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31日電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前身是1967年7月1日正式誕生的歐洲共同體。1991年12月11日,歐共體馬斯垂克首腦會議通過了以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為目標的《歐洲聯盟條約》,亦稱《馬斯垂克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日《馬約》生效後,歐共體未就其稱謂的變更問題作出決定,但歐共體內部和國際上越來越廣泛地使用歐盟這一稱謂。2007年10月19日,歐盟領導人在葡萄牙首都裡斯本通過了修改後的憲法條約,即《裡斯本條約》。2009年12月1日,《裡斯本條約》正式生效,歐盟取代並繼承歐共體,具備法律人格。至此,歐盟長達8年的立憲建制進程暫告一段落,標誌著歐盟在政治一體化的道路上豎起了一個新的裡程碑,歐盟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根據新條約,歐盟的決策方式和機構設置進行了大幅調整。
歐共體創始國為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國。經歷7次擴大後,歐盟成員國現已增至28個。目前,歐盟擁有人口5.05億,面積438萬平方公裡,總部設在布魯塞爾。
歐盟的組織機構主要有:歐洲理事會、歐盟理事會、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等。歐洲理事會,又稱歐盟首腦會議或歐盟峰會,是歐盟最高決策機構。歐盟理事會,又稱部長理事會或理事會,是歐盟立法與政策制定、協調機構。歐盟委員會,又稱歐委會或委員會,是歐盟立法建議與執行機構。歐洲議會,是歐盟監督、諮詢和立法機構。
1975年5月6日,中國與歐洲經濟共同體建立外交關係。1983年11月1日,中國與歐洲煤鋼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建立外交關係,從而實現了中國與歐共體的全面建交。2001年,中國和歐盟建立全面夥伴關係,2003年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目前,歐盟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2013年中歐雙邊貿易額為5591億美元。
(原標題:背景資料:歐洲聯盟)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