧廷煜也要考慮社會評價,如果負面看法太多引起眾怒有御史上奏皇帝,顧廷煜也要吃不了兜著走
第三,逐出族譜不需要皇帝同意,但是取消顧二叔的繼承權就要皇帝和官方同意,比如顧老大在死前上書皇帝,闡明顧二叔不孝不悌等原因。
希望把爵位給XX人比如顧三而不是顧2,
再加上家族中有官身的人的聯名奏疏。和家族族老的背書性質的奏疏用來增加分量。
但是最後採納不採納的決定權在皇帝,你顧廷煜要說的是事實則可以接受,
如果有爭議則可以不聽,並不是你作為爵位擁有者就說啥是啥
第四,外姓勳臣的爵位繼承不需要走宗人府,
宗人府是管理皇家和宗室的人事事務,外姓勳臣管理歸吏部,
老侯爵死了新侯爵人選的確定要吏部和禮部上奏疏,
皇帝同意,然後禮部走程序,最後吏部登記註冊成為繼承事實
第五,知否小說裡的顧二叔離家出走,其實是很兇險滴,
老顧侯死掉留下顧2親媽顧白氏的遺產,其實換句話說就是給顧2叔留保命錢,
在外闖蕩失敗回來還有家產可以過活。
顧二叔如果在外闖蕩失敗或者徹底黑社會化了,
即便沒有被取消繼承權,只要不回寧遠侯府,等顧廷煜一死,
小秦氏肯定有辦法讓家族耆老背書,以顧2常年外出不歸為由讓顧三搶位襲爵,
如果顧廷燁當年沒有投到了八王爺那裡,要麼混江湖要麼被小秦氏派人暗殺,
起碼不會再讓他回京城,在古代的通訊手段,基本顧廷燁就是生死不明,
這時候再請出族老證明顧廷燁不孝,加上秦家積攢下的人脈,顧三襲爵問題不大。
其實吧,電視劇裡是降低了顧偃開,的能力和水平,
把老顧侯塑造成了一個,從頭到尾被小秦氏和顧廷煜算計利用牽著鼻子走的家主。
實際上小說裡,顧偃開對於四房五房的栽贓不見得看不出端倪,
即便當時氣憤下痛打顧2,事後也未必想不明白,顧2叔後來無論在朝廷戰場
還是家事上都心細如髮,從遺傳學角度看,其父顧偃開也不應該是個糊塗蟲。
那麼你說為何作為父親,顧偃開為何不為顧二叔翻案還以清白。
這一點就是顧偃開人設的複雜之處,顧偃開雖然覺得對不起顧2母子,
但是更覺得對不起大秦氏母子,而顧大顧2顧三都是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
而大秦氏在顧偃開的心理分量遠高於顧白氏,
在這個前提下,顧2母子就不幸的成為了背鍋俠,
這也是顧二叔對整個顧家的不滿的緣起。
而我的看法,小說裡的顧偃開對於小秦氏的伎倆心裡也有數,
對四房五房的栽贓也未必看不出端倪,但是都採取了放任縱容的態度,
一是上面說的原因,二是所謂不痴不傻不做當家翁。
所以實際上所謂顧2叔的父子矛盾是老子顧偃開,對不起顧2。
這一點父子二人恐怕都清楚,只不過都未說破而已
老大是顧偃開的心頭好生的,體弱多病擔不起家族的擔子所以要千嬌萬寵的養著。
老二是顧偃開一塊心病,他娶白氏既對不起大老婆也對不起白氏,
白氏又因為顧家而死,老二身體健康頭腦靈光所以當成繼承人培養。
老三是髮妻的妹妹生的,他是個吉祥物
深宅大院裡面的各種手法都差不多,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明蘭不就一聽顧廷燁說起小秦氏待他種種就看出來是捧殺了嗎?),
也就顧家那些各懷鬼胎的視而不見。
她就算捧殺顧廷燁成功了,恐怕也少不了蜚短流長,自己的名聲也要壞。
小秦氏魚和熊掌都要兼得 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培養兒子。
用看似誇獎的方式毀掉顧家老二。
前期為了把持住候府,為了建立強大的關係網和養廢顧廷燁花了她大部分的時間,
所以沒有時間來費心親生兒子的教育。
女兒為了討老侯爺歡心,其實就是往大秦氏的方向養,說直白一點就是棋子。
就這些原因導致了一雙兒女的悲劇。
小說裡有一條隱秘線索,電視劇沒拍出來,
就是顧廷燁最早想毀掉寧遠侯府,整個顧家只有顧廷煜看出來了。
所以才有祠堂裡的那番兄弟對話,如果顧廷煜收了養子,
顧二叔繼承不了爵位,也可以毀掉寧遠侯府,
憑藉顧2的功勞,日後皇帝極有可能再封他個爵位,
那樣顧廷煜的妻子兒女就會很悲慘,顧廷煜看到了這一層,
但是小秦氏卻沒看到,所以小秦氏水平比顧大要低
知否的悲哀就在此處,顧二和明蘭都知道顧家上下都對不起顧二,還是要咽下這口氣。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