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看世界 重慶六歲女童做公益紀錄片入圍坎城電影節展映單元

2020-12-11 騰訊網

▲入圍坎城電影節展映單元的紀錄片《金籽貝:地球,你好嗎》

故事從燈火輝煌的重慶開始講起。故事的主人公,是重慶女孩金籽貝。從小把她帶大的媽媽擔心孩子們現在的生活太幸福了,以至於不知道什麼是感同身受。同時也為了拓寬孩子的視野,她開啟了人生「走走走」的模式,從內蒙古根河走到孟加拉難民營,從大興安嶺走到甘肅民勤,見證著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馴鹿、生活在難民營的孩子、大興安嶺白雪皚皚的冬天、甘肅民勤的螞蟻森林……

2019年12月19日,《重慶晚報》也以《五歲重慶小女孩 拿下國際慈善獎》為題報導了重慶女孩金籽貝的慈善之路故事。

▲2019年12月19日,《重慶晚報》的報導

這一路走來,小女孩被國內年輕導演金華青看中,將其行走的過程拍攝成了一部名為《金籽貝:地球,你好嗎?》的紀錄片。今年3月,該片送交法國坎城電影節組委會參選,最終收到了坎城電影節組委會發來的入圍邀請信。同時,希臘克裡特國際電影節也給金籽貝的媽媽發來邀請函,希望金籽貝能夠擔任「中希文化宣傳大使」。

這到底是一部怎樣的紀錄片,慢新聞記者通過獨家專訪金籽貝的媽媽唐詩,還原了女孩走出去看世界的這個過程。

▲入圍坎城電影節展映單元的紀錄片《金籽貝:地球,你好嗎》

來自芬蘭禮物的疑問

到哪裡去尋找馴鹿?

紀錄片講述的第一個故事,是一個來自芬蘭禮物的疑問。

唐詩去芬蘭旅遊回來,為女兒買了一個禮物:馴鹿玩偶。

5歲(拍攝時年齡)的金籽貝不知道,什麼是馴鹿,晚上睡覺的時候,金籽貝抱著馴鹿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從來沒有看到過馴鹿啊?」

「是啊,這種在北歐才有的動物,要去哪裡尋找呢?」儘管知道答案,聰明的媽媽並沒有直接告訴她,去抹殺孩子的幻想。臨睡前,唐詩給女兒說:「寶貝,明天起來,我們就去尋找馴鹿吧。」

女兒滿懷憧憬地進入夢鄉,第二天,她們的尋找腳步就從重慶動物園開始了,看了狼、熊貓、猴子、斑馬……卻找尋不到馴鹿的痕跡。

「怎麼辦呢?」女孩和媽媽一起都納悶了,通過網絡她們了解到,如今,內蒙古根河鄂溫克族人還在馴養馴鹿,「要不,我們去那裡尋找吧。」

▲金籽貝和媽媽唐詩

尋找馴鹿讓小朋友知道「瀕危」

馴鹿的笑容打動人心

接下來的故事,是行走在路上的。

2019年10月11日這天,唐詩帶著女兒和母親就上路了。第一次來到內蒙古呼倫貝爾,她真正意義上了解了古詩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闊景色。

▲騰格里沙漠的羊群

在這裡,她們見到了多年前一部國產紀錄片《雨果的故事》中的男主人公,那位鄂溫克族小夥子——雨果。

在草原裡與馴鹿為伴,是他與族人最大的快樂。馴鹿需要吃苔蘚,於是,這群人的生活就是四處尋找苔蘚。但森林裡苔蘚的面積又在不斷減少,如今鄂溫克族人家存活的馴鹿不過100來只,相當珍貴。

鏡頭裡的金籽貝穿梭在森林之間,因為氣候嚴寒,路面和湖面都已經結冰。走了大約2個多小時,終於聽到了隱約的銅鈴聲。

「媽媽,你看!」小姑娘的聲音不大,生怕驚了馴鹿,她的脖子上挎著一部重重的單眼相機,鏡頭裡盯著森林裡的精靈,為它拍照,為它們記錄著最美的瞬間。

▲金籽貝拍下的馴鹿

記錄別人的同時,金籽貝也被導演金華青記錄著,當她的臉上露出笑容時,鏡頭記錄下了這一刻。這一抹燦爛的微笑,足以打動所有的觀眾。

尋找真正的冬天

她把女兒弄去看大興安嶺的雪

生活在重慶的人是幸福的,但也有些許遺憾,因為這個城市很少下雪,看不到白雪皚皚的場景。

在江津農村,唐詩的親戚家裡有一片綠地,每年春夏秋冬,她都會帶女兒去感受農耕文化:播種、割菜、將菜摞在一起、背背篼……

「媽媽,冬天下雪冷不冷啊?」直到女兒問出這樣的話,她才意識到,對四季的感受如果不完整,又怎麼能寫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這樣的句子呢?

▲大興安嶺的旭日東升

回到家裡,唐詩翻出一張中國地圖,告訴還對東南西北沒有太多概念的女兒:「孩子,我們住在重慶,中國最冷的地方在北邊,冬天來了,我們去大興安嶺吧。」

帶著對地圖中那個叫「大興安嶺」城市的嚮往,金籽貝在隆冬時節來到了大興安嶺。野外,一望無際的雪地對比身處大自然中渺小的自己,「我覺得這可以讓她多一種認識,知道什麼叫廣袤的土地。」唐詩說。

為難民營的孩子唱首歌

她的真誠打動了很多陌生人

紀錄片中,最熱鬧的場景要數在孟加拉國難民營裡。

唐詩說,當時,是在2018年4月,一位北京的朋友打來電話,邀請她帶著女兒一起,參加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前往孟加拉國一處難民營的探訪活動,為那裡的孩子帶去愛心和禮物。

第一次相邀就要去孟加拉國,還要去探訪一群語言不通的孩子。唐詩說,當時腦子裡全是孟加拉虎和野生動物的畫面,而更多的其他,卻想像不出來。

答應朋友後,她很快開始準備,為他們購買了許許多多的文具、畫筆,帶著女兒的尤克裡裡,母女倆就上路了。

難民營裡有不少小朋友,面對他們這樣一群陌生人的到訪,孩子們起初的眼神是怯生生的,而女兒一下子到了這樣一個不太習慣的地方,也表現得很害怕。

「媽媽,媽媽。」拉著媽媽的衣角,女兒往後退,「乖,小弟弟妹妹們和你差不多大,不會說中文,你就和他們說英文吧。」唐詩鼓勵孩子和難民營的小朋友們多做交流。

在組織者的號召下,她們開始把自己準備的禮物拿來一件一件地分發給當地的小朋友,懂事的女兒還用為數不多的英語單詞告訴對方:「You are lucky!」說完,給了一個熱情的擁抱。

「我都驚呆了,孩子竟然用通用的語言——擁抱,來表達了我們的愛意,真的很不錯。」很快,和當地小朋友們混熟以後,女兒竟然主動提出要給她們彈一首《小星星》。

說完,金籽貝接過尤克裡裡,站在人群中,大方地彈奏起來,她的彈奏技巧並不嫻熟,她的曲子不大連貫甚至有些卡頓,但這聲音卻是這裡發出來最美、最好聽的聲音。

人群中,有舉著相機的年輕人為金籽貝拍照,年幼的孩子們在音樂的伴奏下快樂地打著節拍隨聲附和著,還有不少人流下了眼淚。

沙漠腹地還有許多哥哥姐姐

他們求知的眼睛讓人動容

紀錄片的最後,定格在甘肅民勤。

2019年11月30日,她們的腳步從森林來到了沙漠,她們的同行人從過去的母親和女兒,增加了兒子金子喬的身影。

甘肅省民勤縣,位於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間,曾經的城市沙漠化日益嚴重。但億利資源和螞蟻金服合作的螞蟻森林讓這片沙漠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在這片沙漠裡,孩子們在當地人的帶領下第一次了解了沙漠變綠洲的不易,水源對於環境和人類生存是多麼的重要,第一次明白祖國大好河山的保護,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

這一次的民勤之旅,他們同樣準備了許許多多的禮物。在當地一所僅有4個年級的村小——雙河小學,這所由21位女生和27位男生組成的學校小得有些「可憐」。但他們又是溫暖的,這裡有老師為他們上課,讓他們不用奔波就能求學。

孩子們拿到了他們送來的禮物:一人一條圍巾、一套學習用具、一盒水彩筆和一個圖畫本。在離開甘肅雙河小學時,學校三年級的一個叫張多魚的男孩,拉著唐詩的手說:「阿姨,以後我有本事了也要像妹妹一樣,用我的能力幫助別人。」回來後,唐詩還鼓勵女兒畫畫寄給張多魚,希望能讓遠方的小朋友和她一起,朝著未來挺進。

▲和村小孩子在一起

就算宅家也在關注世界

繪《地球母親在哭泣》和《戰疫》圈粉無數

隨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今年1月以來,唐詩和孩子們都呆在家裡,沒法遠行,但關注世界的腳步卻從未停止。

春節期間,已經6歲的金籽貝創作了10幅圖畫的繪本,取名為《地球母親在哭泣》,講述一場火山爆發、一次旱災、一個物種滅絕等等災難,和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

▲金籽貝春節創作的《地球母親在哭泣系列》

比如,一個哭泣著的地球,因為垃圾橫生變得遍體鱗傷;一場火災的來臨,讓考拉和袋鼠四處逃竄;火山的爆發吞噬了村莊;狂風暴雪席捲了加拿大當地的城市;蝗蟲災害的來臨讓世界上無數人面臨飢餓;南極溫度的升高讓企鵝寶寶終將失去它們的家園。

畫的都是故事,而講述的卻是這個6歲女孩眼中看到的樣子。

而針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金籽貝畫的《戰疫》手法更嫻熟,肆虐的新冠病毒;戴著口罩的人們;保衛我們家園的逆行者等。

唐詩將女兒的兩套系列作品整理成冊發到美篇,收穫了近千位網友的稱讚。

新聞面對面:

受邀參加坎城電影節是意外收穫

紀錄片《金籽貝:地球,你好嗎?》入圍坎城電影節展映單元,是唐詩意料之外的事情,「能夠被認可,確實是一種幸運。」

▲坎城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函

但做這一切,唐詩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學會感同身受,增加對大自然的了解。

唐詩說,去孟加拉國難民營之前,很多人勸她,那麼遠的地方,看了又能如何?

「我給她們說,我需要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上,因為貧困吃不起飯的大有人在,他們一樣需要我們的關心。」起初,孩子不能融入群體,但慢慢地,被當地孩子臉上期盼的眼神打動,她說了生硬的英語、跳起不太嫻熟的舞蹈,彈著一個音一個音往外蹦的尤克裡裡……

邁出了第一步,孩子和家長都收穫了成功。

自那以後,無論是尋找馴鹿還是感受冬天,無論是去看螞蟻森林,還是給村小送禮物,女兒就像個大人一樣,衝在前面。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文 受訪者供圖

相關焦點

  • 第65屆坎城電影節:經典回顧展映單元片單
    數碼影像的問世,顛覆了經典電影與現代電影的關係,因此坎城國際電影節從2004年開始創立了「坎城經典回顧展映單元」,利用修復的膠捲呈現經典大片。「坎城經典」現已成為展映環節的重要單元,以鼓勵全球電影發行公司、版權所有者、電影資料館,以及國家檔案庫的工作成果。
  • 第72屆坎城電影節公布第二批入圍名單
    5月2日,第72屆坎城電影節公布第二批入圍影片名單。其中,昆汀·塔倫蒂諾執導的《好萊塢往事》、阿布戴·柯西胥執導的《宿命,吾愛:幕間曲》入圍主競賽單元。加斯帕·諾執導的《永恆之光》(暫譯)入圍午夜展映單元,義大利導演Lorenzo Mattotti執導的《西西里著名的熊入侵事件》和Larisa Sadilova執導的《Odnazhdy v Trubchevske》入圍一種關注單元。
  • VR影片《不思異:重疊空間》國內首映 曾入圍坎城XR單元,懸疑劇情與...
    由於全球疫情的緣故,第7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取消線下展映,首次舉辦線上電影市場。其專注於沉浸影像的新興單元坎城XR也做出了突破創新的嘗試,與VeeR聯合主辦了坎城XR x VeeR 360 VR競賽單元。這是坎城首次走出金棕櫚海灘,來到中國舉辦線下展映活動。
  • 線上| 華盛頓華語電影節-光羽電影節展映活動全面開啟
    本屆電影節入圍的4部劇情長片、4部紀錄長片、10部短片、5部實驗電影以及8部光羽特別展映影片將在ALULA光羽電影小鎮進行展映。下面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今年的日程排片、購票流程和影片信息。影片曾獲得第32屆東京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大獎;《日光之下》以少女谷溪的內心解讀世界,呈現了1999 年寒冬發生在中國北方邊境小城的一段往事,成長的陣痛與錯綜複雜的情感隨著一場意外謀殺案一同浮出水面;《春暖花開》則用極具作者風格的鏡頭語言奏響摺疊城市的交響曲,從最底層外來務工者的視角描繪出熄燈以後的北京。
  • 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開幕:鞏俐新片入圍主競賽單元
    威尼斯電影節是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它誕生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以「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為宗旨,獨具藝術性和批判性,是諸多電影大師的搖籃。據悉,本屆電影節共有21部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包括是枝裕和《真相》,託德·菲利普斯《小丑》,羅伊·安德森《關於無盡》、詹姆斯·格雷《星際探索》,史蒂文·索德伯格《自助洗衣店》、奧利維婭·阿薩亞斯《黃蜂網絡》、西羅·格拉《等待野蠻人》、諾亞·鮑姆巴赫的《婚姻故事》等。
  • 第70屆柏林電影節開幕 賈樟柯新作入圍特別展映單元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於當地時間2月20日開幕,洪尚秀執導的《奔跑的女人》、阿貝爾·費拉拉的《西伯利亞》、菲利普·加瑞爾的《眼淚之鹽》等18部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其中,蔡明亮導演新作《日子》成為唯一一部入選該單元的華語電影。
  • 第71屆坎城電影節開幕 這13部電影最亮眼
    《華氏451》  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已於北京時間昨日凌晨在法國南部城市坎城開幕,作為世界上藝術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節之一,坎城電影節的風評往往會成為其他電影節的風向標。今年坎城電影節陸續公布了21部主競賽單元影片,除了一些坎城新秀,比如埃及導演A.B Shawky入圍的電影《審判日》是他的導演處女作,法國女導演伊娃·於頌的《太陽之女》是她的第二部電影,其他的像戈達爾、賈樟柯、錫蘭、阿斯哈·法哈蒂等坎城常客都帶著新作品回歸。
  • 婁燁楊凡萬瑪才旦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盼順利展映丨片單
    中國導演婁燁新作《蘭心大劇院》和楊凡導演的動畫片《繼園臺七號》兩部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這意味著整個2019年,歐洲三大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都有中國電影入圍。此外,萬瑪才旦憑藉《氣球》也第二年殺入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 三部電影入圍皆很不容易,期待都能順利展映。
  • 64年後,這部由魯迅小說改編的電影入圍「坎城經典」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坎城當地時間7月15日,2020坎城電影節揭曉經典單元入圍影片,上海國際電影節組織修復和申報的影片《祝福》成功入圍,該單元共包括25部劇情片和7部紀錄片。坎城國際電影節於2004年創設經典單元,通過面向全球遴選、展映最新修復的優秀經典電影,向歷年來致力於電影文明發展的電影人、電影機構致敬。195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白楊、魏鶴齡等應邀主演了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的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影片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的中國社會矛盾。
  • 那個最孤獨的電影節,剛剛出了神仙片單!
    此前,哥德堡電影節做了一次極具吸引力的宣傳:邀請一位影迷,在一個與世隔絕的海島上獨自觀影一周。規則是不能攜帶自己的手機、電腦、書本上島,每天拍攝vlog紀錄這個特殊電影節體驗。不到48小時,電影節就收到了2500份來自世界各地影迷的申請。
  • 深度解析坎城電影節為什麼最牛 - 2015第6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_娛樂...
    「電影節風波是整個西方世界政治氣候轉向的後果,也蘊含著它內部求變的自身訴求。坎城明白,主競賽單元的容量是有限的,平行單元並不會對主競賽單元構成衝擊,相反,它們會將更多的好電影和優秀電影人帶到坎城。只要電影是在坎城放的,坎城電影節就是贏家。」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精選展映影片 打造"全島嘉年華"
    本子單元影片有:2003年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燦爛人生》、2013年奧斯汀奇幻電影節最佳劇本《彗星來的那一夜》,奧裡奧爾·保羅執導的熱門懸疑片《看不見的客人》,2019年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獎《感謝上帝》。
  • 全球首部抗疫4K紀錄片亮相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報送了4376部故事片、紀錄片參加展播展映。如果要給此片做一句話的介紹,借用片中一位治癒患者的話:你又把我惹哭了!總之,此片值得關注、值得期待、值得進影院觀看,讓我們去共同感受人間的溫暖,感受自由的味道,感受中國的力量。二、《烏海》亞洲首映,新銳導演展示無限潛力電影《烏海》是一部由周子陽執導,黃軒、楊子姍領銜主演,塗們特別出演的現實題材電影。
  • 坎城電影節:「惡人幫」的小清新
    5月23日,在法國坎城,韓國影片《惡人傳》(從左到右)導演李元泰、演員金成圭、馬東錫、金武烈出席拍照式。 當日,韓國導演李元泰的動作、犯罪題材新作《惡人傳》在第72屆坎城電影節午夜展映單元亮相。在當天舉行的拍照式上,影片中的「硬漢」十分活潑,花樣「比心」,令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 坎城電影節日程
    專訪章子怡:我一直在被打壓中成長   又一年坎城電影節落下帷幕)·《誤解》(義大利)·《遊客》(瑞典)·《迷河》(美國)·《瘋狂的愛》(奧地利)·《養鳥人》(法國)·《奇妮婭》(希臘)·《地球之鹽》(德國)·《幻想曲》(中國)·《逃》(法國)·《查理之國》(澳大利亞)·《道熙呀》(韓國)·《天堂的雪
  • 線上電影節「坎城夏夜,解暑人生」 賈樟柯等電影人要與影迷雲聊
    主辦方相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坎城夏夜 解暑人生」作為線上影展,遵循了影展的既有慣例,邀請了電影嘉賓參與映後,7月5日~7月11日展映的七部影片均含映後活動。《荒蠻故事》是坎城電影節的重大發現之一,導演是達米安·斯茲弗隆。這部阿根廷影片由幾個小故事構成,幽默感十足。坎城電影節藝術總監蒂埃裡·福茂在視頻中表示,「這部影片曾經在坎城電影宮的大銀幕上放映。大家都說喜劇在電影節上沒有得到重視,確實如此,但當我們選了一部喜劇時,要好好享受。《荒蠻故事》在坎城的天空中颳起了一陣颶風。」
  • 「性」成敏感話題,Netflix撤片,這屆坎城電影節有什麼看點?
    一方面,參選的各影片質量十分突出,以至於外界普遍評價今年是坎城的「大年」;另一方面,電影節主席皮埃爾·萊斯屈爾早先就表示過,從這屆開始,坎城將掀開歷史新篇章,選片將體現代際更新——而事實也是如此,21位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的導演,有10位是坎城新人。此外,今年有多位中國導演的作品入圍到了坎城的各個單元中,而賈樟柯的回歸,也讓主競賽單元裡再度有了中國導演和影片的身影。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回歸展映,這些作者電影值得一再回味
    從2018年開始,每年12月,都會有一個電影節在海南的三亞舉辦。年輕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今年12月5日成功舉辦第三屆。讓電影展映回歸電影節,或許是今年海南電影節的最大亮點。在最初宣布的展映片單當中,有非常多值得關注的影片。
  • 坎城片單來了,選的華語片竟然是這兩部
    坎城2020 Cannes2020其實思路非常簡單,就是在之前申報坎城電影節的所有影片中,選出他們心中的主競賽單元影片、一種關注單元影片、午夜展映單元影片、展映單元影片。然後集合成名單,統一發布。雖然,這些影片無法在坎城做首映、走紅毯。
  • 五部HAF Goes to Cannes優勝作品亮相坎城電影節
    )正式亮相坎城電影市場,創投會現場不僅播放了5個入圍項目的精彩片段,幕後主創也齊齊亮相。本次Goes to Cannes活動為期4天,41個電影項目在此期間相繼亮相,它們從9個國際電影節市場的創投單元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