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處理醫療廢物10噸 湖南永州「醫廢人」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道防線

2020-12-14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固廢網訊:他們不是醫護人員,卻幾乎每天穿梭在全市1000餘家醫療機構間,收集、運輸、處置用過的藥瓶、針頭、紗布等各種醫療廢物。因為存在著傳染性病菌、病毒、化學汙染物等有害物質,醫療廢物的危險程度處於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第一位。特別在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他們要面對傳染性更強的涉新冠肺炎醫療廢物。

他們是永州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共同的名字叫「永州醫廢人」,是最後與新冠肺炎「親密接觸」的人,堅守著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

永州市城管執法局督查市中心醫院醫廢轉運情況。

工作加量不加人 用辛苦指數換安全指數

永州醫廢處置公司是由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帶有公益性質的國有獨資企業,為市城管執法局局屬單位。其生產廠區項目位於冷水灘區嵐角山鎮高橋頭村,2009年7月建成投產。2014年經技術改造後,將原有的熱解焚燒技術改造為現有的高溫蒸煮滅菌技術,每天最多可無害化處置醫療廢物15噸。現有員工67人,配有11臺醫療廢物裝運車專門負責收集和轉運醫療廢物。

「從1月22日開始,我們按市城管局統一部署啟動應急預案,全員取消休假,全部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永州醫廢處置公司經理賀燕暉告訴記者,日產、日清、日處理,專車轉送,確保疫情期間醫療廢物得到安全、衛生、科學的處置,「醫廢人」默默地以成倍的工作量堅守戰「疫」防線。

目前,全市每天產生10噸左右的醫療廢物,較疫情發生前增多40%以上。除了醫療廢物數量的增多,新冠肺炎疑似病人及確診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生活垃圾、口罩等,因可能攜帶病毒,需要作為特殊有害生活垃圾進行專門處置,單獨設桶、單獨消毒、單獨收集、單獨運輸、統一處理。

工作加量不加人,疫情發生以來,永州醫廢處置公司克服各種困難,在有限人手的情況下,優化人員調配,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新增了兩臺轉運車輛專門用於新冠肺炎病人相關垃圾的運輸。「一切以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為重,永州醫廢人用辛苦指數換安全指數,做好充分準備,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蔣昌榮、唐向榮正在收運醫療廢物。

流程規範不遺漏 以任勞任怨保安全可控

「最早的一次,凌晨4:30就開始出發收運醫療廢物。幾乎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超過16個小時。」車隊轉運員蔣昌榮介紹,他每天和隊友唐向榮一起,專人專車,收運市中心醫院的涉新冠肺炎醫療廢物。這些醫療廢物須經過噴撒消毒液、專用垃圾袋包裝、裝箱、密封、貼上紅色「新冠」標識,標明產生時間、地點等信息,單獨存放在暫存處,等待清運。

蔣昌榮是多年的老員工,唐向榮上崗一年多,倆人業務操作熟練、經驗豐富。他們身穿防護服,從頭到腳「全副武裝」,先用消毒液對周轉箱表面進行噴灑消毒,稱重登記,再搬運至專用運輸車上,關好車廂門。搬運完,倆人用酒精消毒後,按順序依次脫下防護用具並裝入專用包裝袋,紮緊上車,對手進行消毒後開車離開。

「這些流程是為了儘可能地保證一線轉運人員的安全,缺一不可。」賀燕暉說:「醫療廢物收集運輸、無害化處置的整個流程由市生態環境局全程監管,確保所有環節安全可控。」

工作人員對醫療廢物進行高溫蒸煮。

醫療廢物的集中處置在處置車間完成。涉新冠肺炎醫療廢物必須第一時間進行處理。運送車輛抵達處置車間後,工人們把周轉箱裡的醫療廢物裝進滅菌罐內,沿著軌道推進高溫滅菌櫃。高溫蒸煮溫度控制在134℃,蒸煮時間45分鐘,即達到相關工程技術規範規定的消毒滅菌標準。

經過高溫滅菌後的醫療廢物送入破碎機進行破碎毀型,由專人專車運送到生活垃圾焚燒廠進行焚燒處理。

現場的工作人員全部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防護橡膠手套等裝備,裹得嚴實,憋氣,頭暈,一番操作下來渾身早溼透了,但大家沒有一絲怨言。「再難受也得承受,因為醫療廢物垃圾處置成功與否,關係著阻擊疫情的最後一道防線,這是我們的責任和擔當。」生產副廠長周華勝說。

永州醫廢人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由原來的48小時內轉運、72小時內處置,到疫情期間的24小時內收集、12個小時內處置,防護服、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的消耗量也在猛增。「好在市城管局已經加強統籌調度,通過各種渠道爭取防疫物資優先供應一線人員,我們有信心堅守這最後一道防線。」賀燕暉說。

原標題:日處理醫療廢物10噸 永州「醫廢人」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道防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她們,堅守醫廢處置防線——市生態環境系統疫情防控「娘子軍」寫實...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醫療廢物處置是生態環境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荊門,市生態環境局及相關企業數百人堅守在一線,確保全市醫療廢物安全處置、汙水規範處理。趙娟的父親患病且獨居,疫情防控期間,因無法照顧,她只能抽空為父親送去生活物資。「疫情當前,舍小家顧大家,堅守崗位,義不容辭」是趙娟的真實寫照。陳丹:分析菌樣不退縮陳丹是市環境保護監測站一名普通的分析人員。疫情發生以來, 中心城區3家醫院、5個留觀點、2個汙水處理廠以及漳河等3個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監測就是陳丹的防線。
  • 全市安全處置醫療廢物1400餘噸 深圳加強醫療廢物和醫療廢水處置...
    原標題:全市安全處置醫療廢物1400餘噸 深圳加強醫療廢物和醫療廢水處置監管深圳特區報2020年3月9日訊 醫療廢物廢水處置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加大工作力度,強化醫療廢物和醫療廢水處置監管,確保醫療廢物日產日清,醫療廢水達標排放。
  • 抗疫環衛工人一天處理300個垃圾桶,醫療廢物都去哪兒了?
    4月8日,武漢解封,這場持久的新冠戰疫終於迎來了春天。疫情期間,各地產生了大量醫療廢物。處理醫療廢物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也是一道公共衛生防線。據報導,抗疫一線的環衛工人,1個人要承擔平常20個人的工作量,每天工作16小時左右,處理300桶容量為240升的垃圾桶。
  • 湖北三個月處置醫療垃圾2.4萬噸 多項技術保證「零風險」
    作為阻擊疫情的最後一道防線,武漢的醫療廢物處置克服了怎樣的困難?如何保證醫療垃圾及時清運?如何避免二次汙染?廢棄物套上三層垃圾袋才能運走4月13日,雷神山醫院已進入關艙前夕,病人數量大大減少。疫情爆發初期,湖北醫療垃圾數量激增。特別是武漢,疫情發生之前,平均每天產生醫療垃圾40噸左右,到3月1日卻達到峰值247.3噸。醫院及隔離點的醫療廢棄物成倍增加,難以運出和及時處理,對人們的健康和疫情防控構成嚴重威脅。在1月16日以前,武漢市只有漢氏一家醫療廢物處理公司,既使是滿負荷運轉,每天也只能處置50噸。
  • 致敬這些疫情防控攻堅戰的環保力量,汙水處理,醫療廢棄物...
    最後,為保障節後復工的順利進行,行政人事部將提前對廠區、辦公區、宿舍、食堂等各個區域進行徹底的消毒,並組織項目參建單位進行疫情防控的部署工作,為宜春公司及參建單位的全體人員建起一道安全防護牆。,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中去,全面強化醫療廢物的收運處置工作,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
  • 深圳安全處置醫療廢物1462.16噸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醫療廢物廢水處置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市生態環境局加大工作力度,強化醫療廢物和醫療廢水處置監管,確保醫療廢物日產日清,醫療廢水達標排放。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共安全處置醫療廢物1462.16噸。
  • 瀋陽市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可達到100%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瀋陽1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晨)瀋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場新聞發布會今天下午召開。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李國宏表示,現階段,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全力把住醫療廢物接收、轉運和無害化處置「三個關口」,盯住消毒、稱重、焚燒「三大環節」,實行專點儲存、專人負責、專車轉運、專線運輸、專時操作「五專」管理,全面加強醫療廢物收運處置全鏈條、全過程監管和檢查工作,築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全市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可達到100%。
  • 堅決築牢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處置鋼鐵防線 ——記河北省生態環境...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以下簡稱固體處)在省生態環境廳黨組的強有力領導下,統籌協調全省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嚴格監督管理,嚴把每一個環節,堅決築牢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安全防線。2020年1月21日,臘月二十七,在接到生態環境部《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工作的通知》後,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立即組織召開專題會議,成立以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民為組長的指揮領導小組,固體處作為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部門,即刻進入戰鬥狀態。首先是明確技術路線。
  • 林良偉:處置醫療廢物 斬斷病毒「後路」
    (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汪培清  在福州市採取有力措施防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一場醫療廢物處置戰正在後方悄然打響。在這場戰「疫」中,作為一名有著20年黨齡的老黨員,福州生態環境局土壤處處長林良偉堅守崗位,為全市居民守住抗擊疫情的最後一道防線。
  • 直擊鹿城新冠肺炎醫療廢物處置全流程
    隔離點志願者、運輸車司機、集中處理點車間操作工、環保執法人員……作為與病毒「親密接觸」的群體,他們正在全力築牢另一道防線——確保大量醫療廢物得以及時、有序、高效、無害化處置。 連日來,記者深入一線採訪,先後走進鹿城集中隔離點和溫州市益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直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的收集、運輸、處理的全流程。
  • 萊特萊德廢水回用設備高效處理醫療廢水
    據了解,疫情期間,在醫療廢物處置方面,重慶市實行疫情醫療廢物專車、專人運送,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和市、區縣、處置單位三級應急體系,及時啟用永川、璧山、長壽等3個危險廢物焚燒設施應急處置,確保醫療廢物「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置」,疫情醫療廢物「日產日清」。
  • 縣區|永州經開區:疾風驟雨 疫情防控不鬆懈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15日訊(通訊員 郭東燦)昨日春陽高照風拂面,今日疾風驟雨伴小雪。2月15日,冷空氣來襲,溫度低至2度,永州經開區幹部職工熱情不減,疫情防控不鬆懈。2月15日上午,永州經開區黨委書記高守凱組織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九次調度會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再細化再部署。永州經開區市場監督管理分局:執法人員對大路組、長豐、仁灣湖、梓塘農貿市場及超市進行了疫情防控檢查。在碧桂園天璽王項目售樓部,對公司疫情防控措施情況督查檢查,提醒周末防控重點安全問題並宣傳疫情防護知識。
  • ...探訪石家莊醫療廢棄物垃圾處理廠 如何嚴把疫情防控「最後一環」?
    央廣網石家莊1月18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錢成 石家莊臺記者劉英志)醫療廢物的安全處置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日常,石家莊市有4家醫療廢物處置單位,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醫療廢物產生量日益增加,當地又應急啟動了2家新的符合條件的應急處置單位。
  • 四川今年收集處置疫情醫療廢物3405噸
    張浪 攝中新網成都12月15日電 (記者 張浪)記者15日從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四川省共收集處置醫療廢物6.1萬噸,含疫情醫療廢物3405噸,做到了「應收盡收,應處盡處」。
  • 瀋陽市核酸檢測點醫療廢物均已得到無害化處置
    日前,瀋陽市生態環境局認真落實省、市決策部署,制定嚴密管控措施,全力把住醫療廢物接收、轉運和無害化處置「三個關口」,盯住消毒、稱重、焚燒「三大環節」,實行專點儲存、專人負責、專車轉運、專線運輸、專時操作「五專」管理,全面加強醫療廢物收運處置全鏈條、全過程監管和檢查工作,堅守疫情末端防線,不留任何安全隱患
  • 實地探訪:武漢醫療廢物這樣處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每天產生的巨量醫療廢物成為武漢市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在武漢市系列應急方案下,原本經營工業危險廢物處置的武漢北湖雲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雲峰公司」)臨危受命,暫停原有業務,改造工藝、培訓人員,擔當起處置醫療廢物的重要責任。公司的50餘名員工不懼危險長時間奮戰在醫療垃圾裝卸焚燒的第一線。
  • 墨西哥湖南總商會為永州抗疫一線捐贈口罩3萬個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23日訊(記者 劉躍兵 )2月23日上午,永州市僑聯將墨西哥湖南總商會捐贈的3萬個口罩分發給抗疫一線的基層單位和工作人員。市僑聯將3萬隻口罩捐贈給環衛工人、市政維護工人、公交司機、公安民警、媒體記者等堅守在一線的工作人員,讓幾經輾轉的愛心為一線工作人員增加一道安全防線!疫情發生以來,永州市僑聯積極聯繫,多方發動,籌措防疫資金和物資。截止2月21日,累計捐贈資金17.21萬元,捐贈物品折合人民幣292.284萬元。為永州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醫療廢物管理培訓指南》在聯合國工業發展...
    國家醫療廢物管理培訓基地(上海)由上海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和上海市固體廢物處置有限公司組建而成。上海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黨總支書記吳勁松介紹,《指南》以問答和案例形式解答了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包裝、轉運、監管等13個方面的常見問題,匯集了上海、武漢等典型城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醫療廢物應急管理與處置的經驗和智慧。
  • 瀋陽醫療廢物產生量峰值61噸 現處置能力可滿足需求
    原標題:瀋陽醫療廢物產生量峰值61噸 現處置能力可滿足需求1月6日下午,瀋陽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李國宏在發布會上通報,瀋陽市現有醫療廢物持證處置單位1家(瀋陽瀚洋環保實業有限公司),現有醫療廢物運輸車輛30臺,日最大收運能力為100噸/天。
  • 湖南機場集團疫情防控紀實:「戰疫」200天,他們仍在一線!
    從1月21日到8月10日,湖南機場人已經堅守防疫戰線200天。 紅網時刻記者 張興莎 通訊員 劉巍 譚曉紅 長沙報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 從1月21日到8月10日的200天,從緊急迎戰到常態防控的200天,湖南機場集團作為交通戰線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和中堅力量,一直「戰疫」在一線。