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7 1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花都區人民法院獅嶺人民法庭劉靖:紮根基層 讓初心和夢想照進現實》
為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講好廣州政法故事,廣州市委政法委於2019年8月16日召開了全市政法系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先進事跡報告會。
政法系統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共有9名。作為廣州政法的傑出代表,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法治信仰,以過硬的專業能力、深厚的為民情懷、優良的工作作風,恪盡職守、敬業奉獻,充分展現當代政法幹警忠誠乾淨擔當的光輝形象和時代風採。
劉靖
花都區人民法院獅嶺人民法庭庭長
劉靖,男,1979年11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管理學碩士,現任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法院獅嶺人民法庭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該同志十年如一日,紮根基層法庭,共辦理案件4000多件,案件調撤率超過80%,曾連續五年案件調撤率全院第一,其中四年辦案數全院第一。審判之餘,劉靖注重調研工作,其參加法院系統學術論文研討會獲得各級獎項20餘次,其中國家級3次。榮立個人二等功、三等功(2次),先後獲得「全省法院調解能手」、「全省政法系統落實三項重點工作構建和諧廣東先進個人」、「全省優秀法官」、「全國法院辦案標兵」等十多項榮譽,其先進事跡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南方日報》選登。2019年1月,劉靖獲評「全國優秀法官」,是全市唯一獲此殊榮的法官。
讓我們一起
來聽聽他的故事
紮根基層
讓初心和夢想照進現實
2003年,身為教師的我因為幫學生打了一場官司,感受了公平希望將公平傳遞下去,我毅然結束了兩年的教師生涯投身到了花都區法院。法院工作十七年,我多了閱歷、多了白髮,但沒有改變的是希望能夠幫助身邊群眾、讓社會更加公平正義的夢想和初心。
十幾年的法官生涯讓我認識到我們的法官職業其實和醫生一樣,都是在用自己的所學所長去挽救人、幫助人。我曾辦理過這樣一件勞動爭議案件,原告是一名農民工,起訴要求工廠支付拖欠的工資和賠償金;然而工廠卻矢口否認勞動關係,工人卻拿不出任何證明勞動關係存在的證據。我正在發愁時,工人提起了一個關鍵情節:工業區的物業曾給他們辦理過出入工作牌,但已被工廠收走;當然,工廠則堅稱沒有原告的工作牌,雙方各執一詞。眼看快下班了,窗外下起了大雨。為了防止節外生枝,我決定趁熱打鐵休庭後馬上去物業進行調查!
到了物業,我先讓工人直奔工廠,我跟在後面觀察,發現工廠工人都像老同事一樣跟他打著招呼。去到物業,負責人表面上客氣,但幾次以抽菸、倒水為藉口,想離開現場通風報信,都被我阻止。之後經過我們兩人三個小時的逐條核查,我們終於找到了這名工人的員工登記記錄。找到這些證據之後第二天,我便做出了判決。工廠廠長離開法庭時對我說:「我從沒見過一個像你這麼執著的法官!」。
案件判決了很久,之後的某一天,我剛開完庭,發現這位農民工兩夫妻已在法庭門口等候,見到我上前說道:「劉法官,我知道你們法官都很忙,也不敢打擾你,可我們兩夫妻就是想來看看你,向你當面說聲謝謝!」
是的,在我們基層,大多數的群眾,只要你真想去跟他們交心,他們就會把真心交給你,這也是我們基層調解的群眾基礎。交了真心,我們的案件調解就會事半功倍。平時我會非常注重案件的調解,也曾經連續五年調撤率全院第一,對於調解,我想我們只要付出100%的努力,就有可能實現那1%的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曾反覆強調,「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常常在想,脫下法官服,我們都是普通群眾,我們最關心的是什麼,我想應該是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黨和人民賦予了我們司法權力,我們就有義務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大大小小的矛盾和難題。所以,案件不論性質、不論複雜程度、不論標的大小,只要涉及群眾利益的,都是「大案要案」。我們每名法官都是法院的一個「點」,我們每個「點」都有向社會輸送司法正能量的責任和義務。每當我看到當事人糾紛解決之後欣慰的笑容,聽到他們真誠的感謝,我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學海無涯,通過學習努力跟上新時代,是我實踐初心和夢想的一大心得。12年的法官生涯,我經手辦理了4000多件案件,曾連續四年結案數全院第一,實話實話,我還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是學習讓我在辦案中找到了破解難題的辦法。直到現在一有時間我都會去旁聽老法官們的庭審,學習他們老道的庭審技巧和庭審駕馭能力。正是有了不懈的努力,2012年我完成了全市基層法院的第一場網絡庭審直播,收到了良好的示範效應和社會效果。我的法官生涯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服務初心、檢驗初心的過程。現在的我,身邊的優秀領導和優秀法官比比皆是,讓我終身受益,譬如說,我們中院的王勇院長司法改革、審判管理樣樣精通,已是我們法院中高層的學習榜樣;我們花都法院的李娜院長會親自下到每個庭室審理疑難案件,坐鎮審判席,也讓我們學到了中院的規範流程以及愛崗敬業。我想,活到老學到老,不落後這個時代,不辜負這個時代,能夠與時俱進地服務這個時代,這,就是我的初心。
我曾用我庭改革創新的「1+4」陪審模式審理過這樣一單離婚案。案件中女方起訴離婚訴請簡單,但女方起訴前男方曾向女方實施了投毒。案情撲朔迷離,是什麼讓男方走上了投毒之路,女方是否犯下了彌天大錯?帶著對案件事實的疑問,我和四名陪審員組成了合議庭,開始了對案件的審理。初次庭審,我和幾名陪審員在庭前組織了面對面和背對背的多次調解,男方同意離婚,但由於雙方對小孩的撫養問題爭執不下,男方只留下一句「孩子不留下,你就別想活著離開這個家」,之後便中途離開了法庭。鑑於男方有投毒的行為以及他不羈的個性,我極為擔心未來幾天女方的安全。之後連著三天,我和陪審員每天輪流去他們小超市做他們的調解工作。到了第三天,我們再次來到他們的小店進行調解,一番寒暄之後轉入正題,當我詢問男方對案件的處理意見。男方出乎意料的激動,面對我的發問,他連回了三個「正在協商」。看到他非常抗拒,我開始引導他們雙方回顧之前一起戀愛生子的美好時光:「看看你們之前在工廠打工,如膠似漆,天天膩在一起都嫌不夠,那時是多麼的幸福」。果然,兩人開始頻頻點頭。之後,我話題一轉,開始批評被告的投毒行為:「你知不知道你的投毒稍有不慎就會斷送你老婆的性命,這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結果,你有沒想過你的兩個小孩沒有媽媽怎麼過,你再進了監獄你的小孩又由誰來撫養他們呢」。男方一聲不吭,深深地埋下了頭,這個表情也印證了我對他的判斷:他並非十惡不赦之徒,只是對老婆出軌的猜忌以及一時的衝動才讓他埋沒了良知。一番教育之後,男方居然主動出聲:「我同意調解,就按老婆意思辦。」說實話,這個幸福來的有點突然,但我同時深知,這個案件不僅要案結,而且一定要事了。趁著書記員製作調解筆錄的間隙,我開始安排他們離婚後可能面臨的善後工作,包括女方的安全過渡,男方的生活打算,小孩撫養權的交接細節等等。案件處理完畢,即將離開法庭,女方對我和書記員說到:「以前覺得法庭特嚴肅我都不敢靠近;這次真來到法庭,我倒覺得挺溫暖的;沒想到我這個外鄉打工的在這裡居然有親人般的接待;等我安頓好了小孩,我還來廣州打工!」
是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習總書記曾說過:「我們的國家正在走向繁榮富強,我們的民族正在走向偉大復興,我們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我想我們法官在新時代要實現初心,就必須服務好人民群眾的幸福美好生活。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牢記使命,方顯本色。對在今後工作中,我將繼續以人民滿意為工作宗旨,在維護法律尊嚴和司法公正的道路上不懈追求,為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來源|廣州政法
微信公眾帳號:gzcourt
覺得好看,不如點個「在看」
在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