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發麻可以說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現象,尤其是一覺醒來以後,常常會伴隨有手腳發麻的跡象,稍微按一下,就能緩解麻木。可對手腳發麻的原因,有很多人卻一無所知,背後潛藏的健康隱患也就被忽略了。今天就來和大家說道說道手腳發麻背後的原因,可能是習慣所致,也可能是大病前兆,具體是哪一種情況,可以參照一下。
睡醒後手腳發麻,往往是由於不正確的睡姿所知,比如睡覺時枕頭墊高了,墊著手臂睡覺,一隻腿壓在另一隻腿上等。諸如此類的習慣,都會影響到四肢血液循環,使得手臂麻木。也有人是上廁所蹲久了,站起來後才會感覺腿腳麻木,頭暈目眩。只要身體沒有其他的不適,調理起來就非常簡單,活動一下四肢,血液能通暢流動,也就不麻木了。
怕的是手腳麻木的同時,還兼有身體的一些細節性表現,這就不僅僅是不良睡姿,或者是久坐久站等習慣所致了,要提高警惕。
40歲以上的中年人,要留意心血管方面的問題,比如中風。經常手腳麻木時,往往還會伴隨有頭暈目眩、肢體麻木、舌頭僵硬等問題。特別是走路失去平衡,毫無徵兆就突然摔倒時,不能再當作尋常的手腳麻木了。可以再結合自己的一些行為習慣作出判斷,比如是否經常吃油膩性食物,是否經常熬夜晚睡,是否久坐不動等等。尤其是那些血壓本來就不穩定的人,要早做預防,可以吃點大蒜、洋蔥、芹菜等食物,幫助養護血管。
經常坐著或站著的人,要留意是腰椎頸椎方面的問題,尤其是頸椎。手腳麻木較為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頸椎病,可能會伴有頸部活動受限、酸痛,肩膀發沉,背部肌肉發緊僵硬等問題,也可能出現數秒至數分鐘的暈眩。腰椎方面的問題,同樣也可能壓迫到神經使得腿腳麻木。在工作中要學會預防,保持正確的坐姿,站或者坐的時間長了都應該起來活動一下身體,比如聳聳肩,走走路,扭動扭動脖子等。
還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血糖過高,人的血糖一旦過高了,一樣會引起周圍神經的突變就可能帶來手腳麻木等問題。若沒有引起注意,很容易接觸到細菌,引發一系列的並發問題。可以想想是否經常口渴、尿特別多、體重下降得還特別快等。果真如此,要積極管控血糖,每天監測血糖水平,合理的安排飲食,減少主食的攝入量,增加紅薯、玉米、芋頭等粗糧的攝入。
總之,偶爾的手腳麻木,也許只是某一個固定的習慣所致,經常持續性的手腳麻木,就不是一個小問題了。當身體還伴隨有其他突出的表現時,要留心可能存在的一些疾患,尤其是要注意心血管方面的問題,來的迅猛往往讓人手足無措,短時間內就可能帶來很大的後果,別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