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視傳媒:蒙特婁華商會向當地醫院捐贈口罩

2020-12-15 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4月27日電 據加拿大視傳媒報導,當地時間4月24日,加拿大蒙特婁華商會主席張仕根將剛從廣州運來的10000隻醫用DM95口罩分別送到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超級醫院)基金會和蒙特婁中華醫院,得到受捐單位的高度讚揚和感謝。

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基金會和中華醫院分別發來感謝信,感謝蒙特婁華人社區在抗疫鬥爭艱難時刻給予的大力支援。

日前,張仕根聯絡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心外科教授岑穎幹醫生,表達希望捐助數百套防護服給醫院。但從岑穎幹醫生處了解到,蒙特婁醫療系統急需口罩之後,張仕根尋找貨源,無償捐出10000隻醫護用DM95口罩,其中5000隻捐贈給蒙特婁超級醫院,5000隻捐贈給蒙特婁中華醫院。

據悉,該批口罩已由蒙特婁華商會主席張仕根親自送交給蒙特婁超級醫院和蒙特婁中華醫院。(朱楓傑)

相關焦點

  • 加拿大共生國際傳媒:蒙特婁華社支援當地醫院
    【來源:中國僑網】據加拿大共生國際傳媒報導,當地時間4月6日,加拿大蒙特婁市聖母醫院(Hpital Notre Dame)發出一封「口罩全面告急」求助信,在蒙特婁華人社區微信群中迅速傳開。4月7日,廣西同鄉會將口罩送到醫院。
  • 加拿大蒙特婁華人捐贈本地醫院、機構等數據匯總
    蒙特婁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和蒙特婁國際龍舟節2020組委會繼捐給本地醫用口罩11,000個,防護服150 套後,又捐贈給蒙特婁大學醫院1000個N95口罩,6150個醫用口罩。通過他們在蒙特婁的分公司捐贈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4萬個口罩,多倫多分公司捐贈多倫多當地醫院1萬個口罩。5. 詩美公司,截止發稿時,共捐出口罩(N95+醫用外科)2萬個,專業防護服600套,面罩1000個。6. 魁北克廣西同鄉會 1萬個口罩7.
  • 烏克蘭敖德薩華商總會向當地政府捐贈口罩
    圖片來源:中國駐敖德薩總領事館網站中國僑網5月20日電 據中國駐敖德薩總領事館網站消息,5月18日、19日,中國駐敖德薩總領事宋利群分別出席敖德薩華商總會向敖州政府、市政府捐贈口罩交接儀式。敖州長庫奇、敖市長特魯漢諾夫、駐敖德薩副總領事陳玉榮及華商總會會長曲波、彭壯、張炳林等出席交接儀式。圖片來源:中國駐敖德薩總領事館網站宋利群表示,多年來,在敖華商為活躍當地市場、拉動就業、增加稅收做出了積極貢獻,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烏暴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華商積極自發組織起來,通過各種渠道捐款捐物,為當地抗擊疫情提供了大力協助。
  • 蒙特婁華商會向加拿大醫療機構捐贈抗疫物資
    2020年4月24日,加拿大蒙特婁華商會主席張仕根將剛從廣州運來的10000隻醫用DM95口罩分別送到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超級醫院)基金會和滿地可(蒙特婁)中華醫院。受捐單位對此表示讚揚和感謝。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傳播,加拿大的疫情也在3—4月間開始變得嚴重起來。
  • 美國亞凱迪亞市華人獻愛心 向當地醫院捐贈口罩
    美國亞凱迪亞市華人獻愛心 向當地醫院捐贈口罩
  • 阿根廷華人網:科爾多瓦省華商聯合會向當地捐贈物資
    中新網7月30日電 據阿根廷華人網報導,當地時間7月29日,阿根廷科爾多瓦省華商聯合會在駐阿根廷使館的帶領及指導下,向科爾多瓦市政府送了大量麵粉、番茄醬、油、鹽、白糖、玉米粉等食物及防疫物資,支持當地政府抗疫工作。
  • 醫療美劇劇組向醫院捐贈口罩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一個醫療題材電視劇劇組向醫院捐贈用作道具的口罩和罩衣等醫用物資。另外一個同類型電視劇劇組也正聯繫醫院,將捐出「存貨」。據美聯社19日報導,福克斯電視臺製作的電視劇《住院醫生》劇組將部分道具口罩和醫用罩衣捐贈給亞特蘭大市格雷迪紀念醫院。《住院醫生》在這家醫院拍攝。醫院醫生卡倫·勞在社交媒體「照片牆」上發布收到的一箱醫用物資照片,感謝劇組慷慨捐贈。
  • 美國亞特蘭大中國商會向當地醫院捐贈N95口罩
    中國僑網4月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日前,亞特蘭大中國商會向Northside Hospital Duluth-Gwinnett醫療中心捐贈了2000個醫用N95口罩。亞特蘭大中國商會立即參與了喬治亞州武漢大學校友會發起的醫療物資捐贈活動,之後理事們也開始為亞特蘭大醫院尋找醫療物資。本周,亞特蘭大中國商會購得2000個醫用N95口罩,全數捐贈給了Northside Hospital Duluth-Gwinnett醫療中心。此外,商會也在積極籌備,希望能幫助成員應付疫情帶來的各種困難。
  • 蒙特婁百年中華醫院幾代義工的愛心傳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華輿訊 據加拿大七天報導,本文是七天傳媒組織記者團隊專門為2019年的「華裔之光」獎採寫的中華醫院義工的故事。文中詳細介紹了蒙特婁(滿地可)中華醫院的前世今生和幾代義工的愛心傳承。
  • 助力公益傳遞大愛,希爾威礦業董事長馮銳捐贈加拿大兩大基金會
    他慷慨捐贈支持溫哥華聖保羅醫院基金及加拿大卡普頓大學的維奧拉戴斯蒙德社會正義基金。其中,他捐贈個人持有的8萬股新太平洋金屬礦業公司股票給溫哥華聖保羅醫院基金,另有3萬5000股新太平洋金屬礦業公司股票捐贈給加拿大卡普頓大學的維奧拉戴斯蒙德社會正義基金會。這兩筆捐贈,將全部用於醫療在內的公益慈善事業。
  • 加拿大福建工商聯合總會積極為當地防疫貢獻力量
    加拿大福建工商聯合總會供圖  據加拿大福建工商聯合總會(下簡稱「總會」)消息,在加拿大政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加拿大福建工商聯合總會主席林淑如及理事們積極行動,為當地民眾、醫院以及中國留學生、僑胞提供防疫物資,還組織義工參與當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充分發揮出社團的力量。
  • 美國又"搶"中國產口罩?上次是法國的貨,這次是加拿大的,驚動...
    在這種背景下,法國、加拿大前後出現了口罩的「羅生門」事件: 1,在法國,法國三位大區區長曝出:美國「劫走」法國向中國訂購的口罩!直接在機場高價買走!不過美國是否認的。 2.4月2日,加拿大也爆出在中國購買的大批口罩,不知為何竟被快遞公司轉運到了美國。加拿大人民懷疑美國人搶走了加拿大的口罩。
  • 市廣告傳媒行業協會向公交總公司捐贈15000隻防護口罩
    3月16日,唐山市廣告傳媒行業協會為堅守在一線的公交司乘人員捐贈15000隻防護口罩。2月24日起,我市逐步有序恢復城市公交線路運營。在公交車復工運營後,近2500餘名一線司乘人員每天將需要佩戴大量的防護口罩,公交現有口罩庫存缺口極大。
  • 美國聖地牙哥僑團向當地醫院護理機構捐贈醫療物資
    中國僑網3月22日電 據美國聖地牙哥華文網報導,近日,美國加州聖地牙哥以及其它州的華人華僑在全美華人文化教育基金會、美中生物與製藥專業協會、聖地牙哥中國人協會、聖地牙哥亞裔平權會、湖南同鄉會、博華民樂團等當地幾大華人組織的發動下,踴躍向美國醫院募捐緊缺醫療物資。
  • 全球華人助力抗疫:不僅向當地提供物資援助,還有華人醫學博士深入...
    1000隻一次性口罩,該名女企業家已在戈裡齊亞省蒙法爾科內 (Monfalcone)開店多年;義大利北部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弗利市(Forlì)華人社區向當地Morgagni-Pierantoni醫院捐贈了1萬隻口罩;倫巴第大區疫情嚴重的克雷莫納市(Cremona)華人社區向當地捐贈5000隻口罩;西西里島錫拉庫扎(Siracusa)的華人們向當地捐贈了3000隻口罩和2臺呼吸機。
  • 【加拿大八大名校系列】蒙特婁大學
    蒙特婁大學 蒙特婁大學,是一所創建於1878年的主校區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婁市的以法語為主要授課語言的大學。該校是世界上最大的法語大學,在各類大學排名中長期是加拿大名列前十的醫博類大學,是加拿大U15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國際公立大學論壇成員,學校各種學術研究成果在全加拿大綜合排名第二,因此曾有人給予它「法語世界的哈佛」(Harvard dans le monde froncophone)之評價。
  • 巴西中資企業和華僑華人向當地捐贈抗疫物資
    新華社裡約熱內盧4月9日電(記者陳威華 趙焱)由於近期巴西新冠疫情日益嚴重,當地醫療機構和社區防疫物資緊缺,中資企業和巴西的華僑華人以各種方式積極開展捐助活動,得到當地各界好評。國家電網巴西控股公司向裡約政府擬建的方艙醫院捐贈264張病床,中國銀行巴西子行向聖保羅市政府捐贈口罩和1000套防護服,中交南美區域公司控股的當地公司向馬拉尼昂州政府捐贈5萬副醫用手套。
  • 我在海外 | 加拿大蒙特婁只有一家診所能篩查新冠病毒
    曾經被人羨慕著可以搭乘撤僑飛機回到安全地的加拿大人,怎麼也不會想到,有一天,我們也要經歷停課、所有公共場所強制關閉、搶購、缺貨的生活。文 | 艾琳一個月前,誰都沒有想到,我們這也會經歷這樣的亂世。3月12日,我所在的蒙特婁還在觀望著疫情會如何發展。
  • 患難與共 中國法學高校及人士向羅馬當地醫院捐贈防疫物資
    捐贈物資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湃):近日,義大利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舉措初見成效,新增確診人數有所下降,但抗疫形勢依然嚴峻,防疫物資儲備仍不容樂觀。近日,多所中國法學高校與多名法學人士聯合發起行動,向羅馬當地醫院捐贈大批醫療防護物資。
  • 中國駐蒙特婁總領館:展決心 盡暖心 助愛心 樹信心
    總領事陳學明第一時間約見加拿大魁北克省衛生廳長麥卡恩,並先後與十餘位加拿大三級政府政要溝通,以大量數據詳細介紹中國針對疫情採取的強有力舉措和取得的積極成效,展示中方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並積極推動中魁醫學領域合作。同時,陳學明向當地省市政府提出,保障華人團體權益,防止「汙名化」和歧視華人團體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