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難釣午時魚」這句話個人認為指的就是在氣溫高的時候。因為在氣溫低的時候,在中午前後一般來講還是好釣魚的(主要是利用魚兒的趨溫性)。個人認為:要想解決問題,就要找到問題的原因所在,才能針對性地進行調整。
今天是五月二號,再過三天就立夏了。我所在的江浙這邊的氣溫都是在15攝氏度以上,而中午的氣溫更高,有的甚至達到30多度。雖然還沒有立夏,但已經明顯的感覺到夏天的「熱」意了。
初夏中午釣魚沒口的原因
立夏過後,氣溫已經明顯的升高,一般最低氣溫也在15攝氏度以上,最高氣溫達到30多度甚至更高。所以,在立夏後釣魚,選對作釣時間是很重要的。
初夏早上,魚兒經過了一晚上的休息,早已飢腸轆轆,再加上這時的溫度不高,魚兒感覺到適宜,所以,會頻繁開口覓食。
而到了上午9點,水中溫度升高,魚兒在趨溫性的驅使下,魚兒會選擇上浮,尋找適宜的水層,這個時候釣半水可能要好些。
而到了中午,隨著氣溫的不斷攀升,淺水水域(中上水層)的水溫升高,魚兒已經感覺到不再適宜了,就會選擇到深水處棲息。
另外,一天之中的最高溫度是在午後1-2點之間,在夏季中午這麼高的氣溫下,魚兒已經不在半水,遊向深水區了。
小結:
綜上所述,初夏中午釣魚沒口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氣溫過高,魚兒不在淺水(半水)水域,這時的魚口不好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初夏中午釣魚,該如何釣
既然初夏中午作釣魚口不好,那問題來了,在初夏的中午還可以釣魚嗎?我的觀點是:這個時候是不好釣魚的,除非是釣鰱鱅之類的中上層魚種。如果非要釣底層魚,可以試試下面幾點。
釣深水
在初夏的中午,淺水和深水區的上層水域溫度很高,魚兒待著不舒服,而深水區的溫度比淺水水域低,魚兒就會遊向到深水區。所以,在初夏的中午作釣選擇釣深水。
釣雨天
這點就很好理解了。雨天不但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還可以為魚兒帶來食物,更重要的一點還可以為魚兒帶來涼爽,所以,初夏中午下雨的時候作釣效果要好些。
釣水域陰涼的地方
這個和釣深水的原因類似,主要是因為陰涼的地方,水溫不高,魚兒待著舒服。
小結:
從以往的作釣經歷來看,在氣溫高的中午釣魚(包括初夏),效果一般都是不好的。這個裡面的原因除了溫度高外,還可能有魚兒覓食規律的存在。當然了,如果您這個時候釣中上層魚種(鰱鱅等)是可以的。
引申一點:
在初夏什麼時候釣半水呢?個人認為以下三種情況。
1,釣在上午9點到11點之間。因為這段時間裡,淺水和深水的中上層水溫雖然升高,但還沒有達到魚兒不適宜的程度,魚兒在趨溫性的驅使下很有可能會離底。
2,餌料誘使魚兒離底時。這種情況下一般是在「發窩」的情況下。
3,在雨中和雨後作釣。下雨會使水底泥土上揚,造成水底變渾濁,魚兒待在這裡不舒服,會選擇上浮。
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在氣溫高(包含初夏)的中午作釣時沒口,主要是因為水溫過高導致魚兒下沉(深水)導致的。這個時候釣魚,想要有所收穫,就要避開這個因素。
實際上,在氣溫高的中午,個人是不建議作釣的。先不管魚口好不好,氣溫高的中午對於我們釣魚人的身體也是一種煎熬的。
備註:圖片源於網絡,侵權通知必刪。
碼字不易,如果您感覺我說的不錯,就請點個讚,添加個關注唄!我會繼續分享自己的釣魚心得。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